【简况】 2005年,随着中山城市经济、会展经济的发展,商务客流增大;2004年2家五星级酒店挂牌产生积极效应,吸引民营资本注资酒店业,在建和拟建的高星级酒店项目增多。全市有星级酒店39家,旅行社14家。新增鹿鸣湖、长江浪漫水城2个旅游景点。全市旅游业总收入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创汇2.1亿美元,增长1%;城市接待过夜游客470万人次,增长9.3%,其中外国游客有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中山温泉国际旅行社、中山中国国际旅行社、富华酒店、岭南水乡、仙沐园5家旅游企业成为市首批诚信经营单位,中山小榄国际旅行社被评为“市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中山中国国际旅行社、国贸大酒店、詹园3家旅游企业获广东省旅游局表彰。
【全市旅游工作会议】 7月1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国基主持,市长陈根楷、副市长韩泽生分别作重要讲话。全市各镇区、市属单位、旅游及旅游相关企业等近200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肯定了旅游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招商引资、促进城市文明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确定旅游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要求各镇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发展旅游业的责任感和工作意识;表彰中山创优以来获国家级质量等级及名牌企业称号的旅游企业。市长陈根楷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国贸大酒店、国际酒店颁发“为中山旅游争光”的牌匾和奖金;副市长韩泽生向中山国旅、中山海外、青年国旅、中山职旅等4家2000年以来曾获百强称号的旅行社及海港、南海渔村、京华、怡景、国际等9家“中华餐饮名店”颁发牌匾和奖金。
【旅游质量监督管理】 在全市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车队和重点餐饮企业中开展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旅游行业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旅行社优良业绩奖励方案,2005年奖励金额为17.69万元。加强旅行社的安全意识,要求旅行社选择有资质的旅游运输车队作为合作伙伴,完善租车合同,分清责任,建立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景点业、酒店业、旅行社业选择3个典型单位,举办多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场演示活动,提高旅游安全生产质量。实行优胜劣汰、宽进严管的管理机制,新设立旅行社1家,注销旅行社2家。全市有旅行社14家,其中11家是股份制企业。中山国旅、中山职工旅行社成为2004年度全国国际、国内旅行社百强企业。
根据全国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规定,对20家酒店进行星级复核,其中三星级12家、二星级7家、一星级1家;对13家酒店进行星级重评,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5家、一星级1家。新评定星级酒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及预备三星级各1家。
【旅游规划】 完成编制《中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获省旅游局、评审专家和市政府审议通过。部分镇区也开展旅游规划工作,南区编制《南区旅游发展规划》、《詹园二期规划》、《文笔山卡通主题公园规划》,神湾镇编制《神湾镇旅游规划》,南朗镇开始编制《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宣传促销】 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宣传促销策略,全年投入400万元,推广中山的旅游形象,提高中山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组织旅游企业参加柏林、广州、香港、桂林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参加国家、省旅游局组织的赴日本旅游促销团及北美促销活动,把中山的旅游信息、宣传资料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先进的宣传促销手段。坚持与主流媒体合作,利用媒体的力量,推介中山,编辑《中山旅游》导刊、《中山日报·旅游周刊》,加大与中央、省、港澳电视媒体合作,拍摄并播放了《地图上的故事》(中央电视台)、《中山“隐居”全攻略》(广东南方卫视)、《活力九州》(广东卫视)、《中国八大名菜之味是故乡浓》(香港亚视本港台),宣传中山的文化、资源与美食。与香港《南华早报》(英文版)、《中国旅游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消费直通车》等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旅游旺季前夕,对全市旅游资源作整体宣传,吸引自驾车客源。策划新旅游路线——“五桂山革命风云之旅”,得到了省旅游局的肯定,成为“活力广东,红色100”旅游线路之一。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泛珠行促销团,在湖南、贵州、云南、广西4省10市进行友好交流与促销。完善“中山旅游网”,启动“中山旅游E工程”(中山旅游信息化工程),在互联网上推介中山的旅游企业,为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扩展业务,降低企业的业务运作成本,中山旅游网日平均访问量达1万人次以上,为宣传中山旅游形象、提供旅游咨询发挥积极的作用。探索出“政府+企业”的宣传模式,配合企业的宣传需求,采取政府、企业各出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在“黄金周”前夕、寒暑假及政府举行大型活动期间,组织旅游企业在省、市主流媒体,以专版的形式,大篇幅整体推介中山的城市旅游形象和主要旅游景点,扩大宣传效果。组织参加2005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举办的首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选送3个民间艺术节目参加岭南民间艺术汇演,其中长洲的《醉龙》获金奖、沙溪镇的《鹤蚌相戏》、坦洲镇的《咸水歌联唱》获银奖;组织10位中山名厨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美食节技艺大赛”,取得6金6银的好成绩;在旅游文化节的招商会上,成功招商3个旅游投资项目。
【区域合作】 中山、珠海、澳门历史上同属于“大香山”,三地在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共通相融之处,中山首先提出“中珠澳——大香山”旅游区域合作的设想,在与两地旅游管理部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拟定合作初步方案。三地政府高度重视,划拨专项资金。委托中山电视台拍摄《梦回香山》旅游专题片,由三地旅游局共同联合制作旅游宣传资料,整合宣传中山、珠海、澳门的旅游资源,推介香山行旅游线路。
【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配合市委市政府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战略部署,于1月20日组织召开中山市旅游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要求旅游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对照“窗口行业”的要求,抓好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要求酒店业和景点有无障碍设施、明码标价、消防安全设施完好、环境卫生;要求旅行社导游带团时佩戴胸卡、讲普通话、不索取小费、不误导游客消费,并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6月,再次召开旅游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通报6月国家测评组的测评意见,要求企业认真自查整改。期间,对56家重点旅游企业检查10多次,发出意见反馈书40多份。通过创建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综合服务水平。
【教育培训】 根据全市旅游人力资源的实际,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旅游人才素质。组织多期专题知识讲座,近500人次参加。组织2次导游资格考试,50人考取导游资格证。组织21名导游参加中级导游考试。组织25名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全部考试合格。成功探索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指导中山海外旅游、海港饮食集团、古镇国贸大酒店与中山中专合作,联办“导游与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烹调与营养工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共招生128人,完善旅游教育体系,使校企资源共享,受到省旅游局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组织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34人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市学习培训,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刘 婧)
附:2005年市旅游局领导名单
局 长:车 卫
副局长:吴东就 谭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