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1 【点击率】1021次


【简况】 1999年是中山旅游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年初,中山市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参加第二批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下简称“创优”)活动。全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一次人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起发达的第三产业,提出了“大工业、大市场、大经贸、大旅游、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摆上了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要求旅游业发挥第三产业的支柱作用,成为今后重要经济增长点。全市加大了旅游行业管理和宣传促销的力度,积极营造发展旅游的大环境。旅行社营业额继续稳步上升,客房收入基本持平,旅游交通收入略有增长,民营资金投入旅游景点建设增多。全市有涉外酒店17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家级7家、二星级3家;国际旅行社6家,国内旅行社6家;旅游接待车辆200多台,旅游业从业人员3.53万人。1999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32.03亿元,增长40.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85%;旅游创汇1.04亿美元,增长28.4%;旅行社接待量为31.28万人次,增长67.4%;接待过夜外国人数为4.47万人,增长26.3%;共组织25.12万人次外出旅游,其中境外游4.54万人次,增长19.5%,境内游20.58万人次,增长73.1%;全市客房平均开房率为50.6%,增长1.7个百分点。


【塑造旅游管理新形象】 1999年,市旅游局适时地调整了科室职能,成立了五科一室,实现市政府赋予旅游局管理全行业的职能。建立健全有关旅游管理规范性文件,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山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山市旅游统计管理办法》,市旅游局质监所制定了《中山一日游暂行管理办法》、《中山旅游对外宣传广告审批管理制度》、《中山市旅行社营业部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行业管理制度,为旅游局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市旅游局与公安局、工商局、劳动局、外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强化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建立了旅游项目立项和审批联席会议、外资投入旅游业联合审批会议、旅游资源开发联合审批会议等制度,扩大了旅游局在全市的影响力,塑造了旅游局在行业管理中的新形象。


【编制《中山旅游2015年长期规划》】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现中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市旅游局认真做好中山市旅游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聘请省社科院专家、教授来中山考察,编写了《关于加快中山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报告》。召开中山旅游行业重点企业办公室主任座谈会,研究讨论《中山旅游2015年发展规划》。此项规划是中山市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计划于2000年年初起草完成。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年初,中山市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参加第二批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市委、市政府把“创优”活动作为今明两年的重要工作来做,成立了以市长陈根楷为主任的组委会。6月9日,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动员大会,积极营造发展旅游的大环境。市旅游局紧紧围绕“创优”活动开展各项工作,全局人员对照“创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宣传促销对于发展旅游的重要性,从1999年财政年度开始,市财政安排300万元作为市场促销专项经费。市旅游局积极做好1999年度宣传促销工作,大力宣传“伟人故里、锦绣中山”的中山旅游新形象和追寻一代伟人踪迹、领略文明城市风采、感受岭南水乡温情、享受写意人生休闲的丰富的中山旅游内涵,利用参加旅游交易会、推介会、说明会和各种传媒宣传中山旅游;摄制《小城中山》旅游电视宣传片;组织编写了《伟人故里,锦绣中山》一书、中山旅游画册、中山旅游宣传单张和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广告;参与中国旅游歌曲比赛并获得了金奖;采用高科技手段宣传中山旅游,开通中山旅游“百事通”计算机触摸屏查询系统;通过组织“中山人游中山”、评选“中山旅游小天使”等活动积极宣传中山旅游。


【依法行政,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针对旅游业中参与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市场庞大且竞争激烈的情况,市旅游局制定一系列的行业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和执法的力度,逐步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市旅游局质监所的作用,加大旅游质量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违法经营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公正地处理客人投诉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酒店、旅行社均在显眼位置悬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牌,方便顾客共同监督旅游质量。做好酒店的星级评定和审核工作,提高全市宾馆酒店的服务质量。审核合格率达100%,1999年新评定星级酒店4家,已获省旅游局批准的1家。全市已选定3家餐馆为定点单位,保证了旅游接待质量。加强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举办了全市性的旅游宾馆酒店专业培训班、导游岗位培训班、高中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健全旅游培训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专业培训,已在三乡理工学校设立旅游班,并将在中山学院设立旅游大专班,在市电大设立成人旅游中专班。


【加强旅游统计工作】 1999年,进行了旅游统计改革。10月20日,召开旅游统计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旅游统计范围,建立和健全旅游统计队伍,使统计数字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发展旅游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使中山旅游业实现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6月16日,召开中山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普查会议,通过此次会议基本掌握了全市旅游资源的情况,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打下基础。并开展研究和评估工作,明确旅游开发必须服务于市场导向的工作思路,强调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引导多种投资主体投资旅游业。加快兴建和完善旅游项目和设施,丰富中山旅游的内涵。一些旅游项目如泉林旅游山庄、卓旗山公园已经建成并对游人开放,中山(影视)城、民众岭南水乡、长江水上乐园等项目正在施工。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加快国有旅游企业改革的步伐,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素质,以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目标。上半年,资产经营公司开展了下属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10月份,全面开展全市旅游系统公有企业体制改革,派出4个工作小组到翠亨集团、长兴发展总公司等有关单位开展工作。


【做好旅游安全工作】 2月2日,召开全市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大会,会上,局长钱少华与13个直属企业的法人代表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企业逐级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具备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和应变能力,确保企业经济运行和游客安全。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和评选“微笑大使”及文明窗口活动,教育广大干部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泉林旅游山庄】 是中山市第一个私营公园。该公园座落于中山市三乡镇南龙村白水林山下,于1999年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逾600亩,投资逾1000万元。它以高山滑草场为拳头项目,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一座集娱乐、休闲、度假和举办会议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区。至年底,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赵振权)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长:钱少华 

 

中山市旅行社名录表

中山市主要旅游宾馆、酒店名录表

中山市旅游定点商场

上一篇: 旅游业(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旅游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