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凤镇(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9 【点击率】1316次


【简况】 东凤镇位于中山市北部,面积54平方公里,距市城区23公里,105国道广珠公路贯穿镇区西北境。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和12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83万人,外来人口2.56万人。1999年,东凤镇实施“工业立镇”计划,以发展工业企业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镇的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6亿元,增长16%;工农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16.6%。


【工业】 成立工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全镇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实行“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等原有招商办法。1999年制定《关于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暂行规定》,适当降低工业用地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政府招商引资的收费,把原来每亩地3.5万元的各项收费减至0.5万元。把招商引资洽谈权下放到村委甚至村民小组,实行全民招商引资。召开全镇工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外来投资者座谈会、新来投资者座谈会等,以商引商,鼓励外来投资者增资扩产。全年新办工业企业166家,总投资2亿多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溢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抓好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全年举办9期岗前培训,培训人员1050人次。抓好安全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依靠科技促进企业上档次、增效益,其中和泰机电厂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全镇工业总产值21.02亿元,增长17.4%,镇村企业经济总收入22.75亿元,增长15.9%。


【农业】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水产、畜牧养殖为“龙头”,蔬菜、花卉生产为“两翼”,初步建成同安蔬菜、伯公埃及塘虱、和泰与西罟观赏鱼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在灾害之年水产、畜牧、蔬菜、花卉种养业增产增收。镇政府下拨支农资金230万元,并通过市农委、水电局、信用合作社等部门筹集资金738万元扶持农业生产。推广优质高效品种,发展效益农业。引种“籼小占-3”等新品种1150亩,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500亩,优质率90%;水稻亩产359公斤,总产量4380吨。鼓励养殖效益稳定的埃及塘虱、甲鱼、鳗鱼,推广有市场潜力的观赏鱼、河虾等水产品种。全镇塘鱼放养1.74万亩,亩产761公斤,总产量1.33万吨,增加305吨;其中养殖优质鱼4050亩,增300亩。整治低产鱼塘250亩。以每头补贴600~1000元的标准鼓励养猪户从东莞、杭州等地引进了杜洛克瘦肉型公猪18头和“长·大”、“大·长”良种母猪100头。全年生猪饲养量为6.6万头,上市4.58万头,均增长6%,年产瘦肉型猪1.6万头,优质率为35%。发展商品蔬菜生产,有10个村种植商品蔬菜总面积超过1000亩,全镇种植蔬菜5366亩,总产2.13万吨。“三鸟”饲养量35万只,上市量25万只。完善流通协会组织和管理,加快信息产业化的建设步伐,开拓了汕头、广西等地市场,全年农产品销售量1.5万吨。199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8亿元, 增长5%。


【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建成了投资1240万元的东凤广场、投资800万元的镇游泳场,投资2480万元的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投资330万元建设安乐、伯公、东罟、吉昌4个村自来水设施,投资180万元建设兴华东路,联合阜沙镇投资530万元完成高标准建设五乡联围第五期工程,投资500万元建设农耕桥和农耕路,投资39.7万元在1万伏支线上安装15套氯氟化硫开关,总投资826万元建设第四中学教师宿舍和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穗成小学、永益小学教学楼。架设低压电线4.5公里、地下电缆0.6公里,完成了全镇的裸露导线更换工作。继续开发占地250亩的丽景花园,完善园内设施,建成园内10幢110户的安居工程楼;开发占地100亩的兴华东路商住区。


【外经贸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外商投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改善外经服务。在'99中山招商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上,签订5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360万美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360万美元;签订出口贸易合同3个,交易额1500万美元。加强对企业的合同手册及其核销的管理,利用国家外经贸部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审批企业合同手册,提高外资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做好外经服务,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健全有关财务帐册,并及时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1999年,海关总署在全国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该镇的外向型企业有6家被评为A类企业,其余全部被评为B类企业。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资金205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5万美元。“三资”企业生产总值3.3亿元,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全年新办“三来一补”企业4家,引进生产设备120万美元,工缴费结汇140万美元。


【财政·金融】 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征管力度,强化一般预算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把好收支关。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开展系列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保证农业、水利、教育、公安和优抚资金。税务部门加强税法宣传力度,开展税源调查,做好双定户调整定额工作。加大稽查力度,开展发票清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等专项检查。全镇财政收入为1.23亿元,其中税收8340.4万元,分别增长5.9%和9%;可支配财政收入5398万元。金融部门做好吸储工作,加强信贷管理,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做好“三防一保”工作,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全镇各种存款余额9.73亿元,贷款余额6.73亿元,分别增长13.9%和8.2%。


【人民生活】 全镇农村人均收入5000元,增长11.6%;人均存款余额1.42万元,增长11.8%。全镇居民均饮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全镇已安装电话1.5万门,住宅电话普及率为92%。市场集市贸易成交额2.75亿元,增长9.6%。全镇408户居民投资5133.8万元新建、拆建房屋,建筑面积8.01万平方米。


【民政】 建设社会保障网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全镇103名“五保”户实行三级统筹供养制度,年供养金46.9万元,人均4560元。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了37人,被评为广东省二级敬老院。镇社会福利基金会全年筹得善款9万多元。全镇有民政福利企业3间,安排了86名残疾人就业。全年发放9.72万元救济款,帮助受9908号和9910号台风影响的475户灾民。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共发放保障金9.68万元,救济60户困难家庭。加强殡葬管理,制定管理目标责任制,殡葬火化率达100%。落实优抚政策,提高抚恤优待标准,给全镇的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人均每月补助510元,给孤老复员军人均每月补助490元,给68名现役军人人均发放年优待金7500元,并安置当年退役的16名退役军人。


【教育】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师队伍,普及、巩固高中教育。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镇有学校18所,其中省重点职中1所、市一级学校3所;在校学生1.4万人;有教师590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63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89.5%,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4.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7.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1999年,投入826万元,兴建校舍和教师宿舍。全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奖励34人、省级奖励82人、市级奖励394人,25名教师获市以上奖励,150篇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在市以上刊物发表。镇教研室和东凤二中合作研究的“自强教育”课题被评为市首届普教科研一等奖、省“黄华奖”二等奖,该典型经验还被中央电视台选用作《素质教育纵横》电视专题节目。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规程,巩固提高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开展许卓娅音乐系列层次活动和角色游戏专题研究。1999年,镇教办被评为市推行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教办,镇党委被评为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党委。


【文化·体育】 完善影剧院、东凤公园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开发新的娱乐项目,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加强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创建省特级文化站。镇有线电视台整改电视网络,充实自办频道的节目内容,开办了东凤有线台互动点歌频道和《东凤警讯》、《卫生与健康》、《安全用电》、《天气预告》、《菜篮子价格》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专栏,实现每晚播出镇新闻。全年共编制新闻1080条,其中上送市电视台、电台新闻101条,制作电视专题片3个,其中党员电教片2个,电教片《属牛的人》获市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二等奖。办好镇曲艺社、书法协会等群众文艺社团。1999年,举办了全镇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同是东凤建设者”外来员工卡拉OK大赛、电影欣赏晚会、灯谜会、游园等活动。
  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举行了“腾飞杯”男子篮球公开赛、全镇游泳公开赛、中小学生游泳赛、篮球赛、五人飞艇赛、“三·八”妇女文体比赛等,举办了为期8天的第一届少年军校,训练了420名学生。


【环境·卫生】 加强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活动,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强化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镇医疗体系的硬件建设。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实施《东凤镇镇村联办合作医疗暂行规定》。至1999年底,全镇有85%的农村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开展了食品饮料卫生检查和预防登革热病工作,预防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户、文明经营企业(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卡丹路皮具有限公司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东凤医院被评为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东凤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6家单位被确定为镇巾帼文明示范岗。通过召开会议和电视、墙报、报刊宣传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继续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法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1999年,举办党员培训班1期,1500多人参加,到会率达98.7%;举办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培训班2期,496人参加;举办政工干部培训班1期,71人参加;举办后备干部和建党对象学习班1期,198人参加。在镇三套领导班子中开展“三讲”教育,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实施整改。


【计划生育】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方针,加强对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管理。年初与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制定《东凤镇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暂行规定》,对基层领导干部实施岗位考核,实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加强新《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宣传教育,细致做好计划生育对象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季度妇检和落实各种节育措施,办好婚育学校,开展“五期”教育。全年完成季度查环查孕妇检1.36万人次,季度查环、查孕妇检率为98.3%;完成“四术”1963例。举办优生优育学习班104期,受教育3799人次。开展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加强管理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提高外来人员计划生育有效持证率。全年出生人口1063人,出生率15.6‰,计划外多孩率为1.98%。


【侨务】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广东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依法维护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通过家访、座谈、派发刊物等形式,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与旅外乡亲的联系和交往,热情为他们及其内地亲属办实事、办好事。鼓励广大侨胞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1月,邀请以陈家铭先生为团长的香港中山侨商会、旅港东凤同乡会一行50多人参加东凤镇首届电子电器产品展销会,考察东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旅港乡亲大力支持建设东凤镇医院、水利设施、学校、敬老院、幼儿园等公益事业,全年捐资港币52.65万元、人民币57.4万元。11月28日,召开了东凤镇第三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产生了新一届侨联领导班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的方针,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严打”斗争,以打击恶性、暴力性、多发性、连发性案件为重点,开展了反盗抢机动车、打黑除恶、追逃犯等专项斗争。加强治安防范,完善社会防范控制体系,进一步落实扫黄、禁毒、禁赌工作责任制,加强管理外来人口和出租屋,清理整顿旅馆、机动车修理、印刷、收购等行业。加强建设公安、政法、治保会和群防队伍,实行警务改革,开展“创人民满意警队,争当人民满意警察”活动。继续完善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国庆、澳门回归期间社会安定。全镇立刑事案件171宗,破125宗,破案率73.1%,其中大案107宗,破67宗,破案率62.6%;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32名,摧毁违法犯罪团伙9个28人;查处治安案件246宗611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80万元。


【民主与法制建设】 进一步落实《东凤镇“三五”普法计划》和《依法治镇方案》,落实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专项检查及镇务公开试点工作,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成了村民自治建章立制工作。组织各村主任及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劳动法》、《统计法》、《消防法》、《产品质量法》、《广东省合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镇有线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警讯》、《依法纳税》、《依法用地》等节目。司法部门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60宗,协办公证12件,办理法律见证146件,代理诉讼案52宗,代理非诉讼案57宗。法庭受理民事和经济案件298件,审结304件。


【镇机关档案综合管理升省特级】 1999年2月4日,省档案局评审组考核评审东凤镇的档案综合管理工作,评审组认真审阅了有关档案综合管理情况的各种印证材料,实地察看了档案室库及各种设施。最后以总分96.5分的评议结果批准东凤镇为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首届电子电器产品展销会】 1999年1月16日至21日,在东凤镇电子电器商贸城举办镇首届电子电器产品展销会,省内外400多家厂商和上千种电子电器产品参展,产品有电视机、VCD机、冰箱、空调、电子元器件、稳压器、石油气具、热水器、消毒柜、抽油烟机、小家电、音响、灯饰等,展销会期间商品成交总额1.65亿元。


【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和少先队成立50周年,镇团委、教办、邮政支局联合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东凤镇第一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活动包括50米现场绘画表演、中小学师生文艺汇演、青年歌唱大赛、青少年书法大赛、青少年朗诵大赛、集邮知识讲座、邮展和集邮知识有奖征文比赛。(方小红)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麦流江

镇长:卢赞标(1999.10止)

   李惠常(1999.10起)

上一篇: 东凤镇(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东凤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