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6 【点击率】3042次

【概况】 五桂山位于中山市南部,面积101.23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4.8万人,户籍人口7774人,是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为主的聚居镇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84%,是中山市生态保护区,有中山“市肺”之称。2010年,五桂山地区生产总值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农林业】 2010年,五桂山有耕地2466亩,粮食产量405吨,水产产量616吨,“三鸟”产量18万只,生猪饲养量2万头,水果产量1250吨,蔬菜产量7500吨。调整农业结构,全部完成林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水果种植面积400亩,蔬菜种植面积500亩,花木等园艺作物面积500亩。全年投资400万元,改造林相2000亩,种植各类树木30万棵,抚育幼林8000万亩。加强林区病虫害防治,新建防火隔离带10公里,维修防火隔离带170公里,种植生物防火隔离带28公里。投入资金100万元,综合整治淤积河段。2010年,五桂山农业总产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

【工业】 2010年,五桂山有工业企业190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落实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制度,为企业争取科技开发资金500万元。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奖励创名创优,帮扶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4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增加值11.72亿元,增长12.26%。工业销售产值48.98亿元,增长18.28%。

【第三产业】 2010年,五桂山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后启动雅居乐、碧桂园等房地产项目,雅居乐御龙山、宝城翡翠园项目竣工,建设碧桂园秀丽湖和万鑫花园项目,开发仙踪龙园和桂南果场旅游项目,龙塘、石鼓、南桥等村建成商用物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外经外贸】 2010年,五桂山克服金融危机带来订单减少、国内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促进外源性经济发展的政策,奖励、鼓励外源型经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为外资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海关、商检、船务、物流部门沟通合作,提高出口产品流通速度。企业参加外贸展会活动,开拓海外市场。帮扶企业创名创优,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力泰电子、立达公司等开展“零用地”招商,增资扩产。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

【区村建设】 2010年,五桂山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升级改造城桂路,综合整治红旗河,完成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楼、交警大队办公楼和工伤康复综合楼工程,改造长命水工业区和第三工业区人行道,绿化桂南大道和龙石工业园区,改造马槽河景观路。桂南村投入100万元,改善村容村貌。南桥村集资180万元,兴建南桥新市场,完成和平村饮用水坝和石萤桥水利工程,扩建白石坳村道。石鼓村投入150万元,实施村容村貌、自来水改造、路灯安装等工程。龙塘村投入60万元,完成鲤鱼山和叶屋的自来水工程,建设污水管网。

【环境保护】 2010年,五桂山综合整治环境,取缔不合格排污企业,处理环境信访案件25宗,征收排污费15万元。拆除违章搭建38宗共1万平方米。整治市容环境40次,查处各类案件600宗。开展“两路一房”整治工程,“两路”是指长江路和城桂路沿线违法建设;“一房”是擅自变更底层建筑物用途,将底层(单)车房、住宅改建用于出租或经营场所的违法行为。“两路一房”整治工作从2010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分为调查摸底、甄别审定、整改自拆、强制拆除和总结验收五个阶段。清拆城桂路两侧违法建设6700平方米,五桂山被评为全市“两路一房”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财税金融】 2010年,五桂山预算内财政收入3.35亿元,预算内财政支出2.18亿元。全年税收收入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国税收入2.37亿元,增长22.4%;地税收入1.1亿元,增长22.7%。全区非税收入收入1.21亿元,增长282%。各预算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全年采购预算2251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839万元。

【居民生活】 2010年,五桂山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785元,比上年增长10%。长命水村集体纯收入980万元,石鼓村集体纯收入630万元,桂南村集体纯收入435万元,南桥村集体纯收入170万元,龙塘村集体纯收入160万元。各村村民享受养老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免费供应口粮、年终分红等福利。全区人均住房面积39.3平方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亿元,固定电话用户2500户,移动电话用户2.7万人。

【教育】 2010年,五桂山有公办中学1所、民办中学3所,公办小学1所、民办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所。有教师364人,在校学生6635人。五桂山以“小镇区办大教育”的理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教学发展。2010年,五桂山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强区复评,获中山市镇区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区财政奖励教育系统55万元。实行外来工子弟积分入学制,2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功入读公办学校。推进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教师年平均工资超过7.5万元。五桂山学校初中升高中考试,上重点分数线人数51人,录取率100%。高考录取71人,录取率93.4%。

【科学技术】 2010年,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扶持资金共100万元。读书郎公司获得市装备制造科研项目扶持资金70万元,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获得市专利奖励项目。中山健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嘉灵开关制造(中山)有限公司成为省重点装备制造企。中山市华山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获国家创新基金70万元。名牌名标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5%,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8%。

【宣传文化】 2010年,五桂山加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5场,送电影下乡40场。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桂山白口莲山歌”传承基地。建设各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场所。发挥五桂山文联作用,举办五桂山读书月活动,建设“书香五桂山”。举办五桂山学校文学节,出版学生文学作品集。举行书法、摄影、征文比赛。联合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中山中专等学校共同排练、演出文艺节目。

【医疗卫生】 2010年,五桂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工伤康复医院1所,社区卫生站5所,牙科诊所1所。医护人员48人,年门诊量3800人次。全部行政村通过省卫生村复检。在各行政村建设村级卫生服务站。落实《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组织9次食品安全大检查,取缔无牌无证小食店、小作坊30家,取缔流动摊档40家。出动300人次,组织检查28次,加强对企业、学校集体食堂的巡查,做好“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

【体育活动】 2010年,五桂山新建体育广场1个,露天健身场所4处,补充健身器材100件,向社会开放五桂山篮球馆、五桂山学校足球场。举办“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集体长跑活动和农民趣味运动会。组队参加市体育比赛,指导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抓好柔道等传统体育项目。投入20万元,组建长命水、石鼓、龙塘、南桥、桂南组5个村级体育队。

【民政服务】 2010年,五桂山救济困难群众23户,发放生活补助金8万元。提高“五保户”供养水平,投入供养费14万元。健全低保制度,发放低保金40万元。设立自然灾害救灾保障金10万元。投入26万元,慰问各类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各村成立残疾人协会,全年发放残疾人救助金11万元。在2010年慈善万人行活动中筹集善款90万元,建立慈善专项基金。

【社会治安】 2010年,五桂山开展“创平安、迎亚运”,“粤安10”专项行动。全年共立刑事案件87宗,破56宗,破案率64.3%,命案破案率100%。打掉作案团伙7个,27人,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创建“五桂山平安家园”多人聊天交流服务(QQ群)、网上警务室和警察微博,共立治安案件192起,查处190起,涉案391人。

【司法武装】 2010年,五桂山各级调委会调解纠纷37宗,调解成功36宗,,主要纠纷有劳资纠纷3宗、婚姻家庭纠纷4宗、邻里纠纷15宗等。发挥法律服务室的职能,全年审查见证合同462份,解答法律咨询42人次,代写法律文书6宗,办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2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派发资料4万份,展出图片240幅,放映法制电影5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5场,顺利通过“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5个民兵营完成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四个基本”建设。完成冬季征兵工作,3名青年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投资65万元,在各村建成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全年立信访案件21宗,处置17宗。化解不稳定苗头25宗。做好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全年调解案件37宗。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活动,五桂山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

【劳动社保】 2010年,五桂山加大劳动保障管理工作力度,协调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年办理社会保险17万人次,保险金额3500万元,制发社会保障卡4000张。办理劳动合同鉴证3000份,处理劳动纠纷300宗,办理劳动仲裁50起。转移就业100人。

【计划生育】 2010年,五桂山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和工作例会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全区户籍人口出生96人,人口出生率12.32‰,自然增长率6.16‰,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4,计划生育率97.92%。流动人口出生165人,计划生育率90.91%。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五桂山办理《居住证》1.2万份,儿童随行卡600张。开展征收出租屋租赁税工作,征收出租屋租赁税80万元。新增安全文明出租屋30户,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出租屋管理示范区16个。全部出租屋登记备案。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屋,排查出租屋78户、210间,全年未发生出租屋重大安全事故。落实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工作,成功入户、入学49人。

【安全生产】 2010年,五桂山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整治在建工程。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专项检查可燃、液化气体储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220份,培训厂企安全主任40人,检查各类场所1000处,发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文书200份,发出整改指令书38份,查封违规场所3间,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侨务工作】 2010年,五桂山接待海外乡亲11批、250人次,组队参加马来西亚第八届中山同乡恳亲会等侨务活动。依法维护侨胞权益,处理涉侨问题12宗。调动乡亲爱国、爱乡积极性,全年收到侨胞捐资40万元。五桂山被评为全市侨务工作先进单位。  

【五桂山生态保护区】 2010年,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覆盖五桂山办事处及东区、南区、南朗、三乡、板芙等镇区的一部分,包括分属于各镇区的小林场和小电站共18个,山塘水库29个。其中,五桂山办事处全境113平方公里是生态保护区的主体部分。按照功能划分,生态保护区又被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生产生活区三个功能区。核心保护区,严格保护,加强植树造林和护林防火,禁止开发;一般保护区,兼顾保护与发展,允许发展一些低污染的环保项目;生产生活区,优化产业结构,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加快发展步伐。

【城桂公路升级改造工程】 城桂公路建于1993年,起于市区兴中道,经东区、五桂山到三乡镇,与105国道连接,全长17.8公里,路宽24米,是连接中山与珠海的交通大动脉。2010年11月,五桂山投资1.16亿元,启动城桂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对城桂公路全线铺设沥青,安装隔离防护栏。

【五桂山白口莲山歌传承基地】 2010年6月12日,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五桂山学校举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口莲山歌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五桂山白口莲山歌传承基地拨付20万元项目保护经费,请五桂山白口莲山歌传承人刘永荣、周庆基等老艺人到五桂山学校开展白口莲山歌传唱活动。

(吕 飞)

上一篇: 五桂山(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五桂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