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06 【点击率】1809次


简况】 五桂山区位于中山市境南部,面积10122.7公顷,辖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2.17万人,户籍人口7770人,是中山市唯一的以客家人为主的聚居镇区。森林面积12.8万亩,森林覆盖率84%,被市人民政府规划为生态保护区,有中山“市肺”之称。基础设施完善,城桂公路贯穿全境。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5%。

农林业】 2009年,全区有耕地2466亩,粮食产量393吨,水产产量586吨,“三鸟”产量21万只,生猪饲养量3万头,水果产量1280吨,蔬菜产量7600吨。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增加水果种植面积630亩、蔬菜种植面积800亩、花木等园艺作物面积500亩。加强林区病虫害防治,维修防火隔离带150公里,新建防火隔离带30公里。投入内河整治资金27万元,完成土方400立方米,石方1200立方米,整治南桥部分河段,提高排洪能力。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

工业】 2009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90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重视外源型经济的支柱地位,帮助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制定减免厂房租金、奖励创名创优等措施帮扶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竞争力,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7.92%,其中规模企业产值40.29亿元,增长14.92%,占工业总产值的95.72%。工业增加值10.38亿元,增长14.4%。工业销 售产值41.61亿元,增长10.48%。

第三产业】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50次。餐饮、商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总投资5亿元,建设万鑫花园、宝城翡翠园和雅居乐花园。全年第三产业总产值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外经外贸】 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为外资企业做好融资、海关、商检、船务、物流等服务。推进“零用地”招商,引进年产值30亿元的德豪润达发光二极管(LED)电光源项目。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74%。

区村建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推进强村工程,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00万元。完成长命水村市场、大尖山交通设施建设。建设长命水美食街、龙塘市场商业综合楼。投入2800万元,改造桂南大道和马石路。投入440万元,改造中心镇区人行道和建设桉树林公园。建设办事处第二办公区,改造五桂山文化中心广场。桂南村投入400万元,铺设水泥道路、建设排污管道、修筑河堤,兴建一间老人活动中心和一个休闲公园。南桥村筹资160万元,安装路灯,改造排污、排水工程,扩宽村道,修建水利工程。龙塘村投入180万元,安装街灯,改善自来水管,修建村道,建设健身广场。

环境保护】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查处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200宗共1万平方米。全年投资280万元,改造林相1200亩,种植各类树木15万棵,抚育幼林1.6万亩。投入1000万元,改造公共绿地3万平方米。

财税金融】 2009年,税收收入2.84亿元,比上年增长9.15%。其中,国税收入1.94亿元,增长17.52%;地税收入0.9亿元,比上年下降5.47%。非税收入收入3179万元,增长61.53%。全年采购预算金额776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709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674万元。

居民生活】 2009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88%。长命水村集体纯收入940万元,人均股份分红3500元,桂南村集体纯收入410万元,南桥村集体纯收入130万元,石鼓村集体收入590万元,龙塘村集体纯收入160万元。全区人均住房面积38.2平方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亿元,固定电话用户3243户,移动电话用户1.5万人。

教育】 2009年,全区有公办中学1所、民办中学3所,公办小学1所、民办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共有教师371人,学生6518人。关心教师生活,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增加教师收入。初中升高中考试,上重点分数线人数44人,录取率98.5%。高考录取53人,录取率65.4%。

科学技术】 2009年,增加力泰公司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读书郎公司组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力泰公司、立达公司组建市级工程研发中心。威斯达公司、读书郎公司获省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力泰公司、立达公司获市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的“学生同步教学机”、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的“一种面包机”获2009年度中山市专利奖项目中“专利金奖”。名牌名标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8%。力泰公司获广东省著名商标企业、省出口名牌企业称号,立达公司获省出口名牌企业称号。

宣传文化】 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举办文化活动15场、送电影下乡40场。在45个自然村安装不锈钢宣传栏,营造宣传舆论环境。4月,举办“五桂山文化月”活动,参与群众800人。12月20日,出版《中山五桂山客家山歌》。

体育活动】 9月,举办第三届机关运动会,100名干部、职工参加6个大项的比赛。9月21日,成立五桂山篮球协会。举办“庆国庆”象棋、乒乓球、篮球比赛。投入50万元,建设4个村民小组健身 广场。

医疗卫生】 2009年,全区有医院1所,卫生站5所,医护人员28人,年门诊量2100人次。全区有6005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占户籍人口的79%。全部行政村通过省卫生村复建。组织6次食品安全大检查,取缔无牌无证小食店、小作坊20家,取缔流动摊档50家。加强对企业、学校集体食堂的巡查,出动200人次,组织检查24次。

计划生育】 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和服务,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2009年,全区户籍人口出生92人,人口出生率11.99‰,自然增长率3.91‰,计划生育率97.8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4.44。流动人口出生131人,计划生育率90.84%。

社会治安】 坚持“打防结合”,完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开展“粤安09”、“雷霆09”专项行动,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发生刑事案件88起,比上年下降2.2%;侦破刑事案件57宗,破案率65%,比上年提高23.9个百分点,打掉作案团伙13个、55人,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25人。共立治安案件106起,比上年下降23.2%,查处104起、224人。完成各类警卫任务38批次。派发安全宣传资料2万份,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2009年,五桂山办事处被市政府评为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信访工作】 成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设置领导接访室,全年立信访案件15宗,处置10宗。开展春节前企业工资发放情况专项排查、两会期间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国庆前夕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65宗,其中劳资纠纷26宗,土地纠纷7宗,治安纠纷23宗,其他纠纷9宗。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走访企业280家,外来人员1800人,居民1200人,调解处理不稳定事件23起,其中劳资纠纷类15起,征地拆迁类3起,其他5起。

民政服务】 救济困难群众22户,发放生活补助金8万元。投入供养费用14万元,提高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五保”供养水平。健全低保制度,发放低保金30万元。投入6万元资金,为5户困难群众改造危房。投入15万元资金,慰问各类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

劳动社保】 全年发放社会保障卡1.4万张,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6万人次,农村社会保险6.5万人次,办理退出社会保险8000人次。处理劳动纠纷434宗,办理劳动仲裁案件53起。在各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培训人员2000人次。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80人次,推荐就业185人,帮助自主创业31人。

流动人口管理】 2009年,办理《暂住证》1.26万份,儿童随行卡91张,《暂住证》有效持证数1.7万份。开展出租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核发出租屋租赁备案600份。开展征收出租屋租赁税工作,征收出租屋租赁税80万元。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屋,排查存在各种隐患的出租屋共64户、178间。

中山市首个镇区行政服务中心】 6月1日,五桂山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作,成为全市首个设立行政服务中心的镇区。该行政服务中心面积6000平方米,共有13个窗口部门进驻办公,对行政审批事项、收费事项和服务项目实行“一个门受理、一座楼办事、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

《中山五桂山客家山歌》出版】 五桂山客家山歌是中山市第二大民歌歌种,分为采茶调、叹情调、白口莲、顺口溜(儿歌)等4种。12月20日,《中山五桂山客家山歌》正式出版。该书由吴竞龙先生主编,共12万字,记述五桂山客家山歌的起源与流传、种类与内容、形式和习俗、艺术与特色、价值与功能,收集客家山歌400首,反映五桂山客家山歌的概貌。(吕 飞)

附:五桂山领导名录
党工委书记:梁国帜
办事处主任:霍嘉来

上一篇: 五桂山(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五桂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