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五桂山镇位于中山市南部,东临南朗镇,西接南区、板芙镇,南邻三乡镇,北靠城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五桂山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山市唯一的山区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41人,非户籍人口1.50万人。辖桂南、南桥、龙石、长命水4个村民委员会和五桂山居民委员会。镇内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被省、市人民政府规划为重点旅游开发区,旅游景点有古氏宗祠、五桂山逍遥谷、翠竹林漂流乐园、聚华园、龙珠茶山、客家围屋、蜜蜂博物馆等。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3%。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8.63亿元,增长21.2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全镇有3个较大的工业园区,批准开发建设土地面积3131亩,已开发面积2163亩;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00万元。2003年,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56亿元,增长27.78%,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3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3亿元,增长29.38%;实现工业利润5100万元,增长13.3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93亿元,增长19.59%。引进项目29个,引进资金7.1亿元,到位资金1.6亿元;在建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10万平方米,在建厂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农林业 大力发展果、菜、花木等高值作物种植业和水产品、禽畜养殖业,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调整效益较低的粮食种植面积800亩,增加蔬菜、荔枝、龙眼、芒果等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种植面积至4500亩。全镇有种养专业户60多户,经营面积达4000多亩,形成了以种植业为龙头,以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为全镇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施农村“五项”工程,争取上级有关部门下拨资金20万元,修建连接翠山路与旗溪村的水泥路,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市、镇林业投入资金101.4万元,完成“一区三线”森林改造第四期工程2074亩,幼林抚育8146亩,生物防火带造林37.57公里,乡村“四旁”绿化27公里,维修防火界75.5公里,林地改种果树250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利工程8宗,完成土方2000立方米,石方3000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900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3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74%。
城乡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办理村镇工程76宗,报建面积8万平方米;竣工验收62宗,竣工面积10万平方米(含2002年未完工部分);在建工程项目23项,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受理工程项目质、安监业务12宗,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受监私人住宅工程48宗,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协助市做好翠亨至五桂山的翠山公路建设。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全年用电量814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59%。全年用水量270万吨,增长45.95%。
旅游 以旅游业为龙头,聚集人气,促进配套服务业发展,形成旅游业、饮食业、房地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聘请广州大学的专家编制《五桂山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发展镇旅游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优化整合镇旅游资源打下基础。虽受“非典”影响,但基础较好的旅游企业仍有新发展,一批新项目相继建成,提高了镇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外经外贸 积极开拓招商引资新思路,注重引进实力强、与现有企业优势互补且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全年签订项目11个,其中增资项目4个,新引进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969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5.05%。全镇实现外贸出口总额为6934万美元,增长56.74%;其中三资及来料加工企业的出口值为5755万美元,增长51.69%;一般贸易出口总值为1823万美元,增长93%。
国内贸易 全镇有个体工商户330多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62%;集市贸易市场5个,市场经营面积4700平方米;集市贸易成交额3200万元,增长20.98%。
财税金融物价 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大征管力度,强化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两取消、一改革、一种税”,减轻农民负担。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74%。全年税收总额8095万元,增长41.30%。继续整顿金融秩序,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年末银行各项储蓄存款余额27394万元,增长25.86%,各项贷款余额3171万元,减少26.3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93万元,增长25.80%。加强物价监管,全面实行行政事业收费公示制,引导企业正常调价,维护全镇市场价格稳定。
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10元,比上年增长11%。全镇年末汽车拥有量1044辆,比上年增加533辆;摩托车拥有量1546辆;程控电话用户数5200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200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4801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82%,合作医疗资金筹资总额72.2万元,其中市、镇两级补助26万元,村级补助27万元,个人筹资总额19.2万元;合作医疗报销总额61.77万元,其中门诊报销40.81万元,住院报销20.96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的负担。全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8520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427万元。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根据《中共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五桂山镇实际,对教育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重组教育资源,组建五桂山学校。撤销原有的5间村办小学和五桂山镇中学,在原五桂山中学的基础上组建1间12年一贯制的五桂山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60亩,按建设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标准,投入资金1000万元增建学校各类设施和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装备,新建校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校园分小学部、中学部、生活区、运动区,可容纳2000多人就读,提供200多名学生住宿,1000多名学生用餐。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在原长命水小学和桂南小学的基础上,创建2间具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民办学校。实施用人机制改革。以创建教育强镇为中心,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全面激活办学机制。
科技 文化体育协助企业申报科技研发经费的工作,调查镇科技人员分布情况,建立科技人员档案。合并原广播站、文化站为宣传文化中心,负责全镇的宣传和文化管理工作。全年制作播出新闻340多则,公益宣传广告300多则,电教专题片4部,党员电教片1部。组织流动电影放映队,每月到各村开展送影下乡活动,下乡放映56场。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国庆节、中秋节、元旦等节日举办迎春文艺汇演、青年歌手大赛、粤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音像制品和无证书刊点7个、网吧2个、电视影吧3个,查处违章电子游戏机室1间,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100盒、盗版图书1200册。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鼓励各村开展群众基础较好的篮球运动,举办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男子、女子篮球赛,组队参加神湾镇、沙溪镇篮球邀请赛。
计划生育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全年出生人口91人,其中一孩出生71人,二孩出生19人,多孩出生1人;计划生育率96.7%,人口出生率12.41‰,自然增长率3.27‰,完成“四术”111例。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在各行政村配备流动人口计生专职干部。
民政 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5万元救济89户低保对象,发放生活补助5万元救济20户特困户,发放供养金7万元救济28户五保户,发放2.5万元临时救济款救济88人次。全年投入优抚经费25万元。发放一次性就业安置费给4名退伍士兵。做好婚姻登记工作,共办理婚姻登记74对,离婚1对,出具夫妻证明1对。
统侨工作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广东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依法维护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接待海外同胞、侨眷、侨属的来访来信8批26人次。全年接受侨胞捐赠的助学金、奖学金27万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为重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方针,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会防范控制体系,积极推进严打整治斗争,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开展“禁毒03工程”、“冬春行动”、打击“车匪路霸”、“双抢”、“盗抢机动车”及“抓严打、压案件、保稳定”等专项斗争,有效遏制刑事发案。全年共立刑事案件84件,破案32件,破案率为38.1%,立案数和破案数分别比上年减少1.2%和11.1%;其中重大案件立59件,破16件,破案率为27.1%;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49名,摧毁犯罪团伙6个19人;追缴各类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80多万元。受理各类治安案件69件129人,其中黄、赌、毒等治安案件18件69人。全年119处警23件,其中一般火灾12件,支援外镇区灭火3件,拯救交通事故8件。
司法武装 做好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司法调解办公室和村法律服务室,发挥司法所的法律服务、法律保障、法律教育职能。开展“四五”普法,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学法用法和农村及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举行镇机关干部学法用法考试1次,95名干部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建立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完善青少年法制学习的机制。配合镇禁毒委员会做好“禁毒03工程”宣传工作,在“6·26”国际禁毒日派发宣传资料2000份,在全镇中小学举办“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进校园”的签名宣誓活动。全年受理调处各类纠纷16件,成功调解13件,调解成功率81.2%。为7家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办理诉讼代理2件,标的7.83万元;办理非诉讼代理4件,标的17.73万元;办理法律意见书、法律见证书、经济调解协议书“三书”29件,标的1775.14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书记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五桂山镇村(社区)“两委”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意见》、《五桂山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五桂山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制度》、《五桂山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档案〉制度》,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受市表彰的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1个、文明户标兵2个,评出镇文明户1057户。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群众评议村“两委”班子及成员活动,41个被评议的镇机关单位及窗口单位均获评为满意单位;4个获评议的村“两委”班子,有2个获评为满意单位,2个获评为较满意单位;26名“两委”班子成员有21名被评为满意等次,5名被评为较满意等次。
工青妇工作 加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工会组织由原39个增至81个,新发展会员5650人。镇工会被市总工会分别评为:三年组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六好工委会先进单位、工委会经费工作先进单位、工委会劳动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工委会集体合同工作先进单位。镇团委围绕党政工作,发挥青年服务社会的作用及团组织服务青年的作用,加强了村级、学校、企业团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工作。12月17日,召开五桂山镇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执行委员会;巩固完善村、社区妇代会建设。
组织(人事)外事 制定了《五桂山镇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工作计划》,提高村“两委”干部和各部门干部素质;按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通过举办党建学习班和考察等途径,全年新吸收20名积极分子入党,办理预备期满转正党员23名。按照“一校一室一网一队伍”的要求,抓好党员教育的网络建设,全年举办党员培训班4期,开展村党支部“五个好”创先争优活动,全镇4个村基本达到“五个好”目标。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制度,完善镇班子领导和各部门挂钩联系村务制度、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引导和帮助各村开展工作。加强非公有制单位的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单位(企业)中新建党支部5个,全镇共有流动党员57名,其中多数人由非公有制单位支部管理。全年受理人员出访签证65批、146人次。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大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力度,制定《五桂山镇劳动就业补贴奖励实施办法》,登记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503人,发放就业优惠证441人,占已登记人数的87.6%;培训219人,安置就业172人。
【广东药学院落户五桂山】 3月31日,广东药学院与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创办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该校区落户长命水村,占地2000亩,计划5年内招生5000人。
【3·10交通事故】 3月10日上午6时左右,城桂公路长命水村交通灯路段发生一起油罐车翻车的交通事故,车上装载的15吨二甲苯发生部分泄漏。镇公安分局、消防中队、交警中队、市消防局、市交警三大队接报后马上赶赴现场,封锁城桂公路北起金字山隧道南至三鹿路口的路段,疏散周边群众进行拯救、清障,控制现场泄露的二甲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位于五桂山镇南桥村,由客家人陈龙华和陈永兴父子投资数百万元于2003年12月25日建成使用。客家围屋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1座3层大型瓦面圆形土楼建筑,砖混结构仿土墙,棚面木结构,其建筑风格、特点均仿照先辈客家围屋。围屋中间是1个宽阔的圆形天井院子,内有正厅、侧厅、正门、巷门,共有房间70多间,成为当地综合反映客家文化的载体之一。
【翠山公路】 翠山公路是中山市“五纵五横”公路网的一部分,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全长9公里,西起五桂山镇桂南村,东至南朗镇翠亨村。2002年9月正式动工,2003年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路面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宽9~12米,限定车速为40公里/小时。沿线经过田心水库、逸仙水库、五桂山林场田心分场及多个村庄。该路缩短了南朗到五桂山的路程,对开发五桂山旅游资源和改善东南部交通起到推动作用。
【微型“趣味高尔夫球”】 微型“趣味高尔夫球”位于逍遥谷旅游景区,由港商投资100万元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按9个球洞标准设计。每个场地大约50平方米,造型各异,各以孙文纪念公园、香港青马大桥、凌霄阁、金紫荆广场、澳门大三巴、长城、天安门、故宫、西安兵马俑为名。每个场地各打2杆,不限打法,进洞者为胜。 (易昊宏)
附:2003年五桂山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廖华荣
副书记:梁金娣 叶润绿
主 席:廖华荣
副主席:毛顺添
镇 长:梁金娣
副镇长:江向荣 郑建强 陈耀和 桑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