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镇(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20 【点击率】1711次


【基本情况】 五桂山镇位于中山市南部,北靠城区,南邻三乡镇,为中山市惟一的山区镇,又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全镇面积1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40人,外来人口1.34万人,辖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镇域内既有万顷林涛,又有千壑飞泉,“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更兼具丰富史迹,被省、市人民政府规划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城桂公路贯穿全镇,马石路连接105国道和城桂公路,翠山路沟通五桂山镇与南朗镇,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使镇内村村相通,路路畅顺,既有青山之恬静,亦有现代之繁荣。2002年,五桂山镇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进一步提高”和“两个增强”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7%;工农业总产值15.37亿元,增长22.77%。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力促工业经济上台阶,全镇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总量迅速增长,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启动建设长命水、龙石、桂南3个工业用地达3000多亩的工业园区。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产出”的定位标准,加大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和引导工业项目进区入园,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和聚集效应,中标型材、格尔美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6家,其中工业项目15个,其他项目1个。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8%;民间投资1.19亿元,增长6.13%。全镇工业总产值15.09亿元,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6亿元,增长67.8%。通过法律手段,完成了镇属企业中兴丝织公司的产权改革,剥离了数亿多元的不良资产,初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农林业 坚持稳定和加强农业的方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91万元,比上年增长33.02%。抓好粮食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80亩,年亩产678公斤,总产1071吨。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水果业,拥有优质荔枝、龙眼、芒果等4000亩,运用促花和保花保果技术,使水果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年总产750吨,增产110吨。扶持90多家种养专业户,经营面积4500亩,全年生猪上市2.2万头,“三鸟”上市111.25万只。完成第四期“一区三线”森林改造工作,累计达到7967亩;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措施,巩固林业生产成果。加强内河整治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农田灌溉面积750亩。
  城乡建设 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65万元,高标准配套长命水、龙石和桂南工业园区的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等工程;投资111.8万元,整治排洪河道。
  认真落实“住宅入区,工业入园”要求,整治农用地违章建筑,改善镇容村貌。全年报建面积1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4万平方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05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8%。新增电话用户700户,全镇程控电话普及率为100%。
  第三产业 镇内有88平方公里的山地,林木莽莽,溪水长流,文物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该镇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规划为重点旅游开发区,“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珠江抗日纵队司令部(古氏宗祠)旧址,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2年,五桂山逍遥谷、翠竹林漂流乐园、中国养蜂博物馆、百里汇等景点接待旅客近60万人次。
  外经外贸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外联内引,以商引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层面。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153.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9%。拥有外向型企业21农,积极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扩大出口量。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424万美元,增长34.14%。
  国内贸易 全镇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计近500户,从业人员约8000人,建有桂南、石鼓、龙塘、长命水等4个农贸市场,集市贸易市场经营面积4700平方米,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2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主要从事家用电器、五金金制品、纺织服装的生产,规模较大企业有:健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
  财税金融 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支出,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强化基建和专项资金支出监督管理。全年财政收入36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财政支出3483万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开展税情、税源调查,严格征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按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为企业办理减免税收、出口退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税源的可持续发展。全年税收收入5729万元,增长44.2%;其中国税收入4062万元,增长53.4%;地税收入1267万元,增长27.21%;农业“四税”收入400万元。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吸储工作,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19亿元,增长19.5%,各项贷款4303万元,增长1.4%,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亿元。
  人民生活 全镇各村集体纯收入都超过1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505元,比上年增长10.5%。私人建房总额近1500万元,全镇人均住房面积46平方米。全镇有汽车511辆、摩托车2072辆。程控电话用户数5170户。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坚持“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全年教育经费支出658.7万元。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4所,学前班3班,在校中小学生2228人,教职工131人。小学、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高中率86.5%,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0%。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5.7%,其中小学教师大专率为68.4%,中学教师本科率72.3%,幼儿教师达标率96%。全镇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97台,其中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147台。大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中小学校长、中层行政干部竞争上岗和学校行政领导及教师聘任制。9月,镇中心幼儿园和桂南幼儿园进行“民办公助”转制工作。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龙塘村委会筹集资金120万元兴建龙塘小学教学大楼和教工宿舍。南桥村委会投入34万元新建教师宿舍,改善了教学环境。全镇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初中升高中考试,考入重点高中5人,考入市直属高中9人。普高学生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13人。参加市各项比赛、评比,集体获市一等奖2项,市二等奖1项,市三等奖6项;教师获市一等奖4人次,市二等奖21人次,市三等奖21人次;学生参加市以上学科竞赛获奖88人次。
  科技 2002年投入34万元,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活动;积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科技、文化素质,选派8名基层干部参加中等专业证书班学习;组织群众就业培训,开办制衣技术培训班、电脑应用培训班3期,培训本镇再就业农民120人;开办2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60人次;指导果场及农户加强果树管理,防治病虫害,推广促花、保花保果技术,使荔枝、龙眼、芒果等水果获得丰收。
  文化体育 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净化社会风气。整顿镇内文化市场,清理无证无牌音像和书籍销售摊点,收缴盗版、翻版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读物。积极组队参加市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后成立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投入资金改善该中心的录播设备,改造电视网络输送系统,提高自办节目质量,增加自办节目的数量,每天都有新闻播出,全年播出新闻470条。充实镇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活跃城乡文体生活,举办篮球比赛、中小学生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组团参加市运动会、职工篮球赛等。
  环境卫生 落实《五桂山镇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完善了城监、环卫、门前“三包”、除“四害”、交通管理等城镇管理专业队伍。完成整治直排式厕所任务,获得市的奖励。在全镇广泛开展讲卫生、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把爱国卫生运动推向各家各户。通过市卫生镇、市卫生村的复检,获评为灭鼠先进镇;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清理整顿饮食行业,专项整治无牌流动饮食摊档,改善饮食卫生环境。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初见成效,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计划生育 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设4个村级计划生育办公室,拨出专项资金为各村配备了“B超”机,实现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的目标。2002年,全镇出生人口78人,计划生育率为94.87%,多孩率1.28%,人口出生率10.73‰,自然增长率3.03‰,获评为完成人口计划先进单位和先进计划生育协会。
  民政 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扶助弱势群体,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完善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发放21万元补助优抚对象49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万元救济100户低保户;发放供养金5.76万元救济24户五保户;发放4.87万元临时救济款救济73人次;对4名退伍士兵发放一次性就业安置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8300人,上缴保费1085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办理婚姻登记69对。巩固殡葬改革成果,遗体火化率100%。
  统侨工作 以全心全意为侨服务为宗旨,依法维护侨胞、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在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期间,邀请巴拿马乡亲53人,旅美国和厄瓜多尔华侨10人回乡观光。全年五桂山教育基金会、镇红十字会接受海外、港澳乡亲捐款138万元,新建龙塘小学教学大楼,为130名学生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获评为中山市侨务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防范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在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整治的同时,强化治安行政管理,积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巩固和深化严打整治斗争成果,严厉打击“双抢”、盗抢机动车等刑事犯罪;坚决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扫除“黄、赌、毒”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清理整顿出租屋,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完善治安防范措施,加强社会面控制,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镇各派出所及巡警中队增配公务用车,石鼓派出所和巡警中队搬迁了办公楼,干警的各项待遇有所提高。治安环境好转,刑事案件发案率比上年下降了24%。全年立刑事案件85件,侦破36件;受理治安案件123件,查处117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83人。
  司法武装 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及时调解民事纠纷。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加强广大群众特别是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外来员工的法制教育。积极为群众提供司法援助和法律服务,办理协办公证59件,法律见证事务40件,诉讼代理14件,非诉讼代理13件,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2家。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转化、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武装的正规化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提高文化和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应急分队在急、难、险任务中的战斗作用。在全镇开展国防知识教育,组织初高中入学新生进行封闭式军训。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征兵工作,选送4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被评为市征兵工作全优单位和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标准发展党员,全年吸收18名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按干部选拔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配强、配好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户)、文明标兵活动,评出文明村3个,文明单位14个,文明户标兵23户,文明户1057户。
  工青妇工作 工委会深入开展工会组建工作,在2001年村村有工会联合会的基础上,组建工会组织29个,新发展会员2800人,在各村和基层工会大力推行村工会联合会集体合同签订工作。9月28日,共青团五桂山镇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班子,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对各村团支部进行了相应调整。妇联积极落实家庭教育工作,家长受教育率达85%以上,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达9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认真处理妇女来信、来访、来电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组织人事外事 认真抓好党员、干部教育,举办多期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党员学习班;推行党员联系村务工作,密切党群关系;按照“一校一室一网一队伍”的要求,抓好党员教育的网络建设;组织全镇共4个村支部、村委会共250名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参加农村群众评议村“两委”班子及班子成员活动;组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及中层职务竞争上岗;受理有关人员进行出访、考察及经贸活动的出访签证61批、127人次。


【百里汇(康泰炖汤饭店)】 百里汇(康泰炖汤)位于城桂公路长命水路段,它是目前中山市惟一一家规模大、专业经营保健炖汤的连锁店,营业面积600平方米,以经营各款炖汤及中餐为主,其主要出品有野泡参石斛汤、人参灵芝汤、金牌鹿尾巴汤、梅花鹿茸汤等20多种汤类。在石岐延龄路、白水井、三乡文昌西路建立了4间分店,并计划在中山每个镇区开设分店。


【新春团拜会】 1月23日,五桂山镇举行新春团拜会,邀请曾经战斗在五桂山革命根据地的原广州市委书记欧初、原市人大主任李斌以及原市、镇党政领导等60多位老同志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易小阳应邀出席了会议。老同志们听取了五桂山镇工作汇报,瞻仰了古氏宗祠,参观了富山清泉饲料公司及建设中的翠山路。


【召开中共五桂山镇第七次代表大会】 7月16日,召开中共五桂山镇第七次代表大会。全镇18个支部的10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党委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纪委工作报告,听取组织部门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报告。会议选举廖华荣等9位同志组成中共五桂山镇第七届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廖华荣为党委书记,梁金娣、叶润绿为党委副书记,毛顺添、江向荣、郑建强、陈耀和、廖开强、蔡金龙等为委员。选举产生了由叶润绿等3人组成的中共五桂山镇纪律检查委员会。(易昊宏)


附:2002年五桂山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廖华荣

副书记:赖挺辉(2002年7月止) 江向荣(2002年7月止)

    梁金娣 叶润绿(2002年7月起)

主 席:江向荣(2002年7月止) 廖华荣(2002年7月起)

副主席:林汉文(2002年7月止) 毛顺添(2002年7月起)

镇 长:赖挺辉(2002年7月止) 梁金娣(2002年7月起)

副镇长:江向荣(2002年7月起) 毛顺添(2002年7月止)

    叶润绿(2002年7月止) 郑建强 陈耀和(2002年7月起)

    桑清香(2002年7月起)

上一篇: 五桂山(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五桂山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