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镇(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20 【点击率】1788次


【基本情况】 五桂山镇位于中山市南部,面积1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15人,非户籍人口1.47万人。辖桂南、南桥、龙石、长命水4个村民委员会和五桂山居民委员会。辖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城桂公路贯通全镇。旅游资源丰富,“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珠江抗日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是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党史教育基地,大尖山登高点、南台瀑布、鹰哥潭等自然景观具有开发潜力。2004年本地生产总值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7%,工农业总产值20.9亿元,增长28%。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2004年,克服能源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镇工业总产值20.3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9.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94亿元,增长28.67%,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4.04%;工业销售产值19.71亿元,增长28.07%;实现工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27.0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8亿元,增长15.34%;民间投资总额1.48亿元,增长12.59%。全年新报批项目14个,其中新办证项目7个,增资项目7个。推进名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威斯达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被定为2004年市第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04年度省高新技术企业;华山特种陶瓷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健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完成申报技改项目。
  农林业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利益向下原则,以“三农”工作为核心。全年农业总产值5902万元,比上年增长7.15%;农村经济总收入1.01亿元,增长13%。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种粮奖励政策,制定《关于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通知》,对2004~2006年发展粮食生产的农户实施五项扶持政策,将1770亩的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全镇拥有荔枝、龙眼、芒果等水果种植面积3465亩,产量923吨,增长4.18%;生猪饲养量3.1万头,增长8.85%;“三鸟”饲养量94万只,增长1.08%;白鸽饲养量9.5万对。形成以水果种植为龙头,畜牧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为辅的区域特色效益型农业格局。结合建设市生态自然保护区,抓好林业生产。完成“一区三线”森林改造第五期工程2683亩,“一区三线”幼林抚育8892亩,生物防火带造林37.57公里,新开设防火界15.75公里,维修防火界92.12公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内河整治工程3宗,土方2.1万立方米,石方3500立方米。
  城乡建设 完成修编《五桂山镇总体规划》、《五桂山镇近期建设规划》、《五桂山镇旅游规划》、《五桂山镇消防规划》,按照控制性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建成桥涵4座,道路长4.27公里,供水管网4.34公里,1万伏供电线路4844米,容量4200门电信基站3个。全镇现有铺装道路长度74公里,比上年增长2.78%;现有铺装道路面积93万平方米,增长1.09%。全年总供电量9726万千瓦时,增长17.38%;总用电量9463万千瓦时,增长16.14%;总供水量349万吨,增长29.26%;总用水量322万吨,增长19.26%。邮政业务总量87万元,增长4.82%;电信业务总量700万元,增长4.95%。
  外经外贸 根据产业特点和区域定位,探索招商的新思路和模式,营造吸引客商投资的环境。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859.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33%,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93.62%;实际利用外资980万美元,增长11.34%,完成年度计划的141.05%。全镇外贸出口总额9248万美元,增长33.37%,完成年计划的107.79%;其中三资及来料加工企业出口额7498万美元,增长30.51%,一般贸易出口额1664万美元,增长93%。
  国内贸易 全镇有个体私营工商户410户。民营企业以生产五金家电、纺织服装、家具为主,产品主要内销,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镇有集贸市场5个,经营面积4700平方米,集市贸易成交额3.77亿元,增长28.1%。全镇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2721万元,增长19.45%
  财税金融 加强税收大户管理,引导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新机制。开拓新税源,全年税收大幅增长,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0.46%;其中国税收入7795万元,增长30%;地税收入2900万元,增长49.3%;农业“四税”收入675万元。强化财政管理,年可支配财政收入7131万元,增长64.01%。镇内设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7116万元,减少1.01%,各项贷款余额3729万元,增长17.60%。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6800元,比上年增长11.2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1亿元,增长17.81%。新建居民住宅12.6万平方米,年末人均居住面积47平方米。机动车拥有量2946辆,其中摩托车1594辆,增长1.92%;汽车1352辆,增长29.50%。年末程控电话用户数6630户,增长27.5%,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150,减少2.27%。全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分别达1.09万人次,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11万元。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镇内有中学3间,小学3间,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4755人,教师365人。镇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增建、改建五桂山学校设施,新建教学大楼、综合大楼、体育馆、师生食堂、教师住宅楼及校园网。2004年兴建教师宿舍48套,以低于现楼市价售给公办教师。五桂山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考上大专以上院校47名,初中毕业生考入市重点中学15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奖励30多人次,学生共获市、镇级奖励70多人次,其中在学科竞赛中获市一等奖10多人。
  科技 全镇有中高级技术人员90人,设农村科普活动场所6个,科普画廊2个,科普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华山特种陶瓷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市科技项目立项。
  文化体育 拥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内设藏书2.5万册图书馆,露天文化广场2个,标准室内篮球馆1间,水泥地灯光篮球场11个,标准足球场1个。年内建成体育馆1座,建成镇体育健身广场、长命水村体育健身广场、桂南村全民健身点。举办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篮球赛,与驻澳部队珠海后勤基地、兄弟镇区和市直机关进行篮球友谊赛40多场。年内新办桌球室6间、溜冰场1个、彩弹射击场2个。
  卫生 有村卫生站5个,病床位105张,卫生技术人员56人。8月10日,成立镇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所,聘用专业专职人员5名,规范管理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镇财政拨专项经费15万元,专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桂南村、南桥村创建成为市卫生村,全镇75%的行政村成为市卫生村。全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490人,筹资总额91.8万元,合作医疗报销总额78.7万元。
  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建立以村为主体、以镇为依托的计生工作机制,实现市下达的计划生育指标,获评为市2004年度完成人口计划先进单位。全年户籍人口出生91人,其中一孩出生78人,二孩出生13人,无多孩出生,人口出生率12.47‰,人口自然增长率5.34‰;计划生育率98.9%,提高2.2%;完成“四术”107例。非户籍人口出生168人,计划生育率86.9%,完成“四术”128例。
  民政 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万元给低保对象96户;拨专款5.1万元救济特困户20户;发放4.1万元救济临时生活困难家庭136户;发放供养金6万元供养五保户25户;发放生活补助25万元给46名优抚对象。改造低保家庭危房,投入20.1万元为低保对象9户15人建成340平方米住房。全年办理婚姻登记91对,离婚登记10对。倡导丧葬新风,全部遗体均火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禁毒03工程”,开展严打整治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立刑事案件97件,破案40件,立案数和破案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5%,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63人。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受理各类治安案件70件,查处70件154人。加大力度打击“黄、赌、毒”违法行为,查处地下网吧2间、游戏机室1间、地下档口2个。加强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在各村成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做好吸毒人员定期药检及帮教,全年没有新增吸毒人员,减少复吸人员。
  信访工作 制定《五桂山镇下访接待群众工作制度》,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领导包案、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把信访排查机制延伸到村和组。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件(次),比上年增长25%。其中来信12件,来访8宗;立案8件,结案7件,结案率87%;5人以上集体上访2批27人次;越级集体上访2批。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在征地、外嫁女等方面。
  司法武装 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举办法律服务集市5次,播放法制教育电影5场,发放法制资料4380份,张贴法制宣传挂图23份,组织全镇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近100人参加全市行政许可法统一考试。全年受理各种纠纷10宗,全部成功调解。担任法律顾问5家,办理法律意见书、法律见证书、经济调解协议书15件,标的额566万元;代理诉讼案件4件,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初步探索出全市统一的民兵组织建设的方法、步骤和民兵营正规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被中山军分区确定为全市基层民兵营正规化建设试点单位。按照新兵的标准和要求,经体检和政审,挑选3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实施“强村工程”】 为改变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状况,镇政府拨4421.86万元扶持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强村工程”。工程由镇政府扶持,村级投入,因地制宜,找准项目,快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提高群众收入水平。预计“强村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全镇农村可增加11.05万平方米物业,农民人均拥有集体物业面积超过30平方米,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50万元。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 位于五桂山镇长命水村,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计划3~5年内投资10亿元办成在校学生1.5万人规模的山水园林式现代化校区。首期工程于2004年1月12日动工兴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生活楼各1栋,学生宿舍6栋,9月投入使用。首期招收新生2000名,设5个院系18个专业。9月29日,隆重举行落成仪式暨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根楷,副市长李树之,广东药学院党委书记吴梅兴,院长朱家勇,院党委副书记梅醒斌及省教育厅、省中医药局、香港中药学会负责人等出席了典礼。


【阳光翠苑】 12月6日,市天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五桂山镇长命水村举行“阳光翠苑”奠基典礼成为该公司继“阳光花地”、“阳光半岛”之后开发建设的第三个大型商住楼盘。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风格呈地中海式风情,利用山泉水优势建成长150米的超大型泳池,营造浓厚的水疗休闲(SPA)居住文化。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多层洋房、梦幻别墅、电梯洋房组成,全区共430多户,超低容积率、超宽楼距,定位为低密度生态健康住宅小区。


【实行农民养老保险】 12月31日,全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动员暨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仪式在镇文化中心举行,市长陈根楷、副市长韩泽生、有关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及各村老年人代表1000多人参加。陈根楷为老年人代表发放第一笔养老金。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4049名农民参加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其中老人979人、中人(男50~60岁,女45~55岁)884人、新人(男50以下,女45岁以下)2186人,率先实现了村村参保、全员参保目标,成为全市首个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的镇。(易昊宏)


附:2004年五桂山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廖华荣

副书记:梁金娣 叶润绿

主 席:廖华荣

副主席:毛顺添

镇 长:梁金娣

副镇长:江向荣 郑建强 陈耀和 桑清香

上一篇: 五桂山镇(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五桂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