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470次 | |||
【南区概况】 南区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连石岐区及东区,面积49.14平方公里,辖良都、城南、北溪、马岭4个社区,年末常住人口6.83万人,户籍人口2.71万人。区内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以电梯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汽车汽配、包装印刷、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祖居、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和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祖居沛勋堂等人文历史古迹,有詹园、旭景农业科技园、北台山森林公园等新兴旅游景点。南区办事处驻城南二路1号,邮政编码528455。
【经济发展概况】 2015年,南区实现生产总值84.43亿元,比上年增长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4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7.42亿元,增长3.7 %,三次产业比例为0.8∶48.3∶50.9。
农业 2015年,南区有农业从业人员1705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亿元。全年抽检蔬菜样品1.05万个,其中蔬菜生产基地样品1765个,环城农贸市3277个、金涛果蔬批发市场5430个,检出农残超标样品12个,合格率99.9%。抽检水产样本170个,合格率100%。落实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投保工作,由区财政承担全区264.22亩早、晚两造水稻投保费3963.3元,受益农户109户;年度理赔晚造面积53.5亩,赔付金额1.12万元,受益农户44户。完成种粮补贴申报登记工作,登记水稻种植面积264.22亩,涉及农户109户;登记玉米补贴面积16亩,涉及农户3户。落实2015年区级水稻种植补贴资金2.64万元、受益农户109户;落实2014年度冬种马铃薯补贴资金5087.5元、受益农户9户。落实农业扶持项目申报工作3项,项目投资总额230万元,扶持绿和食用菌有限公司和绿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市场流通商务发展资金115万元。落实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总额为198.08万元的补偿工作。引进“小粒香占”晚造水稻新品种种子近200斤,推广面积70亩;推广冬种马铃薯面积50亩,订购薯种约5500斤。受理申报农机购置财政补贴性农机具16台(套),涉及农户2户。农村集体三资(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进行立项交易项目343宗,其中自行交易162宗,公开交易181宗,标的总额9979万元。
工业 2015年,南区有工业从业人员3.12万人,工业总产值186.5亿元;其中南区电梯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有工业企业856个,减少18个。工业技改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位。有蒂森新工厂1个市重点项目、蒂森电梯配件生产之电梯试验塔1个省重点项目;引进亿元工业重大项目2个,包括中山市柏天尼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值约1.5亿元的不锈钢制品项目、中山市粤华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混凝土及砂浆生产项目。2月,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至年底,有超30个企业(项目)入驻基地。6月,在中山(北京)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推介会现场签定中山北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斗关爱保障系统工程(人身安全保障系统工程)、北京宏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效能执法和地下综合管廊、赛格车圣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公车无忧”运营服务中心和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安全4个项目。8月14日,奥美森智能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南区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月,南区获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认定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电梯)。10月,协助推进北斗教育平台项目落地。11月,与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亿阳云安全研发项目合作协议书。年内,协助16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技改投资备案。
第三产业 2015年,南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6万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8.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9%。其中,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下降0.4%。至年底,区内有服务业企业907家,减少134家。“悦盈新城·互联网+园”获认定为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签约入园项目21个。11月,南区金融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重点推进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平台接入工作。全年詹园接待游客16万人次;旭景农业科技园获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称号,推荐6个旅游商品参加由市旅游局主办的“2015中山市必购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其中中山市元一沉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元一沉香棒”获得“十佳手信奖”,“香山香沉香礼盒”和“香船古道·茶香礼盒”获得优秀奖。
外经外贸 2015年,南区进出口总值4.7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进口总值1.05亿美元,下降22.5%。合同利用外资8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70万美元。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混合生产出口所占比重约67%。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9.34万美元。在“3·28”中山市招商经贸洽谈会中成功签约项目5个,涉及金额5亿元。
财税金融 2015年,南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上级补助)4.4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9亿元,增加27亿元,增长108.6%。税收收入19.03亿元,增长16.1%,其中,国税收入12.13亿元,地税收入6.9亿元。区内有银行分支机构6家,网点11间。年内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8.09亿元,增长2.82%;各项贷款余额49.48亿元,增长21.99%。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 2015年,南区完成并上报《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南区部分)》规划方案,全面启动中心片区、马岭片区、北溪片区、西环片区已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完成《中山市南区沙涌村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地理信息系统更新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至年底,完成北台森林公园、曹边和上塘休闲公园建设,其中北台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完成新建、改建村级公路项目15个共6.95公里。完成文化中心围墙、闸门维修、情景路侧河涌环境整治、龙环经联社垃圾屋建设等;完成马恒河改道和整治工程及配套道路铺设;完成河埔工业园地块土方回填工程;建成南区专职消防队伍营房、消防宣传示范街及主题公园;完成配套项目茶亭路道路改造工程(含文景路建设工程)基层、路面施工、拓宽部分水泥混凝土层施工等;积水潭医院主体及普通区域装饰装修完工。日华路道路(含秤沟湾水循环工程)、城南一路至西环路交通设施开始改造施工。沿江路东段完成可研评估拟报市发改局申请立项,恒和街完成立项审批与初步设计评审。环村西路、环村南路、文华街道路加装消防栓工程开始施工;北溪桥维修工程等管维工程开展设计、预算编制及施工。良都中学扩建工程进入施工阶段;竹秀园小学迁建工程重新立项并获市发改局批复进行勘察设计工作;良都小学校舍安全隐患整改工程开展设计工作。城南路北片区、西环一路片区、马恒河南片区、马恒河东片区、马恒河西片区、白石涌片区、西环二路片区、树涌片区及西环三四路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支管工程完成支管到户安装,北台村支管道户采用截污方式收集污水。
环境保护 2015年,南区检查污染源企业1185间次,对违法排污企业口头警告130间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48份,现场调查取证16间次,立案16宗,作出处罚14宗、涉及37.8万元。中山市泰源农场区列入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整治项目,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安装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污水、建设沼液储存池并用专管输送至利用场所等整改工作,6月进行减排申报,接受环保部门污染减排现场核查。区内有2253台黄标车列入淘汰名单,至年底,淘汰黄标车1028台。全区绿化覆盖率20%,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7.14平方米。
居民生活 2015年,南区农民人均年所得2.14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2万元。居民年生活用电总量6430万千瓦时。全区安装固定电话8332户。全年供水量954万吨。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平方米,区内有公交线路33路。
教育 2015年,南区有公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幼儿园10所,托儿所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763人,教师344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青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幼儿2625人,托儿所在所幼儿245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全年区义务教育经费增长48.58%。生均教育经费从上年的小学950元、中学1150元增加到小学1150元、中学1950元,分别增长21.05%和25.8%。2015年高考有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的南区籍学生148人,其中考取第一批录取的重点本科39人(考取清华大学1人)、第二批录取的普通本科A类69人、第二批本科B线40人。中考方面,良都中学第一批普通高中上线率49.1%,增长10.1%,9个学科超市评平均分,总分合格率95%,超市总分合格率5%;侨中英才学校第一批普通高中录取率62.4%,总分合格率99.08%,超市一等奖标准7.08%,总分平均分378.14分,超市总分平均分35.31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100%建成广东省标准化学校。5月,南区通过中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区)评估;6所中小学校通过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科学技术 2015年,南区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4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区内企业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共获得国家、省、市级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产学研等资助、扶持、奖励1010.42万元。全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22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13件,发明专利申请84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9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7件,发明专利授权37件。申请国家专利919项,比上年增长37.99%;国家专利授权量309项,增长42.4%。广东鹰唛食品有限公司、博创精密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纳入市技术改造企业库。中山市点石塑胶有限公司获得市专利金奖并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立项。中山市华电科技照明有限公司、中山市邦达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市大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长征机械有限公司、阿米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宣传文化 2015年,南区启动“益动良都·与爱同行”首届公益文化节,通过组织全民公益篇、社区公益篇、企业公益篇和校园公益篇4个篇章36场公益活动,带动全民参与公益。全年策划和举办新年文体活动、“我们的节日”(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系列活动、“绿色暑假 缤纷文化”系列活动、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孝德邻里文化活动等文体活动近40场次,2.63万人次参加。其中摄制播出《周末去哪儿》2期,摄制《味道南区》1期,拍摄侨房宣传片;20个生活小区(社区、经联社)制定发布《邻里公约》,创作“邻里公约”剧本、小品,传播尚德修身风尚,继续获评为全市特色修身项目;与中山广播电视台合作举办南区“孝德”文化活动系列活动;与《中山日报》社合作开展“小眼睛看良都”小导游、小摄影家评选。南区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读者文献阅览量达3.91万人次,接待读者咨询101人次,多媒体阅览4585人次,组织播放“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36次,利用共享工程850人次,新增办理借书证356个,开设“尚德养廉”图书专柜,设置“地方文献专柜”收集、整理本土地方文献,方便群众查阅。4月,市图书馆支持南区图书馆更新、交换图书3000册。同月,南区图书馆举办“阅读修身”系列活动之“读来读往”书籍互换活动。组织学校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文明户标兵”“文明商户”“身边好人”等文明系列评选活动。举办中山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邀请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李燕珍、南区2013—2014年身边好人黄继勇作宣讲。开通“中山南区”政务微信公众号,利用“中山南区”政务微信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参观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南区一日游”线下活动2场次。
医疗卫生 2015年,南区有医疗机构19个,病床数165张,卫生技术人员286人。年内建立健康档案4.94万份。为全区612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接种5.51万剂次儿童疫苗。组织专家、教师深入区内各学校、厂企、住宅小区等开展各类卫生医疗宣传服务活动49场次,举办专科讲座25场。查处取缔非法行医窝点10处,实施公共场所类行政处罚5家。年内无发生登革热病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创新点,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控制贵重、进口药品的采购和使用,对使用量多、金额大的前10位药品及时发出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大处方现象严厉处罚。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和患者及家属座谈会,患者满意度96.1%。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平台应用。开展“全民参与创建无假药城市”工作。完成福涌垃圾中转站交接及4个露天垃圾收集站清理工作。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全区14个经联社及20个物管小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年内共清理明渠下水道约1650米,清理卫生死角160处,面积约1350平方米,清理乱张贴约1.58万处,除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面积约249万平方米。
民政服务 2015年,南区有纳入低保低收入76户共198人(低保66户172人,低收入10户2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共43.5万元。慰问困难家庭948户次,发放慰问金36.36万元。投入81.74万元开展临时救助、城乡基本医疗救助、优抚对象临时困难救助、扶贫救助、残疾人救助等救助312人次。投入救助金额10.48万元开展特种医疗救助共38人次。向低收入群体及优抚对象发放慈善超市物品共1578人次,发放金额3.16万元。红十字会救助疾病困难家庭111户共16.15万元。5月,成立良都、城南、马岭和北溪4个基层红十字会,发展会员148名。4月,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组织中、小学、幼儿园等老师和企业人员89人参加培训并考试。6月至7月,组织应急救护知识讲座4期,分别组织社区、学校、企业共560人参加。5月,发动区内5个社会组织和北溪社区参与“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递交项目策划书12份,其中入选市级优胜项目2个、社区优胜项目4个。
综治信访 2015年,南区受理治安案件1167起,查处206起,查处率18%;接到涉“黄、赌、毒”举报类警情211起,比上年下降45.9%。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整治涉毒、涉黑恶、涉盗抢、涉食药假、涉诈骗等犯罪,共抓获违法人员333人,减少30.9%。共立刑事案件711宗,减少16.45%,破案202起,减少28.87%,破案率28.4%;大案立案197起,破43起,破案率21.83%。全年抓获犯罪嫌疑人148人(其中批捕88人),抓获本区网上在逃犯47人,协外抓获9人。开展“平安细胞”建设,全区规模以上厂企创建平安工厂64间,创建率90.14%;6个市场全部创建平安市场,创建率100%。10月,分别在南区龙环茶叶商贸城和红星美凯龙中山兴南商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调委会”),至年底,全区有调委会23个,其中居委会调委会4个、企业人民调委会8个、行业专业调委会8个、街道调委会1个、医疗纠纷调委会1个、特色调解室2个。全年受理调解并排查纠纷36宗,防止群体性上访12件79人次。全区在册列管社区矫正人员22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4人、解除社区矫正人员72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81人,均为刑满释放人员。年内解答法律咨询622人次;受理诉讼法律援助8宗;代书7宗。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9宗,减少14%,结案率100%;网络接受信访972宗,办结率100%。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建立覆盖全区4个社区的法律服务顾问双向联系机制;实现政府法律顾问聘请率100%和村居法律顾问聘请率100%。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5年,南区城镇新增就业1811人,年末实际登记失业178人,失业率低于2%;全年推荐农村失业人员再就业35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人、劳动者自主创业358人次,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719人。开展招聘会33场次,182家招聘企业参加,6800人次应聘,达成用工意向2855人次。全区参加养老保险4.6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99万人,参加门诊医疗保险2.07万人。检查用工单位劳动保障情况1200家次,涉及4.92万人次,共查处违法案件48宗,追发拖欠工资1388.47万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962宗,调解成功1923宗,涉及人数3790人次,金额2797.78万元;受理仲裁立案100宗,结案率100%。全年工伤认定受理申请408宗,作出工伤认定410宗,作出不予认定12宗,不予受理5宗,诉调后撤诉5宗;申请行政复诉4宗、行政诉讼6宗,申请办理劳动能力鉴定107宗。9月,成立南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欠薪逃匿预警监控,开展针对工资支付的专项检查3次。9月30日,位于南区城南五路南区华通行茶叶市场综合办公大楼的中山市茶业创业园获市人社局批准成立,至年底,入住微型企业50家,吸纳就业100多人。
计划生育 2015年,南区户籍人口出生339人,人口出生率12.81%,性别比为105.45,政策生育率93.22%。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309人,人口出生率8.28%,性别比为127.21,政策生育率94.17%。举办新婚期学习班11期,89对新婚夫妇参加学习;232对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110.48%。受理流动人口积分计划生育加(扣)分审核461人。全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24.92万元;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区内有双地贫夫妇6对,均参加免费地贫基因检测。全年发放和落实各项计生奖励金约195.4万元;发放计生特殊家庭一次性救助4000元;投入18.4万元购买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受惠家庭1529户,受惠5647人;83名符合政策的考生获得农村部分计生家庭考生中考加分奖励。
流动人口管理 2015年,南区流动人口3.82万人,共办理居住证1.47万个,有效持证数3.74万个;办理儿童随行卡2455个,有效儿童随行卡4033个;受理流动人员积分申请736宗,其中入户168人,入读小学180人、初中140人。出租屋1577户全部办理《出租屋备案登记回执》。全区评选安全文明出租屋846户,出租屋购买保险数927户,出租屋投保率为58.78%。年内住宅类出租屋税收82.19万元,非住宅类税收1157.49万元。在全区推广“门禁+视频”的出租屋管理模式,规模以上出租屋安装率52.34%。
安全生产 2015年,南区政府与各村(居)、部门、重点厂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744份。举办职业卫生管理培训班和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组织区内职业卫生风险相对较高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参加,共培训企业177家次、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221人次。完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企业10家,完成现状评价检测企业5家,完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企业195家,职业健康体检人数923人。监管职业卫生,共检查企业160多家次,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4份,责令限期整改隐患44项,落实整改44项,现场教育改正117项。完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企业10家、现状评价检测企业5家。全面完成“三个一、五个有”(指每月有例会,每季度有排位通报,每年有考核奖惩;有一套工作制度,一个宣传阵地,一本工作台账,一套巡查软件,100%领取许可证满3个月的餐饮服务单位100%纳入量化分级范围)创建工作,在企业张贴“五落实五到位”(指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安全管理力量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安全挂图,辖区共完成全部629间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3次。全年出动检查人员3162人次组织各项消防专项行动29次,共检查社会单位4813间,巡查次数达4813间次,发现火灾隐患2950处,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836份,实施停止使用、停产、停业“三停”企业1家,查封3家,罚款7.8万元,挂牌督办1家,行政拘留2人。
侨务工作 2015年,南区接待美国檀香山良都会馆、香港沙涌马氏同乡会、澳门中山良都同乡会等多个社团,以及斐济中山同乡会副会长高仲林、哥斯达尼加促统会会长龚玉山,马应彪长孙女马佩娴等多名热心家乡公益活动的乡亲侨胞170多人次。全年协助华人、华侨、侨眷处理相关事项30多次。全区登记在册有香港同胞1641人,澳门同胞311人。
【首届中山市桑果文化旅游节】 2015年4月2—18日,首届中山市桑果文化旅游节在南区旭景农业科技园举行。文化节举办采摘乐趣、品尝美味桑果和桑叶美食等活动,并对桑树药食应用、桑蚕养殖以及丝绸业的产业与文化等进行宣传。旭景农业科技园集四季水果采摘、花卉观赏、科普于一身,园区占地500亩,由四季果区、七彩花田区、田园蔬菜区、休闲娱乐区、农家美食区、观光农业区、亲子活动区组成。园内种植1.3万多棵桑葚,每年3—4月为成熟采摘期,可满足8万多游客的采摘量。
【南区曹边村举行梁杞像揭幕仪式】 2015年4月30日,香山立县发起人梁杞塑像落成揭幕仪式暨曹边村绿化植树活动在南区曹边村举行,共100多人参加。活动期间市侨联主席余志勇代表市侨联向曹边经联社移交植树经费2万元,与会人员共新栽桂花树51棵。香山岛文顺乡石头村(现中山市东区槎桥村附近,属曹边开村始祖)人梁杞官至六品鄂州通判,1068年辞官归里,当时岛民乡亲立县愿望迫切,1082年梁杞便与广南通判徐九思联名上书朝廷,促使香山从乡升格为镇。
【“北斗学互通”关爱终端上线】 2015年10月10日,“北斗关爱保障系统工程系列活动”暨“北斗学互通”关爱终端上线启动仪式在南区举行。“北斗关爱保障系统工程系列活动”(人身安全保障系统)是中山“北斗城市”建设示范工程中的重点实施项目,该项目运用“北斗+互联网+教育”创新应用,为中小学及幼儿园构建学生、家庭、学校安全保障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全天候、适时互动的安全保护体系。“北斗学互通”具有关爱定位、电子围栏、远程监护、校园考勤、亲情通话、紧急帮助6项功能,其中关爱定位为产品主要功能,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北斗教育手机客户端或者网络平台,以及手机发送短信指令等方式,适时查询孩子的具体位置。此外,该终端具有一对一通话互通答疑、微信平台互动答疑、视频互动答疑等学习辅导三大功能。
【南区举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会议暨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2015年10月21日,南区举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会议暨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为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科技产业结合、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组建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传统型、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揭牌当天,中国建设银行金融专家为企业代表介绍“Fit粤科技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中心重点推进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平台接入工作,实现投融资双方的有效对话和沟通。
【南区法学会揭牌成立】 2015年12月11日,南区法学会揭牌仪式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机关大楼二楼会堂举行。南区党工委委员黄健敏当选为南区法学会首任会长。南区法学会自10月开始筹建,有创会会员29名。法学会通过组织全区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学研究,针对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及司法、执法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和建议等。
【北台森林公园对外开放】 2015年12月,位于南区北台村的城市“绿肺”工程之一的北台森林公园对外开放。北台森林公园城市“绿肺”工程为2015 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于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2014年完成二期工程,公园总面积162公顷,开发登山步道2176米。公园以湖山为主体,与詹园景色融为一体,拥有大面积的山地景观、湖水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96.8%。至年底,公园完成因天雨导致的山体塌方修复、排水渠疏通等并重新补种复绿工作,及登山步道垃圾桶、登山指示牌、防火宣传牌等设置,正式对外开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