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201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642次

【南区概况】 南区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连石岐区及东区,面积49.14平方公里。2014年6月,南区原10个社区环城、城南、沙涌、树涌、北台、恒美、渡头、竹秀园、福涌、马岭,合并为良都、城南、北溪、马岭4个社区,2014年末常住人口6.75万人,户籍人口2.61万人。区内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以电梯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汽车汽配、包装印刷、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祖居、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和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祖居沛勋堂等人文历史古迹,有詹园、文笔山大风车乐园等新兴旅游景点。南区办事处驻城南二路1号,邮政编码528455。

 

【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6.1亿元,下降8.2%,三次产业比例为0.9︰52.3︰46.8。

  农业 2014年,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农业种植面积约9000亩,水产养殖面积约2460亩。抽检蔬菜样品1.19万个,其中农残超标样品23个,合格率99.8%。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奖励补贴项目资金10万元,补贴南区旭景农业科技园实施火龙果病菌防治实验、大丰农业有限公司实施超甜玉米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2个项目;落实中山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市场流通商务发展资金30万元,补贴中山市绿澳农禽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实施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山市顺清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2个建设项目;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4.06万元补贴农户5户,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840元、市财政补贴资金3.38万元。开展政策性晚稻种植保险投保,由财政承担全区168.2亩晚稻投保费3364元,受益农户113户。发放水稻种植补贴296.36亩,共6.37万元,受惠农户115户;玉米良种补贴50亩共500元,受惠农户2户。发放财政性农机具补贴18台(套)共6.35万元。投入4.7万元为农户采购优质早稻生产用肥和育秧盆。采购农区灭鼠专用药物“溴鼠灵毒饵”26箱(2600包),实施农区统一灭鼠。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平台处理交易137宗,标的总额7376万元。

  工业 2014年,南区工业总产值144.4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6.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2亿元,增长91.8%。区内工业企业874个,比上年增加37个。全区集聚的电梯及配套企业30家,产值120亿元。引进工业重大项目10个,包括中山固拉克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等3个外资企业项目,名雅电梯装饰项目、广东北斗平台科技项目等7个内资企业项目。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复核。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孵化中心揭牌运营;引入技术中心14家,形成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联合技术中心。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获评广东省著名商标。

  第三产业 2014年,南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39.5亿元,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46.8%。其中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实现增加值20.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下降15.1%。至年底,区内有服务业企业1041家,增加157家。文笔山大风车旅游世界建成入口主体工程。詹园接待游客13万人次;新月城少儿体验教育基地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旭景农业科技园接待游客14万人次。越秀地产集团的星汇云锦、恒大地产集团的恒大绿洲、中山市悦创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悦盈新城花园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与销售同步推进。

  外经外贸 2014年,南区进出口总值4.6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进口总值1.35亿美元,下降0.1%。合同利用外资167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8万美元。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混合生产出口所占比重64%。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40万美元。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中签约项目4个,涉及金额7.6亿元。

  财税金融 2014年,南区实现财政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9亿万元;财政支出3.89亿元。两税收收入16.39亿元,增长13%,其中国税收入9.4亿元、地税收入6.99亿元。区内有银行网点12间,银行分支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68亿元,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40.56亿元,增长34.4%。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2014年,南区认定“三旧”改造项目72万平方米共49宗,完善历史用地手续,上报中山市三旧改造办公室项目22.8万平方米共26宗。其中,银星花园项目一期至四期、汽车销售城、恒美工业区、竹秀园潘家围工业楼、金溪党员活动中心改造项目完成。良都、北溪社区办公楼装修、良都小学修缮、西环路交通设施完善、北溪桥定期检测等工程全面完工;推进积水潭医院建设、河埔工业区24米道路(交通设施部分)、马石路改道(河浦7号路)、龙环2号路道路改造、茶亭路道路改造(含文景路建设)、马恒河改道和马恒河整治、区垃圾处理转运站建设、树涌工业园1号及2号道路建设、市政消防栓管养建设项目和良都中学扩建等工程;龙环山仔坪道路、富兴工业路道路、悦永街道路、城南四路排水渠覆盖及竹秀园小学迁建等工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开展雨污分流支管工程,城南路北片区、西环一路片区、马恒河南片区、马恒河东片区及马恒河西片区完成支管到户安装,白石涌片区、西环二路片区、树涌片区及西环三四路片区进入收尾阶段,主干管及市政管部分按进度施工。城南、良都、北溪、马岭4个社区入选2014年第一批中山市生态示范村(社区)。

  环境保护 2014年,南区开展劣Ⅴ类河涌整治,检查污染源企业1088间次,对违法排污企业口头警告111间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64份,进行现场调查取证13间次,立案13宗,作出处罚8宗,处罚金额15.5万元。全区完成47台锅炉淘汰、改造和技改治理设施安装工作。11月,泰源农场完成污染治理设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相关整治工作要求。投入资金4322万元,启动茶亭路道路改造绿化工程、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绿化工程等。投入900万元建设福涌垃圾收集转运站。

  居民生活 2014年,南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万元。居民年生活用电总量6944万千瓦时,居民年生活用水量881万吨。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2平方米。全区安装固定能电话8225户。

  教育 2014年,南区有公办初中1所、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幼儿园11所,托儿所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580人,教师31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659人,托儿所在所幼儿177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考取重点本科41人、普通本科87人,其中竹秀园经联社户籍学员黄伟智考入清华大学。良都中学参加中考人数280人,其中提前批(体艺特长生)、第一批第一层次(重点线)上线114人,上线率41%,中考优良率61.43%。全年区财政性教育预算经费4078.2万元,比上年增加401.2万元。平均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小学550元、中学750元增加到小学950元、中学1550元,增加166.56万元,增长86.3%。2014年,南区获2013—2014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二等奖,良都中学获教学质量评价为先进学校二等奖,侨中英才学校获教学质量评价为先进民办学校。

  科学技术 2014年,南区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区内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级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产学研等扶持奖励1300万元。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获省立项,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广东邦达实业有限公司获市级科技项目立项。中山科成化纤有限公司、中山市点石塑胶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获省科技项目立项,中山市点石塑胶有限公司、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山市点石塑胶有限公司获认定为中山市汽车材料(点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6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65件,发明专利申请5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3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0件,发明专利授权12件。

  宣传文化 2014年,南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邻里公约”、孝老爱亲系列活动、第五届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期公益文化培训班。组队参加2014年中山市“我舞我美·敬礼中华文化”比赛并获金奖。南区图书馆藏书3.5万册,完成“数字化农家书屋”项目,新增10台平板电脑供读者使用。

 医疗卫生 2014年,南区有医疗机构15个,设病床165张,卫生技术人员192人。6月27日,南区卫生监督所从南区医院防保所搬迁至南区银潭中路90号4楼405室办公。年内发生登革热病例21例。建立健康档案4.87万份。为全区1944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为2.68万名儿童注射免疫疫苗。组织专家、教师深入区内各学校、厂企、住宅小区等开展各类卫生医疗宣传服务活动16场次,举办专科讲座5场。9月,南区作为市计生移动采集信息试点,投入6万元为4个社区配备移动手机14台,率先在全市使用移动终端采集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系统与服务对象的信息互动、卫计系统内部移动办公、信息共享。查处无证非法行医窝点违法医疗单位3家,其中实施行政处罚2家。

  体育 2014年,南区有社区体育公园2个、体育馆等场所1个。举办第六届社区男子篮球赛、第十五届“体育节”、五一男子篮球赛、第二十四届“农商银行杯”环区长跑赛、第二十届“悦盈新城杯”拔河赛、健步走活动等文体活动92场次,有9万人次参与。组队参加“中山农商银行杯”第二届镇区男子篮球乙级联赛获第三名。

  民政服务 2014年,南区有低保户58户148人,低收入家庭6户11人。受理优抚对象临时困难救助申请9宗,发放救助金1.52万元。向640人次提供义诊服务,减免医药费7万元。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38人次共7.4万元。向低收入群体及优抚对象207人发放慈善超市物品3万元。南区红十字会开展医疗救助153人次共39.04万元,其中救助外来人员2人共4000元;社会捐助者捐出15万元救治困难患病者。全区共有残疾人348人;4个社区分别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安排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11名协助开展残疾人就业、康复、助残、入户调查等工作。城南、马岭社区获市社工委列为全市社区“2+8+N”模式建设观察点。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98对,离婚登记64对。

  综治信访 2014年,南区受理治安案件1106起,查处214起;接到涉“黄、赌、毒”举报类警情390起,比上年下降21.4%。立刑事案件851起,下降24.69%;破案284起,上升3.65%,破案率33.37%;大案立案195起,破77起,大案破案率39.49%。抓获犯罪嫌疑人197人(其中批捕121人),抓获本区网上在逃犯34人,协助外区抓获13人。开展打击“盗抢两车”“打盗抢保民安”“粤安13”“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行动,抓获违法人员482人,下降52.13%。推进“平安细胞”建设,全区规模以上厂企创建平安工厂64间,创建率90.14%;6个市场全部创建平安市场,创建率100%。

  全区有各类调解委员会22个。区司法所全年受理调解并排查纠纷22宗。在册列管社区矫正人员25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52人,均为刑满释放人员。区司法所解答法律咨询206人次,受理诉讼法律援助4宗,代书6宗。全年群众来信来访共48宗,下降29%,结案率95%;网络信访542宗,办结率97%。各社区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确定兼职信访联络员。完善领导包案机制,所有党政班子成员实行分管社区捆绑责任制。创新律师接访机制,邀请专业律师在书记接访时进行司法解答。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4年,南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815人;期末实际登记失业230人,失业率低于2%;全民技能提升储备培训1.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454人。推荐农村失业人员再就业37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人,劳动者自主创业424人次。开展招聘会22场次,200家招聘企业参加,1.02万人次应聘,达成用工意向3855人次。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09万人、农民养老保险4624人、基本医疗保险4.64万人、门诊医疗保险1.97万人。区人社分局检查用工单位劳动保障情况1030家次,涉及3.66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16宗,追发拖欠工资641.04万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194宗,调解成功1178宗,涉及人数2049人次,金额949.45万元;劳动仲裁立案78宗,结案率98%。

  计划生育 2014年,南区户籍人口出生319人,人口出生率12.43%,性别比为104.49,政策生育率93.42%。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出生328人,人口出生率9.16%,性别比为107.59,政策生育率94.82%。举办新婚夫妻学习班12期,227对新婚夫妇参加学习;203对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96.7%。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93.89万元。

  流动人口管理 2014年,南区有流动人口3.86万人,出租屋1550户。全区评选安全文明出租屋550户,出租屋购买保险数1098户,出租屋投保率70.8%。代征住宅类出租屋租赁税12.47万元,非住宅类租赁税43.76万元。自6月南区社区合并,社区流管服务站由原来10个站合并为4个,流管协管员人事权归社区管理。积分制入学入户申请608人,成功入户151人,入读小学125人、中学82人,获公租房入住资格25人。

  安全生产 2014年,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企业应急救护、职业卫生管理、应急预案备案等专题讲座及培训,培训企业300家次、620人次。完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企业172家。开展职业卫生监管检查,检查企业150家次,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8份,责令限期整改隐患35项,教育整改隐患160宗。对3.61万间次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发现并整改消防安全隐患621处。完成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企业40家。开展对非法摩托车、使用液氨企业、天然气管道、高空作业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等的专项整治行动,检查企业650家次,发出《责令整改指令书》32份。全年发生工商贸事故1宗,1人死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0宗,7人死亡,受伤人数37人,直接经济损失11.02万元;火灾事故26宗,直接经济损失71.49万元。

  侨务工作 2014年,南区接待香港恒美侨港乡亲会、香港沙涌马氏同乡会、澳门中山良都同乡会等社团,以及加拿大铁城崇义会卡加利支会主席雷焕仪及夫人雷韵嫦、屋伦中山同乡会副会长余乐明、美国夏威夷州中华总商会第六十五届“水仙花皇后”李惠莲、香港郭氏乡亲郭志舜、中国近代百货业先驱马应彪长孙女马佩娴等乡亲。协助华侨侨眷处理相关事项30次。

 

【南区知识界人士联谊会成立】 2014年2月21日,南区知识界人士联谊会(简称“南区知联会”)成立,有来自区内的会员48人,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16名,潘新文当选会长,梁岸明等5人当选副会长,郭焕芬当选秘书长。南区知联会是以南区各界知识分子代表人士为主体自愿组成的联合性、地方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会员来自区内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区机关、教育、医疗系统,旨在通过交流信息,增进合作,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南区经济社会发展。

 

【“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启动】 2014年10月21日,南区在机关办公大楼二楼会堂举行“基于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启动仪式。项目由中山市五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武汉大学作技术支撑,引入芬兰先进居家养老理念模式,集智能监护(监护腕表、环境监测、影像监控、睡眠监测、用药监护)、智能控制(智能安防、智能家电、场景定制、智能灯光)、健康管理(血压监测、血氧监测、实时心电显示、血糖测量、体重计、体温计、药物管理)三大服务项目于一体,整合位置服务、物联网等跨学科技术,通过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国内先进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随着此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南区将积极引导企业继续加强科技的力量,发挥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与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服务业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创建和谐社会不断努力。武汉大学将在“产学研”模式的引领下继续支持该示范项目在中山的推广应用工作,助推中山养老事业的发展。

 

【南区食品综合快检中心投入使用】 2014年11月28日,南区食品综合快检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位于西环一路3号,在区农业服务中心主体上建成,面积200平方米,投入装修和设备经费52.3万元。快检中心设业务受理室、理化操作室、仪器室、留样区等基本功能区域,配备专职食品检测人员4名;检测范围涵盖农药残留、瘦肉精类、水产品中兽药残留、食品中有毒有害物残留、微生物残留等快检项目。承接市食品药品综合检测中心、中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各监管部门的检测任务,同时办理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送检委托工作。

 

【南区老年干部大学成立】 2014年12月16日,南区老年干部大学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区青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举行,市老干部大学校长等领导及退休人员100人出席。南区老年干部大学位于南区文化活动中心,教学经费以财政解决为主,社会资助、学员学费为辅。初期办学经费暂由区财政统筹解决。2014—2015学年,南区老干部大学开设2个舞蹈班和1个中医保健班,有学员80人,由专业舞蹈教师及南区医院医师教学。

 

【良都、北溪社区获市社工委列为全市社区“2+8+N”模式建设观察点】2014年10月22日下午,良都、北溪社区获市社工委列为全市第三批社区“2+8+N”模式建设观察点。作为市第三批社区建设“2+8+N”模式观察点,良都、北溪2个社区落实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及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完善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运作机制,配备人员、制定工作制度,逐渐在治安、公益慈善、环境卫生、食药品安全4个领域发动群众参与,完成居委会特别委员的聘任工作,完善聘任程序和明确特别委员的职责,推行社区自治工作记录“八本簿”制度,凡事有记录,居务及时公开。两个社区分别建立2支文体活动队伍,发展文体修身。

(梁楚欣)

上一篇: 南区(201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南 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