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2119次

【南区概况】 南区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连石岐区及东区,面积49.14平方公里,辖环城、城南、沙涌、树涌、北台、恒美、渡头、竹秀园、福涌、马岭10个社区,2013年12月31日,经市政府批准,除马岭社区以外的9个社区合并为城南、良都、北溪3个社区,调整后4个社区分别设立综合服务中心。2013年末常住人口6.66万人,户籍人口2.53万人。有旅居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4万人,是中山市重要侨乡之一。区内形成以电梯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汽车汽配、包装印刷、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祖居、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故居和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祖居沛勋堂等人文历史古迹,有詹园等新兴旅游景点。南区办事处驻城南二路1号,邮政编码528455。

 

【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6亿元,增长23.1%;三次产业比例为 1:53.4:45.6。

  农业 2013年,南区农业总产值1.19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全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97.4万元,完成沙田村“沙树河”“十八亩”(地名)等主干农路硬底化1.18公里,整治曹边村溪角围农业小区农路500米。全区有支农项目13项,获市财政资金100万元。投入4.36万元向水稻种植户派发优质育秧盆、生产用化肥。推广低压微喷灌和机械喷淋新技术面积200亩,推广种植黄秋葵、石斛、脱毒马铃薯、草莓、珍珠番茄等新品种。兑付136户农户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及省市级种粮直补共8.77万元,涉及粮食播种面积376.04亩。年内抽检蔬菜样本1.14万个,合格率99.83%。全年家禽禽流感和生猪口蹄疫免疫率均100%,狂犬病疫苗免疫率99.4%。

  工业 2013年,南区工业总产值18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98亿元,增长26.4%。修订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转移聚和化学有限公司和晋宏塑胶五金有限公司2家“三型(指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环境容量需求型)”企业。落实“新三百”战略,中海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贸易公司、蒂森电梯公司申报百亿级企业,鹰唛食品公司申报十亿级企业,电梯产业集群申报百亿级产业集群。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控弯管机获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南烛业有限公司的工艺蜡烛通过省名牌产品复评。至年底,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

  第三产业 2013年,南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5.6%;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亿元,增长19.5%。8月,位于105国道渡头路段的中山市众业达物流园开业。至年底,全区有服务业企业884家,增加133家。国家4A级景区詹园全年接待游客7.1万人次,新月城少儿体验教育基地接待游客4万人次。推进越秀星汇云锦、恒大绿洲、中澳滨河湾、永安新城二期、金水湾、新光天地和悦盈新城花园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0.6万平方米,销售额19.84亿元。

  外经外贸 2013年,南区实现进出口总值4.3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进口总值1.35亿万美元,下降0.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07万美元,增长58.2%。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混合生产出口占比62.3%。引进“3·28”中山招商引资洽谈会项目17个,投资额32.8亿元。

  财税金融 2013年,南区税收收入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国税收入8.1亿元,地税收入6.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亿元,增长4.8%。全区有7个金融机构、15个营业网点,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2亿元。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 2013年,南区制订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中心区将扩容超三分之一。编制马岭片区、悦秀片区、沙岗片区控规调整方案,其中悦秀片区的调整方案获市政府批准。创建宜居社区、生态示范村、秀美村庄,投入70万元编制村庄规划方案,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为重点,完成7个社区的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全年完成非中心区13条河涌共28公里水浮莲、垃圾清理工程,完成1.7平方公里内河涌漂浮垃圾治理。完成10个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支管到户摸查工作,城南路北、马恒河东及马恒河西片区完成支管到户安装。投入绿化专项资金148万元开展全民健身广场绿化改造工程,对城南路、西环路、兴福路等干道两旁环境实行常态化整治。对良都文化公园,北台、金溪、寮后等社区公园进行绿化改造。全年在北台社区、越秀星汇云锦小区创建儿童友好社区,越秀星汇云锦小区成为全市首个商住楼盘儿童友好示范社区。

  环境保护 2013年,南区开展高污染锅炉减排专项整治,14家企业22台锅申报炉锅炉技改,共治理污染锅炉蒸吨数47吨;聚和化学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注销拆除锅炉蒸吨数20.67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污染源企业1023间次,对违法排污企业口头警告58间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69份,进行现场调查取证13间次,立案处罚7宗,处罚金额合计16.5万元。全面清理辖区内占用农田、山地、林地等非法禽畜养殖场及搭建构(建)筑物,自行清拆建筑总面积1.85万平方米;清理拆除违法养殖场建(构)筑物4间共1020平方米。

  居民生活 2013年,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1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9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7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2平方米,户均汽车拥有量0.24辆。全区有电话用户数1.1万户,生活用电量5284万千瓦时,增长3.8%,区内有公交线路共33条,至市中心城区最快用时0.5小时。

  教育 2013年,南区有公办初中1所、小学3所,民办学校2所,有幼儿园10所,托儿所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5485人,专任教师2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16人,托儿所在所幼儿155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及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均达100%。全年财政教育经费预算36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区升中考试提前批和第一批第一层次(重点线)上线率39%;高考本科以上录取117人,专科以上录取57人。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对教育事务指导中心人员和全区校级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及新一轮竞岗。南区获2012—2013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

  科学技术 2013年,南区有5个企业的科技项目获国家及省立项,其中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点石塑胶有限公司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理丹电器有限公司设立省工程研发中心。全区各类项目获市级奖励或立项11项,包括市专利金奖1项、市专利优秀奖1项、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创新基金3项、市产学研项目1项、市数控一代项目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全区专利申请量646件,比上年增长129.89%;专利授权量190件,增长30.14%。

  宣传文化 2013年,南区在机关、学校、厂企开展“中国梦”宣讲活动27场次,共1万人次参加;组织策划制作宣传片《崛起新南区》,制作新闻视频144条,在“中山南区”政务官方微博发布南区新闻及便民政策188条。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创文工作突出问题整治,建设兴南路、情景路、康南路等镇区样板路和示范街区,加强全区公共环境建设。组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巩固文明成果。开展孝德作文大赛、孝德经典诵读活动、孝德修身进社区的“孝德修身”系列活动;以“凝聚正能量,共建文明区”为主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巡演、睦邻之家、爱国歌曲大家唱等16项活动共416场次,近11万人次参与。举办元宵游园灯谜活动、“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期公益文化培训班,举办区美术、书法作品展并编印《良都墨韵》一书。组织队伍参加市第六届合唱节获一等奖。完成社区文化室高标准全覆盖建设,其中特级文化室1个、一级文化室2个、达标文化室7个。

  医疗卫生 2013年,南区有医疗机构8个,病床数137张,卫生技术人员185人。其中南区医院年诊疗34万人次、住院5903人次、手术1100台。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3.64万人次。全年南区发现登革热病例共2例,1例为输入性病例,1例为本地病例,均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年内,区办事处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建立的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项目完成主体封顶、内部初装修、基础管线预埋、弱电工程等,医技楼、门急诊大楼、病房楼主体结构封顶。全年,南区医院从医院安全管理、医患关系与医疗纠纷处理、医疗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医院监控系统,增加监控摄像头16台,增加保安人员3名,增加院内巡逻次数,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对车辆实施来访登记,对出入人员、车辆严格检查,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确保医院员工和患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体育活动 2013年,南区开展新年文体活动、“五一”和“十一”篮球赛、全民健身日长跑等近10项全区范围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区中小学生篮球赛、三棋比赛等6项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约5万人次参加比赛。南区良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级俱乐部。区内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等均对公众免费开放,市、区及社区三级共投入60万元对辖区内的20多个健身苑点、近300件健身器材进行更新维护,并根据群众需求增加体育健身设施。

  民政服务 2013年,南区有低保对象60户共174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0万元。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兑现军属、烈属、残疾军人群众优待金68万元。改造低保家庭危房2户,办理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申请61户,向60人发放临时困难救济金14万元,发放红十字会救助金73万元。城南社区和马岭社区被市社工委列为全市社区“2+8+N”模式建设观察点。增设西环片社工服务中心,实现社工服务范围覆盖社区和6所中小学校。完善“社工+志愿者(义工)”联动机制,全区持证专业社工增至53人,有志愿者队伍14支共1842人。安装老年人“爱心铃”1003户。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7万元(其中区负责16.2万元)。

  综治信访 2013年,南区立刑事案件1129宗,破案214宗;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9人,其中刑事拘留149人,批捕107人;打掉犯罪团伙7个,抓获违法人员20人。受理治安案件1318起,查处753起,抓获违法人员1007人。消防安全网格化成员单位的小网格员对3539间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巡查3.50万间次,发现并整改消防安全隐患653处。全年全区22个调委会共调解纠纷89宗,成功调解87宗。区司法所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314人次,受理诉讼法律援助4宗,代书2宗。开展“平安南区”“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利用开展“书记大下访”、社区换届选举的契机改善社区信访秩序。全年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来信来访68宗,比上年下降37%,结案率97.1%。受理区长信箱、网络问政平台、政务投诉处理平台等网络信访、咨询(投诉)390件,全部办结。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3年,南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53人,登记失业率1.9%,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560人。推荐农村失业人员再就业48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6人,劳动者自主创业310人次。全年发放小额创业贴息、免息贷款13笔。实现全民技能提升储备培训1.63万人次。全区参加养老保险3.7万人,农村养老保险4616人,医疗保险4.82万人,门诊医疗保险1.95万人。全年共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95宗,追发拖欠工资1117.01万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258宗,成功调解2206宗,涉及3083人、金额483.39万元;受理仲裁立案95宗,全部结案。

  计划生育 2013年,南区户籍人口出生283人,政策生育率88.34%;流动人口出生406人,政策生育率79.06%。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206.5万元。有85对夫妇领取独生子女证,其中双农户19对。共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38.8万元,发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21.33万元,发放节育奖奖励金47.14万元。

  流动人口管理 2013年,南区在册登记流动人口3.62万人,新办、续期居住证1.1万份、随行卡1966张;有出租屋1544户,其中安全文明出租屋623户,全部备案登记。成功积分入户180人,积分入学200人(小学125人、初中75人),成功申请公租房8人。组建“新良都人”志愿者服务队,全年帮扶异地务工人员家庭20多户。区流管办全年排查消防、交通、食品等安全隐患以及环保、治安等问题108条。南区被评为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先进镇区。

  安全生产 2013年,南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安全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403份。开展专项行动16次,检查企业650家次。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企业应急救护、职业卫生知识、应急预案备案、信息化系统视频专题、安全社区、档案业务等专题讲座,1000人次参加。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06宗,其中,发生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意外事故1宗,死亡1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0宗,死亡7人,受伤人员102人,直接经济损失7.08万元;发生火警12宗,无人员伤亡。

  侨务工作 2013年,南区接待全美俊英工商总会元老团、加拿大铁城崇义会等港澳及海外乡亲约400人次。出访海外及港澳地区18批48人次。搭建侨胞参与公益事业的平台,香港中山侨商会捐赠港币30万元用于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建设,先施公司捐赠港币21万元修缮沙涌幼儿园。《良都侨刊》创刊55周年。北台社区通过省侨联以及省侨界人文学会检查验收,成为全市首批广东侨界人文社区。

 

【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2013年7月,南区修订干部联系基层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要求每个党工委成员带领1个工作组联系1个社区,工作组每个成员联系一批群众,3到5家规模企业或三产重点企业,并对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实行积分制考核。至年底,全部干部开展领导带学宣讲、政策和业务咨询等活动108场次,覆盖全部群众;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与34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462个(包括就业、社保、医疗、教育、贫困家庭帮扶等);协调帮扶资金870万元推进社区发展项目26个。

 

【北斗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2013年,南区稳步推动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基地发展。1月20日,南区召开《中山市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终审会,通过《中山市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建议书(2012—2020终审稿)》。11月10日,与北京埃彼咨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油气管道智能内检测与三维定位系统开发项目协议》,油气管道智能内检测与三维定位系统开发项目落户南区。12月25日,分别与中国卫星、亿阳信通签订合作意向书,为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启动区引入包括北斗智慧城市运营中心项目、航天“飞邻”北斗物联网平台及特色应用项目、卫星遥感数据中心项目、航天产业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航天中心公园项目、亿阳节能监管平台项目、亿阳云安全(亿阳云盾)产业化项目等7个子项目。

 

【规范禽畜养殖业】 2013年,南区开展禽畜养殖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全区禽畜养殖业的污染整治,在辖区范围内清理占用农田、山地、林地等非法禽畜养殖场及非法搭建构(建)筑物。对属于违法构(建)筑物的下发限期清拆通知书,责令养殖户在10—11月期间自行清拆。至年底,签订自拆承诺书的养殖户60户、自拆建筑总面积1.85万平方米;由执法部门清理拆除的违法养殖场建(构)筑物4间,面积1020平方米。

 

【南区“睦邻之家”活动】 2013年5月23日,中山市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基层巡演南区专场在万科城市风景花园体育中心广场举行,南区“睦邻之家”项目于当晚同时启动。“睦邻之家”项目是南区打造新型和谐社区关系的尝试,采用“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的一个平等、开放、和谐的交流平台,服务对象面向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等群体,并将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和邻里互助活动,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万科城市风景花园小区是该项目的首个试点单位。

 

【“儿童友好社区”创建】 2013年4月20日上午,越秀地产星汇云锦“儿童友好社区”授牌成立。中山商业楼盘星汇云锦由越秀地产开发,是全市首个在规划阶段中就加入“儿童友好社区”设计构思的小区。小区专门辟出2000平方米打造亲子乐园,设置有包括平衡、弹跳、滑行、攀爬等类型的体能锻炼和游乐区、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阅览室、培养儿童音乐潜能的视听室和让小朋友感受自然的蔬果园等。星汇亲子园与市儿童健康促进会合作,定期为家长提供儿童教育方面的讲座及专业知识培训,为孩子、家长与社会搭建互动平台。

(罗 祥)

上一篇: 南区(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南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