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4 【点击率】2103次

【概况】 西区位于中山市城区西部,面积25.18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9.79万人,户籍人口4.21万人。西区商业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山尖沙嘴”、“中山商衢”之称。105国道、广珠公路、江中公路、北外环路、博爱路、富华道、中山路等纵横穿越,市汽车总站、公交车站坐落于此,是连通中山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区是中山商业贸易和休闲观光区,拥有国际酒店、富华酒店、喜来登酒店等30多间星级酒店,以富华道为轴心的两旁文化娱乐场所、翠景酒吧街成为消费热点,被市政府定为市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烟洲书院、黄氏宗祠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洲醉龙文化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西区地区生产总值5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28.18亿元,增长26.5%;三次产业比重为1.6:41.6:56.8。

【农业】 2010年,西区有耕地面积5434亩,粮食产量479吨,蔬菜产量7358吨,水产品产量4897吨。2010年,西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完成隆平社区稻香社水产养殖基地基础规划,占地1000亩,建立水产养殖、水产机械、温棚养殖,打造餐饮一体化的水产农业生态园区。在沙朗金港路段旁建立休闲钓虾养殖场124亩。开发隆昌社区金宜农庄周边土地,建立蔬菜水果休闲旅游种植园。全年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3次,蔬菜种植培训班2次,培训人数1300人次,培训内容有罗氏虾养殖技术、脆肉鲩养殖技术等。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5214亩,转出土地总户数936户。2010年,西区农业总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2亿元,增长74%。

【工业】 2010年,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00万元,扶持85家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融资贴息、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等。瑞德纸品公司增资扩产,尊宝实业、朗科包装等3家企业扩大生产。日丰电缆、琪朗灯饰完成股份制改造,尊宝实业完成资产重组工作。铨欣照明获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日丰电缆、大洋电机获市技术改造补助。2010年,西区工业总产值1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工业增加值21.71亿元,增长8.9%。工业税收7.5亿元,增长15.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增长54.2%。  

【第三产业】 2010年3月,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片区控制性规划方案获市政府批准,被确立为“市区共建”项目,纳入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试验区内首个“三旧”改造项目(富业广场)投入运营,引进益华百货、置禾连锁超市、苏宁电器、荣光国宴饭店等。喜来登酒店、文华行配送中心、新中医院、宜必思连锁酒店等服务业项目开业。启动奥园、雅居乐、广百等房地产项目。建设利高广场、麦德龙仓储式商场,黄金广场进入招商阶段。引入普洛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建设“普洛斯中山物流园”,该项目纳入省第三批拉动内需重点项目。与黑龙江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大荒(中山)华南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签订共同推进项目发展框架性协议。2010年,西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三产税收7.78亿元,增长18.41%。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4.43亿元,增长10%;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1%;房地产增加值3.66亿元,增长67.30%。全年汽车销售2.89万辆,销售额34.11亿元,增长46.6%。  

【外经外贸】 2010年,西区外贸出口额4.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实际利用外资3502万美元,增长17.58%。“3·28”中山招商引资项目中,签定外商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3641万美元,注册资金1841万美元;外贸出口项目2个,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其中,中山市宝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551万美元,中山市升华伟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增资90万美元,中山市澳利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增资2000万美元,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

【区村建设】 2010年,出台《西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完成沙朗片控规修编和新一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建设沙朗污水管网规划,整治石特涌水体环境。完成小榄快线、太澳高速、广珠轻轨、新岐江公路等项目征地工作。全年投入5000万元,完善主干路网、农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完成105国道隆昌路口改造工程。投入700万元,建设“硬底化”农路17段。投入624万元,开展4段河堤共3.7公里砌石工程。投入250万元,技术改造3个电排站。投入58万元,疏浚清淤3段河涌。改造西区城区片28个花基,绿化沙朗道路及各工业区2000平方米,新种和补种花树6万棵。

【环境保护】 2010年,重新审核和划分污染源企业,实行市区两级管理。全区完成排污证换领初审36份,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72份,出具不纳入管理环保审核意见56份。全年受理初审建设项目188件,其中同意立项183件,不同意立项5件。全年验收建设项目44个,其中协助市环保局验收19个,登记表验收项目25个,提出完善意见65条。针对石特涌水体污染问题,西区和港口镇加快石特涌水体环境整治,4月展开调研工作,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工程预计造价2640万元。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61.65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4吨。

【财税金融】 2010年,西区税收收入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国税收入10.56亿元,增长20.5%;地税收入5.69元,增长12.9%。非税收入1.65亿元,增长33.31%。全年财政收入4.37亿元,增长22.78%。财政支出6亿元,增长82.39%。区财政教育经费支出6000万元,增长13.04%;社会保障经费支出2113万元,增长79.2%。政府采购2564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33万元。

【居民生活】 2010年,西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681元,比上年增长10.01%。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4万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8万元,增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17亿千瓦时,增长11.75%。

【教育】 2010年,西区有中学4所,其中民办中学3所。小学10所,其中民办小学5所。西区中学、烟洲小学、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是省一级学校,西区小学、西区中心小学、沙朗小学、昌平小学、翠景东方小学是市一级学校。在校中学生3826人,小学生1.13万人,教师764人。有幼儿园1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1所,翠景东方幼儿园是省一级幼儿园,西区中心幼儿园是市一级幼儿园。制定《西区关于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意见》,推动西区教育发展。设立西区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为本地户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4.3万元,其中小学、初中生66人,高中生16人,大学生18人。建立阳光少年心理工作坊,探索心理教育社会化的新模式。2010年,西区适龄幼儿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100%。全区参加中考学生576人,127人考上重点高中。

【科学技术】 2010年,西区大洋电机“新能源动力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投资5536万元,获市资金资助35万元。日丰电缆“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拖链电缆生产线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651万元,获市资金资助19万元。铨欣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获2010年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资助200万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新组建永辉化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日丰电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25家规模以上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大洋电机、琪朗灯饰、泰山饲料通过省著名商标复评。

【宣传文化】 2010年6月,西区办事处与中山日报合作创办《中山日报·今日西区》专版,每月向全区居民传递西区社会经济发展、政府中心工作、普法宣传和民生等信息,全年出版7期。在中山一路两旁围墙进行彩绘宣传画装饰,图案以西区建筑、人文景观、社区特色为主。制定《西区关于加快推进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建设西区文化工程。举办孙中山文化周、西区送戏下乡、中山澳门中小学生书画联展,编辑出版《西区风物咏》、《中山澳门中小学生书画联展作品集》等8本书籍。举办“富业杯”全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出版《岐江花絮·中山市西区中小学生作文集》。各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书屋)增加新图书2000册。集结老干部诗作,出版《爱晚集》2000册。11月,长洲醉龙队参加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演出。

【医疗卫生】 2010年,西区疫苗接种达8.42万人次,六苗平均接种率98%。全年无发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加强妇幼保健,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每月举办围婚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等知识讲座,西区医院孕产妇连续9年实现零死亡。清理垃圾杂物30吨,清理大小卫生死角15处。组织15次以灭“蚊、蝇”为重点的除“四害”全区统一行动,喷洒除“四害”药物1000公斤。7月26日,位于西区康欣路3号的市中医院新址正式投入使用。

【体育活动】 2010年,西区投入100万元,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基础。投入10万元,完善隆平社区健身广场设施。4~12月,350人参加中山市第四届学校体育节活动,西区在羽毛球、小学女子篮球、小学男子足球、武术、散打、田径、中小幼国际象棋锦标赛、中小幼象棋锦标赛、中小幼围棋锦标赛、中小学广播体操比赛等方面获得奖项。10月25~28日,西区中学、西区中心小学承办全市中小学篮球赛部分比赛,西区女子代表队获小学组亚军。10月2日,举办西区迎亚运全民健身跑活动,辖区1.5万人参加活动。12月,举办第二届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全区300名学生参加比赛。

【民政服务】 2010年,西区向辖区14名“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人员每人每月发放供养金420元、生活补助300元。临时困难户54户,发放救助金7.55万元,发放低保医疗救助金4.25万元。区红十字会困难救助59人,发放救助金30.83万元。优抚生活救助、优抚医疗补助24人,发放补助4.1万元。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50户、378人,每月发放保障金5.02万元。落实优抚安置政策,6名退役士兵每人获得一次性补助3.62万元,全部就业。全国助残日期间,对全区377名残疾人每人发慰问金160元,上门慰问重点贫困残疾人26名,每人增发慰问金300元。每月上门探访76名精神病患者,做好病情及康复工作记录,建立病人档案,做到一人一卡一档,随时掌握病情,并为其中18人给予最低生活补助。对区内5008名60~89岁老人每人发放慰问金100元,75名90岁以上每人发放慰问金300元。全年换发老年人乘车证6700个。

【社会治安】 2010年,西区开展“粤安10”专项行动,“创平安、迎亚运”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平安亚运十大行动、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年立刑事案件655宗,其中“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案件423宗,破297宗。查处治安案件3331起。

【司法武装】 2010年,西区各级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118宗,调解成功115宗,各类案件涉及人数390人,主要纠纷有劳资纠纷7宗、婚姻家庭纠纷37宗、赔偿纠纷14宗、物业管理纠纷12宗。发挥法律服务室的职能,全年办理非诉讼案件52宗,解答法律咨询196人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1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2宗。办理法律援助诉讼事务8件,为西区办事处及各社区提供司法建议10件。开展民兵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整顿,整组后民兵分队基干民兵28岁以下人员占总数的67%,党团员占65.1%,高中以上文化占89.2%。6个社区民兵营完成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四个基本”建设。完成冬季征兵工作,8名青年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西区开展党政领导包案月和“四访”(基层接访、带案下访、上门探访、基层巡访)活动。全年接受群众来信来访73宗、530人次,立案68宗,结案66宗。其中,集体上访14宗、369人次,到省上访3宗、10人。

【劳动社保】 2010年,开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设立全市首个困难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07人,安置城镇新增就业2025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8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人。接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1056人次,处理劳动关系来信来访371件,涉及人数743人,涉及金额259.4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5件,按期结案率100%。2010年慈善万人行活动筹得善款353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捐款43万元。

【计划生育】 2010年,西区户籍人口出生400人,计划生育率96.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6。流动人口出生974人,计划生育率92.81%。常住人口无政策外多孩生育,西区成为“两无”(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无政策外出生)镇区。后山、沙朗、隆平、西苑、隆昌、广丰等6个社区成为“两无”社区。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西区加大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印发和派发各类宣传单张8.27万份(张)、张贴海报1万张、悬挂横幅45条,做到“人人有传单,户户有海报,重点区域有横幅”,召开群众咨询会6场次,发送温馨短信1.5万条。全年排查流动人口2.7万人,出租屋4796间。落实出租屋主会议制度,强调出租屋主责任。出租屋进行分类(大型、小型)、分片(社区、内街等)管理,责任到人,强化日常巡查和信息登记,做到“屋不漏登,人不漏管,以屋管人”。全年办理《居住证》2.05万份。

【安全生产】 2010年,西区辖区内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1宗,死亡1人。消防接警144次,出动车辆197台次,出动人员1055人次,经济损失72.59万元,未发生火灾伤亡事故。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签订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责任书1625份。举办注册安全主任培训班,培训人员2129人次。

【侨务工作】 2010年9月28日,香港中山西区联谊会成立。全年办理4宗侨务信访,组织40名归侨参加归侨迎春茶话会,组织30名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台胞台属参加区迎国庆贺中秋茶话会。调查党外知识分子在企业线、三产线、教育线、文化线和医院情况,共收到情况调查表173份,其中学校占40%,企业占20%,医院占11.5%。

【《今日西区》创刊】 2010年6月8日,由中山日报社主办,西区办事处协办的月报《中山日报·今日西区》创刊。《今日西区》发行量为1.4万份,发行覆盖西区街道、村及家庭。《今日西区》设置“要闻”、“综合”、“民生”、“生活”等四大板块,传递西区党政信息、发展规划、领导意图、普法宣传、群众心声等。

【西区与华师大签订合作协议】 2010年7月13日,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率专家教授考察团一行8人到西区考察,并参观西区新光源龙头企业铨欣照明公司的非晶硅芯片生产车间。双方在LED照明、太阳能等重点领域达成产学研的合作意向,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小学师资培训等方面取得共识,双方签订产学研框架合作协议。

【香港中山西区联谊会在港成立】 2010年9月28日,香港中山西区联谊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董就职典礼在香港举行。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九龙工作部副部长余汝文主持监誓,第一届会董共49人宣誓就职并接受选任书,创会会长为黄敏仪女士。香港中山西区联谊会是中山市西区第一个香港社团,也是香港第32个中山乡亲社团。

【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经市政府批准设立。2010年3月,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片区控制性规划方案获市政府批准,被确立为“市区共建”项目,纳入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试验区是市、区共建的重点项目和中山市“三旧”改造工作试点。试验区规划范围东起岐江河,西至长洲路,南连富华道,北接狮窖河,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根据规划,试验区以“山水共生,城市客厅”为理念,打通马山至烟墩山、沿中山一路景观廊道,突出休闲商务中心定位,合理布局商业、商住和公共设施发展空间。试验区是一个城市综合体,计划投资总额125亿元,规划总拆迁建筑面积44.64万平方米,涉及4009户居民商户;规划总建筑面积175.7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办公楼面积104.77万平方米,占59.6%。建成后,该片区整体建筑密度由50%降为20%,绿化率由12.8%上升至40%,容积率由1提高到1.5。2010年9月28日,西区富业广场开业,富业广场是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首个商业项目,由中山市荣光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兴建,富业广场占地面积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引进益华百货、置禾连锁超市、苏宁电器、荣光国宴饭店等。

(关华杰)

上一篇: 西区(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西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