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03 【点击率】2014次


简况】 东区是市委、市政府及政法、税务、财政、海关等重要职能部门所在地,面积7319.69公顷,辖10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常住人口11.45万人,户籍人口8.35万人。2009年,城乡统筹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中心商务区,增强民生保障能力。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9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

农业】 2009年,抽取蔬菜样本1.83万个,合格率98%。规范畜禽养殖行为,落实强制免疫,全区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率100%。抚育8388亩市政工程林,改造1270亩林相,维修83.77公里防火林带。监测林区尺蠖虫危害,清除区内公路旁薇甘菊。加强护林防火巡查,翻新主要入山路口、公路两旁防火宣传牌。扑灭11月9日发生在福获村黄泥坑山顶一起山火事故,没有人员伤亡,山林过火面积6亩,损失5000元。为长江水库移民425户、1651人发放后续扶持资金49.53万元。

工业】 受全球经济下滑制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工业发展放缓,有的企业整体外迁,有的企业部分外迁,有的企业只在东区设立总部、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服务,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信心和能力,扭转工业产值负增长的局面。香山衡器、水出集团、骏德电子等企业参加2009年中山(北京)经贸洽谈会暨产品博览会,拓展市场。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9.36亿元,比上年下降4.22%。

第三产业】 东区每年设500万元服务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2009年,争取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投资40亿元,建设中山国际金融中心、盛景尚峰金融商务中心、帝璟东方商务中心、大东裕国际商务城、宏宇大厦等服务业项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中心支公司、广东德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等进驻中心商务区。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签订进驻东区协议,光大银行在中心商务区内选址。中环商业广场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中山市产权交易中心、中国银行中山分行等50家机构进驻广场。完成中山信息产业园东区园区一、二期招商工作,引进市信息产业协会等40家信息产业公司。3月11日,东区在盛景尚峰、国际金融中心、大东裕商业中心等地举办现代服务业招商巡礼活动。2009年,第三产业总收入26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房地产业总收入48.3亿元,增长170.65%;商务服务业收入16.5亿元,增长56.7%。

外经外贸】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21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6亿元,增长6.28%。外贸进出口总值18.38亿美元,其中进口4.6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2%;出口13.74亿美元,下降20.6%。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年新增“三资”企业5家,其中增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7600万美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6041万美元,增长36%。

区村建设】 实施《中山市规划管理规定》,完善区属用地规划编制。建设新农村,为洋角口经济联合社新宅基地开通路、水、电、电视、电信,完成土地平整。开展福获村搬迁实地测量工作,清点征地范围内的青苗、果树、附着物,共需征地1078亩。规划沙岗、柏山等“城中村”改造。配合市政府完成征地工作,解决办证及历史遗留问题。落实“三旧”改造用地108宗、面积280万平方米。投资7000万元,装修办事处办公楼、竹苑社区办公楼、东区公安分局刑侦办公室和指挥中心,建设洋角口经联社市政设施、东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附属用房工程、东区起湾社区活动中心工程和白沙湾片区I标、II标、III标填土工程。加强工程报建审批管理和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新建500平方米以下私人民房报建工程安全监督覆盖率100%。办理500平方米以下民房《施工许可证》115宗,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 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投入50万元,绿化美化社区及“城中村”。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顺利通过市污染源普查验收。清查长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定期检查清淤扩容工程施工情况,处理一起库区柴油污染事件。整改辖区76家违法排污企业,查处88件群众举报的环境违法案件。管理辖区垃圾清运,协调配置环卫中转设施。综合整治沙岗墟集贸市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周边综合环境。在紫马岭公园、孙文纪念公园等处设置临时摊位,规范流动摊档摆卖档点。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消灭辖区内“四害”孳生地。6月4日,在雍景园小学举行“生态中山——雍小师生环保行动”启动仪式,由学生签名宣誓做环保小卫士,成立环保义务小分队。

财税金融】 加强税源财源建设,强化辅助征管手段,财政总收入适度增长。清理收缴土地资金和政府经营性收益,拓展财政资金来源渠道。2009年,全区税收总额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2%。其中,国税5.43亿元,增长9.96%;地税14.38亿元,增长7.95%。工业税收2.45亿元,比上年下降9.55%;第三产业税收15.75亿元,增长16.4%;个人所得税2.91亿元,下降0.78%;企业所得税4.15亿元,增长38.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增长10.34%,完成年度预算计划的103%。金融保险业收入4.2亿元,增长6.38%。

居民生活】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农村集体经济增收较快,库充、新村、紫马岭、大鳌溪、小鳌溪、沙岗等经济联合社新建或改建市场、商业楼等服务业项目,带动周边商业圈,摆脱依靠建厂房、物业出租的单一产业,增加集体收入。2009年,全区18个经济联合社集体经济纯收入1.15亿元,增长4.22%。1月21日,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检查,检查食品样本1421个,合格率99.3%。

教育】 全区有中学2所、小学7所,在职教师693人,在校中学生3683人、小学生1.13万人。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政策,即在同一县域内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大体相当,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老师大体相当。教师节期间拨款180万元奖励资金,设教学质量奖、管理奖、学校特色奖、中考奖、高考奖、竞赛评比奖、个人荣誉奖等7个奖项,奖励优秀教师245名。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十佳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发挥名教师示范作用,培训行政队伍和骨干教师。初中升高中考试考入区外高中366人,中考所有科目平均分均超市平均分,语文平均分在全市24个镇区位列第一名。普通高中班353人参加高考,49人上本科线,200人上专科线。9月11日,举行东区2008~2009学年优秀学子表彰大会。颁发奖学金13万元,奖励34人,其中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的老嘉 隆和马依韵每人获奖学金2 万元。

科学技术】 区科技部门协助企业申报市科技项目立项及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促进技术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带动转型升级。卓梅尼控制技术等10家公司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区有1家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民科企业,61家市级民科企业,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工程研发中心。

宣传文化】 东区文化活动中心落成,面积2000平方米,有10个设施齐全的功能室。在村(社区)放映20场革命战争故事片和优秀党员纪录片,2万人次群众观看。举办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协会和曲艺社等展览表演。举办东区第三届读书节、第十八届“同是东区建设者”歌唱大赛、第六届社区文艺展演、第六届曲艺比赛、电影下乡、旅藏摄影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东区书法篆刻协会会员精品展、尼泊尔摄影作品展、春联下乡等10个文化艺术活动。9月26日,东区合唱团参加市第四届合唱节,获金奖。组织文艺队伍参加全市镇区文化大巡礼活动,展示东区的文艺创作、演出技艺等。《东区侨刊》每年1月、7月各出版一期,2009年,出版第三十六、三十七期。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击非法网吧,整治电子游戏机室。查处非法网吧57间,收缴盗版图书1500册、影碟2000张。

体育活动】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提高全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全区有6所学校被市教育局、体育局定为传统项目学校,其中,东区中学为篮球,松苑中学为田径,竹苑小学为乒乓球、田径,柏苑小学为篮球,朗晴小学为定向越野。组织全区552名运动员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获44枚金牌、17.5枚银牌、22.5枚铜牌,团体总分1383分,位列全市第九名。起湾、桥岗、新鳌岭、长江三溪、东裕等5个社区评为广东省第三批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东区评为全国第六批城市体育先进镇区。

医疗卫生】 2009年,东区医院总诊疗数3.12万人次,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6562人次。建立家庭病床22张,家庭出诊264人次。提供临终关怀服务14人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38万份。完成一类疫苗接种3.83万人次,计划免疫接种率99%。开展儿童保健检查1.78万人次,0~6岁儿童参保人数1157人,入保率95%。完成各类人员健康体检8927人次,办理从业人员个人健康证7727 张。实施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监测。

计划生育】 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投入奖励优待资金160万元。开展孕前优生健康筛查,初筛检查518人。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共征收44宗,金额260万元。全区常住人口出生788人,计划生育率96.95%,出生率9.7‰,自然增长率5.92‰。流动人口出生549人,计划生育率88.33%,比上年上升1.67%。落实“四术”1008例。6月,东区计生办在中山市 香山衡器有限公司举办流动 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活动,通过有 奖问答、知识讲座、咨询等形式,开展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东区评为市2009年度计划生育先进镇区和无政策外多孩  镇区。

社会治安】 投入40万元,成立东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构建大综治、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和应用,重点区域发案率持续下降。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推进开放式小区封闭建设,提高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能力。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开展40场次治安、消防、卫生、交通救援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救援能力。2009年,辖区户籍人口未发现新增吸毒人员。开展“粤安09”、“创平安、迎国庆”、打击“黄赌毒”和非法传销等专项整治行动。6月18日,开展打击传销活动,教育并遣散12名从事传销的人员。全年立刑事案件943宗,比上年下降1.05%,其中大案627宗,下降5.43%;破各类刑事案件646宗,其中大案398宗,全部案件破案率68.5%,大案破案率63.48%,侦破年前积案24宗,破案绝对数比上年增加57宗。破获“12·12”抢劫杀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白永光。东区评为中山市平安镇区。

信访工作】 招聘11名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4起,成功率93%,主要矛盾为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争议等。解决7个经济联合社96名出嫁女的股权分配问题。11月25日,调解沙岗村岐东美食城一起劳资纠纷事件,为35名员工讨回拖欠工资6.1万元。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3宗、456人次,比上年减少49.4%。协助劳动部门调解546宗劳资纠纷,为764名工人追回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535.38万元。接纳刑释解教人员41名,帮教率100%,无重新犯罪人员。

民政服务】 区红十字会共募集善款66.3万元,支出24.69万元,其中,医疗救济支出17.98万元,救济174人次,生活困难救助支出3.34万元,资助36人次,为42名在校就读大学及高中的困难家庭学生缴纳学费4.35万元。全年接收退伍士兵15人,按政策发放安置补偿金48.33万元,全部实现自谋职业。东区评为市2004~2009年度民政工作全优镇区。

劳动社保】 开展“就业援助周”、“春风送岗位”等系列就业援助活动,新增就业岗位5765个。与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等5个单位合作建立大中专生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100个。在白沙湾工业园生活区的弘丰置业大楼建设大学生创业培育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平台。每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1名专职人员,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设立企业社区车间,发挥“大嫂工作坊”作用。环卫、绿化、交警协管员、市政等3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残疾人员和退伍军人。在花苑社区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试点工作,由区办事处出资,以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平台,采用上门服务、机构服务、心灵辅导等服务,满足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问题青少年等群众的养生保健、身体康复、精神慰藉、康乐休闲等多层次需要,把新型社工服务推向市场化。社会保险实现全民保障。实现低保户“应保尽保”,全年为低保户84户、203人发放保障金34.17万元。

流动人口管理】 社区均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增聘10名专职综合协管员,全区共有60名专职综合协管员。宣传流动人口管理,召开出租屋主会议18场次,举办现场咨询活动2场,派发各类宣传资料2.5万份。全年办理《暂住证》1.78万份,有效持证数2.17万份,比上年增长9.3%。办理出租屋登记备案回执5246户,占出租屋总量的81.1%。出租屋税收收入258万元,增长22.8%。

司法武装】 开展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法律四进”活动,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职能,培训160家企业,3000名中小学生。完成冬季征兵工作,选送13名青年到部队,其中1名为进西 藏兵。

成立东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 12月9日,东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成立。面积700平方米,投入40万元,装修办公场所、购置家具和设备、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制作上墙标识等。由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流管办组成并集中办公,有工作人员16人。采取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监督的“四个一”运作方式,形成统一受理调处信访及矛盾纠纷的工作平台。

益华百货公司举办特色食品文化节】 4月30日至5月10日,益华百货公司举行韩国特色食品文化节。由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示饼干、巧克力、咖啡、酒、酱料、柚子茶、泡菜、罐头等200种韩国原装进口食品,并设有试吃试饮专区。10月16~25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英国特色食品文化节,展示曲奇饼、巧克力、果仁、饮料等100种英国特色食品。两次特色食品节销售总额50万元。

300万元奖励辖区企业】 应对经济危机,激发企业创业的活力和热情,东区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在优化服务工作的同时,通过每年召开经济表彰大会的方式,重奖辖区优秀企业和工商户。2009年,东区奖励企业总金额300万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奖励力度,增设服务业发展奖,占奖金总额的41.65%。设经济建设贡献奖、企业经济发展奖、名牌名标奖、服务业发展奖、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奖、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奖等6个奖项,中山雅居乐集团有限公司、远洋地产(中山)开发有限公司、香山衡器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中兴银行、兴业银行、中山香格里拉大酒店有限公司等103家企业和10个经联社获奖。

10个社区成为省“六好”社区】 东区投入2000万元资金,高标准建设或装修6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面积均超过800平方米。每个社区建有50平方米的社区警务室。共成立文艺队伍20支,参与人员3000人。与30个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各类志愿者人数4000名,30个物业小区基本达到市优秀物业管理的标准。2009年,全区10个社区评为广东省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平安和谐  社区。(檀俊斌)

附:东区领导名录
党工委书记:郑汝安
办事处主任:李磊坚

上一篇: 东区(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东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