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199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0 【成文日期】1999-12-05 【点击率】1296次


【简况】 东区位于中山市城区的东部,面积71.4平方公里,辖9个居民委员会和17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5.66万人,外来人口3.18万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1.5万人,是中山市侨乡之一。1999年,东区遵循“大工业、大旅游、大经贸、小城镇、大战略”的经济建设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克服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8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4.63亿元。


【工业】 全区有区、村工业企业199家。全年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减少11%。上半年嘉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受阻,产量急剧下降,致使区办企业产值及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下跌19.3%和21.1%。面对资金、市场的困扰,区党委和区办事处一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改革力度,继续推进赎买、承包、归边管理、脱挂管理改革,减缓企业经济滑坡。至年底,全区经济指标逐渐回升。为稳定现有企业,区工业主管部门推出减免租金等多项扶持优惠政策,新特安电器有限公司等一批新成立厂家得以迅速投入生产,增加了全区的年增资额。全年区工业公司新办厂企5家,增资企业13家,总投资7077万元。各村企业亦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生产方式,增创企业效益,全年引入新项目38个,产值4.6亿元。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6月25日,举行第二届私营企业表彰大会,表彰纳税大户、文明经营户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农业】 全年投资20万元,围堤砌石1.5万立方米,水利整治面积1300多亩,造林420亩,抚育幼林301亩,维修防火带74公里。发挥城区近郊的地理优势,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同时,扩大花卉、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全区种植粮食面积8600亩,单造亩产334公斤,总产2872吨;种植蔬菜面积8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0亩;投入500多万元,扩大东区兰圃46亩。此外,鼓励、扶持、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全区有千头猪场14个,生猪饲养量3.12万头,上市量2.35万头;“三鸟”饲养量12.7万只,上市量8.8万只;罗氏虾越冬放养面积50亩,产虾12.1万公斤,产值445万元;四大家鱼养殖1497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48吨,增长92.8%。全年农业总产值2713万元,增长5%。


【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投资2050万元,高标准铺设水泥路面3万平方米,建垃圾转运站2个、垃圾屋42间、花基4000多米,绿化花坛9000多平方米,新建厂房3万平方米,扩装公用变压器14台,新增自备变用户15户,安装下水道900米。


【外经贸易】 实行出境与举办洽谈会相结合,改善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搞好项目签约服务,抓好基建投产服务,提高项目投资服务,完善跟踪服务,以商引商,网上招商。全年签定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1300万美元;兴办民营企业70个,总投资2400万元。引进南韩三星集团(与嘉华集团合作联营)、大桥化工有限公司、沙岗叁贰捌制衣厂、全乐玩具厂、启豪塑料五金制品厂等一批大型企业。全年租出厂房3万多平方米,出口创汇1.3亿美元。


【商业·物价】 搞活商业流通渠道,鼓励发展个体、私营非公有制商业。全区有私营、个体企业3914家,注册资金7.77亿元。贯彻物价工作“八大”任务,把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关,推动发展“大流通”市场,为民营工商户提供服务和经商环境,培养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市场、学校、医院等行政事业单位,安装收费公告牌100个,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批准机关、文件文号、收费责任人、投诉电话等资料,接受群众监督。


【财政·金融】 进一步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继续实行“从紧”的财务政策,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1999年,财政总收入2485万元,增长53.4%,全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农村存款余额6.12亿元,增长1.9倍。


【人民生活】 1999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024元,增长5%;职工人均年收入2.6万元,增长4%;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4平方米,增长6.3%。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工商企业从业人员1.94万人,增长57.7%。


【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1999年,投资4000万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成东区中学及松苑中学二期工程。同时,鼓励社会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年各村共投入5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和完善部分小学、幼儿园。1999年,全区有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11所、幼儿园16所;有中学教师147人、小学教师204人、幼儿教师104人;在校中学生2558人、小学生5158人、幼儿生1612人;升学率初中97%、小学100%。全区有市一级学校1所,有11所小学和2所初级中学被评为市教师基本功建设一级达标单位。柏苑小学和库充小学分别获得市小学数学、故事大王竞赛一等奖。松苑中学初中升高中考试成绩从上年的全市第34名跃升至第23名。


【文化·体育】 全面实施文化“九五”计划,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年举办大型文艺庆祝活动3次。区文化站大力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引导全区22个音像出租销售点、22家音像放映点、26家电子游戏室、12家卡拉OK厅、5家桌球室实行健康、文明经营。定期检查文化市场,全年收缴淫秽、翻版VCD25张、“法轮功”书刊3本,查处带有赌博活动的电子游戏机室2间。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投资100多万元兴建体育设施,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年组织参加和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4次,参加人数2600多人次。


【环境·卫生】 全年共清理垃圾淤泥300多吨,铲除杂草面积6000多平方米,烟雾处理下水道2.6万米,喷洒灭蚊蝇面积3万平方米,拆迁破旧、违章工棚90多间共2300多平方米,拆除带封建色彩的建筑物、石级等150多个,砌建翻新围墙2500多米,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烧烤档234宗、无牌流动点档652宗,处理门前违章经营147宗,规范和净化了市容市貌。全区有8个居委会被评为市一级居委会,7个单位、39幢大楼、382户居民分别被评为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清洁大楼、卫生清洁户。老富头、土瓜岭、沙岗、亨尾、小鳌溪、三溪等6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其中老富头、柏山、小鳌溪等3个村申报省卫生村。
  区卫生部门继续加强医德、医术建设,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狠抓医疗质量。全年门诊2.21万人次,增长24%;卡介苗、麻诊、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疫苗接种率达100%;妇、幼系统管理率分别为80.8%和56.2%;孕产妇死亡率为0。全区17个村全面实行合作医疗,11间卫生站被评为甲级卫生站。


【计划生育】 全年出生人口551人,出生率9.83‰,计划生育率95.8%。完成“四术”678例,印发新修订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1.81万份,清查流动人员2.71万人次,落实节育158例,确保全年计生指标任务的完成。


【侨务】 坚持为侨胞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年接待侨胞、外商200多人次,印发《东区侨刊》9500份。改选产生了第三届侨联会,新选了年富力强、业务素质好、统侨经验丰富的侨联会领导班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围绕庆国庆、迎澳门回归两件大事,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方针和“从严、从早、从重”的原则,严厉打击残存在区内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1999年,共立刑事案件253宗,破获189宗,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受理查处治安案件879宗,协助破获刑事案件28宗,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73人,破获犯罪团伙95个共402人,缴获赃款赃物约334万元,有效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年进行了4次安全大检查,受检单位500家,整改99家,举办2期安全技术培训班,培训400人次。


【民主与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依法治区、村民自治制度。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提交建议、议案10条,其中《关于解决东区苑南路的通路问题》和《关于设立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机构的建议》经市人大批转有关主管部门得到落实。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8件,立案93件,结案率95.7%;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6宗;办理诉讼案件38件,挽回经济损失5197万元;受理民事案件169件、经济案件74件,结案率分别为93.2%和90.5%。全年处理工伤事故22宗,追回拖欠工人工资211.45万元,办理劳工证件8260本,签订劳动合同7850份。


【武装·民政】 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提高民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能力。1999年,为部队输送10名优秀青年。举办3期民兵、中学生军事训练,受训700人次。拨款6万元,慰问军烈属、优抚对象、困难户共234人,安置了6名退伍军人。严格按照市有关规定,抓好殡葬改革,全年殡葬火化率100%。清理了长江路、城桂路、新安路、博爱路两旁的坟墓,共迁出坟墓2.5万个。(黄卫军)


附:1999年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郑锦源

主任:徐小路

上一篇: 东区(199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东区(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