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2 【点击率】2223次 | |||
【概况】 石岐区是中山市中心城区,辖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面积22.58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20.64万人,户籍人口17.35万人。中江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外环公路、岐江水道和广珠轻轨分布四周。2010年,石岐区获中山市城市管理先进单位和绿化综合管理一等奖。2010年,石岐区地区生产总值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比重为0.2:25.7:74.1。 【农业】 2010年,石岐区蔬菜种植面积940亩,种植户223户;鱼塘1571亩,养殖户38户;家禽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和猪苗场60户。全年为辖区内1815头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发放《犬类免疫证》1815个。落实防台风、防洪和防暴雨各项措施,完善防洪、防旱、防风“三防”应急预案。区办事处与19个社区以及张溪、员峰、团结、岐头、厚兴等9个资产公司签订“三防”责任书。全年农业总产值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4.8%。 【工业】 2010年,石岐区推出以定领导、定部门、定企业为主要形式的10项服务性规章制度,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及效果的逐项对照检查,引导规模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伟来灯饰有限公司、新艺电子有限公司、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列入市重点中小企业名录。建设嵌入式软件园,引进伟力通科技有限公司、信众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汇海华天有限公司。完美公司扬州生产基地实现产值7.5亿元,上缴税收9000万元。2010年,石岐区工业总产值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 【第三产业】 石岐区是中山市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综合改造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核心两片区”,即金鹰核心区、青溪路沿江片区和大信片区,共2.52平方公里。制定《石岐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区内重点项目23项,年度实际投资14亿元。有大信新都汇、假日广场、逢源商业街、吉之岛、南下新码头酒吧街、拱辰灯饰工艺街等商业圈。2010年,石岐区第三产业增加值7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三产业税收收入16.95亿元,增长1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36亿元,增长11.8%。 【外经外贸】 2010年,石岐区有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山市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外贸出口公司44家,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中山市丽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中山市伟来灯饰有限公司等出口生产企业32家,中山市纸箱总厂、中山市金隆珠宝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宝华皮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石岐大华五金制品厂等来料加工企业7家。2010年,签约招商项目18个。其中,境内市外项目5个,投资总额33.73亿元;外资项目13个,包括中山松展机密五金有限公司、中山建泰切削刀具有限公司和中山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个工业项目,中山友品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中山陈光师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加宏企业策划顾问有限公司、中山廷达商贸有限公司、中山爱岁生物美容科技有限公司、中山耀星贸易有限公司、中山市盛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等7个商业服务业项目,金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1个房地产项目,中山市儿童玩具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志发贸易有限公司2个增资扩产项目。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2528万美元,比上年减少5.4%;外贸进出口总额20.28亿美元,增长15.87%。 【区村建设】 2010年,石岐区逐步理顺社区资产公司及区属物业用地问题,确立“改造南部、提升中部、拓展北部”的城市空间布局。全年上报市改造项目19个,其中14个通过市“三旧办”批准。落实“三旧”改造计划项目10个,总投资100亿元。推进轻轨项目建设、兴中广场项目建设、莲员路片区综合改造等重点项目。协调市各职能部门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完成国家文明城市复查验收工作。区爱卫会成员单位从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社区和卫生单位、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等10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改造市政设施,整治市容环境,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环境保护】 2010年,受理各类环保申报事项1171份,办结1189份,发出治理和整改通知319份,完成治理和整改的企业212间。检查企业2502间次,征收排污费58.27万元,处理环保投诉593宗。全区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01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58.92吨。 【财税金融】 2010年,石岐区税收收入3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7%。其中,国税收入17.79亿元,增长19.2%;地税收入13.77亿元,增长15.1%。可支配财政收入6.51亿元,增长20.15%。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支持公共安全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民生投入。财政支出5.48亿元,增长9.95%。其中,教育支出1.49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1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26亿元。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修订财务管理、审批、招投标、集体资产管理等10项财务管理制度。 【居民生活】 2010年,石岐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7元,比上年增长6.5%,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8313元,增长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3.1亿元,增长13.4%。全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55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12亿万千瓦时,增加901万千瓦时。 【教育】 2010年,石岐区有区管中学4所,小学15所,幼儿园36所。其中,有杨仙逸中学和石岐中学2所省一级中学,石岐第一小学、杨仙逸小学、厚兴小学、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等4所省一级小学,厚兴黎桂添幼儿园1所省一级幼儿园,北区中学等8所市一级中小学,第一城小学等5所市规范学校。全区有教师1093人,学生2.18万人。区属3所初中有482人考上中山市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中,占参考人数的33.9%。2009~2010学年,石岐区各中小学获市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25项,教师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8项、市级奖励42项,学生获国家级6项、省级17项、市级74项。其中,在中山市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杨仙逸中学郑文静获得高中组硬笔特等奖,石岐太平小学陈钰妤荣获小学组软笔特等奖。全区有5人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45人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2010年,石岐区获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 【科学技术】 2010年,石岐区发动区内有条件的企业申报本年度省、市两级科技计划项目及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全年实际申请专利743例。发掘企业优质项目,组织企业参加相关培训,鼓励和协助企业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石岐区有中山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完美(中国)有限公司1个省级技术中心,广东华捷钢管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伟来灯饰有限公司、迪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艺电子有限公司、石岐酒厂有限公司等9个市级技术中心。 【宣传文化】 2010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50篇,在《中山日报》、《中山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刊登“3·28”专版、澳门中山石岐联谊会慈善之夜、休闲文化节等10个专版,拍摄制作“赛龙舟夺锦搏击流”等3个电视专题片。编辑出版《石岐通讯》16期,其中专刊3期,更新石岐网站新闻12期。开展辖区的文物普查工作,步行街、居安里、丛善坊3条街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石岐赛龙舟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医疗卫生】 2010年,石岐区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博爱医院等市属公办医院及其下属门诊10间。区属医院有苏华赞医院,下设1个华侨门诊和华柏、南下、岐头、湖滨中、员峰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苏华赞医院为中山市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手术定点医院,对875名患者实施手术。开展健康体检8800人次,为3万名儿童接种疫苗。苏华赞医院全年住院4098人次,门诊53.56万人次。区卫生部门批准发放卫生许可证1020个,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2万人,监督1475间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工厂企业等食堂和餐饮经营单位。石岐区防保所全年开展食品卫生宣传、麻风病防治宣传、结核病防治、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等325次。 【体育活动】 2010年,石岐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队参与省市级各类比赛。张溪郑二小学门球队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体育大会,获金奖;代表广东省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2010年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获季军。2010年,在广东省十三届运动会表彰大会上,石岐区获“第十三届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5月10日,在逢源商业街九曲文化城内成立石岐区龙狮协会,共有6支龙狮队,300名成员。 【民政服务】 2010年,石岐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16万元,受惠人员1100人。为216户、324名残疾人办理低保救济,救济金额93.3万元。向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人员等发放慈善捐助超市购物卡1.32万张,支付经费13.2万元。为发生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困难救济,发出救济金34.33万元,受惠263人次。向一至三级残疾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烈属、义务兵家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每人每月1200元,全年发放优待金58.74万元,为23名优抚对象发出临时困难补助金3.76万元。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召开重点优抚对象座谈会,发放慰问金33.2万元。2010年,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免费公交卡1243张,向社区拨付敬老专项经费100万元。 【社会治安】 2010年,石岐区深化打防管控措施,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多发性侵财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等,推进“粤安10”、“平安亚运”专项工作,建设治安监控视频系统,重点区域24小时全覆盖。2010年,全区立刑事案件2653宗,破1708宗,破案率64.4%。 【司法武装】 2010年,石岐区完成民兵整组,抓好武装工作平台建设和军事训练,组织参与辖区各类抢险救灾工作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完成征兵工作任务,13人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石岐区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在19个社区成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大综治,大调解”工作格局初步建成。建立健全党工委领导及机关单位挂点社区维稳责任制,化解以“城中村”遗留问题为主体的社会矛盾。2010年,全区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4宗,初信初访办结率为89%。司法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25宗,成功调解219宗。 【劳动社保】 2010年,石岐区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5121人次、362万元。以政府担保、居民贷款、银行发贷、待遇还贷和分期缴费付款等形式,实现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住院和门诊”同保(即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和社区门诊医疗保险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全年参加社会保险52.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参加养老保险8.95万人次,参加医疗保险13.18万人次,失业保险8.39万人次,工伤保险8.45万人次,生育保险13.18万人次。举办社区劳动力现场招聘会19场,安置失业人员1546名。 【计划生育】 2010年,石岐区区户籍人口出生1269人,出生率7.28‰,计划生育率96.4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5.67。流动人口出生408人,出生率12.3‰,计划生育率92.72%。宏基、大信、莲兴、莲员、莲新、太平、凤鸣、桂园、民生、民族、悦来南、东港湾等12个社区无政策外出生。全年举办计生咨询服务活动11场,播放电影5场,举办图片展览2场,生殖健康讲座25次,文艺演出4场,召开计生座谈会23场,走访慰问育龄群众1.5万户,向群众发放宣传品3万份。举办12期新婚夫妇学习班,852对新婚夫妇参加学习。开展孕前优生健康筛查活动,全年筛查待孕已孕夫妇1829对。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石岐区建立动态考核制度,将出租屋分为放心户、一般户和重点户三种类型,进行分层次管理,评选安全文明出租屋1419户。2010年,全区办理《居住证》3.06万份,儿童随行卡有效持卡4785个。落实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受理积分申请1473人,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97人,流动人员子女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220人。 【安全生产】 2010年,石岐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在19个社区成立消防站,配备安全生产巡查员和专兼职消防员,确保全区安全生产环境稳步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全面下降。2010年,全区发生各类事故157宗,比上年减少13宗,8人死亡,减少1人。 【侨务工作】 2010年,石岐区加强统战、侨联和台联建设,发挥商会作用,完成困难归侨侨眷慰问工作,落实侨房政策。 【三旧改造】 石岐区作为中山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三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市三旧改造综合示范区”和“市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经调查,石岐区确定“三旧”宗地数量237宗,面积4800亩。确定纳入“三旧”改造规划控制范围2万亩。确定“三旧”改造控制单元14个,面积1.4万亩。确立“一核心两片区”和“拓展北部、提升中部、改造南部”的工作思路。“一核心两片区”即金鹰广场核心区、青溪路沿江片区和大信片区,共2.52平方公里。其中,金鹰广场核心片区的目标是打造成高端商务服务机构集中区,以科技与信息服务为特色,形成企业总部集聚、辐射能力强劲、服务措施完备的中山现代服务业制高点。青溪路沿江片区建设目标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三旧”改造示范区,大信片区致力于商业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拓展北部、提升中部、改造南部”,即重点打造北部轻轨商业圈,推进北部商贸圈和软件园区的建设;改造凤鸣路,将人工湖、烟墩山、步行街、西山寺和纪念堂连为一体,打造中部文化旅游区;加快南部连片改造,打造南部休闲商贸区。石岐区规划建设10项重点项目。其中,“三旧”改造项目包括金鹰广场、大信二期改造、星汇湾、兴中广场、峰华28广场、莲员路改造、海景片区“三旧”改造项目、安栏路片区改造项目、“岐海九曲文化城”的建设和南下片区改造等,总投资130亿元。计划实行政府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推进“三旧”改造。 【石岐2010休闲文化节】 2010年6月,举办“中山·石岐2010休闲文化节”,包括魅力石岐、欢乐石岐和文化石岐三个部分,共13个项目。成立石岐区龙狮运动协会,举办烟墩山传统打炮项目,举办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石岐启动仪式和诗人采风活动,集结出版诗人作品,举办电影下社区厂企、纪念“七一”诗歌朗诵文艺晚会活动,举办石岐旅游消费节。共吸引20万人次参与文化节。 【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7月2日,石岐区召开全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全区337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302个,党员总数8116名)层层发动。创先争优活动与石岐区的实际情况,与中心工作结合,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中心工作,采取公开承诺、自我讲评和领导点评方式开展创先争优。全区在职党员围绕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工作作风、组织纪律、廉洁自律、道德修养等方面作出承诺。自我讲评包括基层党支部以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在基层党支部进行讲评。每名党员对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陈述,对落实承诺情况进行自查。领导点评包括区党工委及各基层党委成员到联系指导的基层党支部,参加讲评会,对基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 (李 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