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3143次

【火炬开发区概况】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距市城区中心12公里,东临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镇,西与石岐区及东区接壤,北隔横门水道与民众镇相望,面积70平方公里,辖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常住人口24.05万人,户籍人口7.03万人。区内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等7个国家级基地。2013年,火炬开发区获评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位于康乐大道31号,邮政编码528437。

 

【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火炬开发区以第二产业为主,以第三产业产业为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45.8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比例为0.1:80.5:19.4。

  农业 2013年,火炬开发区农业总产值6338万元,比上年下降11.71%,粮食种植面积5514亩。全年完成林相改造300亩,其中京珠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80亩。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成检测室12个、检测点35个。年内注射禽流感疫苗5.1万头份;抽取动物血清样品25批390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放水稻种植、玉米良种、冬种马铃薯、农机购置等补贴8.54万元。开展河涌清淤、小型泵站建设、水浮莲清理、工程加固、工程修复等工程,落实22项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解决社区、小区等基层提出的防汛排涝问题。完成同安、永安水闸建设及张家边泵站水闸主体工程;同安围水闸、永安围水闸、玻璃围水闸和同兴围水闸4宗浮运闸重建工程在建或完工,共投入4383.49万元;开展昌生围河堤加固、张家边涌、小隐涌部分堤段等整治工程。

  工业 2013年,火炬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健康科技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76.45亿元、180亿元、621.63亿元、163.41亿元,生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4.48%,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38家企业获认定为市“新三百”企业;80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18.7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6.75%。星昊药业等4家公司进行兼并重组;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再次获评省优秀园区。火炬开发区纳入市重点项目23项,其中年度建设项目15项,2013年计划投资42.4亿元,前期预备项目8项。至11月底,全区15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45.7亿元,占年度计划108.63%;纳入省重点建设重点项目4项,年度投资计划19亿元,完成投资24.5亿元,为年度计划128.95%。

  第三产业 2013年,火炬开发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益华百货、京华餐饮、皇朝商务酒店、中山创意视觉工业园等商家进驻科技新城;推进德仲商务广场、宝盛佰汇广场、富逸商业广场、德都广场等商业中心和大型综合体建设。举办第八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第八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第十三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全年中山港货物吞吐量612.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0.18万标准箱。房地产业投资38.34亿元,下降3.55%;商品房销售面积98.46万平方米,增长35.28%,销售额62.8亿元,增长57.79%。全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73亿元,批发零售业营业额69.3亿元。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交易汽车2.25万辆,交易额6.74亿元。咀香园公司获评为国家工业旅游三A级景区。

  外经外贸 2013年,火炬开发区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暨招才引智合作交流会引进项目17个,投资总额5.97亿美元。全年利用区外境内资金22.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3亿元,合同外资3.69亿美元。出口总值87.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进口总值49.27亿美元,增长6.9%。

  财税金融 2013年,火炬开发区税收总额6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2%。其中,国税收入45.13亿元,地税收入23.1亿元(含农业两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1亿元,增长13.2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46亿元。至年底,全区有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83家,其中银行9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43.75亿元,贷款余额146.05亿元。

 

【社会发展概况】 区村建设 2013年,火炬开发区投入6800万元开展新社区建设项目133个,包括10个秀美村庄工程的85个项目、45个常规项目以及沙边、江尾头和东利3个村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完成江陵路、逸仙路、博爱东路、岐关东路、板埔路等5条道路的污水主管网工程,启动区中心城区、西片区、张家边片区及神涌片区的污水管网工程,全年铺设污水管网约99公里。完成茂南路、佳阳路、大岭小区西侧15米路的道路铺设及排水工程,启动临海路网(BT)施工,共铺设道路7公里。完成保障房临海起步区B区宿舍楼建设验收,推进建设社会投资项目晨风雅苑公租房。建成公交候车亭80个,改造6个片区的LED路灯7400盏。完成建设绿道工程35公里;新建及改建公共绿地5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36.86%。

  环境保护 2013年,火炬开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3965吨、氨氮610吨、二氧化硫590吨、氮氧化物1675.25吨。年内完成锅炉改造35台;推进重污染行业减排,完成中水回用技术改造16家;推进重金属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接入平台企业9家;完成禽畜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清理养殖户123户,清拆窝棚总面积4.38万平方米,清理猪羊鸡鸭共8.04万头(只),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350份,清拆实际产生费用334万元。开展“地球一小时”“保护生态,从我做起”“同呼吸,共奋斗”等环保宣传活动。收到环保信访投诉案件2037宗,全部处理。

  居民生活 2013年,火炬开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7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336元,居民人均年纯收入2.17万元。居民生活用电量22128千瓦时,汽车拥有量9163辆。

  教育 2013年,火炬开发区有公办学校13所,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8所、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6所、民办幼儿园32所。全区教职员工2869人,其中专任教师1686人,在校学生4.3万人。年内建成区中心幼儿园;大岭、大环、黎村、英苗、阶梯、小灵童、沙边、神冲、灰炉等9所幼儿园通过省级规范化幼儿园的验收,博文、凯茵创建市一级幼儿园。全区升中考试国家示范性高中上线率60%,获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濠头中学获批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344人参加高考,重点本科录取47人,本科录取347人,专科以上录取1274人,整体录取率95%。火炬职院创建国家骨干院校,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全年全区高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成为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并获中山市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先进镇区等奖项。开展“中国梦”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系列主题活动,进行尚美教育、6步18点课堂观察法、竹笛课程、醒狮文化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科学技术 2013年,火炬开发区获中国产学研促进会评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并获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称号,健康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医疗产业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升级为部(人社部)省(省政府)共建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完善创新环境,新制定和修订科技创新政策10项,全年全区新申报科技项目265项,获立项8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获资助6037万元;获省、市科技进步奖项目14个;企业专利申请2790件,其中发明专利1023件,申请量占全市的50%。新引进的美味鲜山东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实验中心通过市级认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工程中心10家、市级工程中心7家,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增至33家,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增至90家。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广新海事股份有限公司获准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康方、联合光电、汉唐量子3个创新团队获评为市创新科研团队;卢林发博士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博凯社区获评为国家科普示范社区。

  宣传文化 2013年,火炬开发区完成特级社区文化室高水准全覆盖7个社区;图书漂流站点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全市首批数字图书馆落户区内,区图书馆通过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验收,成为全市镇区唯一的国家县一级公共图书馆。落实文体惠民工程,举办“才艺之星”电视大奖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广场歌咏大赛等活动300场次,广场电影进厂企、进小区150场,举办讲座、培训120堂。开发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创作出《QQ小木龙》《东乡恋》《再现木龙》《东乡民歌》《少年英雄中国梦》等优秀剧目。区文体队伍获市级以上特等奖、金奖或一等奖等奖项32个,其中《少年英雄中国梦》获全国经典读物情景剧大赛金奖、党员电教片《碟变》获中山市第21届远程教育教学课件观摩评比一等奖和最佳编导奖。

  医疗卫生 2013年,火炬开发区医院共有病床480张,卫生技术人员698人,年诊疗127万人次,手术9000台次。区内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1个和门诊部5个。全年新建电子健康档案5.21万份,累计建档16.6万份。开展50岁以上居民健康管理9727人、老年人体检9000人次。建立中医“治未病”中心,在张家边和凯茵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健康评估、调养咨询、中医康复理疗和健康教育4个诊疗区域。全年预防接种13.16万人次,其中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9.25万人次。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孕妇免费唐氏筛查、地贫筛查92人;孕妇(新生儿)免费艾滋、梅毒、乙肝筛查人数4625人,干预治疗164人;免费发放叶酸1461人;免费产后访视3168人。

  体育活动 2013年,火炬开发区有全民健身广场(占地135亩)、明珠文化健身长廊及运动健身器材长廊。全区7个社区下辖的24个小区全部设有灯光球场1个、乒乓球台2张、运动健身器材20件以上,均达到省级群众体育建设要求。举办第七届火炬开发区运动会,共设13类39个项目的比赛;举办迎春长跑、篮球联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桥牌赛、武术邀请赛、“粤港澳”龙狮争霸赛及趣味运动会等近40项体育比赛,共1.8万人次参赛。推进体教结合工作,训练项目由11个增至17个。细化文体服务网络,全区有社会文体活动指导员450人,文化体育项目协会18个,会员6000人,打造特区特色活动品牌,基本实现区内“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

  民政服务 2013年,火炬开发区为低保户140户34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万元,对低保户695人次发放基本医疗救助金3.46万元。临时困难救济305人次共10.37万元。供养五保户20人,其中集中供养15人、分散供养5人,年人均供养标准9600元。全年向年龄为80周岁以上的1474名老人发放高龄老人政府津贴199万元。阳光社工服务站开展家访及咨询服务385人次,探访服务676人次。

  综治信访 2013年,火炬开发区共立刑事案件2730宗,破853宗,刑拘各类犯罪嫌疑人358人;查破犯罪团伙47个141人。全年查处行政案件2483宗,行政拘留1059人。立命案4宗,破案6宗(含年前移案2宗)。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64宗,立62宗破42宗,挽回经济损失约1527.89万元。查处“黄赌毒”案265宗,收戒吸毒人员144人,抓获违法人员1032人。全年查处、纠正交通违法案件3.88万宗,扣留车辆6365辆。全年区司法所接待来访群众1000多人次,受理纠纷68件,完成诉调对接案件220宗,包括调处6件人身意外死亡赔偿纠纷。成立区物业调解委员会,设立区法律服务大厅,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9宗。接收矫正人员107人,解除矫正33人,在矫74人。全年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97宗,包括来信6宗、群众来访497批701人次,立案并成功调处497宗;受理网上投诉348宗。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3年,火炬开发区城镇新增就业2549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4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1人,全区平均就业率82.71%。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70人,家政培训367人,创业培训232人。全年向2618人次发放各种创业就业奖励及补贴共1112.5万元。组织企业参加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634人。全年处理劳动争议信访案件237宗,涉及503人、金额968.52万元;立案劳动仲裁案件269宗,涉及556人、金额3208.83万元;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处理劳动争议142宗,涉及292人、金额85.6万元,成功调解131宗。全年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2.1万人,补充医疗保险4.75万人,基本门诊医疗保险7.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19.48万人。办理在职死亡及出境退保164人,退保金额424.74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1999人,发放金额354.22万元;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报销1363人,发放金额431.42万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638人,登记金额20.7万元;农转城退休老人抚恤金丧葬费181人;审批农转城退休436人;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117人;开具参保缴费凭证8651份;开具个人参保证明1.07万份、单位964份;换发社会保障卡2.74万张。

  计划生育 2013年,火炬开发区户籍人口出生827人,政策生育率为84.04%;流动人口出生3071人,政策生育率为69.39%。利用节日对区内170户计生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向572对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投入120万元为全区1.2万户无违反计生政策的家庭办理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提高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四术”奖励和营养费至户籍人口标准。创新管理机制,成立区计生工作督查小组,督查全区7大社区和34个小区日常计生工作。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推行省计生协会“青春健康教育”项目示范点。

  流动人口管理 2013年,火炬开发区有流动人口15.6万人,新办理居住证1.82万份,儿童随行卡9719张。代征出租屋住宅税330.51万,商铺税1001.13万,出租屋备案登记5212户,安全文明出租屋1935户,购买出租屋保险户数3300户,共有349户纳入中山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系统免费中介。完善流动人员积分入户入学“一站式”申请受理,共受理积分制申请2014人次,684人成功入户,640人获入读开发区公立学校资格。

  安全生产 2013年,火炬开发区全年共发生火灾261起,无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63.09万元;交通事故7326宗,死亡17人,受伤127人,直接经济损失20.68万元;一般安全生产事故3宗,死亡3人。火炬区安委会组织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安全检查行动,检查有关单位和场所1.09万间次,发现隐患2370项,现场整改1709项,发出整改通知书661份,派发宣传资料2.6万份。

  侨务工作 2013年,火炬开发区接待外宾和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社团40批次约1100人。处理涉侨纠纷17起。协助困难归侨申请困难补助3000元。完善出国境管理资料,制作公示网页公布出访情况。全区有侨资企业148家,全年侨胞捐款30.74万元;台资企业143家,年捐款37.5万元。成立中山火炬开发区港澳乡亲联谊会,首届会员250人。完成第十三届火炬开发区侨联换届,召开第十三次火炬开发区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咀香园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揭牌】 2013年4月9日,咀香园公司举行中山市首家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揭牌仪式,并与各大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以健康基地、温泉度假村、沃尔玛购物中心为基础的健康休闲游线路。2004年起,咀香园响应市、区走新型现代工业发展道路的号召,创建“工业旅游”项目,融合工业生产与旅游观光,将具有百年老字号的中山特产咀香园的食品文化融入到“伟人故里、名城中山”的旅游文化之中,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2013年,咀香园共接待游客19.7万人次,销售额675万元。

 

【第八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 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计委、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和国家健康基地承办的第八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召开。本届论坛以“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除举行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外,分别举办2013中国(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13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峰会、第一届医疗器械科技成果产业化论坛暨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2013年年会、健康医疗信息化专题论坛、中港澳健康食品产业高峰论坛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研讨会、第六届投融资高峰论坛等5个分论坛。通过研讨健康服务业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健康保险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探讨健康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城市健康产业、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的形成,并最终实现城市健康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和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等领导,盛志勇、郑静晨等5位院士以及中山市领导薛晓峰、程良贤、唐颖、殷昭举、吴建新、吴月霞、马志刚、麦建章参会,大会同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投融资、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妆品领域共600名行业精英参会。通过举办论坛,向外界宣传中山良好的政务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宜居的人文环境,并促成一批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疗信息企业洽谈投资事宜。通过“坛”“奖”合作,促进高端医学创新成果与国家健康基地的产业化平台实现有效对接,为中山健康产业发展凝聚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社会资源,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南粤幸福活动周”】 2013年9月29日,由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联合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南粤幸福活动周”暨社会工作活动月在火炬开发区明珠文化广场启动,并进行中山市社会建设研究院揭牌仪式。“南粤幸福活动周”以“和谐、文化、健康、幸福”为主题,开展幸福大礼包、幸福手牵手、幸福我来秀、幸福我健身、幸福大家谈等5大活动版块及其他游园活动,为群众搭建一个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娱乐的活动平台。活动同时为火炬开发区健康花城文化义工队等8个“博爱100”公益创投优胜项目代表颁发证书。

(陈志坚 覃 曦)

 


上一篇: 火炬开发区(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火炬开发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