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4470次 | |||
【火炬开发区概况】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92.35平方公里,辖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23.7万人,户籍人口6.66万人。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6个国家级基地。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9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102.3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为0.13∶80.82∶19.05。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位于康乐大道31号。 【火炬开发区农业】 2011年,火炬开发区种植粮食2300亩,水产养殖2000亩。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养殖场255个、养殖场栏舍10.17万平方米。投入1294.7万元,完成马安婆山围海堤加固等11项水利工程建设。12月,启动张家边涌泵站建设。全年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比上年减少0.5%。 【火炬开发区工业】 2011年,火炬开发区创新重点企业培育方式,按“一企一策”标准,实施区内100强企业5年培育计划。首批培育的69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12.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7.3%;税收24.19亿元,占国地两税收入的48.5%。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5家,达到148家。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2家,达到29家。新增纳税5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达到19家。新增纳税亿元以上企业2家,达到7家。全区有20个项目被列入市政府首批“引进100家优质企业或项目”名单,投资总额455.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8.4%。12月,启动阳西产业转移园区二期项目,完成征地3000亩。纬创资通临海光电产业园、中机建设重型钢构基地、中船集团中山船舶制造基地、佳能激光彩色打印机生产基地等项目已投产。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比重达83%。11月,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验收。8月,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签署“共建经济协作区”框架协议,以国家健康基地和华南中医药城为实施主体,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协作区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7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4.25亿元,增长23.8%。工业用电总量15.55亿千瓦时,增长8.2%。临海工业园入园项目39个,投资总额550亿元(含嘉明电厂),实现工业产值55.7亿元。 【火炬开发区第三产业】 2011年,火炬开发区引进广东微软技术中心、居然之家华南地区总部、澳洲力匹集团亚洲总部、美国亚美亚通讯、新联医疗科技、瑞特节能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举办第六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第六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1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和第十一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山港货物吞吐量5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2.1万标准箱。房地产业投资25.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7%;销售商品房70.7万平方米,下降24.2%;销售额45.77亿元,下降1.4%。全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11亿元,批发零售业营业额71.8亿元。全年销售汽车1.03万辆,销售额16.57亿元。中山市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交易汽车4.44万辆,交易额1.38亿元。2011年,火炬开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增长14.7%。 【火炬开发区外经外贸】 火炬开发区落实2011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暨中欧企业经贸合作交流会招商项目13个,投资总额102.23亿元。全年利用区外境内资金17.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42亿美元。出口总值79.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进口总值51.4亿美元,增长12%。 【火炬开发区区村建设】 2011年,火炬开发区投入5700万元,实施89个新社区建设项目,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制定《“三旧”改造实施细则》,经省国土资源厅核准纳入标图建库的“三旧”改造项目234宗共6542亩,经市审批认定“三旧”地块60宗共1023.6亩。投入4亿元,完善临海工业园基础设施,完成土石方回填400万立方米,喷砂450万立方米,新建道路4公里、桥梁1座。完成翠亨新区展示馆主体建设,建设临海污水处理厂,完成中机码头港池和中船临时码头前沿水域及支航道的开挖。延伸环卫工作网络,成立社区城管工作站7个和小区城管工作组30个。马安小区被列入全市宜居村庄示范点。年内在区内主要路段新种绿化树木5300棵。全区绿化面积165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19公顷。修建绿道11公里。 【火炬开发区环境保护】 2011年,火炬开发区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74吨、工业氨氮排放量11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653.82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5.5%。8家省、市重点耗能企业均通过节能减排考核;豪利士电线装配(中山)有限公司、台达化工(中山)有限公司、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通过清洁生产认证,打破区内无自愿清洁生产认证企业的空白。全年征收排污费78万元。受理环保信访案2062宗,全部处理。 【火炬开发区财税金融】 2011年,火炬开发区税收总额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国税收入31.09亿元,增长28%;地税收入18.86亿元,增长34.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2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支出37.6亿元。2011年,全区有银行9家,存款余额155.78亿元,增长15%;贷款余额110.59亿元,增长16.8%。政府采购项目451宗,采购预算1.29 亿元,实际支付1.17亿元,节约资金1152万元。1月,成立区金融办公室和企业上市协调领导小组,制定鼓励企业改制上市并进入新三板挂牌的扶持政策。新增2家企业申报上市,6家企业完成改制,15家企业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启动改制辅导。火炬开发区成为广东省政府向国家正式发文推荐的4个新三板试点高新区之一。区新三板试点建设项目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获100万元资助,并被列入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金融市场平台建设项目类重点项目。引进6只股权投资基金,到位资金2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1.6%,帮助11家后备上市企业获得6.8亿元股权投资。中炬高新获准发行7.5亿元短期融资券。 【火炬开发区居民生活】 2011年,火炬开发区财政为社区居民15.98万人次补贴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费1415.75万元,向49.64万人次发放粮食补助资金1787.2万元,评选拥政爱党好、遵规守法好、爱护环境好、就业创业好的“四好”居民5.37万人次,发放奖金6644万元。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15342元,比上年增长10.5%。制定《社区居民学历教育实施细则》,全年奖励1521人共655万元。创建3家平价商店。年末银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67亿元,增长14%。全区汽车拥有量7835辆。年末程控电话用户11.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5万户。全年居民用电1.63亿千瓦时。火炬开发区制定社区集体物业建设报建费减免政策,扶持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社区集体物业总面积127万平方米,有股民4.06万人,人均占社区集体物业31.3平方米,社区集体总收入1.78亿元。 【火炬开发区教育】 2011年,火炬开发区公办学校有高等职业学院1所、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4所、民办幼儿园13所。投入3亿元,新建香晖园小学、火炬开发区新理工学校、中考巡查系统和中小幼“校安工程”,扩建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开展火炬开发区201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月活动,安排社区“两委”干部、小区支委、就业专干与应届毕业生挂钩,编制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表,实行挂钩干部家访制度,全程跟进本区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2011年,全区应就业应届毕业生275人全部就业。濠头中学641人参加高考,达到本科录取线137人,其中重点本科13人。中心小学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濠头中学通过省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评估验收。2011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门审核批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火炬职院”)成为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成为中山市第一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院内新成立管理工程系和现代服务系,增设现代物流、物联网工程、人防与应急管理3个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专业获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360万元;学院策划的《包装技术与应用》、《网店经营与管理》分获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0个、省级奖项25个、市级奖项18个;将生产性实训校区扩大至16万平方米,有20家企业入驻,提供学生实践岗位900个,实现总产值5亿元;学院获选为“2011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火炬开发区获2010—2011学年中山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先进镇区一等奖和2010—2011学年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先进镇区一等奖。 【火炬开发区科学技术】 2011年,火炬开发区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7项,其中国家级32项、省级113项,立项96项,获上级经费支持8412万元。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12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4人获评为中山市第六届优秀专家、拔尖人才,明阳研发团队获首届中山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一等奖。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获国家、省和市扶持资金1.3亿元。引入材料成形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实验室和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咀香园分室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明阳风能研究院省级实验室,新设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7家。中智药业集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区管委会与武汉大学共建中山珞珈产学研基地,省市在火炬开发区共建留学生创业园。申请专利1467件,其中发明专利384件。专利授权761件。中山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复审,健康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火炬开发区宣传文化】 2011年,火炬开发区启动全民修身行动,成立文明修身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举办全民修身、文明创建系列活动35场。开展以创建幸福小区为重点的创建评选活动。组建8支文化义工队伍,举办区“红歌唱响火炬开发区”首届群众广场歌咏大赛、新火炬开发区人修身系列活动文艺晚会等“文化进企业下小区”活动1000场次。三仙娘山炮台、水洲山炮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乡民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广场歌咏队获广东省“好歌献给党百歌颂中华”群众广场歌会金奖第一名。区选送的幼儿舞蹈《爱美的小妞》在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上获金奖。健康花城住宅小区被推荐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6月,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文章在《广东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简报》上发表。区电视台采播新闻1400条,专题片《潜伏》获2011全省公安警视节目评比一等奖、党教片《健康花城党旗扬》获市党员电教片评比一等奖。编印区刊物《中山火炬》16期。实施精品战略,区内文化作品获市级以上奖励100项,其中国际级奖6项、国家级1项、省级奖24项。 【火炬开发区医疗卫生】 2011年,火炬开发区医院诊疗118.6万人次、施行手术6290台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9%,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43.87万人次,提供家庭病床服务156人次。中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完成一期建设,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1000万元扶持,在火炬开发区、西区、东区、小榄镇、三角镇、中山市人民医院6个区域内建立50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6.7%,实现一期建设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火炬开发区体育活动】 2011年,火炬开发区区内建有占地135亩的全民健身广场,设有塑胶田径场1个、灯光篮球场11个、网球场4个、游泳池1个、乒乓球台24张、健身器械40件,其中游泳池为收费项目,其余均免费向社会开放。举办首届足球联赛、首届职工篮球联赛、火炬开发区农村篮球联赛、第二届登山比赛、庆“五一”职工拔河大赛、“三八”节和谐家庭运动会、“活力火炬·和谐团队”10人11足竞速赛等群体活动。区举重队、体操队、跆拳道队、柔道队参加市级竞赛均获第一名。 【火炬开发区民政服务】 2011年,火炬开发区完成社区“两委”(中共支部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举产生42个中共党组织的148名委员和7个社区的45名居委会委员,1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社区党总支委员,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社区居委会委员。向185户低保户、490人发放低保金70万元。临时救济困难群众460人次,发放救济金12万元。在中山市第8届慈善万人行活动中筹款256.53万元。全区有60岁以上老人7485人,区财政投入25万元对其中27名困难老人实施五保供养,向1413名老人发放高龄政府津贴共189.22万元。投入2万元为6户贫困残疾人实施家庭住宅无障碍改造。10月,建成占地2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设工疗区、生活区、康复区、科普区等,可供40位残疾人同时使用。全区残疾人就业率92%。 【火炬开发区社会治安】 2011年,火炬开发区开展“粤安11”、“创平安、迎大运”、“断源行动”等。全年立刑事案件1145宗,破792宗,其中立命案4宗,全部破案。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350人。查破犯罪团伙51个、134人。立“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案件808宗,破558宗。立毒品案件46宗,全部破案,收戒吸毒人员134人。开展“清网行动”,抓获网上逃犯54人。统一收编全区29个小区治保会337名治安联防队员,构建指挥集中、管理规范、执勤文明、公安机关统一管理的治安队伍。开展“大走访”活动,出动警力2300人次,走访群众3109户,收集建议1943条。 【火炬开发区司法武装】 2011年,火炬开发区受理纠纷25件和诉调对接案件7件,全部解决。区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待法律咨询对象200人,提供法律援助13宗。10月,成立火炬开发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火炬开发区民兵营“四个基本”建设实施细则》,全年出动民兵300人次,协助战备值班和应急执勤。全年征兵26人。 【火炬开发区信访工作】 2011年,火炬开发区实行区信访维稳月例会制度,由区党委书记每月主持召开1次例会,解决重大遗留问题27个。自12月起,实施区机关干部下访社区活动,将机关干部分成34个组别,计划用半年时间走访区内1.81万户农户,听取群众对区党委、管委会工作、社(小)区工作和民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39宗,成功调处337宗,其中现场调解307宗。社区工作站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5宗,成功调处212宗。信访部门接待群众来信10宗,来访25批共90人次。 【火炬开发区劳动社保】 2011年,火炬开发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55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53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3人、大学生创业3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060人。扶持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制定《关于实施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工程的工作意见》,开发社区居民劳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就业创业信息网络、就业安置互动网络和就业创业协调网络;制定《社区工作坊就业奖励实施细则》,帮扶困难就业人员,社区居民就业率76%。有社区工作坊14间,涉及电子、纸品、玩具、手袋、内衣、药品等行业,安置居民551人,其中妇女486人,发放就业资助金343万元。春节后在区内人群密集处设立20个企业招聘服务点,派发“春风卡”6000张,现场招录1360人。组织50家规模企业到贵州、陕西、昆明、肇庆、阳江、茂名、罗定、韶关等地招工,共招录700人。成立南雄市远程招聘站点,投放企业招聘信息65条,成功招聘385人。区人社分局调解结案劳动争议241宗,涉及375人、147.3万元。立案劳动仲裁213宗,涉及936人、2.15亿元。社区服务站处理劳动争议142宗,涉及730人、598.5万元,成功调解130宗。全区有21.9万人(含外来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37万人参加补充医疗保险,5.9万人参加基本门诊医疗保险。 【火炬开发区计划生育】 2011年,火炬开发区在区内8个企事业单位(系统)推行计划生育例会机制,考核各单位的计划生育主任(专干)。在健康花城住宅小区建成全市首个社区人口文化园,并在该小区成立社区人口艺术队。2011年,户籍人口出生658人,出生率10.17‰,自然增长率4.65‰,政策生育率97.7%,出生性别比103。流动人口出生1234人,计划生育率93.8%。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覆盖率93.7%。六和、海滨、中山港、博凯等4个社区成为“无政策外出生”社区。 【火炬开发区流动人口管理】2011年,火炬开发区有流动人口15.57万人。全年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4.5万份,儿童随行卡8386张。在全区5500户出租屋中评选安全文明出租屋1867户,创建出租屋安全文明小区9个。落实流动人口积分制度,1212人申请积分入户(学),320人成功入户,610名外来子弟入读公办学校。启动流动人口修身行动,举行新火炬开发区人修身系列活动。选定东镇大道国祥路的富港园小区为试点,按照市创建“出租屋安全文明小区”要求,整改安全隐患。 【火炬开发区安全生产】 2011年,火炬开发区财政投入127.5万元,为5个社区消防站配备全地型消防车,更新进口抽水机、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战斗服等器材装备。全年发生一般程序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19宗,死亡17人,受伤142人,直接经济损失20.77万元。组织安全生产监管行动,检查企业1260间,查处安全隐患194项。全年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3宗,死亡1人,受伤6人。 【火炬开发区侨务工作】 2011年,火炬开发区开展侨情调查,为香港乡亲1382户共4770人、澳门乡亲959户共3112人建立联络档案。在7个社区建立7个侨法宣传角。处理涉侨纠纷27 起,主要纠纷涉及侨房代管、山坟迁移、侨房产权继承、宅地纠纷等方面。全区有侨资企业46家,其中港资企业39家、澳资企业4家、侨资(海外)企业3家。全年侨胞捐款24.8万元。 【火炬开发区海洋工程多用途供应船GMG08100号下水】 2011年4月23日,广东广机海事重工有限公司为美国潮水公司承建的海洋工程多用途供应船GMG08100在位于临海工业园的广机海事重工造船基地下水。该船总长58.7米,型宽14.6米,型深5.5米,设计吃水4.75米,主要作用是拖曳平台,配备大功率绞盘,用以平台的起锚和抛锚作业。 【幸福广东工人农民论坛】 2011年5月21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联合主办的“幸福广东·共建家园——幸福广东工人农民论坛”在中山火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有3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代表参与。论坛以“共建共享幸福家园”、“共建共享精神家园”为主题,新生代产业工人代表就如何得到城市认可提高归属感、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实现自我价值、增进幸福感等方面,结合亲身经历分别做主题演讲。论坛邀请心理咨询师、企业家和工人代表现场与新生代产业工人开展互动对话,从提升个人素质到实现自我价值、积分入户政策到解决产业工人心理诉求、创新企业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到提高产业工人对单位乃至城市的归属感等方面进行交流。 【第六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011年7月3日至5日,中国(中山)第六届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首届航运博览会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届装备展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广东海事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以“科技振兴装备制造·航运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设置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主题馆、航运发展主题馆和装备产业与珠江水运发展成果展示廊,展出面积3万平方米,呈现出装备制造、央企聚集、科技引领、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口岸发展6个方面特色。广船国际、广新海事重工、中国北车、中外运、明阳风电等200家企业参展。 【第六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 2011年11月19日,第六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1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韩济生两位院士获2011年吴阶平医学奖。10个高端项目签约落户区内国家健康基地,包括制药、医药物流、保健护理、健康食品、健康家具、人工心脏等医疗健康产业项目,总投资25亿元。本届活动是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期举办第一届中国健康食品产业高端论坛和2011中国(中山)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投融资高峰论坛、健康医疗信息化论坛、化妆品产业高端论坛和医学成就与发展论坛6个分论坛。 【第十一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2011年12月2日至4日,第十一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中国(中山)首届消费类电子展销会在火炬开发区内的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IT新技术、幸福新生活”为主题,展馆总面积3万平方米,设400个标准展位和30个特装展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微软(中山)技术中心、卡西欧、佳能、明阳风电、苏宁电器、光阳游戏游艺等430家企业参展。展会吸引6万人次入场。 【省市共建广东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 2011年12月27日,省市共建的广东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火炬开发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广东省第二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760亩,创业孵化场地10万平方米,设有可容纳500家企业高技术产品展览中心、员工宿舍、国际学校、大型超市等多功能一体化配套设施,为园区企业和留学人员提供优惠政策和高质量服务。 (郭 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