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1 【点击率】4096次

【概况】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92.35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23万人,户籍人口6.53万人。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6个国家级基地。2010年,火炬区地区生产总值25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农业】 2010年,火炬区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总改造用地214宗,面积7085亩,首批改造7个项目,面积711亩。投入2472万元,实施新社区建设项目32个,建成华佗山公园首期工程、濠头小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15个项目。完成林权改革工作,全区5个社区、22个小区纳入林改范围,集体林地面积2.04万亩。公开招录11名大学生到社区任职。组织5期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培训班,培训1300人次。评选拥政爱党好、遵规守法好、爱护环境好、就业创业好“四好”居民3.1万人,发放奖金3400万元。为45.84万人次发放粮食补助资金1527万元,为3.03万人次发放农村老人养老补助455万元。全区社区集体收入1.66亿元,比上年增长7%。2010年,火炬区农业总产值6652万元,比上年下降8.9%。火炬区被评为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

【工业】 2010年,火炬区实施领导分工包案、重大项目跟踪督办、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工业例会及现场办公等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的招引、落户、动工、投产等环节的服务扶持机制。引进和扶持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从传统加工制造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从制度上为新兴产业的壮大提供保障,出台《“1+5+10”项目(即1个产值达100亿元项目,5个高新技术项目,1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奖励办法》,《工业项目准入综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扶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管理暂行办法》,《激励企业增产和创税奖励办法》,《引进科研、商务、总部、创意企业奖励办法》等。年内引进、建设、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0个,包括投资10亿元的佳能激光打印机中山制造基地和投资30亿元的中铁南方装备基地。广机海事重工、中泽重工、中铁大桥局等海洋装备产业企业投产。10月1日,广东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5亿美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2010年,火炬区工业总产值109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第三产业】 2010年,火炬区实施《中山火炬开发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引进科新电子采购中心、中科股权投资基金等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举办第五届健康论坛、第五届装备展、第十届电展会,入场参观人数共20万人次。太阳城购物中心整体开业,建成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情境体验式的购物中心,占地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沃尔玛生活超市、深圳摩根新元素连锁百货、苏宁电器、中影电影城、肯德基快餐连锁、万宁等商家进驻购物中心。中山港货物吞吐量53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81.3万标准箱。房地产业投资23.8亿元,比上年增长76.7%;销售商品房93.3万平方米,增长91.2%;销售额46.4亿元,增长102.7%。全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05亿元,批发零售业营业额73.8亿元。全年销售汽车1.05万辆,销售额17.2亿元。中山市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交易汽车4.61万辆,交易额1.28亿元。2010年,火炬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1.7%。火炬区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外经外贸】 2010年,火炬区实施量质兼顾、招大引强、引建并举的措施。新引进项目89个,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利用区外境内资金(不含房地产)19.53亿元。落实“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招商项目12个,投资总额4.8亿美元。全年外贸出口总额7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5%;进口总值45.9亿美元,增长37.5%。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增长27.8%。火炬区获市吸收外资突出贡献奖和稳定外贸出口奖。

【区村建设】 2010年,投入4亿元,完善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其中,完成土石方回填450万立方米、喷砂240万立方米,新建道路2.1公里、桥梁1座,完成横门东航道应急抢通至6米水深工程和中铁大桥局生产基地港池及航道的开挖,基本完成广机海事重工有限公司港池及支航道开挖结合疏浚工程。规划建设船舶和海洋装备基地、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微电子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医药装备产业园、明阳新能源工业园、明阳扩展区、现代生产服务业聚集区等9大新兴产业平台。累计编修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16个。投资215万元,建成大岭小区排污渠298米。新增绿地面积128.8亩,全区累计绿化面积1562公顷,人均(按常住人口计)公共绿地面积41.35平方米,绿地率36.3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95.4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环境保护】 火炬区每年拨付200万元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奖励节能和减排先进企业和单位。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横门发电厂扩建两座390兆瓦高效率燃气发电机组,将天然气的发电效率提高40%,每年减排氧化硫1300吨。大环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量5万吨,每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2500吨,被定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年受理环保信访案188宗,全部处理。全年征收排污费78.4万元。

【财税金融】 2010年,火炬区税收收入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国税收入24.31亿元,增长20.8%;地税收入14.05亿元,增长3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67亿元,增长50.2%。财政总支出37.65亿元,政府采购项目316宗,采购预算1.29亿元,实际支付1.06亿元。调整区公立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追加1464万元教育经费。2010年,全区银行存款余额137.5亿元,增长28.8%;贷款余额93.8亿元,增长10%。

【居民生活】 2010年,火炬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887元,比上年增长10.2%。帮助社区居民193人自主创业,1071人技能培训,523人转移就业。2010年,银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5亿元,增长21%。汽车拥有量7125辆。年末程控电话用户10.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4万户。

【教育】 2010年,火炬区公办学校有高等职院1所,普通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民办学校4所、民办幼儿园12所。适龄儿童全部入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5万人,其中非户籍学生9811人。2010年,投入1亿元,扩建濠头中学、火炬一中和中心小学,增加中小学学位500个。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包装技术与设计、应用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技术四个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火炬职院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5360人,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99%。2010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发表论文80篇,6所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获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励,30门精品课程获市级奖励。濠头中学重点本科上线101人,本科上线268人,整体上线549人。中考有197人考入市内普通高中。

【科学技术】 2010年,火炬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和市级工程中心2家。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55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市级工程中心3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家。区财政全年投入科技创新资金1.2亿元,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9项,省级25项,市级82项。全区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0亿,获国家、省、市技改扶持资金7500万元。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5项,全年专利申报1045件。2010年,组建中山火炬区和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两个产学研示范区(基地),有省市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企业科技特派员87名。广东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成立。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0亿元,占全区工业生产总值60%。火炬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成为国家创新型园区。

【宣传文化】 2010年,火炬区围绕“激情跨越二十年,乘势而上开新篇”为主题,组织建区20周年“八个一”庆祝活动,即出版一本画册,创制一部20集电视专题片,一张《火炬颂歌》光盘,编写一本社科书籍,一本诗歌集,举办一场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和海政歌舞团等国家级文艺团体担纲的文艺晚会,举办一场由火炬歌舞团和区民间歌舞团等本土文艺团体担纲的文艺晚会,组织一场花车和民俗巡游。建成濠头、陵岗、大环、小隐、茂生等5家社区书屋,全区社区书屋达16家。实施“企业文化五个一工程”,组织送文艺下企业19场,用文艺节目疏导员工情绪,倡导和谐劳资关系,这项活动被省委宣传部向全省推介。区电视台全年编发新闻1400条、专题栏目100期,制作的电视专题片《辅警阿勇》获全省公安宣传第二名,区电视台范静宜获市“十佳记者”称号。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4项、市级以上奖27项。全区组建广场歌咏队9支,成员700人。火炬区被定为全市广场歌咏活动示范点,区宣传办被评为广东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火炬区被评为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区)、广东省文明单位。

【医疗卫生】 2010年,火炬区有36家医疗机构,医疗病床650张,卫生技术人员813人,其中医生383人。火炬区医院探索学科专业化改革,从普外科和五官科划分出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三个独立科室,在神经外科和耳鼻喉科设立病区。全年总诊疗人次108.17万,比上年增长37.46%,住院手术5514人次,增长48.1%。全年打击非法行医30户次,没收非法行医用器械450件。10月30日,在火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同时举办医学成就与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南方医院院长峰会、第四届化妆品产业高端论坛、第三届投融资高峰论坛、健康基地2010年十大项目签约仪式,此届吴阶平医学奖空缺。

【体育活动】 2010年5~12月,举办火炬区第六届运动会,来自全区48个单位的2000名运动员参与11个项目的竞赛,有8人、12项比赛成绩打破区纪录。11月7日,举办第五届“活力火炬·和谐团队”竞速赛活动,设和谐社区组、活力团队组、阳光学生组、巾帼英姿组、和谐家庭组,区内工厂企业、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和家庭共100支队伍参赛。区民间武术协会参加2010年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6枚金牌、35枚银牌、10枚铜牌,团体总分居全省第三名。8月22~28日,在深圳市举行的广东省国际象棋锦标赛中,区中心小学学生林艺获慢棋组冠军和快棋组亚军。火炬区获评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民政服务】 2010年,火炬区为351户低保户、850人发放低保金共87.5万元;发放补助金135.9万元,救济2479人次;拨出优抚事业经费161.7万元。全区有五保老人30名,集中供养22名,供养支出共20.4万元,为1308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80万元。区敬老院通过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评审,被确认为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供养长者96人。2010年,区慈善万人行活动筹得善款587万元,物资160万元。区残疾人代表队参加市第二届残疾人“展我才能”竞赛,获团体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全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242人,已就业222人。19岁耳聋学生郑玉仪考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本科),成为中山市首位被本科大学录取的残障生。

【社会治安】 2010年,火炬区开展“创平安、迎亚运”等专项行动,全年立刑事案件1100宗,破797宗,其中发生命案8宗,破7宗。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507人。查破犯罪团伙102个、共285人。立抢劫、抢夺、盗窃“两抢一盗”案775宗,破517宗,抓获犯罪嫌疑人333人。区内学校建立治安执勤点32个。建成凯茵新城(博凯社区)警务室二级报警平台。全年开展120次道路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77万宗,扣留违规违法车辆5076辆。

【司法武装】 2010年,受理诉调对接案件45宗,全部解决,主要纠纷有离婚案件6宗、劳动纠纷案件37宗等。为区内低保户、老人、妇女等征订法律援助宣传简章9000份。举办法律咨询活动2场,4000人次参与活动。对280名适龄青年开展专题国防教育。组队参加中山军分区组织的“迎亚运、强体质、庆国庆”5公里越野比赛,火炬区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八、九名。全年征兵29人。

【信访工作】 2010年,火炬区成立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和“大接访”活动领导小组,实行社区、公安和劳动等关键部门“一天一排查、天天零报告”的动态排查制度。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48宗,成功调处543宗,其中现场调解487宗。社区综治工作站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6宗,成功调处264宗,其中现场调解245宗。信访部门全年接待群众来信5宗,来访62批、145人次。

【劳动社保】 2010年,火炬区组织10家规模企业前往本省阳江市、重庆秀山市、河南省郑州市和许昌市等地招工,帮助解决春节后招工难问题。举办园区日资企业座谈会,开展劳资关系排查工作。6月中旬至7月上旬,区内9家企业相继发生员工要求调薪而停工事件,火炬区推行区领导和机关部门挂钩包案责任制,分别由6名区领导牵头,从区机关、人保、公安、工会等部门抽调60名干部组成6个挂钩包案专责小组,驻点区属五大工业总公司,与中小企业管理中心协同开展劳资关系维稳工作,短期内平息停工事件。查处欠薪企业59家,为4826名员工追回工资1478万元。立案劳动争议仲裁359宗,涉及1529人、4070万元。调解结案劳动争议478宗,涉及969人、394万元。城镇新增2502人就业,其中城乡失业无业人员再就业54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3人。全区20.6万人(含外来人口)参加社会保险,2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53万人参加补充医疗保险,4.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门诊医疗保险。征缴社保费用6.1亿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获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单位。

【计划生育】 2010年,火炬区推行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机制和例会制度,制定实施开发区计生专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计生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建立起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同考核”的工作机制。2010年,火炬区户籍出生人口701人,计划生育率96.7%;流动出生人口811人,计划生育率91.7%。中山港、博凯、六和、海滨等4个社区成为“无政策外出生”社区。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火炬区成立推进《居住证》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居住证》制度改革工作,全年办理《居住证》7.8万份,儿童随行卡5040份。有出租屋5600间,评选安全文明出租屋1807户,占出租屋总户数的32.3%,创建6个安全文明社区。2011年,5436人参与积分申请,其中成功积分入户233人,成功入读公办小学330人、入读公办初中250人。

【安全生产】 2010年,火炬区落实“安全生产年”责任要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管活动,出动检查人员1.72万人次,检查单位、场所9160间,排查各类隐患4710项,发出整改通知书692份,停业整顿72间。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培训班396期,培训1.9万人次。全年发生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4宗,死亡4人;发生交通事故125宗,死亡22人,受伤148人,经济损失21万元。

【侨务工作】 2010年,火炬区设立区首个侨法宣传角,加强侨法宣传力度。组团赴马来西亚参加第八届世界中山恳亲大会。落实《归侨、侨眷保护法》,全年解决华侨信访问题30宗,涉及代管、宅地纠纷、产权继承等。

【张传卫与明阳风电集团公司】 张传卫,男,49岁,河南省固始县人,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1993年创立明阳集团,率公司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围绕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致力于自主研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技术产品,从1万元创业,历经16年,使企业年产达100亿元产值。明阳公司形成智能成套电器设备、新型电力节能装置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三大产业,成为国内从事兆瓦级风力发电组等新能源装备的五大主力制造企业之一。在9月17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大会上,张传卫被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21时30分(美国当地时间9时30分),广东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此次上市由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集团及美银林联合主承销,以“MY”为股票代码,共发行2500万存托股,每股定价14美元,共募集资金3.5亿美元。

【中铁南方装备制造基地】 2010年3月26日,中国中铁南方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火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南方投资建设的首个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30亿元,首期投资15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产值100亿元。主要投资业务有大型桥梁钢结构、船舶和港航建设基地,工程船舶等海洋工程装备、建筑施工重型装备、铁道设备等,将实施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投入、同步施工、同步产出。

【第五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010年5月21~23日,第五届中国(中山)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由中山市政府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主题为“振兴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新能源与节能装备”,展出面积3万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000个,特装展位26个。中船(中山)船舶制造基地、广机海事重工、中泽重工、明阳风电、中炬森莱等400家企业到场参展,展会期间举办中国(中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论坛等配套活动。

【中科中山股权投资基金】 2010年10月30日,广东省首只市级备案制股权投资基金“中科中山股权投资基金”挂牌成立。市政府和火炬区管委会分别为该基金投入2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奖励基金。中科中山股权投资基金由广东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首期7亿元。

【第10届电展会】 2010年12月16~17日,在火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10届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20周年庆典。本届电展会展出面积3万平方米,设展位800个,参展企业600家。电展会同期举办2010中山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论坛、成长型企业信息化服务工程论坛暨中山站启动仪式。同期举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20周年庆典,设立电展会10周年发展历程展、开发区建区20周年摄影比赛展、开发区建区20周年成果展,组织开发区花车文化大巡游和开发区电子信息项目巡礼,举办“火炬颂歌·健康花城之夜”文艺晚会和“火炬之光”文艺晚会。

【残障生郑玉仪考上本科大学】 郑玉仪,濠头人,就读于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2010年,19岁的耳聋学生郑玉仪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单考单招考试中,以专业分(艺术设计)149.5分,文化分(语文、数学、英语)201分的成绩,考取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市首位被本科大学录取的残障生。

【华佗山公园开园】 2010年9月30日,投资2000万元的华佗山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园。该公园位于火炬区大环村,因始建于1902年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佗庙”而得名,占地38公顷,海拔116.65米。分两期建设,整体规划以“外科鼻祖”华佗为历史文脉,以健康产业文化为建园根基,集聚自然生态、绿色环保、中医理疗、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五大中心功能,整体布局为一心、两区、三环、四路。其中,华佗庙位于公园的山腰处,坐东北向西南,采用一进三间式布局。沿山而上,设有华佗像、药香园、浮雕墙、山顶八角塔等景点,是融自然、人文、产业为一体的休闲康体文化主题公园。

【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 2010年1月5日,由火炬歌舞团与湖南省邵阳学院共建的中山市首个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在火炬歌舞团驻地挂牌。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今后三年内,火炬歌舞团将与湖南邵阳学院结对,每年至少为该院30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实习指导和培训,见习时间为每次2~3个月。

(郭 柳)

上一篇: 火炬开发区(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火炬开发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