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面积7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户籍人口4.73万人,外来人口5.26万人,辖2个居民委员会和24个村民委员会。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增长26.7%;工农业总产值135.85亿元,增长28.5%。
【工业】 全面实施“工业立区”战略,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区工业发展。5月,成立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小组,制定《项目建设跟踪服务登记卡》和《项目筹建进度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199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33.83亿元,比上年净增30.45亿元,增长29.5%。全区有超亿元企业25家,比上年增加了7家。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全年工业总产值70.5亿元,增长23.3%;完成税利1.3亿元,增长15.2%;全年引进项目23项,合同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保持了全市镇区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十连冠”。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增长48.5%。该公司在全省83户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其综合指标得分名列第21位,跨入了全省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先进行列。该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推动资产重组,优化资产组合,充分利用全资控股企业中高新技术项目较多的优势,大力嫁接引入国内其他资本。1999年,广东投资开发公司和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注资900万元和1800万元加盟该公司属下的凯旋公司真空项目和泰康公司项目。 做好工业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负责人及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在5月全国安全生产周期间,通过张贴标语横额、发送宣传资料、展示安全知识宣传挂图等形式,使近5万人受到教育。友利玩具城组织了6000多名员工进行联合消防演习。此外,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广东省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全区新签劳动合同2.48万人次,占应签人数的90%。全年进行劳资监察207件,涉及人员3.2万人次。全年收取企业使用临时工工调费250万元,办理就业证1.67万人次、就业卡1.72万人次,基本实行外来人员凭就业证和卡就业。全年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327人次。
【农业】 1999年,全面开展第二轮土地延长承包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建了顷九、濠四、海傍等3个农业示范基地,基地面积由60亩扩展到400亩,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完成了8.1公里海堤加高培厚和18.5公里内河疏浚工程,新建了下顷九、三涌2座装机容量为155千瓦的电排站,提高了抗击洪涝灾害能力。区拨款28万元补贴农民购买了14台联合收割机,全区机械收割率达42%。1999年,粮食总产量1.25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量7248.65吨,增长30.5%;水果总产量1.66万吨,增长55%;水产品总量3493吨,减少8.3%;全年农业总产值达1.75亿元,减少17.8%;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520万元,增长5%。
【基础设施建设】 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搞好城区建设和管理,增创投资环境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1999年,投资1.2亿元,重点规划建设5个工业园(即高科技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民族工业园)和中心城区。把绿化区域的“点、线、面”相结合,进一步绿化、美化全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使其具备现代化工业区和社区相配套的功能。在城区规划方面,已初步完成高科技工业园、宏碁电脑城的配套工程,完成了高科技园区新区路网路基工程,开始了中心城区成片填土工程。在道路建设方面,完成了康乐大道至逸仙公路口的建设与渠化改造工程,投资2200万元建成江陵大道,建成通往垃圾场的水泥道路及花王路、敬业路,修建科技大道东段和工业大道东段的路基。在绿化美化与道路整治方面,建成了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公司门前、陵岗路口、边检站路口等7个规模较大的绿化广场和绿化带,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完成了康乐大道、明珠路的绿化整治和工业大道、逸仙路张家边路口的道路渠化工程。全面完成了沙边变电站、区第一中学、海堤加高培厚及2个电排站、东城派出所办公楼、区广播电视大楼、濠头中学运动场等工程。全年供电量为3.41亿千瓦时,增长17.6%;售电量3.29亿千瓦时,增长15.4%;全年售电收入2.6亿元,增长12.3%。全区居民用电每度电价0.79元,比上年下降4.7%。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20万元,增长35%。
【外经贸易】 外贸出口转降为升,全年出口创汇3.81亿美元,提前1个月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出口创汇量居全市第一位。招商引资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立项项目37个,合同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亿元,增长19%;其中,13个项目投产或试产,10个项目已进入筹建阶段。
【商业】 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全区有私营企业146户,个体工商户3202户,分别增长39.1%和7.7%。1999年,新增工商户325户,新增私营企业57户。办理下岗职工领取个体营业执照7户。全年为个体工商户减免各项工商管理费12.58万元。1999年,收购公粮175万公斤、定购粮500万公斤、议价粮和调节粮50万公斤,销售粮食850万公斤。区供销社年销售额为1800万元,张家边市场成交额1.4亿元,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6.5亿元。贯彻落实《广东省生猪屠宰管理规定》,全年销售市肉联厂猪肉3万头,其中本地收购1600头。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约6.5亿元,增长2.6倍。
【财政·金融】 全年税收收入2.99亿元,增长40.2%。其中国税收入1.85亿元,增长26%;地税收入9300万元,增长77%。全年财政收入4.96亿元,增长37.1%。区内银行全年存款余额为18.7亿元,增长30.45%;贷款余额1.6亿元。全年各类保险费收入2700多万元,增长0.9%。
【人民生活】 1999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580元,增长3.2%。人均储蓄存款1.2万元,增长22.1%。全区有摩托车9500辆,营运汽车及私家车1258辆;电话用户1.46万户,住宅电话普及率超过81%。
【民政】 全年拨款16.39万元供养57户“五保”户和11户“三无”(即缺衣、无住、无经济收入)人员;给468人发送最低生活保障金38.65万元,给69名特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开展“兴建区敬老院、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收到个人捐款10多万元。区委拨出救灾专款4万元帮助11户受“9910”号强台风侵害的农户解决住房及生活困难。全年给予优抚对象、困难户、特困户临时救济(补助)共108人次,发送救济(补助)款17.06万元。组织青年志愿者和中小学生983人次,慰问烈军属、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和村敬老院老人,共做好事48件,组织无偿献血1135人次。为全区6000多个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敬老爱心卡。每月给每位孤老和烈属分别发送抚恤金550元和400元,每月给孤老复员军人发送补助金360元,给17位优抚对象办理了公费医疗登记,全区拥军优属保障基金从1998年的11.3万元增至42.07万元。落实征兵优抚安置政策,1999年共有24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每年给义务兵家属发送优抚金6000元,每年给每位到西藏服役的义务兵发送优抚金1.2万元,并及时嘉奖在部队立功的义务兵。全区除大岭、西桠2个村民委员会外,其余22个村委会均制定了村民自治制度和章程。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09对,全区年殡葬火化率100%。全区共有残疾人35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36人,安排95名残疾人就业。
【教育】 全区有中学3所(含完全中学、职业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6所、独立幼儿园24所,在校学生1.2万人,教师7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入园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全区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率为54.7%,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8.3%,高中和职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全区“两基”工作得到巩固,普及高中率达91%,初中教育完成率达100%。1999年,制定并实施《中山火炬开发区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的若干意见》,区第一小学和第四小学创建了计算机校园网;教育经费实施了“三个增长”:学生年人均教育经费增长15%,学生年人均公用经费增长12%,教师年人均收入2.22万元,增长7.8%,财政对教育拨款数及三级办学经费有所增长。在教师节期间,区拨出专款93万元奖励教师。为120户小学教师分配了住房,累计分配教师住房250户,基本解决了教师的住房困难。投资60万元把宫果渔农场办成区级劳动教育基地和市少年军校开发区分校,并举行了多次全封闭式的军训活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99%、优良率达85%、犯罪率为0。1999年全区教师和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获国际、国家、省、市奖励637项,其中国际级40项、国家级94项、省级32项、市级471项,奖项总数比上学年增加32项。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92篇。区教育办公室研制试行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得到省、市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科技】 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关于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区工业发展的决定》。1999年,共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资金1.61亿元,其中国家、省和市的科技经费拨款282.8万元。获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新增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区累计41家。1999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年底,表彰了中山东茗影音电子有限公司等16家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中山市应用化学研究所等2家区先进科研单位、陈跃龙等27名区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和区科研成果优秀项目18项。区拨款10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扶持科研机构和企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成立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对科技创新基金实行有偿使用。区科协全年举办了8期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和5期科普教育及农业、工业技术培训班,培训350人次。举办了第二届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17篇,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
【文化】 1999年,全区组织了40多场文艺演出,其中邀请省级剧团来区演出10场次,举办各种文艺晚会12场次,火炬艺术团和火炬、东镇曲艺社下乡演出26场次,受到群众欢迎。在市第二届少儿艺术花会上获得20多个奖项,其中区第一幼儿园的幼儿黄江、刘正祺参加广东省幼儿教育十年辉煌成就晚会表演的相声《我的本领大》获一等奖。区代表团参加全省第四届“企业之星”文艺汇演,得到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公司赞助。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事业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清理整顿印刷企业、书报摊、音像店、游戏机室。区文联举办了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大赛2次,共收到参评作品460多件。全区通讯员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350篇,增长40%,其中在省级以上报刊刊登24篇,增长2倍。 1999年2月,区有线广播电视站升格为中山火炬开发区有线广播电视台,同时楼高7层的新广播电视大楼亦落成剪彩。全年共制作新闻1108条、专题45条,被中山电视台、中山人民广播电台分别采用稿件180和110条。区电视台开办有“粤语新闻”、“普通话新闻”、“海港纪事”等栏目,全年有12个节目获市级以上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实现了区到村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覆盖率为100%。
【体育】 实施区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李三元体育基金奖励方案》,加大对体育工作者的奖励。1999年,分别获市首届中学生体育节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两个第一、市第三届小学生田径赛“三连冠”、市残疾人运动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开发区被评为1999年度省全民健身活动月先进单位,区业余体育学校被评为市先进业余体校。区第二届运动会破市纪录2项,破区各年龄组纪录32项,破市、区纪录为历史之最。承办了澳门、广州、阳江、中山迎澳门回归羽毛球联谊赛。举办了元旦外来员工运动会、春节篮球赛、迎澳门回归妇女健步走活动、全区健身长跑活动。区属单位各自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如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运动会、中山火炬高新技术实业股份公司运动会、工业实业集团公司运动会、濠头村龙狮凤鹤飘色大型表演会、宫花、西桠、小隐三村篮球邀请赛等。全年参加各项体育赛事人数2万多人次,观众达18万人次。
#p#副标题#e# 【医疗卫生】 加强预防和保健工作,搞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巩固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全区参加区村联办合作医疗人数3.22万人,占应参加人数的86.8%。张家边医院继续加快建设眼科专科,走以专科特色带动全面发展之路,在全市率先开展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经皮冷冻脊神经后支治疗腰的临床研究获市199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张家边医院医疗业务总收入为1850万元,增长26.6%;门诊20.41万人次,增长42.3%;住院3401人次,增长17.4%;各种手术2052例,增长30.9%。张家边医院被评为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医生钟丘被推荐参加评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和白求恩奖章奖,张家边村卫生站梁森医生被评为全国模范乡村医生。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委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全年举办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共13期次;举办基层干部各类理论学习班38期次,参加人数达1.19万人次,分别增长了1倍。围绕招商引资、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纪念“五·四”80周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澳门回归、严厉谴责北约暴行、实施《国旗法》等10个方面进行宣传。区制订《1999年创建文明单位(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评奖办法》,激励基层干部创建文明单位(村)。评出区文明单位(村)33个、文明户标兵33户、文明经营单位(户)标兵10个、文明户800户。大环村和黎村村成为市卫生村,全区共有省、市卫生村17个。区建委、区劳动所继续做好“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工作。区党委、区政府开展创“四好”办公室活动,评选出区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财政分局、农业办公室等为“四好”办公室。
【计划生育】 实施新修订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全年出生人口821人,出生率17.73‰、计划生育率97.32%、多孩率0.73%。完成“四术”977例,其中流动人口“四术”70例。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先进村和合格村活动,全区有13个计划生育先进村、5个计划生育合格村、2个计划生育模范村,共占全区村委会总数的83.3%。该区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侨务】 全区有3894户、1.88万人旅居国(境)外,其中旅居美国的931户、5196人,澳洲361户、1912人,加拿大296户、1289人,日本4户、53人,香港1399户、6120人,澳门870户、3367人,台湾33户、126人,其他国家33户、747人;有侨眷、侨属2万多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0%。1999年3月,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在香港举办春茗招商洽谈会,共有300多名港澳同胞参加。发动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国内热心人士向《东镇侨刊》社捐款10多万元,旅港乡亲陈秀鸾女士捐赠宅基地建设区敬老院(折价100万元),旅港乡亲林志强向家乡珊洲村捐赠市场1座约1000平方米。全年共接待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00多人次到开发区参观访问,为港、澳、台胞及海外侨胞解决和处理20多宗房屋土地纠纷,维护了华侨的合法权益。台湾发生严重地震后,区委、区政府马上向台资企业协会表示慰问,并由区委领导带队慰问全区39家台资企业。
【体制改革】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加强对公有资产的监管运营,使之保值增值。设置了区属公有资产营运机构,建立和完善了3个层次的区属公有资产营运体系。成立内部审计室和法律顾问室,对各大集团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对企业和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对房地产总公司、经济发展总公司、商业总公司的资产进行优化重组。各大集团公司改革下属企业的产权制度,试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股制度,实行“贴身经营”,建立激励机制。如泰康公司、钛金公司实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有企业5%~15%的股份,以此调动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取得初步成效。强化资本运营,变产品经营、资产经营为资本经营,通过收购、转让、出售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产重组和盘活闲置资产。收购联合鸿兴造纸厂、美味鲜食品总厂、理科虫草等市内一批优质资产企业。制定了《中山火炬开发区公司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公司报告制度试行办法》、《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全区公有企业财产的监督管理,维护公有资产所有者权益,提高公有资产的运营效益。推行各项配套改革,加大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区公安分局继续深入开展“创人民满意警队、争当人民满意警察”活动。巡警大队全年协助破刑事案件23宗,处理治安案件121宗,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3件,收到表扬信、锦旗15件。全年刑事发案率比上年下降了2.8%,破案率上升了1.2%。全区建有安全文明小区46个,覆盖率100%。
【民主与法制建设】 开展法制教育和普法人员培训工作及法制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普法培训班及法制宣传活动150多期次,参加人数超过2万人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特别是注重在各中小学校、工厂、企业、窗口服务单位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区财政拨出专款5.4万元购买并分发《家庭法制教育读本》1.6万册,把法律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组织了《白魔追缉令》的专题演出,观众达5000多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活动8次,共帮助250人次解答有关经济合同、民事诉讼等方面的法律咨询问题。组织揭批“法轮功”斗争,做好“法轮功”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区司法所被评为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
【妇联、共青团、工会】 积极发挥妇联职能作用,坚决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实施《中山火炬开发区1996~2000年妇女发展规划》和《中山火炬开发区1996~2000年儿童发展规划》。全年举办1期女建党对象学习班,学习人数75人;举办4期妇女干部与农村种养女能手农业生产技术学习班,学习人数180人次,村妇女委员全部取得了绿色证书;举办1期法律知识辅导课,培训40多名妇女主任。区妇联被评为市妇女工作先进单位。 区团委组织近800名青年、团员无偿献血,组织捐款1.05万元,捐助12名特困学生。举办有400多人参加的成人宣誓仪式,向党组织推荐55名优秀青年团员,至年底,共有50名优秀团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全区共有基层工会90个。1999年,区工会组织做好新签和续签集体合同用工工作,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中9家新签集体用工合同,39家续签集体用工合同。表彰了60名优秀外来员工,评选了“十佳”外来员工。
【组织、人事工作】 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了区党委的换届,调整充实高科技股份公司、健康科技产业总公司与区属4大总公司和文化站等4个事业单位及大环、江尾头、西桠等3个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全年举办人事干部培训班34期,培训1.05万人次。举办全区建党对象培训班,270多人参加学习,全年吸收新党员82名,办理预备党员转正99名。全区有13个党支部被评为市或区先进党支部,72名党员被评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党员。精简、分流区机关工勤人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通过了省三级标准验收,成为全市首个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的单位。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人事信息库和党员信息库。全年调入、调出干部职工149人,办理出访手续及外国人入境手续836人次和49人次。
【设立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基金】 1999年,区管理委员会拨款1000万元作为区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基金。该公司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投资和科技开发、咨询服务,重点支持中山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为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服务,公司与广州合作成立中山唯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拨款93万元慰问奖励教师】 1999年教师节期间,区管理委员会拨款93万元奖励、慰问教师。全区930名教育工作者每人获慰问金400元,区“十佳”教师则获奖价值3000元的金牌一枚,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的教师获奖金1000元,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和省级的辅导教师每人分别获奖金1000元和500元。
【5000妇女参与健步走活动】 开发区妇联、工会、宣教办、团委、体委等部门联合于3月8日上午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迎接澳门回归健步走活动,行程4.6公里。全区报名人数4180人,实际参加人数超5000人,其中70岁以上的妇女有200多人,占参加人数的5.5%,年龄最大的西桠村88岁的孙开莲在村妇女主任陪同下走完了全程。 (欧锦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