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2 【点击率】1926次

【概况】 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1.64万人,出生率11.06‰,自然增长率5.24‰,政策生育率97.32%,比上年上升1.25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出生2.41万人,政策生育率为92.13%,上升3.07个百分点。18个镇区实现无政策外多孩出生,175个村(社区)实现无政策外出生。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出生控制指标任务,在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达标。中山市被评为广东省2010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落实奖励优待政策】 中山市落实各项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让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全年向1.4万多对夫妇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345.8万元,对4231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励金496.8万元,对4.56万人发放节育奖“每月奖励”1298.1万元,对6169人发放节育奖“一次性奖励”294.2万元,对153名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发放扶助金86.92万元。1185名符合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户或纯生二女结扎户考生在中考给予加10分的奖励。按照广东省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要求,中山市将奖励金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50元。2010年,中山市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山分公司推出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年投保100元能获最高保障20万元,2.3万户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投保。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全市推进区域协作,积极落实泛珠三角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与广西贵港市等50多个市县加强签订协议互动,为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新机制打下基础。5~6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服务管理活动,市、镇、村三级联合行动,清查出租屋19万间,查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26万份,查环查孕7万人次。5月,中山市对17个镇区40个村(社区)共1000名流动人口进行动态监测抽样工作,为国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依据。9月,中山市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综治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委确定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试点城市。2010年,出台《中山市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暂行规定》,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共审查计划生育证明1.5万多份,为流动人口申请积分制入户和入学做好服务工作。

【计生技术服务】 全年投入2402万元,修缮改造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五桂山服务点的门诊楼等。70%的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改造。投入1100万元用于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向全市待孕夫妇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筛查服务,为目标人群进行孕前优生健康筛查现场培训和实验室检查,建立优生服务健康档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和跟踪随访,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覆盖率为95.4%。

【计生宣传教育】 创新“关爱女孩活动”形式,举办第二届“阳光女孩”才艺大赛,倡导“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婚育新观念,营造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社会氛围,大赛吸引10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在元旦春节集中宣传服务月、“5·29”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艾滋病宣传日等重要时段开展大型宣传活动。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纪念日。9月17日,与社科联共同举办“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座谈会,大会邀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广播电视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30年来中山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和贡献、当前人口形势和今后人口发展趋势等问题。在强化婚育学校,计划生育宣传栏、读报栏和政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基础上,拓展广播、电视等宣传载体,制作《967新观察》、《周五民声直播室》和小广播剧《庆记茶寮》等节目,多渠道宣传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推进新家庭文化屋建设工作,依托“农家书屋”工程,设立人口计生专柜,配足人口计生类图书、学习宣传资料和报刊。2月1日,成立市人口文化艺术团,创作编排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深入基层演出场次52场,观众7.8万人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撰写文章《开启农民工有序进城入户的窗口,破解中山可持续发展面对的人口难题》获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与展望”征文活动二等奖。 

【计生依法行政】 开展“阳光计生”和基层文明执法活动,依托“阳光计生”热线电话“12356”、省信访网络平台、市行政服务在线平台“12345”、网络问政平台等渠道,及时回复群众咨询,化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人口计划生育系统信访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41件。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对立案调查转发各镇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市直有关单位办理的信访案件24件,按时办理率100%,全市未发生因计划生育问题越级上访到省和国家相关部门案件。依法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向市第一人民法院和第二人民法院提交社会抚养费强制执行申请177宗,执行标的1127多万元。

(欧阳刚劲)

上一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人口和计划生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