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2010次

【卫生事业概况】 2013年中山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586个,其中医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0个、门诊部(诊所)197个。全市拥有病床1.22万张,卫生人员2.17万人,其中卫技人员1.81万人、执业(助理)医师6060人、注册护士7915人。全年总诊疗量3585.8万人次,增长9.91%,其中公立医院诊疗量2322.89万人次、民营医院诊疗量70.41万人次。中山市卫生局(简称“市卫生局”)驻东区长江船70号。

 

【公共卫生】 2013年,中山市推进免疫规划,全年全市卡介苗、脊灰、麻疹、乙肝等疫苗报告接种率95%。加强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群体事件,保障重大会议活动开展。登革热病例确诊809例,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保障H7N9禽流感零发病。与珠海市、江门市卫生局签署《珠中江区域传染病联防联控协议》,组织紧急医疗救援演练。成立镇区卫生监督所24个,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搭建市镇两级管理机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医疗欺诈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全市医疗服务市场,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安全。

 

【医政管理】 2013年,市卫生局制定《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1+N”系列医改配套文件(其中1为主体文件,即《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N为配套子文件)。完善区域卫生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执业登记、变更、注销、校验等5项事权已下放镇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探索开展医疗质量第三方评价工作。建立医疗技术风险监测、预警、管理制度,在全市镇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检验结果互认。推行阳光用药制度,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市镇两级医院签约帮扶结对。以全民修身行动促“三医”(指医德、医风、医技),巩固“无医闹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重大医疗纠纷下降88%,医院刑事、治安案件下降30%。落实平价医疗服务、医疗控费等民生实事。设置平价医院中山市西区医院1家,平价门诊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11.4%,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平价药包。

 

【基层卫生】 2013年,市卫生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率100%,在镇区公立医院使用率超40%,在三级医院达25%。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探索建立医联体试点机制,对市、镇区、社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形成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移,合理配置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成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19万份,电子建档率69.4%;管理高血压患者15.12万名、糖尿病患者4万名、重性精神病患者1万名。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服务,全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诊疗948.2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7.02万人次,增长11.4%,占全市诊疗量的26.45%。

 

【卫生宣传教育】 2013年,中山市卫生计生系统在中山电视频道播放1000 期健康教育公益宣传短片;与市广播电台创办《健康有道》栏目,邀请市内知名专家开展讲座,讲解保健养生等知识,全年共播出52期;举办“市健康大讲堂”60场次,有2万名群众参加;发送健康短信30条,覆盖12万人次。创刊《中山卫生》双月刊杂志,全年出版5期,共1.5万册。

 

【妇幼保健】 2013年,市卫生局开展增补叶酸、“两癌”筛查等妇女保健项目,10万名妇女受益。开展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全年为6万例孕产妇免费提供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筛查覆盖率100%,发现苯丙酮尿症数1人,甲状腺功能低下34人。全年全市婴儿死亡率2.44‰,孕产妇死亡率6.59/10万,上述2个死亡率控制指标保持在全省较优水平(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婴儿死亡率3.2‰)。中山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获市妇儿工委等6个部门联合颁发首届关爱儿童十大最得力措施提名奖。通过开展免费婚检、建立孕前补服叶酸干预机制、完善全市产前筛查与诊断网络、宣传、义诊等措施,活产的唐氏综合症发生率由2010年的1.63/万下降至2013年的0.59/万;神经管缺陷(含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的发生率由0.91/万下降至0.44/万;重型地中海贫血发生率由0.72/万下降至0.15/万。

 

【科研教育】 2013年,市卫生局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全市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5个,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科研管理取得成效,建立全省首个地级市卫生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全年全市卫生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1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立项2项,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课题立项12项,中医药强省课题立项5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6项,市科技局重大专项4项、一般项目186项。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346项,新技术新项目推广57项。

 

2013年中山市省级以上医学重点专科名录

 

【中医药建设】 2013年,市卫生局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全市建成25个“治未病”(指未病防治和有病防传)中心,初步构建起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和支撑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站为主体,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全市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区医院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15项(指耳压疗法、拔罐疗法、梅花针、悬灸法、艾箱灸、刮痧疗法、毫针刺法、头皮针、温针灸、董氏奇穴针灸法、腕踝针、穴位注射、颈椎推拿技术、腰椎推拿技术、现代康复技术—关节松动术),1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8项(指耳压疗法、拔罐疗法、梅花针、悬灸法、艾箱灸、毫针刺法、颈椎推拿技术、腰椎推拿技术)。中医名家“师带徒”传承、培育中医精英人才取得成效。市中医院再次启动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精英研修计划》,邀请郭子光、朱立国、冯世纶、刘方柏、李发枝等5名国内名老中医作为导师,遴选6名骨干医生跟师学习。通过传统的中医一对一跟师学习,培养更多的中医名医。

 

【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 2013年,市卫生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推进创卫工作,扩大卫生创建覆盖面,完成三角、阜沙、黄圃、东凤等镇国家卫生镇创建和复审工作。18个镇累计有15个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创建的数量和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创建为广东省卫生村,中山是全省唯一一个所有行政村均创建为省卫生村的地级市。发动群众开展“清理垃圾、翻盆倒罐”防蚊灭蚊运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宣传载体向群众传播健康知识和防病技能。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全市干部体检率90.7%。强化控烟工作,成立中山市控烟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控烟工作,加大力度进行控烟宣传交流和指导培训,举办比赛、讲座、文艺汇演等专项活动,医疗卫生系统禁烟工作暗访得分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前三名,成功创建无烟学校233所,占全市学校72%;12月,市卫生局被全国控制吸烟协会评为全国控烟先进单位。

 

【行风建设】 2013年,中山市卫生计生系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修身行动,举办2013年中山市卫生系统文体活动月活动,成立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下设康乃馨等10支分队。系统涌现出何艳君、周凯泳等先进典型,市中医院医德修身文化长廊获评为市特色修身项目。以开展治理慵懒散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加强廉洁诚信医院建设、反腐纠风和廉政风险防控,群众满意度98%。全市29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药品让利5亿元。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节约700余万元。全市“济困助医”减免特困群众1.7万人次,减免98.7万元。对口帮扶新疆、广西、肇庆、汕尾等医疗卫生机构,新疆兵团农三师记市人口计生局局长雷继敏、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林志炯立三等功,对汕尾市谭西镇灰丰村扶贫工作获评为广东省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优秀单位。

 

【登革热疫情防控】 2013年7月12日至12月7日,中山市发生登革热疫情。疫情特点有:一是发生时间早,疫情来势猛,流行时间长;二是波及范围广,呈多镇区、多点流行,出现多个流行高峰;三是Ⅰ型和Ⅲ型两型病毒感染同时存在;四是外来输入疫情呈多来源、多毒型、多输入的态势。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镇区及登革热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灭蚊防蚊工作,组织全市性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有效遏制登革热疫情的流行强度。全市确诊809例,其中重症1例,所有病人及时得到隔离治疗,无死亡病例。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 2013年,中山市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未在外环境监测中发现阳性样品。市卫生局成立市卫生局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下发《中山市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明确各医疗卫生单位防控职责,细化防控措施。在市卫生应急专家委员会抽调专家,成立中山市卫生局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专家组、临床救治专家组,统一指导全市的防控工作。同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处置和临床救治能力。加强预检分诊,落实疫情监测及信息报告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制度,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加强对发热病人筛查,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指定中山市人民医院为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定点收治医院,指定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确保发生疫情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从市卫生局统一指挥和调配,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增加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监督检查和部门协作,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曹水和)

上一篇: 卫生(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卫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