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2039次

【卫生事业概况】2012年,中山市有医疗卫生机构563间,其中政府办343间,非政府办220间。全市住院床位1.1万张。全市卫生人员2.0万人,其中卫技人员1.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5688人,注册护士7507人。全年总诊疗3262.5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3.9%。其中公立医院诊疗2104.2万人次,民营医院诊疗71.9万人次。市卫生局驻东区长江路70号。

 

 

【公共卫生】2012年,中山市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有效防控重大疾病,控制登革热、手足口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肾综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疫情。开展免疫规划,全面推进艾滋病、结核病、精神病及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艾滋病防控工作成效连续3年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人数达500人。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继续保持95%以上的高接种率,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专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全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12年,中山市按进度推进重大公共卫生基建项目,动工兴建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积极推进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土地问题,完成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前期建设并进入装修阶段。加强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群体事件,保障重大会议活动开展。120指挥中心平均调度受理时间为50秒,全市平均出车反应时间为165秒,抢救成功率98%。查处卫生违法案件,2012年全市共受理卫生案件402宗,罚没金额87.34万元。开展卫生系统“三打”行动,全市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3万人次,检查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公共场所、涉水产品生产销售使用企业、医疗机构、各类非法行医场所等相关单位1.29万间次,共立案查处141宗,其中大案要案16宗。2012年,中山市卫生监督所获卫生部授予年度“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单位”称号。

 

 

【医政管理】2012年,全市医疗机构加强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管理。市卫生局加强医疗监管,开展平安医院、廉洁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提升医疗服务,推行临床路径,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优化诊疗流程,改善诊疗环境,推进预约诊疗,实施门诊“一卡通”自助服务,检查结果互认和志愿者服务等。2012年9月份,成立市远程医疗中心,联通解放军总医院与市人民医院、试点镇区,实现远程会诊、影像诊断、远程培训等。市人民医院和小榄人民医院在全省优质护理服务亮点展示大赛上获一等奖;市中医院保健科被列为全国唯一地级市治未病中心试点合作单位。健全和完善药事管理架构和制度,开展阳光用药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行动,指导、分析点评临床用药,有效监控用药全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全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全部符合国家标准。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保障全市医疗用血安全。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山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7次被评为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地市。通过“三措并举”,创建无医闹城市:提高“三医”(指医德、医风、医技)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制定细则和工作指引,主动引导沟通,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调处纠纷;建立医疗纠纷综合处理联席制度,引导公安部门提前介入、预防医闹,各医院与公安部门共同加强医院治安管理,确保正常诊疗秩序和执业安全。

 

 

【基层卫生】2012年,市卫生局落实基层卫生工作。完善基本药物(简称“基药”)采购机制,实现基药全省统一招标采购和配送,实现基药制度在基层(社区)卫生站(室)全覆盖,全部执行“零差率”销售;2012年,全市社区门急诊诊疗人次为844.8万,较2011年增长3.8%;全年基药销售金额1.4亿元,为群众减负2000万元;次均药费20.9元,较上年降低7%。按进度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全市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90.4万份,电子建档率61%。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珠三角区域九市三级医院、珠中江三市44家二级以上医院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镇区配合大部制改革建立镇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简称“镇卫计局”),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机制。重视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社区工作,实施对基层的帮扶、中医药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等,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创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即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含小榄人民医院)占全市总诊疗量的73.5%。

 

 

【妇幼保健】2012年,市卫生局加强母婴保健技术监管,提升产儿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做好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为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和为农村孕产妇提供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11年12月起,开设免费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项目。2012年共为5.85万名孕产妇提供免费筛查服务,对阳性病例全部落实阻断措施。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均超过80%。市博爱医院儿童心理专科成为全国妇幼保健100个优秀专科之一。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免费筛查9.7万人次。2012年,全市婴儿死亡率2.62‰(全省3.63‰),孕产妇死亡率6.71/10万(全省12.36/10万)。

 

 

【科研教育】2012年,中山市医学学科人才建设取得成效。市卫生局推进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推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参与培训6.9万人次。科研立项初步实现网上申报和评审。全年获广东省卫生厅科研立项14项,建设中医药强省课题6项;市科技局立项185项、重大专项5项;市卫生局立项300项,新技术新项目6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合作项目2项。全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重点专科建设取得发展,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重点专科26个。

 

 

【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2012年,市卫生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板芙、港口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南头镇通过国家级卫生镇复查,三角、阜沙镇启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至年底,全市有18个镇创建为广东省卫生镇,其中13个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全部行政村创建为广东省卫生村。全面铺开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进社区覆盖率超过80%。全年全市建成“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国家示范镇1个、省级示范镇2个,健康促进学校获银奖16间、铜奖22间。创新载体,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全年举办健康大讲堂75场,“健康短信通”公益宣传平台每月向移动用户发送健康知识短信,覆盖50万人。建立禁烟控烟联席会议制度,在省暗访控烟工作评比中中山蝉联全省第一名。以人为本做好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全市干部体检率达89%,及时跟踪治疗干部疾病,开展保健知识宣教,加强干部保健基地建设。

 

 

【行风建设】2012年,全市卫生系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修身,强化卫生职业道德建设,弘扬广东医生精神。以全民健康倡导行动等五大行动,及医德模范推广、人才培养使用等十大工程为主线,开展医德修身行动。卫生系统产生中国好人社区医生邝周平、“9元爱心姐”收费员陈宝莹、中山好人莫占占、市十杰青年伍中庆和黄红星等先进典型,“心灵守护者”护士吴雪获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医生何艳君获评为2012感动中山年度人物。市卫生局“大医精诚”医德修身行动获表彰为市特色修身项目。开展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推进“三重一大”(指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管理等干部监督制度建设。引入外部监督,与纪委、检察院共同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建立阳光用药、阳光采购、医德考评、院务公开等制度,规范药品招标采购行为。开展千个党支部帮扶困难家庭活动。对口帮扶新疆、广西、清远、汕尾等医疗卫生机构。经常化、制度化开展义诊、济困助医、扶贫结对等志愿服务。加强监管医疗机构,规范窗口服务行为。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创文”),制定创文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市卫生局获2012年度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奖。

 

 

【中医药建设】2012年,中山市中医药特色和服务基层能力增强。推进中医“三名三进”(指培养名医、创造名科、建设名院,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治未病”(指未病防病和有病防传)健康工程。举办中医临床优培项目、西学中班、护理中医研究生班、经方研修班、省市名老中医师带徒班等,带动建设全市中医临床队伍。市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推出“治未病”服务系统。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所有镇区医院设置中医科,黄圃人民医院获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中医院获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先进单位。

 

 

【食品安全】2012年,市卫生局加强市镇两级食品安全机构和队伍建设,成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实现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经费五到位。实施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开展食用水产品非法添加孔雀石绿等专项整治,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加强调查研究,开展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和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课题调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编印并派发食品安全消费常识手册10万本,制作电视专题宣传片6集。2012年全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10宗,食物中毒总人数147人,均比上年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市卫生局落实基本药物(简称“基药”)制度。完善基药采购机制,实现基药全省统一招标采购和配送。基药制度在基层(社区)卫生站(室)实现全覆盖,全部执行“零差率”销售。珠三角地区九市三级医院、珠中江三市44家二级以上医院实施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6月,中山市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市编委办公室印发《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明确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任务,核定事业编制2459名。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编制《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市卫生局机关网站获评2012年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先进单位。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策略研究论证,参与顶层设计,市党政领导2012年重大调研课题《中山市卫生事业架构管理研究》结题,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成果,为理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架构,推进新医改提供创新思路和决策依据。

2012年中山市省级以上医学重点专科名录

国家级重点专科
中山市中医院 骨伤科、肾病科、耳鼻喉科、康复科
省级重点专科
中山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急诊科、检验科
中山市中医院 肺病科、肾病科、肿瘤科、脾胃病科、皮肤病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康复科
中山市博爱医院 产科、检验科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泌尿外科
陈星海医院 呼吸内科

2012年中山市镇区公立医院接诊病人与医疗费用统计表

  项目
单位  
门(急)
诊人数
(人)
出院人数
(人)
门诊人
均费用
(元)
每出院者
人均费用
(元)
平均住院日
(天)
小榄人民医院 2599055 50720 101.57 6534.40 7.40
陈星海医院 1276942 23294 71.00 4812.54 7.18
东凤人民医院 518017 14962 103.43 3088.68 5.84
三乡医院 920578 11466 91.83 3155.35 5.66
火炬开发区医院 1311128 12432 63.30 4312.63 6.17
黄圃人民医院 861935 24948 106.95 4194.85 6.17
古镇医院 1709432 21147 63.69 3129.66 5.56
坦洲医院 624661 7483 74.38 4039.82 6.40
沙溪隆都医院 676431 10888 63.84 3220.64 4.60
西区医院 629651 8987 69.11 2512.90 4.61
民众医院 366454 8386 65.49 3010.41 4.82
大涌医院 837279 8350 60.50 2555.21 5.05
板芙医院 427072 9810 82.19 2494.53 4.74
南朗医院 418304 10045 78.01 2695.71 4.10
三角医院 321228 5750 77.35 2276.33 5.03
港口医院 554159 5983 55.24 2568.39 5.30
石岐苏华赞医院 694187 4581 73.55 3591.08 6.10
东区医院 193703 0 36.29 0.00 0.00
东升医院 1050311 11143 53.35 2318.49 4.99
坦背医院 629936 15301 68.34 1695.50 4.00
横栏医院 378519 6652 107.25 3497.58 5.30
阜沙医院 347685 11390 88.47 2861.10 6.00
南区医院 302274 5230 54.53 3064.15 5.40
神湾医院 268764 4274 71.11 3070.90 6.14
合 计 17917705 293222 74.20 3,47.86 5.50

2012年中山市市属医院接诊病人与医疗费用统计表

分类
  项目
单位  
门(急)诊人数(人) 出院人数(人) 门诊人均费用(元) 出院人均费用(元) 平均住院日(天)
市属三大公立医院 市人民医院 2319405 75516 247.40 13769.58 8.7
市中医院 2106139 50931 161.69 11274.46 11.7
市博爱医院 2127128 56154 162.39 5372.94 5.5
合 计 6552672 182601 190.49 10138.99 8.63
市属公立专科医院 市第二人民医院 311498 2627 151.12 10491.48 17.17
市第三人民医院 95079 1224 203.04 8973.57 44.00
合 计 406577 3851 177.08 9732.53 30.59

(曹水和)

 

 

 

 

上一篇: 卫生(2011)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卫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