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13 【点击率】1826次


简况】 2009年,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成第四轮全员聘任制工作,办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提高突发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创新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完善相关设备配置。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50间,覆盖率100%。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加强中医药进社区、农村力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工作均衡发展。

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 加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3月,市卫生局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加强疫情分析报告,落实防控措施,全年手足口病8409例,病死率控制在2.4/万以下。全年全市甲流病例398例,死亡1例。市卫生局配合市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调整防控策略,开展甲流疫苗接种。2009年,全市收到省统一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80244人份,已接种73681人,完成率91.82%,位居全省地级市第 一名。

卫生监督】 2009年,全市卫生监督员共检查各类场所5万多户,出动人员6万多人次,组织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等各类专项行动18次,处理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8宗,疑似急性职业卫生中毒事件2起,受理群众投诉463起。严厉打击医疗卫生违法行为,共处罚单位293户,协助公安部门查处案件4宗。承担中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等41起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出动卫生保障人员1130人,保障562餐次共17万多人用餐安全。

妇幼保健】 成立中山市妇幼保健专家库,组织专家重新拟定《中山市市级、镇区妇幼保健质量考评方案》等5个妇幼管理评估方案。督导16间医院的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和规范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全市婴儿死亡率2.5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36‰,孕产妇死亡率5.79/10万,住院分娩率99.85%。全年市级医院抢救危重孕产妇240例,抢救成功239例。抢救危重 新生儿487例,抢救成功 486例。

实施全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向市政府呈报《关于启动中山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建议》,建议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及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3个项目,增加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项目。中山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成效明显。2009年,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获“广东省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优秀奖。

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及行内规范体系,成立6个中山市重点专科质量控制中心,制订全市统一的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重点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及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按照《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加强管理民营医疗机构行医行为。深化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强调病历、医嘱等医疗文书的规范建设,降低医源性群体事件发生率。

解决医疗纠纷】 维护医院及周边的治安管理秩序,保 障群众就医权益,经市政府 同意,市公安局与市卫生局 在全市各医院建立标准统一的医院警务室,明确公安机关出警和重点打击11种“医闹”。为做好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市卫生局在借鉴其他省市医疗 纠纷处理工作经验后,提出拟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医疗纠纷问题,以供市政府参考 决策。

无偿献血】 2009年,组织无偿献血4.63万人次,献血量10.45吨,提供临床用血9.5吨,比上年增加11%。中山市连续5次评为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连续4次评为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调整医疗费用】 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印发《转发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调整价格涉及药品2349种,平均降幅12%。全市医疗机构和设备集中招标采购6636万元,节约资金1022万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2.33亿元,减轻群众负担3.7亿元。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市卫生局根据《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加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改革与督查力度。界定和审核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审核全市100张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并进行分类、登记、注册。全市有民营医疗机构62家,其中专科医院9家。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取消相关收费。根据广东省《关于征求对我省第一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征求广东省新增政府定价药品目录意见的通知》,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定价。

农村卫生服务】 深化“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示范点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 主题,开展第2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省灭蚊蝇复查中,市城区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 生城市灭蚊蝇标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工作。做好国家卫生镇、广东省卫生村创建工作,全市所有行政村均评为卫生村,其中国家卫生镇11个、省卫生村221个。

中医药强市建设】 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以镇区医院中医科为重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投资约10亿元新建市中医院,项目总规划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开设床位1200张,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启动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点活动,全年共建示范站点24个。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首期选拔22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读经典、跟名师等“一对一”中医临床和科技研修。继2008年市中医院评为广东省11个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之一,治未病中心正式挂牌。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逐步开设辨识体检判断体质类型、中医健康调养咨询、名老中医特需门诊等14项服务。

安康工程建设】 6月26日,市博爱医院儿科大楼落成使用,生殖遗传大楼也已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杨郭恩慈大楼完成主体大楼工程封顶工作,计划201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3月,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与卫生监督所迁建工程动工,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装修工程启动。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期工程进入立项程序,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珠中江一体化建设】 在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市政府签署的《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框架下,7月4日,珠中江三市市政府共同签署《珠中江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涉及医疗卫生服务的规划协调、应急合作、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多点执业、交流培训等方面。推动珠中江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协调、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三市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互惠的医疗卫生服务。(袁 媛 肖小华)

附:市卫生局领导名录
局  长:麦建章
党委书记:吴炳坤

上一篇: 卫生(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卫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