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5 【点击率】1301次


【文化市场管理】 以全国电子游戏机经营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制定《中山市游艺场所设置游艺机种指引》、《中山市游艺场所设置游艺机种类别》、《中山市游乐场所综合整治方案》、《中山市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审批制度》等制度,根据游戏机与游艺机经营场所接纳对象的差异,对同一经营场所内的两种机型进行分区管理,通过规范经营者设置机型机种、重新审核和确认经营单位的软硬件、规范经营场所的准入条件等办法,堵塞违法违规现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实施《中山市娱乐场所分级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娱乐场所的考核评定制度、警示制度和检查制度。开展歌舞娱乐场所的禁毒试点工作,制定《歌舞娱乐场所稽查登记制度》、《歌舞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名册登记制度》等,组织开展禁毒培训讲座。成立网吧协会、游戏游艺机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巡查制度,加强协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全年查处“黑网吧”128家。制定《行政执法回访工作制度》,遏制无证经营违规行为。
  构建“平安文化市场”,以娱乐场所、网吧、游戏机室的消防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联合公安、消防部门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对歌舞厅、网吧、游戏机室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一畅两会”得到落实。开展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主要任务的出版物市场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为学生创造健康学习环境的文化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清理及整治假报刊、假新闻、假记者、假记者站专项行动。查处15万册非法出版物《花卉商情》案件。开展为期6个月的博彩类报刊集中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先后2次公开销毁75万盘非法音像制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19170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3834家,查处违规经营单位71家、无证经营单位523家,收缴非法出版物38万件,处理投诉案件490宗。


【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印刷业、游戏游艺产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行业发展,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挖掘特色经济产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进文化产业实现新的发展。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中国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颁发“支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模范政府奖”。
  以落实国家文化部开展加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托产业优势,创新游戏游艺产业总体发展思路,重新做好电子游戏游艺经营场所的规划布点,提高准入门槛,优化行业结构。依托被文化部选定为游艺机生产试点企业,推行“研发—生产—销售—终端场所”一条龙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连锁经营、加盟经营、配套经营等新业态,推动以游艺、游戏设备生产为带动的创意动漫业和游艺游乐设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游艺机产业。推动商誉好、品牌优、实力强的市内几家游戏机生产企业从生产领域步入市场终端经营领域,建立行业标杆,开展现代化经营,引领行业走向新发展。与经贸局联合开展工作,推动建立游戏游艺机生产基地,构建全国性游艺游戏产业技术、产品、物流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与各类高层次的电子游戏游艺会展活动,打造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会展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和高校共建动漫游艺技术中心(基地),促使市内电子游戏游艺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培育文化产业和版权业,成功推荐小榄文化产业基地和坦洲伊泰莲娜文化产业基地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古镇华艺灯饰有限公司和坦洲镇伊泰莲娜有限公司被省版权局确定为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


【首届中山文化消费节】 顺应市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在“十一”国庆黄金周举办“生活新坐标”首届大型文化消费节。以“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精神需要、提升生活质量、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包括10大功能展区、11场名家讲座、近20项主题活动,涵盖文化产品销售、企业文化展示、演出观摩、移动数字娱乐、专题讲座、音乐欣赏、书碟签售、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时装表演、手工制作、艺术展览、电影欣赏、游艺游戏、家居艺术等内容,集中展示本土文化成果、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形象,吸引10多万市民品味文化黄金周。倡导正确的文化消费意识,培育繁荣文化产业市场,开创文化消费和节庆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吕丽珠 杨婵)


附:2007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名单

  局 长:郑集思

  副局长:陈巧章 胡颂科 苗晓岷 贾东风

上一篇: 广播·电视(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孙中山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