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研究(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7 【点击率】1358次


【简况】 2007年,市孙中山研究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建言献策,参与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被市民政局评为全市先进民间组织。研究会有会员14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6人,博士3人,硕士11人。5月13日,组织73名会员到珠海市参观卢慕贞、蔡昌、唐绍仪、陈芳的故居和中山亭,增强会员对加强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10月27~28日,组织全体会员到梧州参观国内最早兴建的孙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公园。


【孙中山纪念活动】 3月,向市委宣传部提交11条建议,其中建议在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设立纪念周,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获采纳。3月12日,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日报社联合举办“孙中山思想的现实意义”座谈会,纪念孙中山逝世82周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1周年活动周期间,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在11月12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听孙中山录音讲话,举办以孙中山为主题的班会,出版以弘扬孙中山精神内容的墙报,组织10万名中小学生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纪念孙中山专题知识竞赛》活动,负责编写竞赛题目。活动共收到答卷3万多份。11月14~15日,由孙中山基金会和市领导小组主办的“孙中山思想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召开,有来自美、韩及港、澳、台和内地8个省市60多名学者参加,提交大会论文51篇,其中本会10位会员提交论文10篇。组织会员参加余秋雨、张磊、邱捷等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的讲座。9月25日,在《中山日报》发表由郭昉凌撰写的《陆皓东,为共和革命捐躯之第一人》和陆玉庭的《怀念祖父陆皓东》,纪念陆皓东诞辰140周年。在第4期《孙中山研究》会刊中设立《纪念陆皓东诞辰140周年》专栏,刊登上文及楚秀红《三十年来陆皓东研究综述》论文和相关照片。


【会员研究成果】 孙中山研究会按季度出版《孙中山研究》4期,收入会员作品67篇,其中论文24篇,历史研究25篇。会员胡波在《岭南文化》期刊发表论文《香山买办文化述论》,在《学术研究》发表论文《香山文化研究述评》、《碉楼:一个侨乡文化的缩影》,撰写的《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出版,其中《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香山买办》一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发表,论文《香山文化的当代价值》获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年会一等奖。会员陈贤庆与国民党张振汉将军的儿子张天佑合作写成18万字的《跟随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将军》。9月起,陈贤庆在《中山日报》的“香山周刊”专版发表《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孙中山的卫士们》等数十篇文章。副会长李伯新编写《孙妙茜传记》、《孙中山史料集录》。会员肖飞著作《三代伟人思想研究》一书。会员阮关逸搜集的孙中山邮票从上年的413片增至564片,从3000多枚(种)增至3904枚(种),筹备“纪念孙中山诞辰145周年”和“二战胜利65周年”展出。郭昉凌、陈迪秋、郑华冠等考证孙中山在中山市的历史足迹,校证“天字码头”、“中西大药局”、“清风园”等多处史迹史料,为建立中山市“孙中山史迹径”提供资料。(陈迪秋)


附:2007年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主要领导名单

  会 长:杨 海

  副会长:刘玉池 胡伯洲 李伯新 肖润君 郑向荣

上一篇: 文化产业(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诗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