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1 【点击率】1359次


【简况】 2007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重心下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文艺创作工作取得新成果。打造文化品牌,推动社会文化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建设“两个适宜”和谐中山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全面建设文化名城奠定良好基础。


【文艺创作】 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个,省级奖项52个。其中,《大沙田的传说》、《神话中国——女娲补天》分别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实现中山市获“五个一工程”奖零的突破。小品《省城来信》、《对面有个打工妹》、《酸酸甜甜一把果》、《牵手》分别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二、三等奖。在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赛中,中山参赛的4个农民合唱团均获金奖。在第七届省少儿艺术花会上,12个节目参赛共获7个金奖5个银奖。在《南粤颂和谐》广东省第八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中,共获1金7银6铜。在第14届群星奖中,有2件书法作品首次进入复赛。在2006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奖中,中山市送评的群众文艺作品有5件获二等奖,7件获三等奖,获奖数量全省排名第六。


【文化活动】 承办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赛、广东省第七届少儿艺术花会等国家级和省级大型文化活动,主办中山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合唱节、民歌民谣大赛、首届“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首届文化消费节等市级大型文化活动。探索社会力量承办大型文化活动接待工作,实现大型文化活动在城区与镇区联动展演,扩大社会受惠面,受到国家、省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的欢迎。市群众文化艺术馆在各单位、镇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0多场,全年演出活动累计80多场次,参与观众达40多万人次。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各类演出、会议、讲座等活动超过200场,采购节目23个。


【农村文化建设】 全市镇区文化站均达到省特级标准,成为全省首个全市文化站达省特级标准的城市。全市1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农村文化室先行点全部实现“六有”目标:有60平方米、藏书2000册以上图书室,有8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有电视机、电脑、乒乓球台等设备,有3支以上业余文体队伍,有健全的管理队伍和制度等,为全市农村文化室建设探索有益经验。在全市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社区)及军营等设立36个图书馆服务点,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图书馆公共服务。在西区长洲社区建成市内首家图书馆分馆。推动大型文化活动下农村工作,各项大型文化活动在镇区展演,扩展大型文化活动的受众面,带动镇区社会文化活动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市博物馆以“走出博物馆,服务新农村”为主题送展下乡,分别把《中山籍著名漫画家作品展》、《中山古建筑艺术图片展》、《中山老行业》等展览送到南区、东升、南头、古镇、沙溪、西区等镇区免费展出,参观群众1万多人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扎实推进,组织“优秀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优秀电影进厂企”和“千场电影乡村行”活动,各镇区宣传文化中心组织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让广大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便利地享受电影大餐。


【文化品牌建设】 2007年,是“文化品牌建设年”,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文化品牌影响力为核心,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宣传策划,整合资源。“香山讲坛”、“图书馆亲子之旅”、“社区文化节”、“绚彩华章演出季”、“新年音乐会”等文化品牌走向成熟,增强品牌效应。在全省率先开展“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期文化活动。“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全省率先开展倡导文化消费的品牌文化品牌活动,举办首届文化消费节。建设“慈善万人行”文化品牌,丰富“万人行”文化内涵,创新“万人行”的艺术展演内容和展演形式,展现中山人精神风貌,展演中山民间艺术,展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中山首次颁发“支持中山文化事业突出贡献奖”】 8月15日,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印发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全面加强全市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会上,市政府首次授予方成、杨爱兰、萧舜芳、邱健球4人“支持中山市文化事业突出贡献奖”。89岁的方成祖籍南朗,是全国著名漫画家,先后向中山市捐出各类名人书画366件。94岁的杨爱兰是革命家杨殷的女儿,向中山捐赠杨殷故居内全部物品、杨殷遗物及杨爱兰名下在翠亨村的所有物业。91岁的萧舜芳是孙中山先生老师程君海的儿媳妇,向中山捐赠了程君海故居及故居内全部物品、程君海单人半身正面照、君海夫人刘氏照等重要文物。邱健球是中山市一名无线电爱好者,向市博物馆捐赠了从伪满洲时期至现当代的各类收音机2000台,直接促成中山市在国内建成首个收音机博物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期文化活动】 市文广新局和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整合文化资源,面向全市广大青少年策划组织“暑期亲子文化行”、“魅力展览乐共赏”、“书香满假期”、“影音精品全接触”、“走进艺术新天地”、“缤纷舞台多姿彩”、“特色活动乐融融”、“动感游艺快乐营”等8大系列共33项文化活动,数万名青少年及家长参加。


【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 12月2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力舟等国家和省级官员和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仪式。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市文广新局协办,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中山市美术馆展出,是中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美术作品展览,是对全市美术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梳理。展览策划、筹备时间近1年,集中展示苏曼殊、郑锦、萧淑芳、古元、黄苗子、方成、特伟等一批名家名作,展示近百年来中山市老、中、青及新生代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共80余件,是中山市近百年的美术艺术成果第一次集体亮相京城,在国家和省美术界得到很高的评价。

上一篇: 广播·电视(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图书·博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