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 2005年,合并原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传输机构、广播电视发射台及微波站等机构,组建副处级建制的事业性质的中山广播电视台,并于2月6日挂牌成立。中山广播电视台设办公室、总编室、监控部、财务部、技术部、广播新闻部、电视新闻部、广播节目部、电视节目部、广告部、网络中心10个部室和1个中心,有员工485人。合并后,实施竞争上岗,实现选人用人的民主化、公开化和程序化,完成薪酬制度的整合和改革。与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完成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和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中山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和综合改革方案》,建立“以岗定薪,重视绩效”的薪酬管理模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召开全市推广数字电视座谈会,总结分析近年推广数字电视机顶盒工作的情况及问题,组织考察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结合中山的实际,制定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初步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中山市公共信息电视系统,开展VPN专线业务和省网络公司SDH电路租用业务,签订多份光纤租用合同,介入“小灵通”业务、管道及系统代维等其它业务。完成城区管道建设41管孔公里,敷设光纤总长68皮长公里,完成全市联网管道建设41.8管孔公里,敷设光纤35.9皮长公里。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近100%,镇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加快向村一级普及。
【广播电视宣传】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年内开辟《文明中山》、《聚焦博鳌》等专栏,重点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召开市人大与政协会议、建设教育强市、承办亚洲博鳌论坛2005国际文化产业会议、征兵、电展会、农村养老保险、抗洪抢险等宣传报道,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广播电视台全台电视综合频道、公共频道、FM96.7、FM88.8广播频率共播发新闻稿件2.38万条,平均每天70条以上。各镇区广播电视台(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启播“环保旅游之声”广播频率】 6月5日,市广播电视台启播新的广播频率FM88.8“环保旅游之声”。定位为“生活化城市”,以15岁至45岁的广义青年为核心听众群,以音乐和生活资讯为主要内容,重点推出《娱乐双星》、《星际会所》等节目。该频率把握时尚脉搏,以时尚清新的风格,推介绿色健康的现代生活理念。
【安全播出】 充实市广播电视系统安全播出领导指挥小组,完善和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各项防范措施和制度,加强对各台站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管理与督查,落实各项措施制度。在市广播电视台成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指挥中心,与市国家安全和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协调联动,有效防范“法轮功”顽固分子的干扰破坏,确保安全播出,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共拦截“法轮功”非法插播事件10宗。
【栏目创新】 市广播电视台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形式,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创办《城市论坛》节目,架设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制作《和谐中山》宣传片,推介名城中山;打造《周五行风直播室》、《视野七点八》、《中山故事》、《真情中山》、《小栋话事》、《今日生活》、《观点面对面》、《情暖异乡》等品牌节目,引进城际联播的《中国财经60分》,举办第六届公益广告大赛。完成拍摄《海外中山人》(北美洲篇)。电视新闻栏目创下单周平均收视率9.5%的最高记录。各镇区广播电视台(站)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水平,制作一批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有深度有感染力的节目、专题片和宣传片。
【《海外中山人》】 由市侨务局和中山电视台联合制作《海外中山人》(大洋洲篇),于1月17日首播。摄制组从2004年8月25日启程,10月10日回国,历经50天,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3个国家的10多个城市,拍摄素材带8200多分钟,采访近100位海外中山人,制作“淘金岁月”、“会馆春秋”、“四海一家”、“百货传奇”等板块共25集。
8月18日,由市侨务局与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的专题片《海外中山人》(北美洲篇)举行启动仪式。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和侨务干部共7人组成摄制组赴美国、加拿大等地采访,用镜头记录和反映当地中山籍乡亲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爱国爱乡的精神风貌和业绩。
【广播散文《故乡人》】 9月4日,系列广播散文《故乡人》首发式暨启播仪式在中山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锦源和书中部分主人公马乐山、梁伯强、黄远新、卢博文等应邀出席首发式。《故乡人》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通过作者曲辰的视角,用散文的表现手法向读者展示10多位中山乡亲的创业故事,共收录孙中山后人、中山市荣誉市民、中山籍名画家、作家、史努比之父马乐山等中山乡亲的采访资料18篇。首发式后,中山广播电视台分别在FM96.7和FM88.8推出《故乡人》配乐朗诵专栏节目,演绎“故乡人”的精彩人生。
【广播电视精品】 2005年,推出大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文艺作品和理论研究文章,在全省相关奖项评比中获得较好成绩。在2005年揭晓的奖项中,中山广播电视台《王姨看病》等2件作品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另有2件作品获二等奖,4件作品获三等奖,11件作品获省广播电视奖三等奖。5篇理论研究文章获第七届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其中《八千里路云和月——谈广播类经济新闻如何与社会发展互动》获一等奖。9件作品在第十二届省广播电视文艺奖评选会上获奖,其中,广播音乐《根植民族文化 跻身世界乐林》、广播文学专题《阮章竞和他的民歌诗情》和电视文艺专题《寻找醉龙》获一等奖。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公益广告《“垃圾分类”——足球篇》,获全国优秀广告公益类一等奖,另有4件电视广告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吕丽珠 黄学礼)
附:2005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名单
局 长:郑集思
副局长:张 铁 陈巧章 梁富忠(11月止) 胡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