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200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7 【成文日期】2006-12-01 【点击率】1346次


【简况】 2006年,市文广新局全系统围绕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的目标,认真实施中山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继续完善以市重点文化设施为骨干,以镇区设施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坚持精品战略工程,文艺创作和推广工作硕果累累;坚持举办各种品牌性、导向性、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和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打造推广香山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积累、保护和利用,卓有成效地开展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举办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推介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更上层楼,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全面提升。


【文化活动】 全国第一个合唱基地——中国合唱协会合唱基地正式落户中山,办公地点设在市群众艺术馆,并由中国合唱协会和中山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中山杯”首届全国合唱指挥大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始营运,成功组织“全球通2006新年音乐周”和“绚彩华章2006年演出季”,坚持以市场化方式举办伦敦莫扎特交响乐团、德国科隆广播交响乐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钢琴家郎朗、李云迪钢琴音乐会等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俱佳的高雅演出,不少场次出现“一票难求”的紧俏局面。2006年,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各类演出活动107场次。市图书馆、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美术馆分别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礼品展》、《二00六全国民间古陶瓷藏品联展——宋、辽、金、元陶瓷展》、《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馆藏文物特展》、《广东十大摄影家作品展》等展览活动69个。
  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举办中山市第四届少儿艺术花会,在古镇举办中山市第二届创作小品大赛活动,在东升镇举办粤韵传情戏曲展演晚会,在南区开展全市民歌民谣大赛,在各镇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公民道德建设文艺巡回演出活动等。各镇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东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汇演,西区举办规模宏大、时间跨月的艺术节,小榄镇举办“宝源杯”卡拉OK大赛,大涌镇举办红木雕刻作品比赛等。各镇区文化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呈现出自发性、群众性、常态性、多样性的特点。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人为本,面向群众,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向纵深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实现重心下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效。建设1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新农村文化室先行点,帮扶其健全和完善文化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各镇区各社区(农村)的图书馆(室)为网络的公共图书资源和服务共享体系,在11个经济欠发达、文化生活贫乏的村设立农村图书服务点,把图书、讲座、信息送到乡间村口。全市设图书流动服务点31个,全年借出图书近3万册;引进社会力量,推进市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广大农村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开展“优秀电影进社区”和举办“千场电影乡村行”放映活动,发动18支流动电影队深入到农村、厂企、社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2000场。


【文化市场管理】 2006年,中山被定为全国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试点市。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稳妥开展全国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试点工作,贯彻执行新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开展“阳光二号”行动、文化市场执法季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消暑行动”、游戏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网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12月8日,根据群众举报,联合公安部门一举捣毁三角镇非法光盘生产线及相关配套生产经营窝点,成为中山破获的最大地下光盘生产窝案。年内,开展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78万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400家次,立案查处违规经营案件204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1件,收缴涉嫌盗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0万张,查缴非法出版物20万册。举行3次非法音像制品集中销毁大会,公开销毁收缴的近60万盘非法音像制品。2006年的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次数多、规模大、规格高、覆盖面广,取得较大的整治效果。


【传承历史文化】 2006年,以打造、推广香山文化为契机,加强保护文化遗产,卓有成效地传承历史文化。加强对香山文化研究及相关历史文物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创作一批有香山文化特色、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11月5~9日,承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讨论会。完成《中山市博物馆群规划》、《香山名人纪念馆规划》、《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中山市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扶持社会和基层力量开办中山红色军事文化博物馆、小榄民俗博物馆,9月,成立中山华侨历史文物征集小组,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初步完成华侨历史博物馆陈列大纲草稿。


【文化产业】 构建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的平台。8月2日,举办中山市2006~2007年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推介会,从约100个文化项目中筛选28个项目公开招商,约38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招商会,20个项目得到落实,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已落实企业赞助(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探索公益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积累市场化运作经验。12月15日至31日,在中山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举办2006中国国际民间艺术成果交易会,18个团(节目)参会,约300人参加表演,约600个房展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小榄镇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三乡镇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坦洲镇伊泰莲娜文化主题公园等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进行调研,在项目立项和发展上给予帮扶和指导,初步确立扶持文化产业企业发展的思路。


【艺术创作】 长期坚持的文艺精品战略结出硕果。由郑集思作词、姚晓强作曲、著名歌唱家韦唯演唱的组歌《神话中国》荣获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在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中山的戏剧小品《咚咚龙舟鼓》、群舞《落水天》获一等奖。在2005年度广东省第三届音乐舞蹈花会中,中山选送的二胡独奏《沙田抒怀》获音乐金奖,女子群舞《哭嫁歌新唱》获舞蹈金奖。在广东省首届少儿小梅花选萃活动中,中山取得1个银奖、3个铜奖和组织奖。在中山举办的全省第七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市选送的23件作品分别获金、银、铜奖。由文广新局组织创作的农村小戏小品参加“欢乐进农家”——广东省农村小戏小品调演中获得了银奖和铜奖各1个,在广东省第五届戏剧曲艺花会中又获得金奖和银奖各1个的好成绩。在2005~2006年度全省群众业余创作评比中,中山综合成绩位列第二名。

上一篇: 广播·电视(200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图书·博物(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