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2000年,紧密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地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地开拓前进,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为基层服务改革和队伍建设、宣传阵地建设、电视数据网络建设,把全市的广播电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宣传工作】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把握导向,加强策划,紧扣时代脉搏报道了大量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民生、商业、旅游和文体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发挥了党委的喉舌功能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作用,唱响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以团结、稳定、发展、向上的宣传基调,组织了招商引资活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业立市(镇)”、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三讲”教育、“两思”教育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和发挥广播电视的功能优势,强化策划、创优、市场和受众意识,注重提高节目质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展开宣传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重大宣传任务,宣传工作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新提高。全市各台站共播出新闻4.3万条,专题1475辑。其中镇区台站共播出新闻1.63万条,专题692辑。在创精品战略的指导下,全市广播电视作品获省以上奖项共34个,创历年最好成绩。其中,获国家级奖共14个,包括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入围奖1个,其他奖1个;获省级奖共20个,包括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其他奖项3个
【事业建设】不失时机,抢抓机遇,依靠高新技术,加快网络的升级改造速度,加快实现宽带、双向传输,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网在信息产业中的竞争能力。各台、站加大投入,着重升级改造城区、镇区主干网和分配网。全市镇区主干线网光纤化升级改造已基本完成,70%的用户同时得到改造。到2000年底止,全市镇区主干线光纤改造共678.8公里,其中2000年新架设光纤195公里,开通光节点364个,全市新增用户1.17万户。大力拓展网络服务新业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开通主要以下行信息为主的部份增值业务。完成广播电视宽带数据网升级改造的规划、设备造型和工程招标、分前端机房设置等工作,数据骨干网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并开展股市信息、视频点播、清华永清广播式数据业务等数据业务试验。开展火炬区分配网试验以及筹备五桂山讯号加密试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强技术维护管理,提高安全优质播出水平。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确立“新闻立台”的工作方针,并以此来促进全台的宣传工作。对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使节目更具资讯性、娱乐性、欣赏性。新闻改革注意改变采访和发布方式,突显广播快速和以声音取胜的特点,做到上午发生的事情上午播出,当天的消息不留到明天发布。同时,大量使用现场报道、现场采访和现场录音的方式,鼓励记者深入到第一线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对重大新闻事件还采取记者现场直击报道的形式及时发布新闻。该台带有音响的报道已经在新闻中占了80%,不少听众反映电台的新闻有听头、够快。每天早上从6:30分中央台《新闻报摘》到该台的《新闻资讯半小时》、《醒晨看天下》、《新闻直通车》,4个半小时的新闻资讯大版块节目,涵盖了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和生活信息,为市民解答了很多实际问题。4月21日,由市委宣传部与中山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镇区领导访谈录》开播,26个镇区领导分别于每周五到电台《新闻直通车》节目中就各个镇区的情况接受采访,并开通热线电话让听众提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年共播出新闻稿2.14万篇,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自采稿3619篇,增长71.8%;采用通讯员稿540篇。
在自办节目方面,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办节目”的方针,克服了在节目设置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注意提高节目的文学和艺术品位,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和制作水平,使收听率不断上升。据一间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资料表明,2000年中山人民广播电台仍然是在中山地区最受欢迎的电台,听众占有率超60%,比上年增加了20%。此外,2000年是该台有史以来获奖作品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一年,共获得3个国家奖,8个省级奖,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投入450万元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其中投入280万元建成了在省内较先进的数字化制播节目技术系统,组建了台内计算机管理局域网,实现了文稿处理、人事档案、技术档案以及办公计算机化。调整经营策略使广告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全年广告收入突破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0%。加强队伍建设,把爱岗敬业活动贯穿在全年的工作当中。推行全新的用人机制,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使部主任的任职年龄由原来的44.4岁下降至34.4岁。
【中山电视台】2000年是中山电视台与中山有线电视台顺利完成合并的第一年。中山电视台的新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着重做好宣传和经营创收工作,迅速制定了一套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内部管理方案和分配方案。从实际出发,以“围绕中心抓宣传、精办节目促创收、技术创新拓事业、深化管理要效能”为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从1月1日起,《中山电视新闻》由过去每辑播出40分钟改为30分钟,由多年来每周播出6天新闻、周日播出“一周新闻回顾”的播报方式改为天天播新闻,并将这一革新编成“中山电视新闻日日新”的广告提示语。新闻部还新推出了经济节目《物价消费》和全台首个谈话式节目《百家谈》。节目部综合利用资源,将《城市快线》和年初推出的生活资讯杂志节目《生活2000》组成新版的《生活2000》栏目。8月份又对《车迷俱乐部》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新版《人车互动网》栏目。
全力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出色地报道了“共创佳绩”、“两会热点追踪”、“3·28经贸招商洽谈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等系列重大活动。联合全市20多个有线广播电视台(站),分别举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电视新闻大赛、全市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活动及全市公益广告大赛,活动历时半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大型招商宣传片《走进中山》和纪念市人大常委会设立20周年的纪录片《人大风采》以及《名城创优行》等多个有较大影响的电视专题片。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礼仪小姐(中山选区)大赛、中山市第三届电视小司仪大赛和娱乐节目《爱情对对碰》,向全国制作发行了75集旅游风光片《旅游真好玩》,这是该台第一套自行制作并向全国发行的系列电视专题片。2000年,中山电视台主频道和生活频道共播发新闻7700多条,平均每天21条以上,制作播出各类专栏节目500多辑,其中社教专题52辑,党建专题25辑;合办《中山教育》25辑、《中山警讯》26辑;制作公益宣传短片200多条,播出1万多次。
加速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中山广电宽带数据网的升级改造工程招标工作和主平台、主干网的搭建,建立了多个国际互联网出口,可实现互联网宽带接入;开通了全市的电视会议系统暨全市各镇区有线广播电视台、站新闻回传系统;完成了无线发射从11频道300瓦米波改成27频道3000瓦分米波的发射设备选购、安装、调试工作,增大了覆盖范围,提高了图像质量;开展了多媒体数据广播的试验,经过测试已基本掌握系统的卫星资源接收和资源解压播出技术。12月20日,中山电视台正式开通“快达小灵通”多媒体数据广播系统,包括有电子报刊、热门网站、股市速递、远程教育、影视频道等业务。在技术管理方面,建立和健全了创优质工程和优质服务的制度。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采编播的数字设备。加强队伍建设,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确定部门主任职位竞争上岗,全台员工实行个人择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人事制度改革方式。通过改革,全台共设一级部门6个,二级部门4个,中层干部更趋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合理配置了全台的人力资源。(吴竞龙 梁小鹏)
附:2000年主要领导名单
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麦汝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