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01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2773次

综 述

 

【教育事业概况】 2015年,市教育和体育局(简称“市教体局”)围绕“深化改革促发展,均衡优质惠民生”的发展思路,推进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市教育总投入95.13亿元,其中高等教育投入8.37亿元,中等职业教育投入7.40亿元,普通教育投入51.96亿元,其他教育投入27.40亿元。市财政核拨教育经费67.29亿元,比上年减少3.36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17.67%。市教体局全年完成审批服务事3000多件,其中筹设、正式设立、变更、注销、有效期延续等行政许可审批件1147件。7月23日,中山市通过“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申报,成为首批省级《指南》实验区。8月,中山市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试验区。市教体局第一办公区驻东区博爱六路12号、第二办公区驻东区兴中道30号。

 
2014—2015年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表

类别 指标 2014年 2015年
高等学校 学校数(所) 6 6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人) 47823 49921
网络教育人数(人) / /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人数(人) 8470 8756
中职学校 学校数(所) 10(未含中技和建勋中学) 10(未含中技和建勋中学)
在校学生人数(人) 25189(未含技工学校) 24563(未含技工学校)
教师人数(人) 1486 1498
普通高中 学校数(所) 20 20
在校学生人数(人) 46957 47506
教师人数(人) 3350 3456
普通初中 学校数(所) 82(含3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82(含3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校学生人数(人) 100528 98245
辍学率(%) 0.05 0.01
毕业率(%) 98.8 99.2
升学率(%) 98.6 98.6
教师人数(人) 7277 7316
小学 学校数(所) 206 205
在校学生人数(人) 267907 276744
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 100
辍学率(%) 0.01 0.01
升学率(%) 100 100
教师人数(人) 13133 14039
幼儿园 幼儿园数(所) 469 481
在园(学前班)人数(人) 122768 129617
教师人数(人) 7367 7929
特殊学校 学校数(所) 2 2
在校学生人数(人) 1322(含随班就读生) 1365(含随班就读生)
教师人数(人) 193 212

 

 

【教育督导】 2015年,市教体局开展中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区)督导评估,全市24个镇区均被评为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区。6月和11月,中山市分别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广东省督导评估和国家教育部的督导评估认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市100%的公办学校和91.8%的民办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继续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督导责任区和责任督学管理,全市评选出先进责任区22个,先进责任督学73名。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促进校园和谐和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和科学发展。继续开展镇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年内有沙溪镇等18个镇区被评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继续推进省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全年通过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24所,省规范化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9.8%。

 

【德育工作】 2015年,市教体局举办培训活动9场,培训全市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德育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等2万人次。全年全市共认定市优秀德育干部81名、市优秀班主任303名。4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山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专业性指导,有首批成员23人。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组织编印《中山市中小学创新开展家庭教育经验成果汇编》《中山市女生教育校本教材》《让每个班集体都散发出成长的气息——中山市中小学开展特色班集体活动经验成果汇编》,全面总结中山市特色班集体建设和女生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组织20所中小学参加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项目申报,其中通过省级立项课题学校16所,通过率80%,位居全省第一名。10月,中国德育杂志社采访市教体局和12所中小学校领导,并围绕“中山市特色班集体建设工程”主题对市教体局局长李长春进行专访,刊登于《中国德育》杂志2015年第22期。9月,坦洲镇林东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叙事德育》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奖(广东省仅10个获奖案例)。11月,广东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选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的家庭教育微电影《父爱不遥远》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五年工作表彰会。开展美德少年、“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美德少年438名,优秀学生干部460名。年内,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中学、市实验小学成功创建第一批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实验小学成功创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体育艺术教育】 2015年,市教体局制定《中山市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全市学校未来三年体育发展方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市共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30个,中小学生1.2万人参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举办中山市第一期体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中小学体育教师45名。3月18—21日,中山市承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来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江西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的700名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中山向与会人员推广东区朗晴小学、三乡镇平岚小学和小榄镇西区小学3所学校的校园足球经验。举办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和家长的2015—2016赛季“体彩杯”中山市校园足球“4+2”(“4”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2”指教师和家长)六级联赛,来自直属学校、镇区学校和高等院校的100支队伍参赛,进行主客场循环赛制,场次800场,三乡镇平岚小学、五桂山学校、实验中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坦洲教工队分获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和教工组的冠军(家长组未排名次)。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参加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入决赛作品46个, 其中市石岐第一小学的《我想》、石岐中心小学的《打虎小英雄》和《精卫填海》分获小学组声乐二等奖、舞蹈二等奖和戏剧二等奖,小榄镇菊城小学的《龙舌兰》获小学组器乐二等奖;市第一中学的《跳跃的舞步》《葡萄园夜曲》获中学组声乐二等奖,中山纪念中学的《盼》和《江南风韵》分获中学组舞蹈一等奖和器乐二等奖。12月16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办 “艺术梦,中山情”为主题的2015中山市艺术教师展演文艺晚会,教师舞蹈团、教师民乐团、教师管乐团、教师声乐艺术团的270名艺术教师参加演出。

 

【校园安全工作】 2015年,市教体局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制定《中山市教体局安全维稳月例会制度》,为全市校园安全维稳工作提供依据。依托“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网站,部署专题教育活动6个,完成率在全国地级市实验区中排名前三位。承办广东省第五届“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学校)4场。在全市中小学、市直属幼儿园、镇区中心幼儿园安装校园安全提示牌,推进“护校安园”工作,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组织全市校园安全专干赴厦门大学等培训班2期。举行中山市高等学校安全维稳联席会议及中山市中职学校安全维稳联席会议。开展教育系统突发事件隐患排查整治、安全大检查、消防安全检查、校车整改及并联审批、预防学生溺水等活动。加强不稳定因素排查力度,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检查。落实中小学每月1次和幼儿园每季度1次的应急疏散演练要求。

 

【学校卫生保健】 2015年,市教体局开展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视频培训班、学校营养配餐员培训班、青春期性教育师资初级培训班、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培训班等14期,培训2万人次。联合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等部门继续推广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完成市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和银奖指导和验收30所。完成中山市辖区132所中小学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全年共体检22万人次,发现疾病或体检有异常症状、体征的学生2000例。共组织以“选择健康零食”“预防肺结核” “口腔保健”“洗手与健康”“预防碘缺乏病”“食品药品安全”“ 青春期性教育” “预防艾滋病”等为主题的学生健康讲座100场。6—9月,组织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网上竞赛,全市2.03万名学生参加网上答题,评选出优秀奖300名,组织奖20名。全年开展不同健康主题宣传巡回展览7次,覆盖学校20所。开展全球洗手日系列宣传活动,参与“洗手小卫士”和“洗手标兵班级”评选活动学校85间,收到“洗手与健康”漫画文化衫参赛作品198件和“洗手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例参赛作品134件,评选出洗手小卫士100名、洗手先进班级100个。参加广东省控烟ppt(幻灯片)大赛,沙溪初级中学和沙溪理工学校的2件作品分别获三等奖和优胜奖。配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齐参与”大型公益活动,组织中小学生食品药品知识竞赛镇区决赛和市总决赛共50场,东升镇东方小学和小榄镇华侨中学分别获小学组和中学组冠军。

 

【语言文字工作】 2015年,市教体局、中山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完成镇区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和面向社会申报教师资格人员的普通话培训224人次,测试2126人次,验证率98.02%,其中92分以上(一级乙等)2人,80分以上(二级乙等)752人,占测试人数的35.38%。以“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主题,开展第18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举办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5月,举办中山市第三届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全市48支参赛队分为6组参赛,评出金牌奖1队、银牌奖3队、铜牌奖4队、优秀奖8队。5—7月,举办中山市第七届“税务杯”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全市中小学12万名书法爱好者参加选拔赛,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作品701件,其中软笔书法作品305件,硬笔书法作品396件,评审出一等奖70名、二等奖140名和三等奖204名。推进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工作,大涌南文小学和大涌旗南小学学校通过市级评估。全市有语言文字示范学校105所,其中国家级4所、省级11所、市级90所。

 

【数字化教育工程】 2015年,中山市引入各方社会资源参与“在线教育”工作,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3家运营商签署《教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1月,成立中山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并由该协会牵头组织志愿者共同开发“中山教育人人通”平台,成立中山市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和教育信息化技术创客工作室。“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云阅卷”平台项目作为广东省“教育管理变革”项目代表参加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暨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并受到教育部副部长等领导的肯定。课题《基于中山教育城域网的分布式网络协同云阅卷模式的应用实践与研究》获2015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比一等奖。在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中山市有获省级奖作品157件,全国奖作品10件,其中全国一等奖作品5件。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市共“晒课”2992节,评出市优课一等267节,其中省级优课70节,国家级优课24节,优课百分比居全省前列。利用新媒体开展宣教工作,开通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向全市学校免费提供校园门户网自助站、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配套服务。

 

【课程改革】 2015年10月22—23日,中山市承办以“数字化学习与教材教学变革”为主题的第二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基地交流研讨会,并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广东出版集团数字公司共同签订“中山市校园信息化创新应用工程”三方实验框架协议,中山市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全国第21个实验基地。实验基地落成后,人教社课程所将与中山市开展在课程教材研究、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教育科研】 2015年,市教体局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和“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全市“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共获立项17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15项、自筹经费2项。组织中山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审活动,评出普通项目获奖成果9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0项;小课题项目获奖成果56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40项。

 

【教师培训】 2015年,中山市研究制订《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年全市培训项目100项,由全市统筹安排培训经费1465万元,镇区投入培训经费6000万元,培训2.76万人次。调整充实干部教育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对培训工作领导,统筹规范项目及经费安排,完善项目督导和绩效考核,开展培训专项调研,制定2015年度教育干部(校长、园长)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组织名师名校长赴台湾教育考察交流,举行全市中小学校(园)长培训班、实施初中青年干部“3680”种苗工程项目(指分3年6期共培训80位初中校长后备队伍)项目培训、女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者高级研修班、英语青年骨干教师暑假强化培训班等培训研修班93个。

 

【名教师、名校长工程】 2015年,市教体局印发《中山市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在市教师进修学院建立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在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设立名教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加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和管理,7月2—3日,在各位名师所在学校举行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挂牌仪式 。继续实施“名师在行动”计划,发挥省市名校长名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开展名师讲师团巡回讲座、名师名校长论坛各8期,参加人数5000人次。启动名教师名校长巡讲活动,开展“2015年中山名师在行动——送教上门”活动,组织6位名教师前往黄圃镇、神湾镇、阜沙镇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镇区送教上门。2015年,全市评选省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省名师工作室11个,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人才22人、省骨干校长8人、省骨干教师72人和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

 

【干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2015年,市教体局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交流任职科级干部6人。制定《中山市关于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各镇区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全面启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换届市直属学校校(园)级领导班子,78人受聘为新一届市直属学校校级领导,其中正校长13人,副校长65人(含主持全面工作副校长5人),校级领导交流任职12人。年内东区8所中小学校长全部交流轮岗,石岐区7所小学、2所中学校长交流任职,全市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人数820人次(其中校级领导161人次),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2.49%。

 

【中山市教师健康基金】 2015年,中山市教师健康基金接受全市高校、中小学、民办学校、幼儿园共2.6万名教职工捐款,用于补助因重大疾病或突发重大事故等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教职工,捐款总额264万元。全年向2211人发放医疗补助701.25万元,拨出134.6万元为2.24万名65周岁以下的教职工购买重大疾病、疾病身故、意外身故保险;44人获保险公司赔付132万元。

 

【教职员招聘与教师职称评定】  2015年,中山市采取在定点高校公开招聘和在市内统一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招聘教职员。分别在湖南师范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组织定点高校公开招聘,在市内组织统一公开招聘和小型的局属事业单位专场公开招聘,全年招聘教职员478人,比上年增加33.52%。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初次认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1070人,其中中级201人、初级869人。申请中专高级讲师评审16人,通过11人,通过率68.8%;申请中专讲师评审8人,通过7人,通过率87.5%;申请中专高级实验师评审2人,通过2人,通过率100%。

 

【扶困助学】 2015年,中山市镇两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2068人次,资助金额253.68万元,其中涉及市专项资金资助1089人次,资助金额188.32万元。通过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718人,资助金额275.2万元;续发助学贷款2人共2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为全部贷款学生贴息1.09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累计筹集6953万元。全年各镇区可支配扶困助学资金1229万元。

 

【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 2015年,中山市根据国家坚持以流动人口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入学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实施流动人口积分制入学管理办法。全市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87574人。年内,中山市积分入学指标有1.97万个,比上年增加49.2%。积分入围人数占申请人数的63%。继续放宽随迁子女中考政策,凡父母一方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参加社会保险,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等方面符合相关条件,且学生有连续3年中山市学籍,均可报考全市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全年共有6532名外省户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其中符合中山市随迁子女中考政策条件的考生3439名。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幼儿园481所,在园幼儿12.9万人;托儿所305所,在所幼儿2.28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超99%。全市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7500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4965人,占比66.2%。全年新建规范化幼儿园14所,改建或扩建幼儿园13所,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7447个。市教体局制定《中山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山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和《中山市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园的承办和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7月,中山市获广东省教育厅评为成为首批省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市,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政法幼儿园等6所省一级幼儿园成为广东省《指南》实验园。启动“幼儿园名教师科研工作室建设”项目,第一批共15名骨干教师成为名教师培养对象。全年培训幼儿园园长300名和幼儿园各岗位教职工4000人次。

 

【义务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全日制普通小学205所,普通初中82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升学率均为100%,小学在校学生27.67万人。初中在校学生9.82万人,毕业率99.2%、升学率98.6%。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1355人,其中本科学历15510人、研究生学历740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0687人、中级职称9794人、高级职称874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00%的公办学校和91.8%的民办学校达到广东省标准化学校标准。

 

【特殊教育】 2015年,中山市在校残疾儿童少年1365人,其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695人、随班就读472人、送教上门198人。全市有特殊学校专任教师21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5人、本科学历131人、大专及以下学历46人。落实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补助标准,2015年起对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残疾学生以每生每年3300元的标准发放免学费补助资金。开展“随班就读”“送教服务”工作,送教上门经费提高至每年每生6000元。在镇区原有的6个特教资源教室基础上,新建开发区香晖园小学、东区朗晴小学、东凤中心小学、坦洲同胜小学、阜沙中心小学特教资源教室5个。

 

【普通高中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全日制普通高中20所(含6所完全高中,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4.75万人。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456人,其中大专学历17人、本科学历2490人、研究生学历949人;初级及以下职称935人、中级职称1555人、高级职称966人。全市共有中山纪念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中学、桂山中学、市第二中学、东升高中、龙山中学、小榄中学、濠头中学10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民办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民办中小学校73所(包括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6.1万人。有民办中小学教职工9648人,其中专任教师8302人。教育培训中心(民政部门登记)共280所。市教体局制定《关于核定我市民办学校办学规模的通知》,核定民办学校办学规模,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落实年检制度,在《中山日报》公布全市443个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结果,公布办学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仍未取得续期办学许可证的教育培训中心46所。举办民办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研修班、民办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民办小学校长跟岗培训、民办学校书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民办学校董事长提高研修班和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培训班等7个培训班,提升民办学校校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加快建设民办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分阶段录入和审核全市民办教育机构和人员基本信息,完成一期、二期平台建库。通过竞争性项目申报的办法,优化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使用,调动民办中小学创建标准化学校的积极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全市民办学校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67所,占民办学校的91.8%,年内新增34所。促成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违规经营幼儿教育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会同消防、食药监、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违规经营幼儿教育机构专项整治,打击幼儿教育机构无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行为。

 

【高考录取】 2015年,中山市参加高考学生16306人,普通高考专科以上共录取15755人,比上年增加71人,总录取率96.6%,高出全省19.24个百分点。重点本科录取3498人(含西藏生33人),增加911人,重点本科录取率21.45%,高出全省11.9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共录取10426人,增加919人,本科录取率63.94%,高出全省26.64个百分点。“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高职类共录取1132人。985、211高校共录取1332人,占重点本科录取人数的37.97%,其中北京大学录取3人,清华大学录取12人。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市属职业技术学院2所,全日制在校生14337人;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14所(含体育运动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含国家级示范校3所、省级示范校1所)、省级重点学校7所。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在校生4.35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持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毕业,中级工占86.04%,高级工占3.7%,就业率100%。11月14—15日,分别在市中等专业学校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山市第十七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设现代制造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会计5类18个竞赛项目,有11所中职学校共380名选手参加比赛,获一等奖40人、二等奖79人和三等奖116人。3月,参加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共有获奖师生232人,其中一等奖14人、二等奖67人、三等奖112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小榄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工业产品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获二等奖2个。中山市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17个试点市之一,被广东省教育厅首批立项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之一。

 

【成人教育】 2015年,中山市有省骨干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市级示范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6所、市级示范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9所。全市有13个镇区创建成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占镇区总数54.16%,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各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5种重点对象(包括退伍军人、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技术人员、乡镇企业职工、在乡初高中毕业生)24.2万人次,培训率86.5%。全市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考试6908人,录取5979人,录取率86%;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含中英管理段证书考试)累计报考15072人次,比上年减少8283人次。全年有1345人获毕业证书,其中自考专科毕业208人、本科毕业1137人。11月20日,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广东省总开幕式暨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中山市举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昭文,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等领导出席相关活动。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概况】 2015年,中山市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5所普通高校和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1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全市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99万,各类各层次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学员3万人。3月28日,中山市与省教育厅签订《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框架协议》,并举行“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挂牌仪式,中山市成为全省首个建立省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地级市。12月,英国考文垂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领导考察三角镇民森工业园和五桂山职教园区,就合作举办高水平大学举行会谈。

 

(罗福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位于石岐区学院路1号。2015年,学院设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9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新增翻译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专业,共有39个本科专业,招收全日制本科新生5152人(其中中山生源545人),在校生1.7万人。成人本科、专科教育招生804人,在册学历教育人数3660人。2015届本科毕业生3237人,毕业率96 %,其中2440 名毕业生获学士学位,授位率75.4%。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98.10%。录取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2人,5位教师首次在电子科技大学独立招收研究生,首批15名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年内晋升高级职称教师15人,教师梁瑞仕、马慧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授朱东黎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教师郭磊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学院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次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招收105名“2+2”(即在高考中招收优秀学生进入联合培养班,入学后前2年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习,后2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联合培养学生;落实《2015—2017年实验室建设规划》,构建“54321”(即实验室分5个层次建设,搭建4个平台,建成3个实验教学中心,建设2个校内基地,形成1个“全过程、阶梯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育人平台,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10.2%;引进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创建新型学习模式;2015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14项,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参赛作品“LIVE, SUCH AS MOON(爱如明月)”获“亚洲红点奖”——台湾光宝创新奖之特别奖。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5年度“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排名位居35所地方本科院校中第十一位,位居广东省独立学院的第三位。

  2015年,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市纵向科研项目立项51项,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05项;科研经费1392万元。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8篇,其中57篇论文被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S)数据库收录。成功申报产业化实用新型专利7个。《基于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和《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2个课题获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立项,《计算机学院“科技进社区,我们在行动”》获中山市“红色创投”项目立项。3月28日,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落户学院。12月29日,以学院为主的中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落户中山市石岐区置贤大厦。在武书连2015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2013年起连续3年居排行榜的综合实力第四位,在其单项排行中,学院教师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四位,在教学科研效率排行中居第六位。

 

(李强成)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山电大”)位于石岐区孙文中路134号。校园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校舍9栋。学校有多媒体和网络教室38个,大型多功能讲学厅1个,大型会议报告厅1个,配备成套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和远程教学平台。2015年,全校在编教职工69人,其中具正高职称者2人、副高9人、中级39人、外聘教师22人,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所有教师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35人、双学士1人。本专科设人文社科、公共基础、经济管理3个系,本科设行政管理、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9个专业,专科设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12个专业。与小榄实验高级中学、三乡理工学校等9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办学规模。2015年,有在校学生6777人,其中开放教育在校生数5597人,奥鹏网络教育在校生数1180人;毕业生2279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492人,专科毕业生人数1787人;全年招生2887人,其中开放教育学生2028人,网络教育新生807人,中职生52人。年内,中山电大共有30项课题立项,其中省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项、省远程教育基金课题1项、中山市改革办公室改革评估课题1项、市社科联课题2项,校级课题立项24项。

  2015年,中山电大被广东开放大学评为2015年度广东电大系统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获广东开放大学2015年基层电大绩效考核优秀名次。教师吴玉娟的论文《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刚果民主共和国及另五人诉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一案反思》获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宋建辉的课件《图文混排》获广东开放大学首届微课比赛三等奖,吴玉娟的课件《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和高明鸣的课件《拉弗曲线》分别获广东电大系统首届行政管理、法学等专业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优秀奖,叶丽红的课件《社会保障学》获2014年度广东省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奖二等奖,骆娜的课件《管理学基础》、曹林的课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和肖新花的课件《资产评估》均获2014年度广东省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奖三等奖,韩丽萍的项目《中国梦视域下的社区居民生态素质教育探究》被市社科联评为2013—2014年度中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黎静的论文《在线教育来潮:老师的困境与出路》获二等奖,并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首届中青年学术新秀,梁燕琴获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教材支持服务优秀奖,韩丽萍、曾海涛、刘曙芸、黄珂被市教体局评为 2015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佘召武、曾永镇获2015年度广东电大系统教材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学生钟彩凤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评为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王琦婷、刘煌、林泽龙获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举办的中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之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获优秀奖,欧阳彬沛、黄志勇获市教体局的禁烟PPT大赛一等奖,刘宣、洪小诗、欧阳彬沛获市公安局举办的市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优秀奖,赖诗诗获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举办的市国学修身演讲比赛二等奖。

 

(李昶罕)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 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长命水大街13号。校区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8万册。中山校区设药学、药事管理、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保险学等28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2015年在校生8804人,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8154人,继续教育650人。2015届本科毕业生2066人,继续教育毕业生310人,就业率98.97%。中山校区有常驻教职工240人,具副高级以上职称者64人,有博士学位人员6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

  2015年,校区获各类科研立项27项,立项总金额385万,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肉火龙果色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1项,省级以上课题17项。校区教师全年发表论文120篇,其中48篇被世界著名四大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9篇,主持编写或参与编写(《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食品工艺学实验与生产实训指导》《中国消费文化观念的媒介呈现研究》)3部教材。

  2015年,校区内各二级教学单位加强与中山市及周边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71家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年内新增加卡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协和医院、珠海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基地,比上年增加13家。

  化工学院2012级和20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朱文龙、陈邓南等组成的“化合物”队和林梓坤、郑佳欣、刘晓鸿等组成的“iEG”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分别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校区1个队获广东省二等奖,7个队获广东省三等奖;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校区学生组队获得《一款中药美白淡斑霜的制备及功效评价》《紫色甘薯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生活质量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等8项作品获三等奖。国际贸易专业卢彦呈团队的《食悠游》,物流管理专业庄燕平团队的《“跑腿儿”校园快递帮拿服务》,化妆品专业朱明明团队的《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获中山市大学生科技节之旅游路线设计大赛三等奖、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三等奖。中药鉴定专业的郭少枫等在中山市“移动梦想杯”法律安全知识进校园竞赛中获三等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余捷等获中山市体艺节羽毛球团体冠军、化妆品专业的王丽丹等获市体艺节乒乓球女子组团体冠军。

 

(高 黎)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大道60号。设包装印刷、现代服务、装备制造、光电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药、管理工程8个系42个专业。2015年招收全日制学生1994人,在校生6586人,2015届毕业学生2616人,就业率99.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招收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058人,在校生2452人,成人学历毕业生1414人。学院有被市教育和体育局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18人,教师涂志刚、赵斌成为广东省第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物培养对象,教师李小玉、高艳飞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度培养对象, 教师陈海生、周柳奇被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分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核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学院成为全省高职院校中最早启动章程建设并获省教厅首批核准的高校之一。9月17日,学院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验收专家组的省级验收。

  2015年7月13日,学院获省教育厅批复成立2015年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选定印刷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为首批试点专业。9月,开办首届“中荣学徒制班”,共招收学徒11人。与肇庆理工学校、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等中职学校开办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项目,邀请企业、行业参与5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继续打造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的订单班,形成“校企合作、产教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广东德讯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协作,共建创业实训基地;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创业孵化基地——“易创空间”,获市政府投入885.4万元;与中山美居校企合作共建中山美居创业孵化基地。7月10日,获教育部中心研究所批复,华南职教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落户学院。

  2015年,全年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0篇,比上年增长24.3%,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75项、授权18项,分别增长23%和157%;新增横向课题17项,增长30.7%。6月30日,光电工程系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持的“职业教育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国家教育部立项,成为2015年立项的22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之一;包装印刷系参与教育部《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获立项为2015年省级特色专业。年内组织申报项目171项,获立项61个,其中省级项目25个;获中山市第二批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项目27项,其中重大项目立项4个,占本次立项全部重大项目的36%。樊向前主持的“中小制造型企业发展战略路径与商业模式创新”项目获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批复立项,获培训资助经费30万元,学院成为首批和中山市唯一“广东省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承办机构。2月11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11个项目获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其中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项,省级精品开放课程5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项。4月28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项目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学院光电工程系参赛2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项目”广东赛区三等奖。

  2015年,学院承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和体育局等单位培训任务59班次,培训6343人次。培训“包装印刷技术”国培项目10人,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定制“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58人次。举办经济管理、艺术设计、文化修养、实用科学与创新创业等社区教育培训课程21期。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3班次,培训学员9668人。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交流,选送2批共33 名学生赴台湾短期留学,教师赴台湾交流13人;组织骨干教师及管理干部赴新加坡进行为期15天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创新培训;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洽谈合作事宜。

 

(徐 敏)

·资料链接·

“中高职‘ 三二分段’”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即学生经过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或省(厅)局级行政部门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行业学会颁发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获得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专业技能课程等级证书B级以上证书。学生经过高职学段学习,掌握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取得相应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并获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771人,成人教育学生3538人。年内自主、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高考招生共2793人,成人学历教育实际录取2293人。2015届毕业生2531人,就业率99.53%,居全省高校本专科第一位,比全省本科院校平均高5.45个百分点,比专科学校平均高3.62个百分点。全校教职工591人,专任教师4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1.9%,中级职称教师占58.6%。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4个、二级教授1人和省高职院校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企业兼课教师405人,专业课专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1:1。教授赵长明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教师许彤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广东省技术能手,教授张刚被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省教育厅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年内成立中山市马驰灯具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陈培臣、陈俊荣、周雪清、潘质洪4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学校位于东区博爱七路25号。

  2015年,学校内设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机电工程、艺术设计、创业教育5个学院及素质教育中心1个中心。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建成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35个;与镇区共建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小榄学院4个产业学院。年内古镇灯饰学院召开第一届董事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董事会领导成员;小榄学院完成全日制学生实训教学任务200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和培训3008人次;南区电梯学院与中国建机院、南区政府和广东省不止投资公司组建中山电梯工程研究院,为华南地区电梯产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学校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获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商务管理(跨境电商)、社会工作4个专业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启动服装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3个省级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项目和《裤装制版与工艺》《服装立体裁剪》《茶艺》《胆机设计与制作》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学校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有15个。

  2015年,学校各级各类教研科研立项和委托项目81项,获资助180.5万元,其中获中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省科技厅立项1项。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97项,其中实现“电子积木以及应用该电子积木的电工电子教学装置”“智能唤醒灯具”“便携式太阳能诱虫装置”3项实用新型专利转让。学校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开发表论文42篇,院长吴建新出版专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1部。教师参加微课开发设计比赛获国家级奖项1个和省级奖项17个。学校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会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颁发广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获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15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38个,获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项6个,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8个。学生舞蹈作品《荔乡姑娘仔》获省职业院校舞蹈展演一等奖,篮球队获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第一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评国家重点项目1个,省重点项目3个,全国优秀实践团1个,全国百强团队1个。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位居第一名。校报获全国、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奖项13个,其中一等奖2个。在省教育厅举办的新媒体创意大赛中,学校办公室的《粤T·ZSP65普法列车》获大赛一等奖。“劳动体验塑造学生品格”项目获评为中山市2015年特色修身项目,《“受助、自助、助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项目获评为“首届广东省高等学院资助育人优秀项目”。学校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孵化中心示范点。校青创空间被认定为2015年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2015年,学校成立“中山市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站”,70名师生到镇区和企业开展科技和社会服务。4个检测中心为企业提供30项检测服务,其中电梯专业社会服务创收超60万元。10个隶属于学校的市级研究所(中心)提供技术开发等服务支持,其中安全研究所为20家企业提供服务,自动化研究所开展技术攻关10项。学校组建SMT(表面安装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6个。9月22日,设中山首个雅思考点,全年社会考试量2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889人次;帮助70位退役士兵完成学历报名及入学考试,完成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2.43万人;短期培训人数3.04万人次。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的英语短期培训项目和专升本项目开展,派出86名学生赴境外学习。

 

(胡晓庆)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属第三批A线录取院校,有中山市五桂山、广州市越秀区、佛山市南海区3个校区,主校区位于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学院设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财经、文法、机械与自动化工程、数码设计与制作、管理工程、外语、汽车工程9个系和工商学、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和基础教学3个部。2015年,学院招生4042人,全日制在校生9994人,2015届毕业生3599人,就业率99%。有教师710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人,校内兼课教师28人,“双师素质”教师271人。具高级职称者101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硕士学位及以上293人,其中博士15人。年内从行业企业引进技能型教师5人,3年以上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年限的专任教师增加7人。有校级教学名师10人,“千百十人才培养”校级培养对象18人。学院校长刘文清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教师蓝天、张劲珊获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等评为南粤优秀教师,教师文展红获评为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5年,学生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奖项64项。学院教师承担纵向课题9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横向课题8项,到账经费30.86万元,其中新签约5项,到账经费12.36万元。3月,学院研究员吴结申报的课题《社会治理创新中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权及其保障机制研究:以发达地区为例》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机械系学生罗鸿荣、谢壁衡等的《基于自动离合的自平衡多功能遥控电动鞋》通过4项专利申请受理;机械系学生黄竟棠、庄文生等的《带有除PM2.5和除有毒有机物气体的空调系统》通过1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

  2015年,学院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年接待学生量5.7万人次,接受半年实习学生772人,派出指导老师、学生管理人员768人次,基地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346人,录用率44.82%。学院设秘书、制图员、通用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鉴定考点11个,全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121次,其中高新类鉴定338人次,全省全国统考鉴定783人次。

 

(谌亮军)

·资料链接·

“双师素质”是指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中山市技师学院】 中山市技师学院建校始于1980年的佛山地区技工学校中山分校,2010年改称现名,是国家级技工院校。现有东、北2个校区。其中东校区位于东区兴文路72号,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北校区位于黄圃镇马新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学院设机械系、电气应用系、计算机应用系、汽车系、机电系、家电系、现代服务系、食品化工系和旅游服务9个系35个专业。2015年学院共招生3215人,在校生13201人,2015届毕业1821人,就业率99%。学院有教职工616人,具副高职称者87人。年内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称号。10月28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通过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三部委验收;7月4日,院长郭敏雄名校长工作室挂牌。

  全年学院教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项900项,其中国家级400项,结题立项课题18项。教职员工在各级各类成果中获奖23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09项,省级荣誉11项,市级荣誉113项。获国家级和全国性技能竞赛奖5项9人次,获省级技能竞赛奖 31 项 48 人次,获市级技能竞赛奖67 项 73 人次。教师谢坤、郭杰钊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界技能大赛获机电一体化项目银奖。

  2015年,学院新增签定合作协议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钜邦模具厂、中山市旺来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累计合作企业122家。10月29日,举办首届“海港”杯奖教奖学基金颁奖仪式,有37人获奖。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并与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获赠专业软件。保持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交流合作项目的商讨、跟进和交换学习工作,深化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合作项目,委派教师参加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座谈会。承担广东省教育厅教师对口帮扶,完成云南技师学院师生对口交流工作以及283名学生赴天津参加自学考试大专学习的对接工作。

  2015年,学院落实“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完成企业在职人员培训6149人次、鉴定24973人次;完成汽修技师培训包开发,将汽修课件、视频等内容打包教学。为中山公用集团水务部、立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2家企业量身订制“测量仪器使用”和“精益生产管理”2门短训课程。受广东省考试院等部门委托,全年举办大型考试17场,参加人员2.5万人次。

 

(魏 来)

上一篇: 教育(201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综 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