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7》 【成文日期】2016-12-31 【点击率】735次 | ||||||||||||||||||||||||||||||||||||||||||||||||||||
【教育事业概况】 2016年,中山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督导复检,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称号。普通高考第一批本科、本科以上以及总上线率首次均排名全省第一,首次实现高考“全满贯”。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和英戈尔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办学意向书。全年全市教育总投入103.32亿元,其中高等教育投入11.45亿元,中等职业教育投入9.49亿元,普通教育投入65.23亿元,其他教育投入17.15亿元。市财政核拨教育经费6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17.52%。年内,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简称“市教体局”)完成审批服务事项2000多件,其中筹设、正式设立、变更、注销、有效期延续等行政许可审批件633件,包括幼儿园211件,教育培训机构63件,中小学2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54件,校车使用许可137件,教师资格认定166件,网上受理率及全流程办理率100%。市教体局驻东区博爱六路12号。
2015-2016年中山市教育事业情况表
【教育督导】 2016年2月,中山市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称号;6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督导复检,开展中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区)督导评估存在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全市24个镇区整改工作完成率95%以上。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创建工作,12月,完成第五届中山市督学聘任工作,聘任市督学195人。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督导责任区和责任督学管理,全市有先进责任区20个,先进责任督学81名。开展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开展镇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年内获评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有沙溪镇、石岐区、南区、开发区、古镇镇、板芙镇、横栏镇、大涌镇、黄圃镇、西区、南朗镇、五桂山、南头镇、三角镇、民众镇、坦洲镇、东区、阜沙镇和三乡镇19个镇区。推进省规范化幼儿园和市一级幼儿园建设,全年通过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幼儿园26所,获评为“中山市一级幼儿园”幼儿园9所。出版《中山市教育“创强争先”工作纪实》,展示中山市近10年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创强争先促均”成果。
【德育教育】 2016年,中山市德育人才库初步建成,培训培养学校德育工作骨干力量及后备人才。成立55人组成的中小学“德育干部成长联盟”和100人组成的“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联盟”,力争用4-5年时间培养一批“德育管理名师”和“名班主任”。在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3人分获中职组、普高组、小学组的综合成绩一等奖,1人获初中组综合成绩二等奖的第一名,并有5人次获单项比赛的一等奖,市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全市德育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东区朗晴小学召开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编印《文化的力量——中山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汇编》,总结2014年以来中山市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高中阶段学校高一新生军训引入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助力中山市全民禁毒示范市创建工程,全市无在校学生吸毒。1月,市教体局获“全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创新单位”称号,是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的通知》,在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举办中小学家委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编印《中山市中小学家委会工作经验汇编》。中山市教师参加全省首届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东区水云轩学校、石岐中心小学、三乡理工学校、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为第二批“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当中,中山市获批重点课题13个,一般课题33个,共46个。
【学校安全工作】 2016年,中山市总结“2+5+5”(2指的是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5指的是“教育实验区模块”“天天讲安全模块”“安全主题教育模块”“法制教育模块”“安全知识普及模块”;5指的是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三防”安全管理体系、常态化应急演练体系、安全检查督查工作体系、联防共建平安体系)中山教育安保模式,出台《中山市教体系统安全检查督查工作制度》,制定《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高等学院安全检查工作清单》,规范溺水治理、校车安全、暑期等安全管理。依托中山市安全教育实验区,组织预防溺水、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防汛常识、校车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全市有8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东凤镇教育部门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县级安全教育实验区全国示范单位,有3所学校被评为安全教育实验区全国示范学校。举办全市校(园)长安全管理培训班,派员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应急疏散演练培训班,组织各镇区教育安全专干观摩纪念9·18人防疏散演练、校车应急疏散演练。联合中山海事局开展“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推动“平安校园”一期工程,全市110所学校门口新装高清探头220个。联合市安委办、公安局、消防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开展安全检查及专项排查行动。承办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和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工作研讨会。校车安全管理、创新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2项工作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并在广东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表彰。
【学校卫生保健】 2016年,市教体局组织全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视频培训会、中小学校疫情报告人培训班、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员培训班、青春期性教育师资培训班、学校营养配餐员培训班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等培训班15期,培训近2万人次。全年组织以“肉类加工食品的选择”“预防肺结核”“儿童保健常识”“口腔保健”“保护视力”“ 青春期性教育”“预防艾滋病”等为主题的学生和家长健康讲座近100场。组织“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学生营养日”和“全国爱牙日”4场主题纪念日现场宣传活动。在“预防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知识竞赛”中,参加网上答题活动有学生2万多名。联合市卫计局等部门推广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通过健康促进金奖、银奖和铜奖验收的学校有36所;通过中小学规范化食堂验收的学校食堂有7间。全年完成学生健康体检中小学校有132所,体检学生约22万人次。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15年学校健康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中,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老师陈晓洁的《生命来之不易》获二等奖,东凤镇小沥小学老师张丽玲的《小小手旅行记》和三角镇三角小学老师许嘉天的《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获三等奖。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16年中小学健康教育说课比赛中,中山市获优秀组织奖,华侨中学李荔和沙溪龙瑞小学吴乐红分获高中组和小学组三等奖。市石岐中心小学等15家单位获“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称号。东区水云轩小学获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单位。
【语言文字工作】 2016年,市教体局完成镇区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和面向社会申报教师资格人员11批次的普通话测试培训3388人次,实测人数3154人次。其中,3131人获普通话证书,验证率99.27%;普通话成绩达二级乙等80分以上1996人,占验证人数的64.75%,比上年提高20%。获一级乙等92分以上15人。围绕“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活动主题开展第19届推普周活动,推进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工作,通过省级评估学校3所。全市共有语言文字示范学校105所,其中国家级4所,省级14所,市级87所。通过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学校3所,全市有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6所。举办中山市第四届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48支参赛队分为6组参赛,评出金牌奖1队,银牌奖3队,铜牌奖4队,优秀奖8队。举办中山市第八届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评选出优秀组织奖14个,小学、中学、教师硬笔组奖项515个;小学、中学、教师软笔组奖项433个。
【数字化教育工程】 2016年,市教体局引入各方社会资源参与“在线教育”工作,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签署《教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8月13-14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的“基于e-数学实验室环境下的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研究”研讨会在市第一中学召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市共晒课(即分享课程)3263节,112节优课获评为省级优课,44节优课获评为国家级优课,国家级优课比上年增幅83%。由市教研室老师刘燕主持,石岐中心小学梁丽文、陈玉婷和实验小学肖振汉参与的“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项目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在线会客室活动,并于12月28日面向全国直播。全市有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22项。在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中山市有157件作品在全省比赛中获奖,10件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其中5件学生作品获全国一等奖,是中山市参加该项活动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在第十三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评选活动中,中山市上送的作品获一等奖17个,二等奖34个,其中中山纪念中学的原创作品《无惧》获最佳创意类金犊奖。全市选派30件作品参加首届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客大赛,其中获特等奖作品2件,获一等奖作品15件,获二等奖作品8件,获三等奖作品5件。
【教育科研】 2016年,市教体局组织申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和2017年度教育科研项目,获立项28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25项。组织评审市2016年市级立项课题,收到申报项目895项,比上届增加144项。评审立项重点课题16项,规划课题210项,青年课题67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项课题13项。中山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33项,包括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
【教师培训】 2016年,中山市制定实施教育干部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研究制定《中山市新一轮“强师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推动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局干部教育培训与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对培训工作的指导作用,统筹规范培训项目及经费安排,完善项目督导和绩效考核。实施初中青年干部“3680”种苗工程二期培训,启动中山德育名师5160(5年160人)工程培训项目。全年全市统筹培训项目92项,培训经费1103万元,镇区投入经费7057万元,市镇培训经费8160万元,培训人数35.51万人次。
【名教师、名校长工程】 2016年,市教体局组建中山市第三届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25个,其中名师工作室19个,名校长工作室6个,招募工作室成员232名。4月26日,挂牌成立“中山市名师名校长联谊会”,开展教育教学及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开展“名师在行动”巡讲活动,让名师带徒、送教、讲学成为常态,逐步实现全市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名师资源,全市组织名师“送教上门”300多节次,开展“名师巡讲”30场次,中山名师送教遍及全市所有学校,并深入到贵州、新疆、西藏等地,名师资源惠及人群超过1万人次。
【校长职级制评定】 2016年,中山市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职级制评定,出台《中山市校长职级制指标体系》(修订版),制定《2016年中山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工作方案》,外聘专家对申报高级一等校长进行述职答辩,联动督导室组织实施校长实地考察及评价。申报校长职级有256人,其中,中小学校长238人、幼儿园园长18人。申请保持原职级53人,初级校长52人,中级二等校长70人;申报自动晋升中级一等25人,自动晋升高级二等29人,自动晋升高级一等11人;申报特级校长2人。12月,评审工作完成。
【教师职称评定】 2016年,中山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施职称过渡,全市办理职称过渡1.9万人。完成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后首次评审,申报正高级评审11人,通过6人,通过率54.5%;申报副高级606人,通过213人,通过率35.1%;申报中级999人,通过564人,通过率56.5%;申报初级176人,通过144人,通过率81.8%。完成中专系列讲师职称评审,申请高级讲师评审59人,通过23人,通过率39%;申请讲师评审73人,通过54人,通过率74%;申请初级评审2人,通过2人,通过率100%。开展基础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资格初次认定工作,申请初次认定1321人,其中中级138人,初级1183人。
【教师资格评定】 2016年,中山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全市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023人,报考科目4747科次,实际考试1458人,考试合格1912科次,科目通过率40.3%,合格人数431人,通过率29.56%;报名参加面试314人,实际面试311人,到考率99%。全年全市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取得教师资格166人。年内,采取在定点高校公开招聘和在市内统一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招聘教职员,分别在江西师范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组织1场定点高校公开招聘,在市内组织1场大型统一公开招聘。全年招聘教职员463人,比上年减少3.13% 。
【扶困助学】 2016年,中山市市镇两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1860人次,资助金额198.10万元,其中涉及市专项资金资助970人次,资助金额147.67万元。通过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631人,资助金额239.15万元;续发助学贷款2人2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为全部贷款学生贴息0.4万元。市扶困助学专项资金7429.31万元,全年各镇区可支配扶困助学资金1200万元。
中山市教师健康基金接受全市高校、中小学、民办学校、幼儿园共2.6万名教职工捐款,捐款总额264万元。全年向935人发放医疗补助423.26万元,为2.23万名65周岁以下的教职工购买重大疾病、疾病身故、意外身故保险拨出134.3万元;52人获保险公司赔付192万元。
【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 2016年,中山市有积分入学指标23270个,比上年增加18.12%。积分入围人数占申请人数的69%。全市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有95426人。全年有5661名外省户籍考生报名申请中考,其中符合中山市随迁子女中考政策条件的考生有4926名。
【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研讨会】 2016年3月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协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工作研讨会在中山中等专业学校召开。省内外安全教育实验区部分代表、广东省各地级市教育局、中山各镇区文体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幼儿园等有关负责人110多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介绍安全教育实验区概况、安全教育实验区主要内容、全国实验区2016年重点工作、广东省实验区工作计划等四大方面,并交流全国部分实验区的经验做法。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地级市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共建安全教育实验区首先发言,中山市构筑起以安全教育实验区平台为依托的“1+N”安全教育模式,有力提升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以小手牵大手,较好带动整个平安中山建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