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201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2078次

【城乡规划概况】 2014年,中山市城乡规划局(简称“市城乡规划局”)确立并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规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三规合一”编制,配合住房城乡建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规划督察,开展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审计等“3+2”共5项重点工作。全年业务收件共31793宗,发件27570宗,日均处理案件106宗;行政发文3021份,比上年增长56%,处理信访、网络问政、媒体采访等374份,增长30%。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0条,其中包括规划公示、新闻动态、政策法规等栏目。通过腾讯和新浪微博发布规划信息动态550条。依申请受理政府信息公开21起,均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回复。发挥城乡规划工作在空间统筹、资源保障和引导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保障全市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与幸福和美中山建设。市城乡规划局驻东区松苑路2号。

 

【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稳步落实区域一体化前期成果,推进南头镇、东升镇、古镇镇等城际轨道站点周边土地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综合利用,督促、指导相关镇区优化相关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各站场TOD综合开发实施创造条件,并推进岐江新城和城轨中山北站、中山站“一新城两枢纽”区域联动发展。推进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规划与研究,开展深茂铁路、深中通道、南沙疏港铁路、广中珠澳等线路前期工作,与市发改局开展《中山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 《中山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广州至中山至珠海至澳门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的委托编制,并完成规划初步方案。推进粤港澳规划合作,探索大珠三角协调发展新机制,完成广中珠澳预可编制报告;在珠中江三市合作编制的《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基础上,加强与三市在区域合作、综合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

 

【重要规划编制】 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推进全市重大平台规划,保障全市新增长极规划建设。

  翠亨新区 市城乡规划局快速推进新区各项规划,完善《翠亨新区总体规划》成果,协调翠亨新区用地规模及项目落地,协助完善翠亨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通信、电力工程、燃气工程及给水工程专项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开始实施,综合交通规划向社会公示,环境保护及消防规划完成初步方案,水利、低冲击开发、综合防灾规划完成招投标。

  岐江新城 市城乡规划局深化和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完成《中山市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中山市岐江新城分区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案》;组织完成岐江新城分区规划专家评审,岐江新城南片区控规及专项规划完成初步方案编制。

 

【专项规划编制】 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完成2批共47个空间规划项目的审定和立项,安排落实经费7500万元(其中为2013年已立项并需在本年度落实剩余经费的9个项目安排经费2674万元)。修订完善《中山市空间规划设计及研究课题立项评审验收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空间规划项目报送程序;对历年已立项的空间规划项目开展跟踪,确保项目严格按照市政府要求及合同进度开展,提高项目编制质量和效率。

  《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照省直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报省住建厅审查;结合《环铁城整治保护可行性研究》,对“烟墩山、西山寺、孙中山纪念堂文化轴线”进行重点研究;申报中山市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历史建筑保护的类型和数量,将严迪光电站、神湾碉楼、三溪村古建筑等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纳入保护名录,夯实历史文化名城物质基础;完成中心城区五区紫线控制规划报批工作;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规划编制与审查中注重贯彻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将保护内容及要求落实到规划管理各环节。

  搭建综合交通体系,保障内外畅通。完成《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定线规划》等的编制与报批;全年开展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综合评价38项,科学引导交通组织形式;配合推进105国道跨线桥改造工程、二环快速路东段建设,推进翠亨快线、广珠中线二期、中山港大桥扩建、横四线西段、纵四线黄圃至东升段、大南公路等工程进度。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管理】 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并以《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简称“市总规”)充实完善工作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市总规通过“规模约束,内部调配”的方式充实完善,共解决落地难项目123项,建设用地规模1486.67公顷(约2.23万亩),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诸多难题,保障城镇空间科学有序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根据市政府“解近忧”和“谋远虑”的工作部署,按照“两步走”的思路推进《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充实完善、启动总规修编工作。市总规充实完善工作按照“保稳定、保增长、保后劲”原则,核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安排1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同时,着眼区域统筹与新型城镇化要求,同步推进总规修编工作,《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于6月底经市政府报至省政府。

 

【推动实施“三规合一”】 2014年6月,中山市成立“三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推进全市“三规合一”各项工作,市长陈良贤、副市长分别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的“三规合一”工作专职办公室设在市城乡规划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张珂兼任。市城乡规划局在征求各主要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完成《中山市“三规合一”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并在9月上旬由市政府印发,方案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强化城市空间、土地开发、产业布局、公益设施等内容研究,从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理顺“三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至年底,《中山市“三规合一”规划编制技术指引》完成初步成果。

 

【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市城乡规划局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结合中山市“山—水—城—田—海”的生态基底,构建“一核四区五廊多接点”(“一核”指五桂山生态绿核;“四区”指东北农业生态区、西部西江生态区、中部山林生态区、西南部农业生态区;“五廊”指西江—磨刀门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石岐河—横门西水道、洪奇沥水道;“多接点”指生态区之间及生态区内部需要加强连接的区域)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启动市域生态控制新划定工作,确立“空间减量规划、控制生态底线”的思路,制定《中山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于11月提交市政府审批并报省住建厅审查、备案;此外,形成《中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并提交市法制局审核;同步完成《中山市生态区域规划研究》编制,为生态控制线划线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政府决议参考。同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等项目的报批工作。

  完成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研究、中心城区低冲击开发规划等系列关乎市民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及报批;完成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商业(综合体)专项规划的阶段性成果;落实公交枢纽站和新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设施规划;快速开展长江路改造工程(一期)方案、城桂公路改造工程(孙文公园至南外环路段)方案审查;推进岐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雨污分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报建工作,加快市区内市政重点项目建设。指导镇区完成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全年完成36个村庄规划方案。

  加强城市设计、街区设计和重要建筑设计,彰显岭南特色和中山元素的城市风格。完成长江路沿线城市设计、高速公路出入口(港口、南区段)城市设计方案编制;修改完善《中山市规划方案三维报建数据标准》,对城市重要景观路段的大型重要建筑实施三维技术辅助审查,全年有20多个项目提交三维数据;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华发广场、万科金域蓝湾花园等4个重大建筑设计项目,构建现代城市景观体系。

 

【城建档案保管利用】 2014年,市城建档案馆加强规划业务档案的接收及整理,共接收规划业务档案25580份,档案光盘6018张,并完成17961卷(112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图像扫描工作。开展工程档案编制质量前端控制,全年完成工程现场指导与跟踪137宗(次);接收审核国道105线板芙至南区改造工程(中环路)、绿道工程一期、新中医院、一中初中部、中山学院文科楼、华侨中学等省市重点工程以及远洋城工程档案150宗,约20471卷。提高档案利用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接待查阅利用3644人次,提供查阅档案73885卷、光盘3290张;利用文字资料67877件,利用图纸资料65946件,提供复印文字资料4992张、图纸资料9729张;出具相关证明348份。全年接收管线竣工测量成果140宗,其中综合管线74宗、公用信息46宗、供水管线19宗、电力管线1宗,总长度347.15千米。

  加强规划信息数据管理。规划信息数据集中录入中心城区与村镇用地选址、变更及三线图共3031宗,中心城区控规、专项规划、镇区控规及草案更新入库320宗,完成坐标转换、对外提供电子文件、对外提供图纸21宗,并完成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总图数据规整入库工作。配合国家土地监察调查、中山市创建广东省防震减灾示范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及土地出让金审计等工作,提供相关工程报建、用地转功能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档案查阅,为完善规划管理及规划巡视督查工作提供信息。

  开展西区三旧改造片区、翠亨新区、雨污分流工程、孙文西路与西山寺等现状拍摄,记录规划工作活动和城市建设的变化。

  加强工程档案编制业务指导,对金鹰广场、大东裕贸联大厦等省市重点工程进行跟踪指导。结合全市建筑工程实际,在工程现场有针对性地对参建单位资料管理人员举办4期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培训班,对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凯茵剑桥郡项目、越秀品峰项目等工程150多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向 锋)

 


上一篇: 城乡规划(201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城乡规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