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201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2198次

【城乡规划概况】 2013年,中山市城乡规划局(简称“市城乡规划局”)以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家园的核心任务,全面落实“三重两大一保障”中心工作,树立城乡发展的统筹意识、精品意识,强化统筹,创新服务。全年收件38863宗,发件35174宗,行政发文1928份,处理信访、网络问政289宗。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全市相关部门开展建设用地规划政策与管理经验课题研究,并完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山市规划国土管理政策交流学习的调研报告》。市城乡规划局驻松苑路2号。

 

【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参与创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深化珠中江经济区合作。落实西部沿海高铁、南沙疏港铁路及支线、深中通道、江番高速、中开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选线工作,促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广中珠澳城际轨道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形成初步方案,推动珠三角的区域合作。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合作编制的《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已完成成果验收与备案工作,该规划明确珠中江经济圈在珠三角地区的空间发展战略,确定珠中江总体发展布局,优化协调珠中江三市在综合交通、创新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加快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综合开发规划,督促、指导相关区镇优化相关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项目进度,为各站场TOD综合开发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重要规划编制】 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沟通,推进《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审批进度。按照新的建设用地分类标准,重新核查全市总规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等内容,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翠亨新区规划 推进翠亨新区各项规划编制,上报《中山翠亨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给省政府审批,协助翠亨新区完成综合交通、电力工程、信息工程、燃气工程和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审批工作,20平方公里起步区控规完成编制。《中山市翠亨国际旅游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11月21日获市政府审批;《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岐江新城规划 全面展开岐江新城规划,深化和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中山市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报市政府审批;岐江新城分区规划完成专家评审、岐江新城南片区控规完成采购。

 

【专项规划编制】 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强化空间规划统筹协调作用,全年完成2批共63个空间规划设计及研究课题的审定和立项,确定经费总计7500万元,项目比上年增长31%。发挥规划的前瞻布局作用,开展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副中心辐射带动力、生态区域规划等研究,支撑理想城市建设,在追求经济发达、精明增长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加强文化名城建设,彰显岭南特色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风貌,《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2月上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规划》专家评审和草案公示,开展《沙涌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和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政策研究。推动镇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协助各镇区根据本地实际编制紫线控制规划。

 

  交通规划 科学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中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查通过;《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山市干线公路网定线规划》上报市政府审批;抓住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战略性项目启动的重大机遇,打通断头路,加强市际镇际道路对接,加强与环珠江口重大交通设施衔接,按照改造一环、建设二环、规划三环的总体思路,加快全市干线路网规划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 2013年,市府办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加强全市各部门对总规的实施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全年共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80宗,办理相应控规维护成果入库53宗。市城乡规划局建立邀请住建部及省规划督察员参加规划委员会专委会审议会制度,听取督察员的督查意见和建议,推进各镇对市总规的落实,强化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作用。10月,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召开全市第六届城乡规划委员会(简称“市规委会”)换届并修订完善工作章程和细则。全年共组织召开市规委会及各专业委员会23次,审议项目46个,项目通过率为85%。

 

【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通过强化规划引导,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控规编制及审批为调控手段,完善地块指标体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开展《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修编,引导设计单位探索创新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标准。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引导各镇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全市秀美村庄建设,塑造岭南特色水乡风貌,全年共完成4个名镇、6个名村、30个秀美村庄规划评审并上报市政府审批。服务民生,统筹市政设施规划建设。《中山市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获市政府批准,优化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畅通运行;编制《中山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山市中心城区低冲击开发规划》上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的初步成果,提高城市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做好城区和门户地区城市设计,打造岭南特色示范工程。完成岐江河环境整治工程二期城市设计,港口、城南段高速公路城区入口城市设计的编制、长江路沿线地段城市设计(修编)的编制完成前期相关工作。

 

【城乡规划信息公开】 2013年,市城乡规划局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534条。其中,规划草案公示15条,规划方案公示60条,用地规划许可证信息公开810条、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信息公开7434条、选址意见书信息公开35条、规划验收信息公开5554条、规划条件信息公开3977条、用地变更信息公开1369条,规划工作动态280条。

 

【城建档案保管利用】 2013年,市城建档案馆全年共扫描档案13866卷(约114万页),共完成工程现场指导与跟踪101宗(次),审核与接收工程竣工档案103宗,约10110卷。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普查工作于10月31日完成验收,市城建档案馆审核及接收探测及监理资料375卷、成果图1789份(15306幅)、光盘3张。

 

  加强档案对外利用工作,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全年共接待各类档案查阅4523人次,提供查阅13006卷;利用文字资料76135件,利用图纸资料59372张,开具档案证明5964份。协助省开展民用建筑能耗情况调研,提供雅居乐、蓝波湾等128个项目工程的电气、给排水、暖能竣工图等档案查阅;配合《中山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中心城区及五桂山、火炬开发区等共118个项目的地下建筑档案资料查阅利用,为相关设计单位节省大量的勘测成本费用。全年完成1082宗中心城区用地选址和变更及三线图、2842宗村镇三线图、1420宗村镇用地选址及变更的规划信息数据集中录入。

(向 锋)

上一篇: 城乡规划(2011)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城乡规划(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