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管理(201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7》 【成文日期】2016-12-31 【点击率】692次

 

【海事管理概况】 2016年,中山市辖区港口货物吞吐量6788.9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35.58万标箱;船舶进出港12.36万艘次,高速客船旅客吞吐量116.18万人次、渡口渡船年渡运量700万人次。全年实施行政处罚756件,实施船员违法记分307人次,累计记分1200分。开展船舶安全检查646艘次,船检质量监督检查91艘次。全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分别为事故6宗、死亡6人(含失踪1人)、沉船2艘、经济损失初步估算超180万元。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执法过错或错案,以及因海事管理责任导致败诉的行政诉讼或复议的案件。中山海事局驻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一路16号。

 

【“智慧海事”建设】 2016年3月,中山海事局组织召开“智慧海事”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智慧海事管理工作机制,《中山海事局辖区主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生效实施。6月,全国海事系统智慧海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中山召开,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事局、相关地方海事局等90人参会。11月,《中山市水上视频监控建设方案》技术评审会在中山海事局召开,来自信息化等领域的7名专家及市经信局有关单位领导参会。会上,评审通过预算总投资超4000万元的水上视频监控建设方案,“智慧海事”建设迈进新阶段。

    2016年,中山海事局共建成视频监控点145个、监控枪199支,覆盖干流航道重要水域。辖区共建设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4个、VHF(甚高频)基站3个,电子海图覆盖全部三级及以上航道,实现28海里海岸线水域的VTS(船舶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开展海巡车船“智能化”改造,开发“桥卫士”防船舶触碰桥梁系统,建成粤澳游艇自由行“全景航道”、信息高速航道和“智能渡口”,建设海事处指挥分中心的软硬件,升级执法记录仪,布设航道视频无线回传网络和54公里的航道WLAN(无线局域网),建成一条现代化的“信息高速路”;制定《“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使用管理办法》,提出重点船舶、重点水域、港珠澳大桥大型构件运输等12项重点场景的运用要求,设定区域管控场景49个;深化智慧海事建设成效,配套《智慧海事平台场景应用手册》,编制《中山海事局“上下联动、闭环管理”智能监管工作制度》《“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和配套工作程序15个,形成 “上下联动,闭环管理” 的智慧海事建设“中山模式”,获全国海事系统关注,并被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

 

【海事服务】 2016年,中山海事局配合中山港口岸扩大开放工作,中山港一类口岸、黄圃港区口岸获验收通过。配合广东海事局“深中办”开展深中通道建设,制定《深中通道建设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总预案(征求意见稿)》,推动深中通道海事监管应急基地建立。开展游艇自由行航路勘查,优化游艇进出口岸程序,协助编写游艇驾驶员补差培训教材,推动设立游艇公共码头,助力广东海事局、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签署《粤澳游艇自由行试点海事工作安排》;11月23日,“粤澳游艇自由行”正式开通,中山成为首个拥有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游艇码头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开通游艇自由行的内地城市。运用“智慧海事”建设中山神湾“电子全景航道”,在澳门—中山游艇自由行航路中山航段处布设多个摄像头,提供航路航法和助航安全服务,告知行政相对人手续办理及相关流程等,提高游艇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海事安全管理】 2016年,中山海事局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监管”“强六严、保安全水上交通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现场管理专项行动,综合整治横门东水道水上交通安全,配合开展海漂垃圾和海上违法倾倒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开展应急管理演习6场。7月,开展以“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的2016年中山市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同时,位于坦洲镇新合小学的首个中山市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教育服务基地揭牌。10月,联合广东海事公安部门开展打击“江盗水匪”应急处突演习,是珠江水域上举行的首次多部门打击“江盗水匪”联合演习;11月,联合市旅游局在石岐水道千灯水岸广场水域举办中山市“水上旅游安全活动年”水上应急综合演练活动,在市滨涌渡口附近水域举行中山市首次渡口渡船“双盲”(指不预通知时间、地点,不预通知演习科目)演习。加强辖区隐患管理,挂牌督办危险源,联合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加强对从业人员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培训,严查、严防辖区船舶污染水域环境行为。年内,通过“船畅中山”微信公众服务号对外推送专题信息12条次,阅读量近1万人次。

 

【海事监管】 2016年,中山海事局实行法治化管理,颁布《中山海事局辖区主要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牵头修订《中山市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联合相关部门规范内河船舶拆解现场监管。创新流域协同管理模式,以“智慧海事、协同管理”为主线,编写《“平安西江”行动计划》,获广东海事局上升为广东海事局专项工作,由其统筹西江沿线各海事管理机构开展。年内,广东海事局中山黄圃海事工作船码头工程通过立项,并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中山港口海事处趸船浮码头工程17.8亩用地规模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完成海巡船1艘、快艇2艘及“中山轮”列编。开展渡口警示牌更新改造项目,完成渡船船载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拖轮租赁项目招标。

 

【港珠澳大桥大型构件运输护航任务完成】 2016年,中山海事局完成港珠澳大桥所有大型构件生产、运输和安全保障工作。护航任务历时3年,先后完成护航和现场警戒安全保障近600次,安全护送大型构件492个、小型构件出港49个,期间共出动执法船艇1800艘次,执法人员1.2万人次,护航里程累计1.9万海里,保持“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记录。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共涉及大型构件水上运输作业800航次,其中,从中山基地运出至桥梁施工现场的水上运输作业共615航次,70%以上的大桥构件均由中山制造。

(王 维)

上一篇: 海事管理(201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海事管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