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553次 | |||
【海事管理概况】 2015年,中山市辖区船舶进出港14.5万艘次,货物吞吐量7000万吨;港澳航线客运量近120万人次;集装箱吞吐量135万标准箱;散装危险品运输船舶进出港1000艘次,吞吐量140万吨;包装危险品运输船舶进出港1900艘次,吞吐量4200标准箱;安检海船80艘次、内河船近650艘次;船舶检验3200艘次。中山海事局共实施行政处罚600宗,实施船员违法记分近200人次、750分。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执法过错或错案,以及因海事管理责任导致败诉的行政诉讼或复议的案件。中山海事局驻火炬区沿江东一路16号。
【海事源头管理】 2015年,中山海事局加强岁末年初、台风雾季等重点时段的现场监管,强化常规巡航;开展常态化电子巡航、电子监控分析。深化船舶监管模式改革,完成辖区船舶电子签证注册,做好取消港务费征收后续工作。强化“后签证”时代的现场监管。配合完成中山市首次“双盲”应急演练。开展船员履职检查,船员记分工作位列广东海事局前列;举办船厂质检员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50人。牵头编制《2013—2020年中山市辖区水上加油站布点规划》等重要文件,其中中山市《水上视频监控建设布点规划》《水上搜寻救助站点布局规划》2个“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督促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渡船监控系统、渡口水域安全警示牌。开展“保渡行动回头看”活动和开展渡口渡船检查,把好渡船检验关、安全检查关和渡工履职关。
【海事服务】 2015年,中山海事局完成港珠澳大桥构件基地CB01、04、05标段的护航任务,提前谋划深中通道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助推广东海事局、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签署《粤澳游艇自由行试点海事工作安排》。推动开展粤澳游艇自由行水域航道、岸线整治,优化游艇通航环境。完善出入境游艇口岸查验工作指南,开展游艇活动水域规划、石岐水道扫测等项目建设,完善神湾镇游艇电子航道建设。配合做好神湾口岸查验场所建设,实行政务中心午间预约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配合做好中山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重点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工作。
【“智慧海事”建设】 2015年,中山海事局运用“互联网+海事”的模式,加快推动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试点落地,成立智能海事管理中心,制订工作方案,全面深化智慧海事建设。先后完成智管中心人员调配、办公场所建设、设施设备安装及调试,初步实现硬件升级。编写平台场景应用手册、平台使用管理办法等工作程序,设定241个区域管控场景、57条报告线,利用平台检查船舶2000多艘次,提高监管针对性,初步实现软件升级。开展GI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桥梁防触碰预警系统、货物预监管系统、“船畅中山”微信平台等项目研究开发,实施海巡船智能化改造。6月,广东海事局在中山海事局召开智慧海事建设现场会,推广中山智慧海事建设经验。推动全国海事系统智慧海事建设现场会在中山召开,深化平台功能,明确部门职责,提高监管针对性。完成与板芙镇政府联合开发的“桥卫士”系统验收,完成海巡船智能化改造、执法记录仪换代升级,提升现场执法效能;招聘人员,配齐配强智管中心队伍,整合水上搜救分中心与智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处置。
【“可视化”电子航道】 2015年,中山海事局运用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中山神湾电子全景航道,为粤澳往来游艇提供高效便捷的海事服务。在澳门—中山游艇自由行航路中山航段处布设多个摄像头,并用平台划定游艇进港报告线,游艇一旦进入中山水域报告线内,平台值班人员可运用系统调取游艇资料,查看游艇实时航行影像,设置自动跟踪反馈,可在游艇进口岸的第一时间内与游艇取得联系,及时向游艇提供航路航法以及助航安全服务,告知手续办理以及相关流程等事宜,提升海事服务与管理的主动性,提高游艇进口岸、通关的效率。随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视频监控设备的扩大建设,利用该平台可实现从游艇进入(驶离)中山口岸水域到靠泊(离泊)游艇会码头的全程、连续实时监控,实施全程“可视化”的海事指引服务。
【港珠澳大桥CB01标钢箱梁大节段水上运输完成】 2015年11月20日,中铁南方装备基地(CB01标)最后1个钢箱梁,在中山海事船艇的警戒护航下驶向港珠澳大桥建设水域。中铁南方基地CB01标主要承担港珠澳大桥工程中部分深水区非通航孔桥和青州航道桥钢箱梁生产和运输,标段工程共有钢箱梁72个大节段,共约15万吨。中山海事局提前介入,中铁南方基地CB01标生产和运输中,主动服务,为港珠澳大桥运输船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现场警戒护航服务,保障港珠澳大桥运输船舶安全。 中山市是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大后方”,大桥工程共有5个大型构件预制基地,其中4个基地设在中山市;大桥工程涉及大型构件水上运输作业633航次,其中516航次的运输作业在中山完成,占总运输量的81.5%。2014—2015年,中山海事局做好港珠澳大桥建设通航安全保障工作,至2015年,中山海事局共护航港珠澳大桥大型构件501航次,平均1.1天护航1航次,出动护航船艇1530艘次、护航人员5100人次,护航总里程14280海里。中山基地4个基地中3个已完成构件生产运输任务,CB02标剩余10多个航次。
【海事文化建设】 2015年,中山海事局“扩容”海事文化,组建文化建设班底团队,建成海事文化陈列室;完成智慧海事介绍片、3D形象宣传片制作,初步形成“一墙一廊一馆一曲一剧”的文化视听载体,培养一批海事文化建设骨干。加强神湾处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在全国海事系统中率先在海事处层面打造党建文化走廊、党建文化园、现代化党员活动室“三位一体”的党建文化平台。建设完成石岐处文化走廊,加强基层海事文化建设。结合中山海事局挂牌市“青亲家园”科普教育基地的契机,利用“中山轮”、海事文化陈列室等阵地,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海洋科普知识进村入校活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