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管理(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5 【点击率】2057次


【简况】 2007年,中山海事局以深化排头兵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服务、创新、管理、发展、和谐”,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督和口岸海事管理工作。全市未发生统计口径的水上交通事故,船舶进出港11.13万艘次,货物吞吐量2782万吨,旅客吞吐量129万人次,集装箱吞吐量126.64万标准箱,分别比上年增长4.2%、18.33%、7.50%和12.53%。检查船舶16595艘次,检查渡口726座次,累计巡航里程35505海里。船舶检验1305艘次,44.29万总吨,人均验船2.33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105.91%。规费征收完成全年任务的108.38%,增长8%。未发生利用职权违纪、群体上访事件和行政执法和廉政有效投诉案件。


【通航环境管理】 加强现场巡查及监管,开展区域协作、联动执法行动,建立弹性执法机制,加强源头管理,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以创建中山至港澳安全文明畅通清洁航线活动为重点,推进创建珠江口水域安全畅通文明航区活动,与主要航运企业签订《中山海事局创建珠江口水域“安全畅通文明”航区活动协议书》。以“防抗结合,重在预防”为原则,做好防台(风)、防汛等季节性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检查船舶、设施。佛山九江大桥“6·15”事故发生后,中山海事部门联合水上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主要航道内32座桥梁(包含在建)的通航孔设置、通航标准、助导航设施、警示标志、背景灯光、防撞措施等情况进行普查,分析研究存在的通航安全隐患。在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中,联合水利部门,开展清查采砂点和砂石堆物整治活动,规范采砂作业管理,打击违法采砂,严肃查处在航道、禁航区、警戒区、船舶定线制范围内以及桥区、坝区、闸区通航水域内乱采、滥挖行为。联合渔政、公安边防部门清理碍航渔桩、养殖网门,整治渔船渔艇挤占航道进行捕捞作业的行为。开展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从事水上油类和化学品装卸、污染物接收作业单位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应急设备、接收设施等,完成8艘船舶的铅封任务,审核3家残余油类物质清除作业单位。针对非法改装、违章运输海水船舶增多的现象,开展打击违法运输海水船舶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进江海船及外港籍船舶的监管,有效防止该类船舶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加大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监管力度,推进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通航安全论证工作,组织4宗水上工程通航论证。提前介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民众油库项目5000吨级成品油码头工程通航安全技术论证工程可行性论证阶段,为工程的选址提出多项可行性建议。全年发布航行通告32宗,发布航行通告差错率为零,办理水上水下施工审核26宗。


【安全防范与应急反应】 协助政府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体系,推进中山港口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完成首期487万元溢油应急设备的采购。做好节假日期间安全监管工作,保障节假日期间水路客货运输安全。完成市水上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前期建设,实现24小时值班,通过CCTV视频监控系统,对6个危险品码头、1个客运码头、1个渡口码头的远程监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与电子海图系统配置到位,提高应急反应能力。9月29日,成功救助“粤中山渡4413”与“榄机026”碰撞事故中落水人员16人。做好防台风侵袭工作,安排避风船舶1000多艘次,其中“四客一危”(即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和危险品运输船)船舶131艘次,转移受困群众123人次,发布安全预警信息5000多条次。全年共实施水上应急救助5宗,出动船艇12艘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77人(含台风受困群众),救助有效率达100%。


【船舶监督管理】 开展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和船舶安全配员专项检查工作,督促船公司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船员安全意识、技能和应急能力。加强辖区高速客船和客渡船的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配合市外经贸局口岸科,做好中山港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工作。协助市打私办开展打击船舶走私野生动物和打击船舶走私废物专项行动,中秋国庆期间开展打击船舶走私专项行动,维护口岸秩序。做好已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的审核工作及其日常跟踪管理,督促公司履行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责任。开展航运公司安全诚信管理工作,推荐辖区体系运行情况良好的航运公司参与诚信公司的评选活动。做好节前“四客一危”船舶的安全检查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重点跟踪船舶的监督管理,实施重点跟踪船舶开航前安全检查。全面推进船舶“一卡通”工程和“内河海事通”工程,推动和引导船舶使用IC卡进行刷卡签证,提高船舶进出港签证效率和船舶监管的科学性。全年受理船舶管理许可432宗,业务61宗。


【口岸海事管理】 召开中山港口岸联席会议,与中山边检、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查验单位建立文明共建关系。制定《中山海事局口岸开放海事监管内部工作程序》、《船舶进出口岸查验程序》等工作制度,规范口岸管理,提高口岸查验通关效率。推进中山至港澳安全畅通文明清洁航线活动,与航行港澳航线船舶公司签订《中山海事局创建珠江口水域“安全畅通文明”航区活动协议书》。编写《海船进出横门东水道航行指引》,为进江海船提供服务。为港澳航线船舶举办进出中山横门水道的航行方法与要点、航海雷达的操作等安全知识讲座。与相关部门协商高速客船进出口岸遇险救助应急演习、货运口岸电子化监管等事项。


【船员管理】 开展船员培训和适任考试,满足船公司和社会的需求。开展渡船船员年审换证,采取现场安全教育的方法,上船开展安全教育和实操检查,配合春运安全监管,完成载客30人以上渡船的船员特殊培训。开展内河水域航线延伸培训考试和内河珠江水系船员适任证书统考。为中山辖区香港航线船舶进行货物处理安全训练。对施工船员进行现场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觉性。在《中山日报》上刊登公告,开展旧版内河船员适任证书换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于9月1日起施行,组织执法人员及辖区主要船公司、水运企业代表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全年船员发证631本,其中适任证339本(换证283本)、特殊培训合格证178本、服务簿114本。


【船舶检验管理】 对全部船舶检验技术档案按交通部科学档案管理办法及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规定重新分类整理建档。协助交通部海事局组织的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推广工作。加强图纸审查工作,审查290TEU近海航区集装箱船、1988吨沿海油船(闪点≤60℃)、87.2米近海航区耙吸式挖泥船的图纸,这是中山局首次承担这样尺度和吨位的海上船舶图纸。提高审图技术,在所有船舶的稳性审核中使用船舶静力学计算及稳性衡准系统,在重要船舶审图中使用船舶计算系统,提高图纸审查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船舶建造检验技术,检验中山宏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5000吨级海上集装箱船,这是中山辖区内建造检验的最大船舶。2月起,中山海事局被香港海事处认可,可接受香港籍船舶船东的委聘,依据香港《商船条例》和有关检验指引对香港籍船舶进行检验。2007年,中山局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质量目标,发证合格率99.82%,发证及时率100%,图纸审查及时率100%,顾客满意率100%。


【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 4月,开展全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检查验收活动,共派出4个验收小组,分赴各镇区,对全市所有渡口进行全面检查验收。5月31日至6月1日,广东省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达标验收督查组对中山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达标验收督查。中山辖区渡口33.5道(共42个渡口),59艘渡船,139名渡工,其中中山经营管理渡口28.5道(31个渡口),跨市非中山经营管理渡口5.5道(11个渡口),全部通过检查验收,经省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确认,中山市渡口达标率100%。


【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 7~12月,在横门水道、横门东水道、横门西水道、小榄水道、鸡鸦水道、磨刀门水道、洪奇沥水道、石岐水道等以及港口水域,通航密集区、交通管制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主要通航水域的桥区、坝区和船闸区为整治的重点水域,客船(含客渡船)、油船、危险品船、化学品船和砂石料运输船等重点船舶,整治通航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及船舶监督、船舶检验、船员管理、危管防污等。中山海事局向市政府呈报《关于神湾港船舶避风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关于渔船非法载客险情的报告》,联合交通、港航、航道、水利等部门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联合调查行动,整改影响桥区、渡口安全的沙石码头,禁止船舶违法停泊。会同中山航道局普查航道、桥梁,重点调查通航桥梁通航孔设置、通航标准、助导航设施、警示标志、背景灯光、防撞措施等情况,排查通航安全隐患。活动共出动海事船艇822艘次,海事人员1583人次,检查船舶3906艘次,检查桥梁94座次,检查渡口185座次,码头186座次,查处违章船舶467艘次。(刘恩泽)


附:2007年中山海事局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程锦潮

  副局长:孔思平 刘小云

上一篇: 海事管理(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海事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