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5年,围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和口岸海事管理中心工作,推行船舶进出港24小时预约签证,在政务中心和各海事处设置电脑触摸屏,自主开发《海事行政许可受理审批系统》,提高海事行政许可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保持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全年作出行政许可1289宗,其中船舶登记业务521宗,船舶检验业务394宗,船员管理业务311宗,通航业务管理63宗。实施行政处罚432件,罚款102万元。全年进出港船舶10.38万艘次,货物吞吐量1835万吨,集装箱运输量99.87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113.84万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2%、5%、7%和0.4%。船舶港务费规费完成全年征收任务的107.3%,增长6%。
【通航环境管理】 坚持长效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完成长假期和季节性安全监管工作。在春节、清明节、“五一”节、重阳节、国庆节等假期期间,通过提前布置、宣传到位、措施得当实现安全监管。加强台风、枯水、雾季等季节性安全工作,制发《雾天、能见度不良等危险天气船舶安全监督工作指引》,加强船舶雾航安全宣传,防止事故的发生。重新修订《中山市防抗热带气旋工作预案》,成功抗击“珊瑚”、“达维”、“龙王”等台风的袭击。与交通、港航、航道、安监等部门及广州、珠海、江门等海事部门联合打击船舶超载、“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和船舶配员不足等违法行为,营造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水上安全氛围。整治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水上加油站,加强监管危险品船舶。重新制定《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许可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和工作程序。全年危货船舶进出港4577艘次,载运危险货物271.3万吨。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采取弹性巡航、夜间布点、查找安全隐患等措施,加大力度巡查现场,维护良好通航秩序。密切配合海事直升机空巡,对空巡通报的违法船舶,做好协查、核对、调查取证和行政处罚等工作,建立海事立体巡航工作机制。加强对辖区水域的巡航检查,查处违法水工作业行为,规范辖区作业审批流程,全年办理水上水下施工审核41宗,发布航行通告69份。依法履行职责,逐步完善“岸线使用安全性许可”等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船舶引航、护航,加强对超高、超长、超宽和危险品船舶的安全护航管理,保障船舶进出港安全,全年安全引领船舶436艘次;其中克服大雾天气影响,成功引领全国海事系统最大、最先进的“海巡31”进出中山港。全年现场检查船舶15990艘次,纠正违章船舶3066艘次,其中滞留“三无”船舶68艘次,查处超载船舶503艘次,检查码头、渡口856座次,累计巡航里程29273海里,追收规费和罚款125.3万元;出动9047人次、船艇2507艘次、车辆1018辆次,清理碍航渔网渔栅,确保通航秩序正常和船舶航行安全。改革12395值班模式,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健全水上救助和应急反应机制,编制应急值班指南,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和应急工作程序,提高海事救助和应急处置能力。成功救助“源汉油3”安全脱浅、救助有随时沉没危险的“圃机206”船和发生碰撞翻沉的“粤清远货1061”、应急处置“永航8”船撞损磨刀门大桥施工栈桥事件、斗门大桥水泥罐车坠桥落水救助事件、“粤中山货2202”船坐沉事故、“粤中山货4623”被碰翻沉事故,成功抓获肇事逃逸“粤番禺货7026”船等,全年收到有效报警60多次,组织、协调救助行动16次,救助遇险人员20多人。积极参与推进东部沿海开发,为中山港二期扩建和航路选线出谋献策,多次就东部沿海开发及航道安全建设问题向市政府提出专业建议。及时报告清明节期间农用船违法载客、恩荣船厂停靠废旧船舶阻碍航道、主要桥梁未标识名称与净高、民众水乡游船舶配员不足、石油公司码头油船靠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消除水上安全隐患。
【船舶监督管理】 实施海事巡逻船舶“管用养修”专项制度,提升适航和应急反应能力。在广东海事系统内率先开通使用新版船舶登记系统和完成船舶登记数据补录工作,登记在册船舶1319艘,26.7万总吨,14.4万净吨,17万千瓦,3598客位;发放内河海事通IC卡1116张,发放率84.6%。指导船公司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完成3家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一次年度审核和船舶的初次审核。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充实安检队伍,提高安检质量。全年检查船舶18053艘次,其中对沿海船舶实施船舶安全检查97艘次,单船缺陷数为7.1;安全检查内河船舶1115艘次,单船缺陷数为4.9。开展重点治理船舶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对重点船舶实施安全检查。参与开展“全国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加强联动执法,取缔非法渡船,对未持有有效船舶证书的渡船予以停航处理,及时消除渡口渡船安全隐患。
【船员管理】 开发应用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质量体系,规范管理船员。完成内河船员档案整理,实现船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化。开展客船、滚装客船、渡船船员适任资格情况专项检查和珠江水系整治内河船员持假证上船任职统一执法行动,提高船员适任水平。全年发放《船员适任证书》365本,《船员服务簿》206本,各类专业培训证书9本。
【船舶检验管理】 10月中旬,正式运行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组织验船人员参加体系运行前培训和学习,其中2人取得由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书,按交通部科学档案管理办法及质量管理体系规定重新分类整理建立船舶检验技术档案。审查和检验金辉船厂为市港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1500吨海上敞口集装箱船的图纸,成为中山第一次建造、检验海上敞口集装箱船。开展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工作,对重点船舶实施附加检验,打击非法造船,从源头上杜绝低质量船舶进入水运市场,保障船舶适航和水运经济的健康发展。参加交通部海事局《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项目开发、中国船级社组织的《内河自卸船船体结构强度补充规定》、《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项目评审和广东海事局组织的“内河自卸砂船稳性补充衡准条件课题研究”等课题的研讨以及制定广东省船舶检验局船舶检验工作规定等,确立中山船检在广东船检工作的领先地位。全年检验船舶1619艘次,406877总吨,人均验船22604总吨;其中建造(改建)28艘,图纸审核43套。组织一期焊工培训考证班,培训考证21人,保证船舶检验质量。(刘恩泽)
附:2005年中山海事局领导名单
局 长:何顺昌(12月止) 程锦潮(12月起)
副局长:孔思平 刘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