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3年,中山海事局规范管理,开拓创新,加快整体协调发展步伐,初步形成水上安全齐抓共管网络。全年征收规费176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人均征收规费26.7万元,规费征收再创历史新高。2003年,中山海事局有在职职工66人,其中公务员编制54人,船员1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政工科、财务会计科、通航管理科、船舶监督科、船员管理科、船舶检验科6科1室,派出机构在原有的港口海事处、石岐海事处、小榄海事处、黄圃海事处基础上,配合神湾港的开港,新设神湾海事处。
【通航环境管理】 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联系,初步形成由海事与涉及水上安全事务的职能部门组成的辖区水上安全监管网络,打击“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船舶走私违法行为和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提高了海事部门的执法覆盖面和震慑力。2003年共检查船舶8045艘次,纠正违章2557艘次;滞留“三无”船舶147艘次;查处超载船舶634艘次,检查渡口码头466次,检查其他各类码头和设施469次。向市政府提交了《我市休闲渔业旅游存在安全隐患》指出横门东水道“捕鱼旅游”渔船占用主航道作业的安全隐患;向市政府报告黄圃水域存在的水上非法拆船现象等辖区隐患,消除了5个重大事故隐患。开展春运安全大检查、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三违月”和“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强化了现场监督管理;与邻市海事局联合对磨刀门水道大检查,实行流域和片区联动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取缔了19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渡口和12艘渡船,完善、更新渡口、渡船安全设施,加强对渡口、渡船的安全检查。加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规范工程审批程序,应用“通航管理系统”,提高审批效率,全年审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22宗。加强事故应急准备和值班工作,编制《中山辖区水上应急反应预案》,完善应急反应措施。制定《中山港口水域防抗热带气旋工作预案》,成立由海事、交通、港航、主要港航船舶单位组成的防台风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辖区的防台风及救助工作,划定神湾港水域防台锚地。在2003年度4次对中山辖区威胁比较大的台风袭击中,特别是在抗击台风“杜鹃”的袭击中,创造了台风正面袭击而没有一艘船舶沉没的奇迹,受到广东海事局和中山市表彰。中山海事局全年巡航里程2.37万海里,出动监督员、船员6138人次、监督船舶1806艘次。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中山辖区水上加油站布点方案》并由市政府颁布实施,规定中山市内河水域不得设置水上储库和加油站,全部采用岸库储存和靠泊码头作业的经营模式。制定并实施《中山港口溢油应急计划》,并在10月31日成功举办中山市首次溢油应急演习,检验应急预案和计划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强化危货申报制度,举办“危货申报员”、“集装箱装箱检查员”培训班。有110人取得了《危货申报员证书》,53人取得了《集装箱装箱检查员证书》。全年辖区载运危险品船进出量4026艘次,危险货物吞吐量248.2万吨,纠正违章行为19次,集装箱检查365箱次,全年安全运作无事故。2003年辖区共发生事故2宗,沉船2艘,死亡2人,经济损失23.61万元,四项指标比上年分别减少71.43%、60%、66.67%、80.6%,辖区水上安全形势良好。
【船舶监督管理】 按照新的《船舶登记工作规程》,及时做好船舶登记换证工作。加强对“黑名单”船舶管理,消除辖区“黑名单”船舶,安全检查内河船舶1330艘,海船151艘。10月29日,依法查处了一艘未经申报擅自进入中山水域的外国籍船“SUMMER STAR”轮。推广应用《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电脑软件,实现新老船舶签证系统的顺利交接和过渡。全年船舶进出港9.93万艘次,3857.9万总吨,货物吞吐量1478万吨,集装箱运输量75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92.9万人次。与上年相比,上述指标前三项分别增长12.4%、63.8%、27%,受“非典”影响,旅客吞吐量下降8%。指导并督促辖区航运公司做好安全管理体系(NSM)审核前期的准备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加强对乡镇自用船舶的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培训乡镇自用船舶操作员,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与村委会签订《非营运乡镇船舶安全责任保证书》3563份,签发《乡镇自用船舶登记证书》3465本。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反走私工作。协助查证涉嫌走私船舶资料近100艘次。
【船舶检验管理】 加大船舶检验力度,参加由市政府开展的清理取缔非法修造船厂专项行动,对辖区内5家船厂进行认可、复查。全年新造船舶建造检验24艘,16.9万总吨;检验船舶2000艘次,总吨位40.32万总吨,人均验船22402吨,图纸审查22套,船用产品检验40次。
【船员管理】 2002年6月编制《船员管理标杆文件》,9月启动船员科室标杆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船员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规范了船员管理工作流程,实现船员管理网络化、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003年11月,通过了广东海事局的考评,中山海事局被确定为标杆管理达标单位。加强和规范对船员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格审批培训关,保证了船员培训质量。全年199人参加船员考试,其中:参加五等驾机员考试9人,参加三等及以上船员统考115人,四等驾驶专业船员考试75人。签发船员适任证书830本、船员服务簿352本。实行船员实操性检查和违法记分制,全年检查“四客一危”(客船、客滚船、客渡船、高速客船和危险品船)海船21艘、河船31艘,经实操性检查海船船员34人次,河船船员107人次,被违法记分船员130人次,违法记分346分。
【局内务管理】 开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思想教育,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加强海事队伍建设,改进海事工作作风,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共建文明活动,与口岸客运单位、公安、边防等部门结对子,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发展。开展了以“秉公执法、保障安全”为宗旨,以培养“四有”执法队伍为目标,以“规范执法、提高水平”为重点的海事作风建设活动。在竞争上岗活动中,全局执法人员参加海事业务培训,并对部分执法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换岗率为21%。
【船员科室标杆管理对标活动】 船员管理科室标杆管理对标活动是由广东海事局船员管理处组织开展,旨在规范各直属局船员科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的各项工作,统一岗位职责,统一工作程序,使船员管理工作标准化,保证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工作质量,提高船员管理工作效率的一项工作。中山海事局于2002年6月按要求编写了《船员管理标杆文件》对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各项工作的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各岗位工作流程、相关记录要求等进行明确详尽的规定。同年9月,中山海事局启动船员科室标杆管理,于2003年11月申请广东海事局评审,并获通过。中山海事局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配置了机构、人员及设备,明确了局主管领导、船员科人员及印章管理人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达到空白证件保管人、证件制作人、证件核对人(包括盖印)不相互兼职的规范要求;规范了包括受理申请和资格审查流程、试卷管理流程、理论考试流程、实际操作考试流程、空白证件管理流程、印章管理流程、证件制作与核发流程、档案管理流程、培训机构管理流程等9项内容在内的船员管理工作流程,使船员管理的各项工作均严格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规范进行;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实行“三级审批”制度,防止违规或越权进行船员考试、发证的现象出现。该项工作,使中山海事局的船员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操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信息化建设】 2003年,中山海事局联通了中山市党政信息平台,实现本局与市党政文件、信息收发互通。开通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与广东海事局及部分分支局的网络视频对话,成功参加广东海事局多次网络视频会议。建立中山海事信息平台,建立本局电子档案库、辖区水上水下设施及碍航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推行电子政务,实现公文网上流转,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推广应用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通航管理系统、事故与应急系统、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统计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软件,实现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
【“四客一危”船舶专项检查】 4月1日起,根据交通部海事局统一部署,中山海事局在辖区内开展“四客一危”船舶(客船、客滚船、客渡船、高速客船和危险品船)专项检查活动,主要对中国籍液货船的专项检查,检查重点为20年以上的中国籍油船、散装化学品船,检查率要求达到100%,到4月底,中山海事局共检查“四客”船舶49艘,基本对辖区的各类客船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该项活动,纠正了客船存在的安全缺陷,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了客运安全。
【中山首次海上溢油应急演习】 31日上午9:30~10:50,中山市在中山横门电厂码头举行溢油应急演习。中山海事局、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消防局、中山港航企业集团公司、小榄船舶燃料公司等单位共100多人参加了演习。9:30时,横门电厂油码头操作值班员在巡检时发现“中粤油7号”油船在卸油过驳中发生管道溢油事故,立即向当班运行班长报告,班长当即命令值班员通知溢油船船长切断船上所有电源,关闭油舱,并派员迅速赶赴现场控制溢油点,9:37时,溢油事故经逐级上报到嘉明公司主要负责人,因溢油量较大(约2吨),嘉明公司在向中山市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险情的同时,请求中山海事局、开发区消防中队支援。9:48时,消防中队派出2台消防车赶到现场,在码头周围设置警戒线及做好释放围油栏准备。10:10时,中山港口海事处按指挥部指令赶到现场支援,担任河道警戒任务,禁止所有船只靠近码头水域,并接管现场指挥,启动中山港口水域溢油应急计划,指挥“横电1号”围栏作业船释放围油栏,调动小榄船舶燃料公司清油队赶赴现场参加清污工作。10:35时,“中粤油7号”报告,油船机舱意外失火,并向甲板蔓延,开发区消防中队和南朗消防中队接到指令后,各调2台泡沫消防车增援,10:50时,大火被扑灭,整个演练结束。市安监局、环保局、公安局、消防局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山辖区各危险品码头负责人及主管人员共80多人观摩了本次演习。
【春运安全专项联合检查】 12月30日,中山海事局与江门海事局在磨刀门水道进行了“打击船舶超载和农用船非法载客违法行为,确保春运安全”的专项联合检查行动,中山海事局出动20多名执法人员、5艘海巡船艇,共检查船舶56艘,其中暂扣涉嫌“三无”船舶4艘,查处超载船舶6艘,无办理船舶签证8艘,船员配员不足5艘,证书过期船舶3艘。(刘恩泽)
附:2003年中山海事局领导名单
局 长:何顺昌
副局长:程锦潮(9月止) 孔思平 刘小云(9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