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1998年,中山港务监督局认真做好港务监督、船舶检验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经过3年努力,到年底顺利完成体制调整、班子建设、强化业务的基础建设工作,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完成国家公务员过渡的培训、“三定”方案编制、职位职务编报工作,已获准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业务管理水平有新长进;全年辖区进出港船舶共5.52万艘次,总吨位1828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580万吨,旅客吞吐量88.9万人次。
【安全监督工作】 开展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辖区水域安全。开展第五次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月活动、第八次安全生产周活动和每月水上安全大检查活动,实行领导分管辖区责任制。加大现场监督力度,整顿港口航行和停泊秩序,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重点加强在建中的4座高速公路桥、横门出海捕鱼旅游船、油船码头、渡口码头、重点航段的现场管理,现场检查船舶共8548艘次,查处违章船舶4441艘次。加强对高速客船、横水渡管理,做好春运工作,春运期间安全无事故。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港,制定《中山港务监督局辖区水域巡航检查工作制度》,使巡航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口岸管理工作】 积极贯彻《广东省航行港澳地区小型货运船舶出入口岸检查管理规定》,简化查验手续,抓好港澳航线船舶航行安全,港澳航线运输取得安全高效的好成绩。适应新建客运码头开通使用和大铲关恢复中途查验需要,及时抓好口岸安全管理,根据航道变化的情况,选定新航路,保障船舶进出港安全,为高速船、货船安全航行创造安全水域环境。查获一艘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中山港的名为“海之猫”的洪都拉斯籍杂货船,对该船进行了处罚,并实行强制引航出港的措施。一年来共查验港澳航线船舶2.69万艘次,比上年增长49%;货物308万吨,比上年减少0.6%;货柜36.9万个标准箱,比上年增长17.5%;旅客83.2万人次,比上年减少7%。
【船舶检验工作】 坚持质量第一,服务为本的工作原则,强化业务建设。推行“验船师日志”记录和检查制度,贯彻执行《内河装运危险货物适装条件检验暂行规定》,全面禁止水泥、木质船舶运载危险货物。完成2艘1500吨级集装箱船的改建任务,并一次试航成功。运用该局编制的《小型船舶稳性简易计算程序》,协助河源港务监督局对新丰江水库20多艘旅游客船进行稳性计算,并对中山市横水渡船进行全面稳性复查,提高船舶检验工作质量。全年共审图11套、船舶制造检验40艘、营运检验1718艘,换发新证2307艘。
【船员管理工作】 顺利通过交通部检查组对该局发放的船员证书进行的交叉检查和船员培训机构资格的审查、评估、验收。完成全市船员职务适任证书到期核发工作,举办了全市首期海船船员培训考试班。全年共举办各类船员培(轮)训班33期,培(轮)训船员2720人次。
【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在执法中服务,服务中执法”的指导思想,依法治港。贯彻落实法规规章,制定相应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力度。制定了《中山港监局行政执法职责制度》和《中山港监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举办《交通行政执法道德规范教程》和《水上安全监督实用法规教程》等法规、规章课程的专项学习活动;举办港务监督行政执法岗位培训班,学员集中脱产封闭为期20天学习了4门主要课程,并组织考试。实行公开办事制度、程序和结果,与义务监督员保持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增加依法办事透明度。
【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省港务监督局的部署,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制定和落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工作方案》和《中山港务监督局文明服务“十必须十不准”纪律》,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领导,使全局职工敬业爱岗,文明服务,勤恳工作,增强了凝聚力。1998年底,经省局考评,被评为省港监(船检)系统文明单位,中山港监督站被评为省文明示范窗口,程锦潮、黄健、林希腊被评为省优秀监督员、卢仲铿被评为省优秀验船师、何润根被评为省优秀引航员。该局还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收费单位。有30多人次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专项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黄威成)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伍宏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