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市交通系统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市交通局机关局域网由单线改为内外网双线,升级改造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新增稽查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人力客运三轮车管理信息系统和摩托车营运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全省运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市之一。实现规费征稽点联网收费,提高征收效率,方便群众。交通运输(服务)市场在上半年“非典”疫情的冲击下,货运和机动车维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客运市场上半年大幅下挫,下半年迅速恢复。全年完成客运量851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6%,客运周转量39.61亿人公里,下降1.77%;货运量4331万吨,增长9.48%,货运周转量28.91亿吨公里,增长7.64%;港口货物吞吐量1478万吨,增长45%(含2002年漏统计因素),集装箱吞吐量75.5万TEU,增长17.5%,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九大集装箱港口地位。1月8日,成立港航管理局及其辖属的中山港和小榄港两个管理所,3月18日,成立神湾港管理所。2003年,交通局被交通部评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先进集体,被省交通厅评为交通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航道局第五次获评为全省全优航道单位,交战办被评为省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李剑冰被评为全国反走私先进个人,三乡公路养护所所长黄华任被评为中山市劳动模范,林艳红被授予“中山市十佳窗口之星”称号,崔振南、吴钧海被评为中山市抗“非典”工作先进个人。
【交通基础建设】 市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基础建设,在市人大和市政协召开的“两会”期间提交38件关于交通建设的人大议案与政协提案。7月底,召开市委常委与部门、镇区领导联席会议,重点研究交通建设问题;8月21日,在交通局召开市委书记现场办公会议,讨论交通建设问题。改革交通投融资体制,形成三种拓宽融资的渠道,一是以现有的路产路权进行融资,实施“路桥一盘棋”的路桥收费站的统一经营管理;二是凡新规划建设的公路,均由政府统一把沿线土地纳入城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交通建设带动土地开发来筹集交通建设资金,实行“以地养路”;三是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建设的机制,条件成熟时发行交通建设债券。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3月18日,年吞吐能力达40万吨和5万TEU的神湾港投入使用;翠山路完工,沟通了南朗与三乡、五桂山的交通,完善南部路网。在建公路有城桂公路二期(沙坦公路)、南外环路,省投资的中江高速公路,镇区投资的沙溪-沙朗公路、兴华路扩宽工程、大雁大桥、横(栏)板(芙)公路等,其中16个镇区共27个项目获列入交通局的补助计划。筹划建设的交通项目有古神公路、省道268古镇至石岐段改造工程(即岐江公路改造工程)、福源路、新沙水公路、大(涌)南(区)公路、北外环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山段等,确定了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中山段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全年新增地方公路51公里,通车总里程1345公里,公路密度74.7公里/百平方公里。
【交通基建管理】 上半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通过省交通厅的资格验收,负责全市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全年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监督项目有沙坦公路、坦神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坦洲镇安南路路面改造工程、小榄水道长润润滑油公司油库码头工程等9个项目。加大对交通建设市场的管理力度,完成港口镇新胜北围中桥、板芙大桥加固改造等32个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工作,完成东凤镇新沙岛大桥等14个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批工作,组织坦洲金斗大桥的竣工验收,参加小榄镇、三乡镇等9个镇区总体规划的联审会。
【公路航道养护】 市公路局重铺105国道板芙、三乡段2.2万平方米水泥路。2次全面检查118座大中小型桥梁,修复桥涵损坏部分。投资600多万元,改造105国道狮滘口桥、深湾桥、北台桥、365省道古镇青鹤涌桥等4座中小桥,拆建105国道北台涵洞、长环涵洞、环城花坛涵洞,新建105国道过境线南区渡头通道桥,整治中山港大道10多处有损坏的涵洞。推广使用改性沥青,完成105国道鸦岗至古鹤段3.07公里改性沥青路面工程,加紧实施马沙线三乡镇段3.11公里铺盖改性沥青路面工程。管养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96.6%,其中国省道达97.5%;年末好路率达97.4%,其中国省道达97.8%;年末优等路里程为88.2公里,其中国省道为68.3公里,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省公路局下达的年度养护计划。提高地方公路养护质量,全年砌筑路基挡墙3120延米共8299立方米,修补路面30400平方米,完善公路标线62.22公里共1477平方,标牌56块,砼路面沥青灌缝137公里。地养省道好路率为90%,县道好路率为88%,乡道好路率为83%。整治危桥路段,投入470万元改善19处危险路段的行车条件;投入146.74万元整改17处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地方公路,路况、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完好。继续开展“一路一树一景”道路绿化工作,补种和保养Y004陵东线路树,改种Y008肖前线1.3公里路树,11月中旬进行105国道中山段改建工程的绿化工作,全年新植路树950棵,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在辖区17条航道安装25座水尺,保障各航道的水位观测;开展航标更新改造专项工程,更新改造横门西水道7座Φ420MM杆形水中灯桩及鸡鸦水道、黄沙沥水道和洪奇沥水道9座砼灯塔,共改造灯器147盏;全年航道维护水深保证率98%,航标维护正常率99.9%,船舶完好率100%。
【交通运输管理】 2003年起,由交管总站负责道路运输业户的年审工作,将购置普通货车、100吨以下船舶的审批权和摩托车维修行筹建核准权下放到基层站所。在交管总站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全面普查专业运输业户,限期整改发现的问题。重新制定交通应急保障方案,重新登记应急保障的车辆和船舶。从3月开始,开展海上预征民船动员工作,组织11艘民船进行军事演练,增强战时海上军事物资运输的保障能力。整治化学危险品道路运输业,整改9家存在问题的企业,6家企业通过验收,全市从事化学危险品运输的专业运输业户24家,危险品运输车辆383台,总载重量1510吨。把人力客运三轮车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制订开业条件,核发经营许可证给9家符合条件的人力三轮车客运企业。理顺班车进站管理,为83个实际进站与线路牌不符的班线客车办理线路牌调整手续。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增至17家。整顿客运站场秩序,在全市客运站场实现“人车分流,统一售票”管理。整顿外省客运公司驻中山客运代办点,为6家达到资质的外省客运公司办理驻点登记手续。专项治理全市209辆非自营客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升级改造,增大汽车维修一、二类业户的比例,全市有汽车维修一类业户11家,二类业户70家。完成全市港口码头普查工作,启动渡口渡船更新改造和规范管理计划,撤销小榄永益等6个人流量少的渡口,全面维修获保留的渡口,淘汰客位在30以下的二手渡船,投入4艘全新钢质渡船。规范乡镇自用船舶管理,将10377艘乡镇自用船舶纳入管理,统一编号,建立船名,录入《中山市乡镇自用船舶数据库》。配合安监局评估23家水运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全年培训营运驾驶员5727人次,核发从业资格证5512个,总量增至9737个,其中核发543名驾驶员和508名押运员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证。
【交通行政执法】 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完善取证和执法文书编制,取消简易询问笔录,使用正规格式的询问笔录。改变“重处罚,轻教育”的行政执法模式,开设交通法规教育学习班,组织140名受重大行政处罚的违章人员参加学习。制作打击非法营运的法制宣传片《追踪蓝牌车》,得到上级和兄弟单位的好评。联合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整治人力客运三轮车,在5次集中行动中取缔235台违章营运的人力三轮车。稽查大队全年出动稽查人员69391人次,疏导旅客8万余人,检查车辆23211台,纠正违章7258宗,查处违章经营车辆4818台次,其中蓝牌车368台、无牌无证泥头车895台次、摩托车2675台;取缔非法客运业务代办点60多个,转运旅客近2万人次;取缔无牌汽车、摩托车维修、配件行120余家。加强路政航政管理,拆除违章广告2078块4302平方米,布幅、彩旗1570面4530平方米;查处破坏公路绿化23宗58棵;清除公路污染136宗3.66万平方米;处理各类违章286宗,发出违章通知书246份;受理审批公路申请107宗。航政监理所全年开展执法巡查60人次,巡查里程1360公里,发出违章行为通知书18份,查处案件35宗。2003年,中山成为全省公(水)路基本无“三乱”的两个地级市之一,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示范点。
【结构调整】 市公共汽车公司通过省交通厅组织的道路旅客运输二级资质企业的初审,市城区客货运输公司、三乡平安客货运输公司和港航企业集团公司通过三级资质运输企业的初审,永安汽车运输公司、顺达客货运输公司、中山港货运联营公司、小榄港货运联营公司通过市交通局组织的四级资质运输企业认定,1家客运企业和1家货运企业未通过评审。优化运力结构,全年新增营运客车515台均为中级以上客车,其中新增高级客车80台;新增28艘运输船舶均为钢质结构,运力达3万多载重吨。
【实施路桥收费站统一经营管理】 根据省政府第34号令《广东省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1999年第9号文《关于认真做好公路收费站点清理整顿的通知》,实施“撤六留七”、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路桥收费站整改方案。“撤六留七”就是在中山管辖的13个路桥收费站中(不含省公路局投资建设的东凤收费站),将沙朗收费站(双向)并入东凤收费站,撤销十顷大桥收费站(单向)、沙港公路收费站、大南沙大桥收费、南头大桥收费站、坦神公路收费站;保留深湾收费站、东阜大桥收费站、黄沙沥大桥收费站、海洲公路收费站、城桂公路收费站、岐江公路收费站、中山港大桥收费站等7个路桥收费站,统一由中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管理。2001年5月24日,市物价局在会议中心召开有消费者协会、驾驶员协会、商界、镇区等代表参加的中山市路桥收费处试行年票制听证会。2001年10月30日,人大中山市第十一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路桥收费统缴方案。2002年9月1日,市路桥公司全面接管镇区所属7个收费站。2002年12月27日,中山路桥一盘棋项目获国家开发银行广州分行16亿元贷款。2002年10月25日至2003年4月25日,市路桥公司分别与相关镇区政府签订坦神公路、沙港公路、南头大桥、海洲公路、城桂公路、东阜公路(含东阜大桥)特许经营权转让合同,4月30日与岐江公路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实现全市路桥收费站的统一经营管理。2003年5月1日起,实施中山车辆通行年票制,全面完成路桥收费站清理整顿工作。
【市域汽车客运交通规划】 针对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低等问题。为满足市民“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需求,建设“半小时生活圈”,市政府成立由副市长为组长,交通、规划、国土、公安、经贸、建设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市内客运规划领导小组,投资50万元,聘请同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东援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专家小组,从3月起通过调查市民出行、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等方式采集近100万项数据,编制《中山市市域汽车客运交通规划》。12月5日,市政府主持召开评审会,经过全面论证,通过对规划的评审。至年底,市内汽车客运形成以市公共汽车公司为主体、12家公交企业共存的公交企业群体,运营线路90条,总长370公里,公交车辆900多辆,出租小汽车近2000台,日客运量达32万人次。 中山市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14个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市之一,市交通局组织开展村村通班车情况调查,在全市295个行政村、居委会中,已开通公共汽车运营的269个,通班率为91.2%。11月24日,交通部门实施市政府制定的《中山市村村通班车工作方案》,力争于2004年底在全市实现村村通班车。
【改造危桥(涵)】 5月31日,市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危桥(涵)改造工作。全年实施危桥(涵)改造项目66座,比年度计划超出28座,其中已完工的37座,正在施工的15座,完成设计的14座,检测桥梁1座,对4座桥梁进行水下基础探摸。
【内河航道普查】 开展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辖区内河普查工作,将录取的航道等级、航道枢纽建筑物、水上过河建筑物、水下建筑物及临河设施等数据转入全国内河数据计算机软件系统。全市有内河航道176条,通航里程932公里,其中一至四级航道9条,共254公里;五至七级航道19条,共138公里;八至九级航道26条,共106公里;其余为未定级等外航道。结合辖区航道实际,增加规划技术等级六级航道1条,通航里程4公里;增加规划技术等级八至九级航道4条,共34公里。航道中有枢纽建设物90处,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87座;水上过河建筑物742座,其中桥梁513座,架空电线219条,过河管道10条;水下建筑物25条,其中过河管线16条,过河电缆9条;临河设施133座,其中港口设施109座。
#p#副标题#e# 【抗击“非典”】 “非典”疫情发生后,建立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制订应急预案,设立留验站,组织50辆厢(帆布)式货车和3艘货船共1200多吨的应急运力,分别于5月1日、5日、9日召开紧急会议,紧急动员全系统、全行业员工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防“非典”宣传。5~6月,交通客运企业共出动消毒人员14683人次,消毒车辆201935辆次,船舶991艘次,消耗消毒药水102426升,配备门式检测设备4台,便携式检测设备49台,温度计210支,共投入经费92.1174万元。加强督促检查,交通系统共出动1036人次,检查车辆2220台次,疏导旅客1530人次,查处“非典”隐患13处,发出整改通知书8份。交通部门和运输企业共同在交通行业中建立起预防和控制“非典”疫情的防护网,做到交通不断,人流不断,物流不断,病源切断,取得抗击“非典”的阶段性成果。 【春运】 2003年春运期,全市投入大中型客车1399辆,45117座位营运,比上年同期增长8%和12%,共运送旅客582万人次,增长15.27%。公路运输,发车162791班次,运送旅客570万人次,分别增长11.7%和15.27%。其中市内运输发车44476班次,运送旅客413万人次,分别增长4%和18.5%;跨市运输发车99648班次,运送旅客126万人次,分别增长23.9%和5.6%;省际运输发车18667班次,运送旅客31万人次,分别增长7.1%和15.53%。水路运输主要由中山至香港发船786班次,运送旅客12.5万人次,分别增长13%和18.9%。(吴显旅)
附:2003年市交通局领导名单
局 长:崔振南 副局长:甘畅辉 冯福胜 简钊庆 肖灿基(12月起) 吴钧海(12月起) 2002~2003年中山市交通规费征收统计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汽车养路费 | 公路建设基金 | 高等级公路还贷资金 | 车购税 | 运管费 | 摩托车养路费 | 航道养护费 | 2002 | 21750.12 | 2587.83 | 1398.48 | 23348.66 | 2698.95 | 5214.23 | 1389.28 | 2003 | 25720.69 | 2285.26 |
| 30391.63 | 1966.27 | 5522.90 | 1551.79 | 增减率% | 18.26 | -11.69 |
| 30.16 | -27.15 | 5.92 | 11.7 |
注:2003年因非典型肺炎共退费853.06万元。 2002~2003年中山市道路运输统计表 年份 | 汽车运输业户 | 站场 | 营运客车 | 营运货车 | 客运(户) | 货运(户) | 客运 | 货运 | 数量(辆) | 客位(个) | 数量(辆) | 吨位 | 2002 | 45 | 490 | 12 | 2 | 3667 | 58215 | 37172 | 61637.74 | 2003 | 46 | 597 | 12 | 3 | 3379 | 62535 | 40112 | 67509.54 | 增减率% | 2.2 | 21.8 | 0 | 50 | -7.9 | 7.4 | 7.9 | 9.5 |
2002~2003年中山市机动车维修与清洗统计表 年份 | 业户总数 | 机动车维修 | 机动车清洗 | 汽车维修 | 摩托车维修 | 2002 | 1420 | 403 | 866 | 151 | 2003 | 1671 | 469 | 982 | 220 | 增减率% | 17.68 | 16.38 | 13.39 | 45.7 |
| 2002~2003年中山市水路运输统计表 |
年份 | 水路运输业户 | 港口(装卸点) | 渡运 | 营运客船 | 营运货船 | 客运(户) | 货运(户) | 服务(户) | 泊位(个) | 长度(米) | 渡口(个) | 渡船(艘) | 数量(艘) | 客位(个) | 数量(艘) | 吨位 (万吨) | 2002 | 3 | 19 | 11 | 85 | 4307 | 52 | 65 | 20 | 2219 | 1164 | 17.3 | 2003 | 2 | 22 | 18 | 91 | 4833 | 43 | 62 | 16 | 1916 | 723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