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检验检疫(201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810次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况】 2014年,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简称“中山检验检疫局”)下设中山港、小榄、坦洲、石岐、三乡、沙溪、古镇、神湾8个办事处,辖区内有中山港、神湾港、小榄港、中山保税物流中心4个口岸。全年检验检疫货物18万批,比上年下降47.2%;货值50亿美元,下降59.2%。检出不合格货物4320批,比上年增长118.5%。出境业务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其次是进料加工;入境业务以进料加工为主,其次是一般贸易。美国、香港及欧盟是中山出口的主要市场。

 

【关检“三个一”改革】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转变职能,创新监管模式,促进通关便利化,服务外贸发展。8月1日起,中山检验检疫局对法定检验检疫范围内的进出口货物实施通关单无纸化,即以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为平台,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机构向海关发送通关单电子数据后,不再出具纸质通关单,海关直接凭通关单电子数据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除应急等特殊情况外,检验检疫部门将不再签发纸质通关单。市政府全面推行关检合作“三个一”(指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实施该模式后,进出口货物通关申报和通关的时间及码头作业成本均比原来减少50%。

 

【卫生检疫】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查验出入境人员130.6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4%;查验船舶2.47万艘次,增长2.47%;查验汽车12.99万辆,增长6.02%;查验集装箱77.31万标箱,增长0.72%。通过体温监测、视频监控、医学巡查、医学排查等手段对出入境人员检疫查验,发现传染病症状者492人次,传染病确诊病例95例。口岸监测体检传染病检出367例,检出率8.41%。开展船舶卫生监督310艘次,查出不合格16艘次,存在卫生问题船舶308艘次,进行卫生处理206艘次。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并进行医学媒介携带病原体检测,捕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3105只。

 

【动植物检疫】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从进境货物及其包装中截获有害生物和查获违规情况共9672批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972批次,一般性有害生物6085批次,有毒有害气体超标582批次,查获进境货物木质包装不合格、携带禁止进境物等违规情况2033批次。首次截获比萨茶蜗牛、黄顶菊等6种有害生物,其中,从圭亚那进口平萼斯沃铁木豆原木中截获的咖啡黑长蠹为广东口岸首次截获。检验检疫进口水果784批次1.6万吨,价值4044.9万美元。完成供香港和澳门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5.3万批次,货值3.27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和9.7%。

 

【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 2014年,全市出境检验检疫货物中,业务量占比前3位的是玩具、家具和小家电。其中玩具、家具批次及货值均有小幅度增加。受法检目录调整影响,家电、纺织品均大幅下降;入境检验检疫货物中,业务量占比前3位的是乳制品、钢铁及其制品、木材。其中乳制品进口增长30.1%,木材增长61%,钢铁及其制品下降3%。中山检验检疫局通过召开宣传贯彻会、通报不合格案例等措施,帮扶、指导中山出口企业提高质量管控水平和质量体系建设。强化对进口废物原料、机电产品、旧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的检验监管,防止夹带废机电和废旧物品等入境。加强输往非洲产品装运前检验。分行业召开企业座谈会,为企业解决对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强化进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共检验进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2727批次、1.44万吨,检出不合格217批次、1540吨。妥善处理中山口岸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进出口食品与化妆品管理】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检出不合格进出口食品及化妆品519批次。其中,出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88批次,主要涉及粮食制品、糕点饼干等;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431批次,主要涉及糕点饼干、酒类等。中山口岸全年进口乳制品606批次,货值5亿美元,占广东检验检疫辖区进口乳制品的三分之一,成为中山口岸第一大纳税商品。采取多种便利化措施促进食品及化妆品进口。对出口深加工食品企业实行动态监管,组织开展年审分类、出口月饼包装塑化剂污染风险分析和出口酱油中氯丙醇风险分析等工作,提高监管效率。

 

【案件查处及报检员、报检单位管理】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共查处违法案件47宗,其中以简易程序完成当场处罚案件28宗,以一般程序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9宗。全年完成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580份,报检单位变更187份,报检单位注销19份,报检员注册175次,报检员注销153次。5月,开展中山辖区内代理报检单位信用等级评定,评出A级代理报检企业17家、B级18家、C级3家。

 

【检务和产地证管理】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简化报检手续和资料,推进检验检疫广深珠直通放行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检验检疫部门建立“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以外的货物,持广东、深圳、珠海三地任一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通关单即可直接在省内任一口岸报关,无需再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也不再对其进行查验。继续加强由2009年开始创办的“一单制”报检业务(指为简化报检手续,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出口企业实施贸易合同、相关检验检疫证明文件等资料备案,日常报检时每个报检号只需提供一份《出境货物报检单》的做法)。推进出境业务即查即放模式和入境业务直报直放模式实施。落实各项检验检疫收费减免政策,全年减免企业费用1605万元。实施24小时预约检验检疫业务制度。检查清理空白证单核销和印章管理问题,清理未归档数据。召开产地证业务宣传贯彻会,帮助企业及时办理产地证书。全年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0.4万份,签证金额37.5亿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7600万美元。

 

【出口产品质量认证认可】 2014年底,中山检验检疫局辖区内有有效期内出口食品备案企业78家。年内共受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申请16家,组织备案现场评审16家,发放备案证明26份,推荐企业对欧盟注册1家。在出口商品质量许可(注册登记)方面,辖区内有获证出口玩具企业120家,其中新增获证企业3家。全年受理企业申请68家,发放证书57份,完成51家玩具企业的年度监管工作;在CCC(强制性认证)免办方面,发出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381份,分两个阶段完成114家企业通过免办途径入境产品共315份证明的后续监管。完成年度玩具、电线电缆、电源适配(充电)器等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口岸监督抽查;在认证市场监管方面,派出37人次对辖区内所有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17家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现场监督检查,涉及认证公司8家;在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方面,检查辖区内获得HACCP(即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认证的11家出口备案食品生产企业,涉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等3家认证机构。

 

【检验检疫技术】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开展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2832项。全年完成实验室检验检疫4.3万份样品,共11.4万个项目。9月,中山检验检疫局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专家组现场评审。《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模用纺织纤维含量标准品的研制》等3个项目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中山检验检疫局和江西检验检疫局等4家单位合作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纺织纤维成分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及其检测标准的建立》获“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山口岸病媒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携带病原体种类的调查》获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口葡萄酒指纹图谱库及评估软件开发的研究》获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中山首宗进口危化品泄露事件】 2014年9月,中山检验检疫局对一批申报品名为氨基树脂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查验时发现货物包装底部出现破损,有液体渗出并在柜底形成宽50厘米的积液带。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立即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与其他货物隔离,按照预案采取措施处理。经紧急处置,事态得到控制,排除险情。

(吴 硕)

上一篇: 出入境检验检疫(201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出入境检验检疫(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