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3 【点击率】2035次 | ||||||||||||||||||||||||||||||||||||||||||||||||||||||||||||||||||||||||||||||||||||||||||||||||||||||||||||||||||||||||||||||||
【概况】 2010年,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建设‘大质检文化’、促进‘质量大提升’”、“以质取胜,创先争优”等活动,稳步推进以分类管理合格评定为核心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全年检验检疫货物44.7万批,比上年增长12.33%;货值164亿美元,增长18.92%。检出不合格货物1760批,货值9563万美元。2010年,出境业务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其次是进料加工;入境业务以进料加工为主,其次是一般贸易。美国、香港及欧盟是中山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量都有所上升。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也有较快增长。 【监管模式改革】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改革对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木制品家具、食品接触材料等大宗出口产品的检验监管模式,稳步推进以分类管理合格评定为核心的检管模式改革。对辖区内大部分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评定一类企业79家,二类企业1080家,三类企业353家,1家企业降为四类企业。多次举行“广东局机电产品合格评定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和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培训班,开展第二批出口机电产品风险等级评估。运用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动态管理系统,对辖区内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实施动态管理。 【卫生检疫】 巩固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艾滋病、基孔肯雅热、疟疾等防控工作。坚持采取体温监测、视频监控、医学巡查、医学排查等手段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发现发热症状45人次,检查发现艾滋病抗体阳性2例、梅毒24例、肺结核3例,发现监测病毒性肝炎3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86例,发现非传染病1703人次。开展反核、生化恐怖知识培训及口岸应急处置演练,参加中山市反恐怖应急专业队伍在深夜进行的拉动演习。做好交通工具、口岸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口岸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监测和船舶卫生监督工作。开展中山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进行医学媒介携带病原体检测,捕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7786只。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快速准确地从英国进口的废纸中鉴定出未知双翅目蛹为红头丽蝇,检疫周期缩短15~20天。中山局报送的政务信息《DNA条形码技术“查入侵”又快又准》经新华社珠海中山支社整理成《商检人员建议建立DNA条形码数据库》后,以“新华社内参”的形式专送中央领导参阅,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 【动植物检疫】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从进境货物及其包装中截获有害生物及查获违规情况3151批,截获禁止进境名单内有害生物328批,其他有害生物2328批,查获进境木卡板等的违规情况495批。其中,钝锥长小蠹、组合长小蠹、雕花异胫长小蠹属于中山口岸首次截获。首次对进境货物开展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检出有毒有害物超标5批,进行无害处理后予以放行。监管熏蒸/热处理木质包装487.18万件。妥善应对海南“毒豇豆”和港口镇“毒菜事件”对出口蔬菜带来的影响,开展出口蔬菜、水产品、中药材、面粉等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全面开展外来有害生物调查和红火蚁防控工作,在入境旅客船上播放宣传片,列明禁止携带入境的动植物产品,并特别提示农业部和质检总局有关禁止日本奶粉入境的公告,提高旅检执法效率。 【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 2010年,小家电、信息产品、大家电、电机、电线电缆、鞋类、玩具、纺织原料及制品、木制品及家具、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等产品出口呈现较好增长态势,灯具产品出口则呈现负增长,检出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有小家电、灯具、玩具等。规范型式试验产品抽封样工作,加强灯具、小家电、插头插座和DVD播放器等产品的检验监管。规范非型式试验机电产品监管和抽检工作,加强电器中与食物接触材料和制品的检测。针对出口美国的玩具,进行铅总量抽查验证,对油漆中邻苯二甲酸二已酯含量超标玩具的生产企业进行排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出国门。加强对鞋类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确保鞋类出口产品禁用偶氮染料含量、金属附件镍释放量等专项检测项目不超标。加强旧机电产品的后续监管工作,做好重点设备的检验监管工作。配合广东局做好危险包装质量许可证的评审工作。加强进口动物皮张、旧机电产品、可利用的废物原料废五金、废塑料等进口敏感商品的监管,对“进口废物原料电子监管系统”指定掏箱的集装全部掏箱,做到“每柜必开、柜满必掏、直至看清”,确保进口废旧商品符合国家安全、环保、卫生要求。完成境外对中山市俊朗厨具电器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调查。加强出口退运调查追溯和不合格调查工作,帮助确立日常监管重点。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管理】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检验进出口食品化妆品11151批,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27批,出口食品化妆品53批。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推行食品安全员制度,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提升出口食品质量。开展乳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进出口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检验监管。 【报检员及报检单位管理】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出入境检验检疫代理报检管理规定》,受理代理报检企业的注册申请15家,通过申请企业6家,没通过申请企业4家。受理自理报检单位登记备案申请878家,出具《报检单位登记证明书》1328份。全市有注册报检员4102名,受理报检员注册申请484份,报检员证注销申请202份。对辖区内85名违规报检人员实施通报处理。全年立案查处报检员违法案件8宗,撤销9名报检员报检资格,对1家违规企业罚款2万元。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伪造和买卖检验检疫收费收据的违法犯罪行为,核查297家进出口企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收据,在8家进出口企业发现存在伪造的检验检疫收费收据。 【检务和产地证管理】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重新修订《中山局出境货物一单制报检操作管理办法》,对150家大型出口企业实行全申报一单制。落实广州、深圳、珠海出境货物直通放行工作,实施24小时预约检验检疫业务。全面清理检查空白证单的核销情况及印章管理情况、未归档数据。召开产地证业务宣贯会,帮助企业及时办理产地证书。注册企业年审期限由原来的每年一审改为两年一审,提高产地认证的效率。启用新的原产地异地调查结果单格式,开签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扩大国外市场。 【出口产品质量认证认可】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强化质量许可证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注册的把关和后续定期监管工作,全年取消6家食品企业的备案注册证书,收回2家已停产玩具企业出口质量许可证,定期监管7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114家质量许可证生产企业。强化入境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监管,提高认证有效性。启用“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电子审批管理系统”,制定《中山局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工作规范》及《入境产品强制性产品目录外界定工作指导》,建立健全强制性产品认证入境验证和后续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全年受理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805份。加大第三方认证有效性的监管工作力度,检查26家认证公司的认证有效性。2010年,全市有出口食品获证企业97家,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获证企业131家。全年签定认证合同企业17家,复审换证审核企业40家,监督审核企业130家。全面推广3C(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管理系统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备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认证监管业务网上办事、审批和监管。2010年,为6家正在建设厂房的新企业上门提供了图纸设计的免费咨询服务,帮扶1家水产企业获得对俄罗斯注册,帮助2家加工贸易转型玩具企业更名并获得新出口质量许可证。 【科技兴检】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与广东局技术中心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20次共27个项目,已有结果的11次均为满意。全年新增检验项目21个,新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23台,总值570万元。筹建国家植物病毒检疫重点实验室,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15台,总值约470万元。开展检测报告质量专项核查活动,对2009年出具的有检出的报告和部分未检出的报告进行核查。 【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4月底起,中山检验检疫局全面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印发《建设“大质检文化”,促进‘质量大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于5月5日召开动员大会。印制《倡议书》1200多份,发放至各进出口企业。在局内、外网设立“质量提升”活动专栏,编印质量大提升活动简报17期,制作专题宣传栏,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络,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总局《质检信息》第145期刊登中山局直报信息《中山检验检疫局以“大质检文化”促进“质量大提升”》。先后举办中山进出口产品质量分析会、灯饰行业质量管理现场会、出口玩具质量管理现场会暨检验检疫行风建设座谈会、供港澳塘鱼质量安全论坛、进出口食品安全会议、进出口服装质量分析会等大型质量分析会议,1000多家企业参加。帮扶“格兰仕”等企业完善检测手段、筹建实验室。邀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为40家出口生产企业高管免费进行《精益生产沙盘模拟实战》新型培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代表等参加中山局“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等系列活动。与市质监局开展技术交流,签订食品安全合作协议和检测技术合作协议。制定《中山局窗口建设和证单质量提升活动工作方案》,开展窗口建设和证单质量提升活动。编印《中山局集装箱集中报检业务指导》,规范集装箱报检业务。编印《窗口管理手册》,为一线检务工作人员提供操作性、适用性强的参考资料。 (黄国良) 2010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业务情况统计表
注:名录指的是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农业部第862号公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