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检验检疫(200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0》 【成文日期】2009-12-04 【点击率】1971次


简况】 2009年,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称中山局)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组织开展服务外贸“政策大宣讲、企业大走访、服务大提升、工作质量大检查”等活动,推行以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为重点的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和以便利企业为主导的通关模式改革。全年检验检疫货物39.8万批,比上年下降7.69%;货值137.9亿美元,增长7.05%。检出不合格货物1610批,货值6446万美元。完成健康检查3133人次,发现有各类病例2349人次,预防接种63人次。出入境人员检疫115.54万人次,汽车检疫4.41万辆,船舶检疫2.25万艘次,集装箱检疫99.62万个标箱。签发出入境货物证单46.72万份。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一般原产地证书、其他区域原产地证书合计11.8万份,签证金额29.11亿美元,帮助出口企业获国外关税减免超3500万美元。完成新企业产地证注册254家。完成实验室检验检疫2.29万份样品,8.52万个项目。出具常规检测报告1.36万份和灯具型式试验报告(含全项目检测)609份,出具不合格通知单260份,共有1268份样品被检出存在问题。

检验检疫监管】 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全面推行分类管理,降低电器产品型式试验频次,减轻企业负担。2009年,全市有一类企业76家,二类企业543家,三类企业148家。对进口大型成套设备加大装运前预检验力度,降低口岸现场查验比例。加强出口免验企业和电子监管企业监管,推广出口免验制度,全国共有免验企业107家,其中广东有17家,中山占4家。
做好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全年经检验检疫出口的农产品共2.47万批,2.24亿美元。其中,活水生动物1.41万批,重2.38万吨,货值6165.58万美元,主要品种有活的四大家鱼、活杂鱼、活鳗鱼、活文蛤、活泥蛤、活鲍鱼和活虾等;蔬菜类(含干晒及保鲜)1480批,重2.76万吨,货值714.4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有鲜蔬菜、白菜干、剑花、金针菜、木耳、香菇等。全年中山供应澳门蔬菜无一例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或不符合其他要求。全年从进境货物及其包装中截获有害生物及查获违规情况共3416批,其中截获禁止进境名单内有害生物166批,其他有害生物3250批,查获进境木卡板等的违规情况736批。

加强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监管工作,制定《中山进口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进口废物的执法稽查力度。改善查验环境,完善查验设施,扩建神湾港码头进口废物视频监控点,新增5个视频监控点。将中山港的进口废物查验场扩大到4万平方米,同时更新、升级视频监控设备。全年共检验进口废物原料5943批,货值14.04亿美元,检出问题批次34批,自退运34批,货值181万 美元。

做好出口木制品家具企业注册登记工作,对高风险原材料油漆和板材合格供应商进行备案登记,加大抽检原辅材料的力度,逐步推行“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安全项目检测+抽批检验+日常监管”的检验监管模式。至年底,全市通过注册登记的木制品家具企业268家,全年开展木制品家具抽检263批,重点检测甲醛、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检出不合格15批。
加强检验监管进出口机电产品,取消进口旧机电产品备案前预登记制度,加大对违规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处罚力度,对涉及的旧机电产品均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成功查获遭遇国外官方机构通报、召回的不合格小家电产品,不予出口放行。新开展出口非洲工业产品装运前检验工作,其中于7月监装广东中粤马口铁公司输埃及的537吨马口铁,总货值50.9万美元,共23个货柜。

认证认可】 对注册、许可企业实施全过程跟踪指导,为企业提供体系认证、客户验厂等免费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质量自控能力。全年受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申请51家,组织卫生注册登记现场评审48家,共发放注册(登记)证书及备案证明54份。组织许可证现场审核14家,型式试验现场抽样17家,发放质量许可证书21份。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340份,对进口领域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打印机、玩具等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完成7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ISO22000、ISO9001体系认证有效性检查、CIQ标志270万枚采购、800万份发放及10500枚封识采购发放工作。出动112人次下厂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沟通和交流指导帮扶工作,新增获证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备案)生产企业10家和出口产品质量许可企业7家。全面运行卫生注册登记(备案)企业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备案)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审批39家。全年签订认证合同36家,认证审核19家,监督审核93家,复审换证3家。通过与3C(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认证的合作,推出产品、体系多重认证联合审核服务,实现一次完成多重认证的现场审核,全年完成6家企业的多体系联合审核。

检务及产地证管理】 简化申报手续,以出口农副产品为突破口,简化出口产品报检资料,全面推进电子化申报。6月,实施《中山局出境货物一单制报检操作管理办法》,至年底实施“一单制”报检企业达138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报检单位及报检员的管理,全年受理自理报检单位登记备案申请637家,向企业出具《报检单位登记证明书》1027份,全市共有注册报检员近3900名,对49名违规报检人员实施通报。对辖区内13家代理报检单位进行年审及信用等级评定,8家评定为A级,5家评定为B级。细化差错登记和违规行为处理,全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宗,撤销、暂停2名报检员报检资格。提高产地证签证工作效率,10月起,产地证签证工作时间从一个工作日缩短为证书当日可取。推广无纸化电子签证工作,全市共有512家企业享受免于提供书面申请单证的便利,企业数量占注册企业总数的55%,签证份数占签证总量的70%。

卫生检疫】 加大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防控及反恐长效机制。加大对出入境交通工具、废旧物品、口岸公共场所和食品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卫生处理监督管理,确保卫生处理质量安全。2009年,继续开展口岸医学媒介本底调查,捕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18591只,其中鼠类9只,蚊类7940只,蝇类7832只,蜚蠊2799只。坚持做好登革热、疟疾、人禽流感、艾滋病等的防控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共建联防联控平台,成功将5名中山某公司从印度归来登革热患者在广州白云机场截查,防止疫情在国内传播。

科技兴检】 8月29~30日,中山局技术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8位专家为期两天的复评审。2009年,新开检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ELISA检测法,铝及铝合金中的镁等七种金属的ICP-AES检测法。中山局技术中心被评为2008年度广东局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工作先进单位。将病媒生物实验室从卫检科移交技术中心,成立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开展除临床检验项目以外的卫生检验业务,提高卫生检疫的核心能力。8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神湾口岸继续为进境种苗指定口岸。建立坦洲办供应澳门蔬菜检测独立的实验室。《中山市香蕉主要病毒病普查及其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被认定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李痘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与检测应用的研究》于10月通过函审,被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山局制定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香蕉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通过全国行业标准审定会的审定。中山局参与的《主要贸易国农食产品及化妆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项目获广东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规程编写基本规则》和《高节能、高精度、高可靠恒温恒湿实验室系统》获三等奖。

防控甲型H1N1流感】 4月24日,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中山局全面贯彻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口岸安全。5月1日起,中山客运口岸开展甲流防控工作,货检人员加强进口相关物品的查验和货物的卫生消毒工作,船检人员严格实施船员测体温等工作。小榄、石岐、坦洲、神湾四个口岸办事处也开展入境船员和司机的体温检测,对体温超标的及时送地方有关医院观察治疗。5月4日起,实施登轮检疫,在客轮上用便携式体温仪对入境旅客和交通员工实施第一次体温检测,在入境旅检通道用红外热像仪实施第二次体温检测,可疑病例全部送指定医院诊治,并追踪排查结果。在广东口岸率先安装启用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对入境疫情防控实现严密监管。与海关、边检、海事、公安、口岸办及口岸营运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的防控职责。与市卫生局、市第二人民医院详细明确口岸疑似病例的移送、救治、追踪等工作细节。联合地方卫生部门举办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演练,取得良好的效果。6月27日,从香港入境的一名旅客被确诊患有甲型H1N1流感,这是中山市截获的首名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也是中山市报告的首名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5~12月,中山口岸共查验出入境旅客75.5万人次,其中入境人员38.2万人,送医院排查发热旅客81人,其中确诊甲型H1N1流感11例,季节性流感17例,截获并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列广东局系统第三。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3月底,启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立“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中山检验检疫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宣讲会、网站、专题板报等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氛围。加强企业诚信教育,6月起全面启动检验检疫信用管理系统,强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完善出口食品和农产品源头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出口食品原料质量安全问题。开展小家电、玩具产品安全整顿工作,对木制品家具、儿童服装、仿真饰品、食品接触材料、一次性卫生用品等重点产品进行再整治,重点解决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专项监管、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监督检查工作,对相关出口生产企业全部摸底,出口企业全部建立质量档案,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守法诚信意识 普遍提高,质量观念进一步 增强。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2009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在消费品、食品等方面不断通过新法规以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并对中国玩具等产品多次实施召回。日本对热水器、风扇等15种长期使用产品执行安全检修、标示制度新规定。印度对进口玩具产品也采取了新的认证要求。为此,中山局组织举办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出口灯具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认证认可等专场宣贯会,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邀请广东局玩具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将美国和欧盟等最新的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信息传到中山,与中山玩具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帮扶。

帮扶企业和农产品出口】 建成24小时预约检验检疫值班室,于3月9日起报检单位可以全天候向中山局申请,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办理检验检疫业务。中港办为入境船舶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查验服务,货检查货时间延长至17:30。推广直通放行业务,将中山地区90%的企业纳入便捷快速通关轨道。5月12日,促成中山供应澳门地区车辆运输鲜活水产品直通放行。帮助中山市裕胜隆达水产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取得出口资格。1月9日,坦洲番石榴顺利出口澳门,这是广东番石榴首次出口澳门。6月4日,中山企业加工的海捕水产品成功首次输往台湾,实现中山水产品输台零的突破,成为中山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8月25日,中山鲜鸡蛋成功首次输往香港。全年新增出口农产品企业5家,新增备案养殖基地7个共319亩,新增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4个共1650亩,新增供港澳蔬菜加工场2个。为中山弘上卫生用品(中山)有限公司出具《自由销售证》,帮助其卫生纸品顺利打入韩国市场,这是中山局首次出具《自由销售证》。为中山市新荣果仁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美国的夏威夷果办理了加工装配证书,确保企业出口货物在美国顺利通关。(黄国良)

附: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名录
局 长:王龙贵

上一篇: 出入境检验检疫(200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出入境检验检疫(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