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2000年,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中山局)全面贯彻全国、广东检验检疫工作会议、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按上级部署完成“三讲”教育任务,并深入开展检验检疫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一个适应中山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检验检疫工作新模式,同时,深入开展“管理服务年”活动,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政务公开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严把检验检疫关】坚持商品风险评估与分级放行制度,将涉及安全、卫生的检验检疫作为重要质量控制点来抓。2000年,共检验进出口商品12.74万批,商品总值2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倍和2.1倍,其中进口商品2.27万批,商品总值5.32亿美元;出口商品10.48万批,商品总值24.17亿美元;检验发现不合格进出口商品80多批,商品总值近200万美元,其中安全卫生不合格的就有72批。完成出口纺织品标识查验5863批;完成外商投资财产鉴定69批。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4.18万份,签证金额5.09亿美元,分别增长8.9%和14.4%;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2.42万份,签证金额4.49亿美元,分别增长45.8%和64.7%。完成产地证注册调查172家。检疫进境动物产品1538批,2.12万吨;出境动物3245批,501.48万头(只);出境动物产品4114批,1.48万吨;进境植物6批,3.21吨;进境植物产品5474批,17.86万吨;出境植物4批,0.05吨;出境植物产品8453批,2.85万吨。对外出证6155份,检疫出二类危险性病虫害大家白蚁18批次、芒果果实象甲1批次、异尖线虫8批次,其他有害生物30多种。
检疫出入境船舶2.41万艘次,汽车5.92万辆次,查验出入境人员45.88万人次;完成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3433人次,发现各类病症457例,检出11例梅毒阳性,为历来检出最多的一年;检出肺结核2例,肝炎6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48例,其他疾病101例;预防接种5865人次。
在完成日常检验检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海关部门打击走私活动,全年共受理中山海关走私侦查支局委托涉嫌走私的检验鉴定93批;受理中山市反走私办公室和中山边防局委托涉嫌走私的检验鉴定36批,涉及货物有柴油、食用油、木方、化工原料、汽车配件、办公设备等。
【强化监管认证工作】年初,配合出口小家电开验工作,加强指导与管理小家电产品生产企业,对部分出口小家电,如搅拌器、果菜汁榨汁机、电动剃须刀等产品进行了检验,并召开了出口灯具检验技术与质量分析报告会。协助广东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广东局)对中山众美有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中山艳阳灯饰厂和中山粤中电器配件有限公司非法使用“UL”标志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对前2个公司分别按规定封存并销毁了销售包装盒与成品、半成品,对后一家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2万元的行政处罚。
4月份,香港爆发德国麻疹,中山口岸几十名入境人员受到感染,中山局认真准备应急检疫措施和方案,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关注与跟踪。5月份,针对1999年以来全球霍乱疫情的发展,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疫情,并对检疫工作进行了部署。9月份,成立了实蝇监测工作小组及办公室,完成了遍布中山市24个镇区150个监测点的实蝇监测工作。
年初,广东局、珠海检验检疫局在中山召开了供应澳门蔬菜检验检疫工作会议,研讨供澳蔬菜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会后及时召集中山各出口蔬菜经营单位负责人,认真传达《广东供澳门新鲜蔬菜卫生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规定(试行)》,明确有关要求,详细地解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保证了供澳蔬菜监管卡的顺利启用。另外,中山局派员参加了广东局、深圳检验检疫局、珠海检验检疫局在中山召开的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会议,探讨供港澳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11月,举办了3期报检员培训班,培训全市近2000名从事出入境报检业务人员。
加强凭证报检工作,认真做好出口质量许可证、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工作。一年来,完成了对中山新意达电器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出口质量许可证预审工作,协助广东局完成30家企业的出口质量许可证考核;协助广东局完成了对威利事饼干厂等39家出口食品企业的考核。协助广东局评审中心完成了日星电器(中山)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ISO9000质量体系评审及3家获证企业的复审换证。
【深化检务改革,建立口岸全新运行机制】局领导亲自部署了“六个一”业务工作模式的全面推广及新通关模式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2000年1月1日,新通关模式在中山所有口岸正式启动,“六个一”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全面推广和通关新模式的正式运作,对全市各口岸的业务工作基本上未造成冲击。
中山局作为CIQ2000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试点单位,在国家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局)CIQ2000实施小组及广东局计算机中心的指导下,于4月下旬分5个阶段提前完成了试点数据准备、软硬件环境准备、业务综合协调等工作,并建立模拟网络环境,对全局检验检疫业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5月30日,中山局CIQ2000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并取得成功。9月份,CIQ2000业务管理系统已在中山局石岐办事处试运行,并准备在全局范围内其他5个办事处推广。
【加强实验室建设】机构合并后,中山局对原“三检”各类实验室设备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将原商品检验局的农产品实验室与原卫生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合并,重新调配检测设备,使实验室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加大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设备投入,建立皮张检验室,改造建成标准熏蒸杀虫房,并于5月1日正式启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也于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科研制标工作力度,由中山局技术人员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实验室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在全国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会议审定,该标准等效于ISO3759、ISO6330、ISO5077国际标准水平,已上报国家质量监督局待发布。3月22日至24日,受国家局委托,广东局组织来自上海、江苏、山东、重庆等地检验检疫局及中国纺织研究院等部门的专家,对中山局承担的《洗涤时间、陪衬物总装量对棉织物尺寸变化率测定值的影响》的科研项目进行了会议鉴定。该项目于1996年至1999年开展研究,进行了大量试验,对洗涤时间与陪衬物总装量对棉织物尺寸变化率测定值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经与会专家认真审定,一致认为此课题立意实用性强,试验方案可行、结论正确,对ISO9000标准进行了验证,为GB/T标准提供了可行依据,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经审定,该项目通过了国家局的鉴定。
2000年,中山局化检实验室按要求顺利完成了国家局下发的陶瓷盲样和水平测试盲样的检测工作,还参加了CCIBLAC组织的铝合金样水平测试;纺织品实验室收到参加1999年度华南大片纺织品水平测试技术报告,报告显示出纤维含量分析、织物水洗尺寸变化率等5项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均未出现离群值;食检实验室增开了氯丙醇、大肠杆菌O-157等检测项目,并参加了2000年度全国实验室水平测试。
【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年初,中山局组建了党总支部、团总支部、妇委会筹建小组,多次走访并咨询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等部门,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新机构党总支部、工会、团总支部、妇女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并制定计划正式开展活动。年初,加强对人、财、物管理的建章立制工作。确立了人事考勤制度及廉政规定,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勤政、廉政教育,严肃机关工作纪律;明确了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及权限,制定对外接待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接待费等各项费用支出;清查原“三检”的固定资产,保证统一调配综合利用,杜绝资产流失;对机动车辆实行归口管理,并制定制度规定了车辆停放、使用、维修、加油等行为。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外经贸发展】2000年,开展“创青年文明号、树行业新风”活动,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等行业不正之风,制止“验人情货”、“出人情证”等不依法行政行为,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服务放在首位。在业务上认真落实检验检疫2次降低收费的政策,简化收费项目,取消了机构改革以前存在的重复和交叉收费等不规范行为,使中山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通关费用平均降幅为30%,减轻了各进出口企业的负担。大力推行CIQ2000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试点,缩短了企业报检环节,还试行电子报检、利用EDI签发产地证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服务。参加了中山市“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向消费者讲解鉴别进口真假洋酒、电器、化妆品的有关知识并发放了宣传资料;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暨产品展销会及2000年沙溪(国际)休闲服装节活动期间,与海关、工商等部门参加了外商投资现场咨询活动。
【开展“质量排查月”活动】加强对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依法行政的水平,8月至9月份全局开展了以提高工作质量为中心内容的“质量排查月”活动,成立了局工作质量排查领导小组,并设立排查工作办公室,研究确定了排查的具体内容、活动安排及分工情况,确保排查工作的应有广度与深度,制定了《中山局工作质量排查方案》。8月下旬,按局工作质量排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各业务部门对照排查内容及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工作质量自查,初步查找存在的问题与隐患。9月份,局工作质量排查办公室组织下属的单证排查小组、财务排查小组、检验业务排查小组、检疫业务排查小组、监管工作排查小组对全局工作从9个方面进行了交叉检查,通过排查与整改,发现并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三讲”教育与“回头看”活动,整顿全局党组工作作风。全年党组在干部选拔、基建工作及重大人事、财务、业务问题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坚持集体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为深化检验检疫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局以“三讲”教育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副科以上干部的任用采取了民主推荐、组织考核和任前公示的制度。对原中山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和原中山卫生检疫局进入公务员行列的干部,进行了公务员初任培训和考试。
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减轻由于人手紧张给工作带来的压力。上半年,中山局有针对性地对检验检疫业务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检验检疫法规与技术培训,在加强“四法三例”学习的同时,先后在口岸办事处开办了进口燃料油、化工产品容量计重、抽样、岸罐计量培训班,进境木质包装材料鉴别与松材线虫分离鉴定技术培训班,化矿产品抽样检验培训班等。8月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中山市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另外,派出多人外出参加系统内的各类学习培训。通过综合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工作水平与检验检疫技能,缓解了由于工作人员对检验检疫业务不能全面掌握而造成的工作压力。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年初,制定了《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廉政责任制》,规范了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行为。5月,广东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在《南方日报》公布后,全局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对照学习,同时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检验检疫工作的监督。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并传达了全国、广东检验检疫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山局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形势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局党组还对2000年纪检监察工作提出5点要求,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实施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保证政令畅通;加强招投标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建章立制,落实督促检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9月,开展了“纪律教育活动月”活动,制定了《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警示教育活动方案》,有计划地组织了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了《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了《浪淘碧海》、《惊世大案》、《欲海沉沦》、《生死决择》及广东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展,开展以胡长清、成克杰及本系统内几宗重大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廉政监督,下半年专门增配了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还在局内部聘请了18名兼职监察员。同时,中山局还加大了对几起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检验检疫新形象】2000年,国家局要求在全系统内开展“质量服务年”活动,中山局在加强对检验检疫工作管理,确保检验检疫与廉政工作质量的同时,把“质量服务年”活动与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政务公开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廉政、勤政教育,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结合业务促进检验检疫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科学规范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简化手续,公开服务承诺,将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努力创一流的服务,使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与行业作风焕然一新。年初,小榄办事处顺利通过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复审;中山港办事处由于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被团省委和广东局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坦洲办事处被团市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中山市“示范青年文明号”的称号;检务科、石岐办事处也获得了中山市“青年文明号”的称号。
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与集体观念,创造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气氛。2000年,组织10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中山市2000慈善万人行活动,并捐款1.09万元。年初,在局党组的倡议下,党总支部、团总支部号召全局干部职工为本单位一名职工的病危家属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共筹集捐款2.62万元。响应市总工会的号召,开展“互助月”活动,为中山市下岗职工捐款3608.5元。11月,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比赛,充实了职工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加深了全局人员的相互了解,增强了凝聚力与向心力,开创了机构改革后政通人和的新局面。(冯友平)
附:2000年主要领导名单
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马锦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