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1998年,中山商检局共检验进出口商品4.09万批,商品总值11.4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5%和48.2%。其中出口3.42万批,商品总值8.39亿美元,经检验发现不合格商品84批,总值196.19万美元;进口6687批,总值3.05亿美元,对外索赔73.1万美元;检验包装性能1540批,2335万件;查验服装标识3610批;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4.25万份,签证商品金额4.9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0.2%;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1.67万份,签证商品金额3.1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和9.3%;完成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621批,原申报总值4423.56万美元,鉴定总值为4242.55万美元,降值181.01万美元,降值率4.1%,其中查出低价高报的62批,高价低报63批;完成5家企业的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的考核和17家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登记的考核;新增产地证注册企业109家,对34家产地证注册企业进行了年审;实行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首批26家出口服装企业通过考核获得分类管理;考核认可了350名检验员;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有5家企业通过了评审。
1998年,全局有正式在编干部8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科以上领导干部29人。有检验用仪器361套,价值748.72万元。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为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了党组议事等10项规章制度。
【严格检验把关】 重点加强涉及安全、卫生及环保等敏感商品的检验工作,确保国内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截止到1998年底,经该局检验不合格的进出口商品共84批,其中涉及到安全、卫生及环保的商品38批,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占全部不合格商品的45.8%。对于不合格出口产品,该局坚决不予以放行出口;进口商品检验不合格并成功索赔73.1万美元。另外,采取境外装船前检验与境内跟踪检验办法,加强对来自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废物的检验工作,有效地防止了“洋垃圾”流入中山。加强外商投资财产鉴定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优先安排进口批次多、申报价值高、投资总额大的企业或急于验资的企业的投资财产鉴定;对涉及到环保、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进口设备即报即验,并及时将鉴定情况通报给海关,确保鉴定工作的落实;对分散进口的设备采取集中鉴定、并批出证的办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鉴定工作双人制,克服鉴定工作的随意性,加强内部管理。1998年,由于工作措施得力,财产鉴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直接和间接为国家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为地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打击走私活动,查处违法案件】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全局工作人员对反走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要求各部门加强对空白单证及业务印章的管理,明确了因失职或把关不严造成走私活动蒙混过关的严重责任。加大与中山海关等部门的配合力度,提出了7条配合反走私活动的措施,重点加强对燃料油、废旧物资、化工产品的检验力度,严格按检验结果出具证书。同时加快海关委托鉴定业务工作的进度,先后7次配合海关部门,对价值数千万元的走私汽车、电视机、化工原料等走私物品进行了鉴定,并及时出具了证书,有力地配合了中山海关打击走私活动。
加强违反《商检法》案件的查处力度。1998年,进一步加强了执法把关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并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对3起违反《商检法》的案件进行了立案调查;在调查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全面取证,使其受到应有的惩处。
【开展政务公开,方便口岸进出】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中心,结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政务公开活动。在开展政务公开的活动中,坚持做到“六个抓”,即抓领导、抓试点、抓制度、抓教育、抓宣传,抓服务,公开进出口报验、产地证签证、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工作程序,设立咨询电话;公开收费办法与收费标准,广泛宣传新规定、新政策;进一步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检查,加强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社会监督,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不断加强口岸办事机构的职能,加快了口岸验放速度,先后下放了多项业务到口岸办事机构,并加强口岸办事机构人员的培训力度和业务电脑化管理,避免了企业报验人员一次报验多次往返港口与石岐的现象,也减少了由于无法及时检验鉴定,货物不能通关而增加的各项港口费用,全年可为企业节省数百万元。除此之外,还召开了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广泛征求企业对检验管理工作、把关服务、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利用优势,服务企业】 针对东南亚金融风暴对中山外向型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利用自身的信息和技术优势,制定多项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助企业获得各类认证。全局通过增加人员,帮助5家企业获得了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为17家企业进行了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登记。同时,进一步宣传与推广水产品、出口食品行业HACCP(意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美国控制水产品的法律)管理体系,提高中山出口食品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多个企业的产品顺利地进入美国、欧洲、巴西、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在中山商检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中龙水产品加工厂等3家企业获得了欧盟注册,约占全省7家获此资格企业的50%;1家企业获得日本注册,为中山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大力开展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的宣传与评审工作,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4月至5月,在出口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三乡镇和坦洲镇,分别举办了2次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座谈会,有60多家规模较大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宣传了质量保证体系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讲解了从申请、咨询到评审的各项工作程序,详细地解答了企业人员提出的认证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咨询和评审工作,完成5家企业的咨询与评审;另外,正在办理1家企业的咨询。
大力宣传和办理普惠制产地证,提高中山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普惠制产地证书是对外贸易结算的有效单证,是发达国家凭以减免我国产品进口关税的唯一凭证,也是外商在中国办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做好该项工作,中山商检局加强了签证人员培训,把产地证的办理业务下放到各口岸办事处,各镇区企业可以就近办理此项业务。采取措施,缩短签证时间,把原来规定办理普惠制产地证时间由3天改革为2天,同时,对特急普惠制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做到即到即签,保证了企业出口产品的顺利通关结汇。另外,在新增企业产地证注册调查工作中,注意加强对企业工艺流程及生产用料方面的指导,有13家初审不合格的企业在该局指导下顺利通过了注册调查,取得普惠制产地证的申办资格。上述签证工作为全市企业间接创造效益3.78亿元人民币。
【廉政勤政,树商检新形象】 全局把廉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广东商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及中山市反腐败工作等会议精神,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6部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专题片。局领导给全体干部职工上辅导课,重申了“五要”、“十不准”的商检工作纪律。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民主监督,重点做好了处、科级领导干部的廉政工作。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商检法》、新《刑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的学习培训,84人参加并通过了考试;35名干部参加了国家商检局举办的行政执法考试。组织人员参加了《保密法》、《行政监察法》、《法制建设基础知识》考试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知识竞赛。注意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干部职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道德与服务意识,改变了机关工作作风与人员精神面貌。
【创建“青年文明号”】 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占全局总人数三分之二且工作在窗口岗位的优势,全方位开展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1998年3月5日,小榄办事处率先推出了争创“青年服务窗口”活动,向广大企业公布了文明把关服务的数条措施,增加了检验把关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5月份,全局21个部门全面开展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制定了各自的“便民、利民、为民”措施,公开办事程序,设立意见箱,公布投拆电话,把创建活动引向高潮。10月份,局领导带队深入各创建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检查后,与团市委的领导一起在小榄办事处召开了总结座谈会,对检查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意见。年底,小榄、坦洲、中山港3个办事处被团市委评为中山市“青年文明号”。
【队伍建设】 抓好领导班子与队伍的建设,成立了中山商检局党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坚持干部使用民主公开的原则,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提拔聘用了3名正科长和3名副科级干部;对7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在做好干部民主考核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工作。7月下旬,举办了首期科级干部培训班,由广州市委党校教授、中山市委宣传部及局领导为学习班授课。局团总支部在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同时,还与中山边防检查站组织举办了以“共建文明口岸”为主题的联欢活动;组织了18名团员向“送爱心”活动无偿献血2200CC;组织团员青年定期进行义务劳动等等。7月11日,参加了首届中区运动会,在15个项目中夺得17面奖牌,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和最佳组织奖。倡导全体干部职工关心公益事业,在“98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共捐款6300元;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后,又先后4次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共捐款2.09万元,捐赠衣物560多件,还派出4名干部赴遭受水灾严重的湖北咸宁地区进行慰问。1998年,中山商检局和小榄办事处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局党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党支部,局团总支被评为市先进团总支,多名党员、团员、干部职工分别受到市委、团市委及口岸部门的表彰。(毕大昌)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谭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