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1998年,中山动植物检疫局认真贯彻落实“把关、服务、促进”的检疫宗旨,深入学习、贯彻政府机构改革和国家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加强业务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依法检疫、优质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改进出入境查验方法,进一步提高检疫查验和处理技术水平,把好检疫关,坚决杜绝检疫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中山市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全年共检疫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1.8万批次,重量8.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1.1倍;检疫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1.57万批次,重量41.0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4.1%和1.4倍;全年旅检截留禁止入境物品475批次,共计658.8公斤,分别比上年减少45.8%和52.9%。全年共出具动植物检疫证书811份。
【提高检疫质量】 加强对检疫工作人员的检疫质量教育。1998上半年,全局藉借上级主管部门举办《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检疫员》征文比赛活动这一契机,在全体检疫员中广泛开展疫情观念教育。加强对检疫员的再培训工作,提高查验技术水平。改进检疫管理,突破传统旧模式的制约,规范现场检疫查验程序,提高检疫工作效率。通过提高查验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加大了查验力度,提高了病虫害检出率,全年共截获大家白蚁、双钩异翅长蠹、异尖线虫等二类危险性害虫24批次,其中截获的异尖线虫为拱北动植物检疫局辖区内首次发现;截获双棘长蠹、白腹长蠹等一般性害虫289批次。
【供港、澳家禽家畜的检疫监管工作】 1998年,为尽快消除上年底香港发生的“禽流感”事件的消极影响,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部门在开展家禽禽流感疫病普查工作的同时,对供香港、澳门的活禽活畜实施新的检疫监管模式。首先对供香港、澳门活禽活畜的养殖场进行严格考核和做好注册登记备案工作;再对出口禽畜提前进行隔离检疫与采样和实验室检疫出证;最后对出口货物进行临床检查与监装,由离境口岸再复检放行,以保证出口禽畜的质量。通过把检疫工作做到饲养场,做好疫情监测和出口前室内检疫工作。并进一步服务、扶持各养殖企业,配合做好生产防疫工作,提高出口家禽、家畜的质量,保证香港、澳门市民能吃上“放心鸡”、“健康肉”。全年共完成对中山境内8个供香港、澳门禽畜养殖场的检疫和监管工作,共检疫监装供香港、澳门活禽1468批次、260多万只,检疫监管供澳门活猪139批、5020只。
【进境参展植物及输美、加货物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工作】 1998年3月和10月,第八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和第二届省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先后在中山市举行。该局在把好检疫关,严防病虫害传入的同时,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会前将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共同制订方便可行的监管措施,并将检疫要求及时通知主办单位,相互配合。经多方面努力,圆满完成进境参展植物检疫监管工作,为树立中山市良好的对外形象作出了贡献。
9月11日,美国农业部长签署一项新法令,对中国输出美国货物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以下简称木质包装)实施新的检疫规定,要求对所有木质包装进行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剂处理,否则禁止货物入境或拆除销毁木质包装。此后,加拿大也提出相同的检疫新要求。为保证中山市输出美国、加拿大货物顺利出口,避免经济损失,该局本着“方便外贸,缩短流程,降低成本”的精神,积极探讨和组织实施了热处理、熏蒸处理等处理方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熏蒸处理场所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货物的不同类别、熏蒸场地的实际状况及可操作程度,确定理想的熏蒸处理方案;严格按照熏蒸处理操作规程进行检疫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处理有效;加强处理后的监管工作,严格监装复检,防止再感染现象发生;规范出证工作,做到出证必须处理,处理必须有效,保证货物顺利通关。自9月份以来共熏蒸、出证货物98批次,分别输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全部货物符合对方国家的检疫要求获顺利出口。
【加大《检疫法》宣传力度,推进行政执法进程】 继续加大《检疫法》宣传力度。在《检疫法》实施6周年之际,派出工作人员与电台节目主持人一起,主持了中山电台“公民与法”专栏节目。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中山电台系统地宣传了检疫法知识,介绍了口岸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任务和作用,以及中山动植物检疫局在检疫法颁布实施6周年来取得的成就。1998年,全局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年初,以《中山动植物检疫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结合新《刑法》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具体条款,全面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依法治局的工作进程。7月,再次开展“三五”普法教育,组织全局员工系统学习行政法系列知识,并通过了省举办的《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学习考试,使全局干部均领取了由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
【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经贸发展】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外经贸形势变得相当严峻。全局在依法把关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积极为货主服务。1998年8月,在对中山市某台资企业一批要求熏蒸出证的出口竹制品进行产地检疫时,发现该批货物全部用硬塑料壳作包装,不符合熏蒸要求(药剂不能渗透到货物上),按一般熏蒸处理必须更换包装,厂方极感为难。该局经多次商讨,最后决定在货物塑料包装上钻小孔后进行熏蒸,不仅把好了检疫出证关,也让货物按期顺利出口,为该企业节省了几万元的费用。香港“禽流感”事件后,出口供香港、澳门的活家禽都必须由该局派员监装。该局负责监装的检疫员坚持全年在凌晨三四点钟下场工作,长年累月,从不间断,认真完成全部监装任务,保证了禽只的顺利出口。在监装过程中及时纠正了发现装载禽只数量与检疫证书不符的问题,减少货主损失。并让出口禽只能在凉爽的天气上路运输,减少禽只死亡率。同时,让货物尽快尽早运至目的地,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全局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面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疾病诊断、免疫监测和疫情调查等技术服务,并经常深入生产基地,做好检疫监督,传授生产技术和疫病防治方法,为货主排忧解难。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定”方案和国家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针对全局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使全局员工充分认识了“三检合一”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了当前我国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紧迫形势和任务。全局干部职工做到人员思想不散、局内秩序不乱、检疫工作不间断,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工作。
全局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学习贺方军先进事迹的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反腐保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开展系列扶贫助困活动,积极参与支援广西河池地区和献爱心支援洪涝灾区等捐款捐物活动,共捐赠衣物267件,捐款4584.7元。与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卫生检疫局举办“三检”系列联欢活动,增进了“三检”部门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与了解,为“三检合一”机构改革工作打下群众基础。(冯友平)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朱绍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