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检验(1991-199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08 【点击率】1964次


【机构设置】 中山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隶属于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84年6月成立时称广东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中山商检处,科级建制;1988年,升格为正处级。1997年全局干部职工84人,其中大专以上占88%,初级职称以上占95%,高级工程师占6%。
 

【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 7年来,全局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山外贸事业的发展,为中山经济建设服务。1997年,共检验进出口商品2.95万批,比1990的1.58万批增长了86%;商品总值7.72亿美元,比1990年的2.22亿美元增长了2.5倍;其中出口商品2.55万批,商品总值7.07亿万美元;进口商品4023批,商品总值6507万美元;签发一般产地证1.33万份,比1990年的2918份增长了3.5倍,签证金额2.9亿美元;签发普惠制证书4.33万份,比1990年的9438份增长了3.6倍;签证金额4.9亿美元,比1990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3.5倍。1990年~1997年共签发普惠制证书213215份,签证金额26.65亿美元,按进口国平均减免关税15%计算,为中山出口商品获得关税减免4亿美元。1994年到1997年,共接受财产鉴定申报528批,申报价值4.03亿美元,鉴定价值3.58亿美元,降值4511万美元,维护了中山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尊严。1990年出口商品检验不合格率为1.5%,1997年不合格率为2%,维护了出口商品的信誉。
 

【以质兴检,严格把关】 健全工作质量责任制、坚持业务交流制度。建立健全《中山商检局规章制度汇编》,规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责任制,明确了局长、科长、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严格规定了各类商品的检验工作程序和放行出证的审批程序,制定了各项制约机制,堵塞各种漏洞,杜绝检验工作中随意性的现象。制定了科室与口岸办事处检验、查验工作的职责范围。为保证业务科室与口岸办事处的协调工作顺利进行,全局坚持每月中旬开展一次业务协调活动,检查各部门的工作质量。
  严格执行产地检验规定。加强业务科室与各口岸办事处的沟通联系,联合下厂进行检验监督。对企业进行合同登记,把企业出货数量与报验数量进行比较,随时注意出口报验情况的变化。与广东商检局相关处室和周边地市商检局加强业务联系。1996年,协调把中山“菜篮子”工程输澳蔬菜长期由其代理公司在广州报验改在中山报验,并取得出口蔬菜卫生注册。同时自觉严格遵守产地检验规定,1997年3月,对江门某企业在中山报验设备及时通知江门商检局办理。
  利用技术力量和检测仪器设备为进出口企业把关,提高质量意识,树立了商检形象。1992年8月,中山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报验准备出口的商品总值299万元的猪肠衣10吨,经检验核批商品严重发霉变质,全批被判为不合格,是一宗较严重的出口商品质量问题。1991年,中山市的重点能源工程之一的小榄发电厂从英国进口1.6万马力的大型柴油发电机组,商品总值300多万英磅,经检验发现连杆轴瓦磨损、轴承烧损、高压油泵底座断裂等质量问题,出具了30多份索赔证书,共赔回100多万英磅的零部件。1996年4月,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原板卷板3000吨,经检验发现外观存在质量问题,成功索赔10万美元,维护了企业的权益。
 

【发展商检科技】 实验室建设方面。1990年,全局有3个实验室,分别为农检、化检、纺纤实验室,均为三级实验室,经广东商检局三级实验室考核小组考核,各项成绩在全省商检系统中均名列前茅。1992年7月,国家商检局实验室复查小组对已通过的三级实验室进行复查,农检实验室获得广东商检系统唯一的优秀实验室。1997年,实验室发展到5个,为农检实验室(二级)、化检实验室(二级)、纺纤实验室(三级)、工检包装鉴定实验室(三级)、家电轻工实验室(未定级),购置了进出口商品常规项目的检测设备和分析仪器设备249台,总值422万元。全局以实验室为依托,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较好地完成了检验、鉴定工作。农检实验室重点抓涉及安全卫生项目的大宗商品的微生物检验,落实致病菌检测,并开展了水产品中重金属汞的检测。纺纤实验室认真做好棉布和丝绸品的出口检验工作,1997年上半年,接受棉布报验137批,1409万米,自检1196万米,棉布自检率达84.9%(数量),棉混纺自检率100%;接受丝绸报验188批,641万米,自检592万米,自检率92.4%,出口纺织品表内自检率达85.3%。化检实验室的大众检测商品自检率分别为日用陶瓷100%、油品90%、化妆品95%。多次参加全国、中南区、全省举办的比对试验与水平考核,考核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1995年,在中南区实验室管理工作交流会上作汇报交流,是唯一参加交流的地级局。
  科研制标方面。1994年,承担广东商检局科研项目3项,1996年已完成一项,该项成果以《电量法快速测定马口铁单位面积镀锡量研究》一文发表在《广东商检科技》上,并获得广东商检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995年12月,完成了国家商检局科研项目《出口荔枝检验规程》。7年来,全局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有25篇,有8篇被评为广东商检局优秀科技论文,其中二等奖1篇,三等奖6篇,3篇论文被选入《广东商检1997年理论政策研讨征文专集》。
  计算机应用方面。1995年,研制开发了计算机“CINET”检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广东商检局组织的由国家商检局计算机中心委员会主任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获1995年度广东商检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广东商检局将该系统纳入计算机应用的推广项目之列。全局电脑网络加入分组交换网、电子信箱与EDI通讯,在地市局中率先与广东商检局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联网业务。1996年后,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系统,完善了企业代码,企业资料实行电脑管理,增加了特定要求统计与查询功能,开发出计算机拟稿打证的证书系统程序,缩短了出证时间。同时口岸办事处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和认证工作】 积极宣传商检法规和制定商检地方规范性文件。7年来,利用电视、报刊、电台及召开贯彻实施大会、举行报验员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结合中山市实际制定相关的检验、监管、鉴定的有关措施办法。1994年8月,草拟并经市政府颁布了《中山市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管理办法》;1996年,草拟并经市政府颁布《中山口岸进口废纸环保项目检验的意见》,制定了《中山市进口散件组装家用电器管理办法》和《中山市“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出口服装管理办法》。开展执法大检查工作。1990年,由商检局牵头组织市人大、外经委、司法局、法制局、监察局的负责人到4个点检查了《商检法》的执行情况;1994年先后2次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大规模的执法大检查活动;1995年,召开中山市商检执法检查大会,并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到外贸公司、镇区和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收到良好效果。
  认真贯彻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制度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登记制度。经过质量认证工作,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如中山崇高玩具公司获证前后相比,成本降低5%,产品合格率上升到95%。到1997年,全市完成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考核的有玩具厂46家、机电产品工厂21家、轻工产品工厂6家,卫生注册厂库36家,其中中山新兴水产品工厂为国家商检局首批考核对欧盟和美国HACCP注册的厂家,中山中龙水产品有限公司中山宝利罐头厂、中山万向龙山鳗业有限公司为国家商检局考核向美国FDA注册实施HACCP质量管理的企业。积极推进质量体系认证咨询工作。1996年,成立广东商检技术咨询培训中心ISO9000中山分中心,该中心独立或者参与开展咨询、评审认证工作;到1997年,已帮助中山中粤马口铁厂等10家企业获得ISO9001或ISO9002证书,正在咨询的有2家企业。逐步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探索检验监管并重的新路子。同时积极抓好流通领域进口商品的管理工作;1996年,会同中山市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在流通领域进行商品质量监督查验工作的通知,举办了1期学习班,联合组织了有重点的市场检查,重点查验了进口彩电、化妆品、葡萄酒、食品等商品。
 

【树文明窗口,创优质服务】 全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火车头作用,抓党的思想建设、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参观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全体干部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作为广东商检系统职业道德教育试点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树立全局干部、职工崇高的道德观念。在工作中做到处处为企业着想,急企业所急,随报随检,急事急办,缩短签证周期,检验证书当天即取,对废物进口、设备进口、环保证书、鲜活水产品证书,做到即审即出证。1995年,制订并实行电脑制单,争事急办,特事特办,禁止超标准收费,设立咨询电话,口岸办事处延长工作时间,公休日、节假日坚持办公,简化报验手续等“便民、利民、为民”措施;同年,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制定多项临时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1997年,实行集中管理和分散登记的做法,把签证工作分散到各个口岸办事处,方便了各镇区的企业签证工作。对出口企业积极扶持,帮助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水产品加工企业中,积极推行HACCP管理,在烤鳗行业中积极推行ISO9000标准,提高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如1997年对中山万向龙山鳗业有限公司积极扶持,使万向龙山养鳗场及烤鳗厂一次登记注册成功。7年来,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988年开始,连续10年被评为中山市文明单位;1992年开始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口岸先进单位;1996年、1997年连续2年被评为广东商检系统文明先进单位;1994年被国家商检局、对外贸易部、人事部联合评为全国商检系统先进集体;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政府“二五”普法先进单位,广东商检系统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广东口岸先进单位。(古安文)

 

1991~1997年商检业务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检验(批)
与上年比
商品总值
与上年比
普惠产地证(份)
签证金额
财产鉴定情况
批次
申报值
鉴定值
降低值
1991
18415
16%
33421
5%
13912
27655
 
 
 
 
1992
21401
16%
40398
21%
19642
22369.5
 
 
 
 
1993
23927
12%
45225
12%
25852
40899
 
 
 
 
1994
25550
7%
48282
7%
29184
36377.5
10
1231.9
681
550.8
1995
25414
-0.5%
44736
-7%
34068
37340.9
223
15868.9
13915.2
1953.7
1996
22924
-9%
49880
11%
37850
41819.9
160
11106.8
9621.6
1485
1997
29545
28%
77158
54%
43269
49020.5
135
12097.55
1157.38
521.7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詹思明(1992.2~1995.9)

    张尚添(1995.9~1997.12)

    谭文明(1997.12起)

上一篇: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1991-199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卫生检疫(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