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4年,以执勤执法为核心,深化警务规范化建设,开展大练兵活动,探索和实践执法为民,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全年检查出入境人员135.25万人次,其中旅客113.36万人次,员工21.89万人次,名列全国海港类口岸第三;检查出入境船舶2.63万艘次,其中往来港澳小型船舶1.92万艘次,名列全国第二。中山港成为全国现役制边防检查站客流量最大的口岸之一。中山边防检查站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三无”(即无严重行政责任事故、无严重执勤事故、无案件)先进单位和“执法为民窗口”单位,1人被省政府授予“卫民勇士”称号。全年有8人立三等功,94人获嘉奖,6人被评为优秀检查员,25人获评为优秀士兵,3个单位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改革通关措施】 适应“大通关”要求,拓展便民利民服务。神湾分站筹建办、执勤业务四科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接受船舶经营单位(代理单位)的申报,对船舶随报随查。对船舶由锚地检查改为靠岸检查。建立网上报检制度,船舶经营单位可选择书面、传真或网上报检等形式申报通关,方便路途较远的经营单位。将出境航班通关查验时间提前5分钟,为旅客提供充裕的通关时间,确保航班准时。在验证大厅开设礼遇和需扶持人员专用通道,为享有礼遇待遇或需帮助的老、幼、病、残、孕者优先办理验放手续。免费办理《航行港澳船舶证明书》和《口岸出入证》。实行旅游团免预报制度,旅行社在旅游团出境前不需预报旅游团名单表。实施船舶一次备案制度,建立四科与神湾分站筹建办的联网,实现船舶备案数据的信息共享,避免同一船舶重复申报备案,简化船员变更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边防执勤】 制订树品牌、谋发展、走前列的总体工作思路,改革警务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机关、执勤业务科进行勤务调整,充实一线执勤力量,开足查验通道,进一步方便人员出入境,确保口岸的安全畅通。12月10日,开通中山港直航香港国际机场航班,中山客运口岸每天增至20个航班,节假日高达38个航班。加强与驻地党政机关的联系,每月及时向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报送口岸出入境数据,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优化勤务部署,为中山经济发展创造便捷、安全、畅通的出入境环境。
【部队管理】 制定《部队正规化管理标准》,建立正规的执勤、训练、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制定《中山站干部驾驶机动车辆管理规定》,健全车辆管理使用制度。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单身干部8小时以外的管理,将干部的管理具体分工到基层主官。建立“住营区干部外出登记本”,加强干部管控力度。重点加强勤杂人员的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加强检查重点环节和部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全年没有发生任何案件事故。
【警务规范化建设】 根据省公安厅深化警务规范化建设中山试点工作动员会和总队的部署,10月开展执勤执法规范化、部队管理正规化和基层建设纲要化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深化警务规范化建设。自主开发执勤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法律文书制作,实现勤务登记无纸化、业务审批网络化、执法质量监督评估直接化。推进警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在执勤现场向出入境旅客公开服务承诺,设立投诉箱和群众意见箱,在电子布告栏公布部局、总队和站三级投诉电话,派发《警民联系卡》、《便民手册》和《出入境旅客须知》等宣传资料,从社会各界聘请20名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廉政监督员会议和走访口岸联检单位、船舶经营单位,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检查、执勤、通关能力和服务水平。
【大练兵活动】 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开展大练兵活动。组织擒敌拳、手枪射击和业务知识考核,举办计算机录入和业务知识竞赛,检验“大练兵”成果,使全站官兵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战术,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闫华弟)
附:2004年中山边防检查站领导名单
站 长:陈世荣 政 委:刘红星(1月止) 何金寿(2月起) 副站长:黄立旺 曹 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