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管理(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765次

【“单一窗口”平台建设】2017年8月7日,中山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上线运行。市商务局联合中山海关和中山检验检疫局制定“单一窗口”平台实施方案,协调召开动员培训会3场,深入企业一线服务和建立多渠道联系机制,扩大试点企业范围。至年底,中山市企业使用“单一窗口”标准版平台申报货物量累计12.16万票,口岸全覆盖和申报覆盖率超30%。申报人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平台页面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实现“一方录入、多方申报”,相关部门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将处理情况统一反馈给申报人,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监管通关信息平台建设】2017年9月,监管通关信息平台实现中山所有港区全覆盖,成为全国海关系统标杆性的信息化项目。平台于2015年建立,涵盖卡口管理、场内监管、区港调拨、信息服务、监控分析五大功能模块共78个子模块。2016年在中山港区、神湾港区上线运行。通过监管通关信息平台,中山各口岸经营单位生产系统与海关作业系统实现货物放行信息、查验作业信息、船舶监管信息互换,运用新型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海关智能化监控,提升监管能力。平台的使用有效精简通关作业环节,取消作业环节9个,单证6份,印章3枚,进出口企业减少提交报关单及随附单证100万份,免打印查验通知书1.24万份;货物停留在码头时间平均减少5小时;一般进出口企业、大型生产企业货物平均流转时间分别缩短10小时和5小时,通关效率提升27.1%和56%。

 

【口岸安全检查】 2017年,中山市商务局开展中山口岸安全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和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堵塞安全漏洞,确保口岸通关安全。加强中山港客运口岸的反恐安保工作,9月30日起,中山港开往香港、深圳航线实施旅客及行李安检,加装X光行李检查机、金属探测门等安检设施;完善神湾港游艇码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中港客运“南下挂港”航班开通】2017年1月26日,中港客运开通“南下挂港”航班,中山港客运口岸成为广东省首个开通“南下挂港”的客运口岸。中港客运“南下挂港”航班船舶由中山港开出,中途靠泊香港国际机场海天码头,海空联运过境旅客可到机场转驳国际航班,船舶最终开往中港城码头。全年乘坐“南下挂港”航班人数2528人次,其中机场578人次,中港城1950人次。

(肖 笛)

上一篇: 口岸管理(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口岸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