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7》 【成文日期】2016-12-31 【点击率】520次 | |||
【调查工作概况】 2016年,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简称“中山调查队”)开展住户、价格、企业、农业等20个专业的常规调查、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山文明城市模拟测评等专项调查,推进三农普遥感测量工作,提供居民收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统计调查数据。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制定调查专业规范化标准15个,汇编整理《基层统计调查规范化管理手册》,以“一本通”形式规范基层业务工作;加强直接调查,领导班子带头下基层,加强入户访问、企业回访、市场采价、数据检查、统计执法等工作,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检查,强化“点对点”“面对面”调查。加强数据开发利用,为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提供相关指标和数据,定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物价指数、居民收入数据等。加强统计监测分析,深入调查企业、采价点、社区和住户等开展统计调研,以调查居民收支、消费价格、垃圾处理、市民城市认可度、大学生创业、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购房意愿等主题,加大信息和分析报送工作力度;编印《中山调查2015》《调查改变生活——“阳光先锋”志愿服务调查报告汇编》和“全民创文 共享文明”系列丛书,完善“月度有监测、季度有分析、年度有资料汇编”的统计调查服务体系。年内,中山调查队纪检监察、统计法规制度、居民收支调查、专项调查、信息化建设等5项业务获广东国家调查队业务考核优秀等次,综合统计工作、农业调查、分市县住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服务业调查、统计监测调查、消费价格调查、人事教育、财务会计9项业务获良好等次。中山调查队获评“广东国家调查队系统2016年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中山调查队驻石岐区兴中道二号之一投资大厦5楼。
【住户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开展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有中山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样本共30个,包括小区住宅300个,分布在16个镇区30个村(居)民委员会;分镇区住户调查样本共160个,包括小区住宅1600个,分布在全市24个镇区160个村(居)委会。加强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召开全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会议,安排全市住户调查工作;制定电子记账工作管理办法,发放漫画宣传手册,推广电子记账,电子记账户数由年初62户增加至年底130户。完善月度分户台账,实行账本互审机制,采取基层初审和调查队复审结合、交叉审核和汇总审核结合、人工审核和程序审核结合的审核方式,加强调查数据最终核定和反馈。加强调查检查督导,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访户、基层基础和数据质量检查等途径,推进业务规范化,全年电话回访1393户,实现一体化住户调查户电话回访率100%;实地走访24个镇区,入户访问153户,复查账本100%。在11个镇区包括13个小区开展年度农民工市民化调查,收集农民工输入地的就业生活等相关信息。2016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12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13元,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9元,增长12.8%;三类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价格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开展流通和消费价格(含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和商品零售价格调查)、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调查、工业生产者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等调查。流通和消费价格、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调查按照定人、定时、定点“三定原则”,抽取中山市区大型农贸市场、主要商场、超市和各类服务网点开展调查,每月编制并发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制作“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采集点”牌匾,分批次在农贸市场调查点摊档挂牌公示,推进采价工作公开透明。邀请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统计局、火炬开发区等部门和镇区参加中山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数据解读会,创新数据解读方式。加强价格监测,逢五逢十(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2月最后一天)现场采价,关注价格走势,监测预警春节、恶劣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110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每月通过联网直报采集价格数据,定期编制并发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制定调查业务规范化标准,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业务回访,加强调查数据质量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每季采集上报20个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或投资额大的工程价格信息。完善建设方、施工方双向责任机制,建立项目库实时更新维护管理体系,强化日常走访检查监督。2016年,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开低走,逐月平稳回落,全年上涨1.9%,涨幅高于上年。全市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保持平稳,供需关系有所改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持续收窄。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99.73%,下降0.27%,降幅减少1.78%。
【企业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采购经理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批零住餐限额以下行业抽样问卷调查,新设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提高基层调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在东区、三乡镇、东凤镇、小榄镇、古镇镇等镇区分别召开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分片业务培训会5场。强化企业回访和实地核查,5-9月,采取企业自查、镇区统计办核查和市队抽查的模式,开展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对200家样本企业进行数据质量核查。现场检查全部镇区企业情况,核实样本信息、变动数据及替换样本情况;强化企业走访调研,开展“三新”企业学习调研及小微企业接受政府部门各类检查、转型升级、“三新”“四众”、生产经营等情况调研。《2015年中山市规模以下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等5份分析文章获广东调查总队和中共中山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采用。
【农业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和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采集农户种植意向和实际播种面积数据,反映农业生产结构情况(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实地查看测产稻田,掌握调查点水稻的实际长势,测算全市平均亩产及当造粮食作物总产量)。抽选部分大型畜禽养殖场户、中小型养殖场户和村民小组,对其主要畜禽(猪、牛、羊、禽)存栏、出栏、产品产量及出售价格等情况进行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实地采集调查单位的GPS定位数据,采用联网直报平台处理数据。年内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调整更换调查样本9户,主要调查样本单位生产并出售的蔬菜、水果、禽蛋、淡水鱼、淡水虾、海水产品6类主要农产品情况,通过走访调查网点、集中培训和现场回访等方式,跟踪调查样本的经营和工作开展情况,反映农业生产经营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年内调整部分调查品种和调查样本,抽选部分调查户收集其农产品中间消耗数据,加强畜禽疫情监测,掌握调查点的生产经营、畜禽养殖的物质及服务消耗状况。
【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 2016年,中山调查队开展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6-10月,实地走访抽中样本村,了解样本村的户数、人口总数、总面积、耕地面积、空间分布和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品种等基本情况。开展实地春播和夏播遥感调查,利用固定翼无人机、手持PDA(掌上电脑)等,测量主要农作物的时空分布,获取种植面积数据。记录相关地物信息状况,将PDA数据与纸介质图纸记录一一联审,比对核实种植面积数据,上报广东调查总队。
【月度劳动力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对全市15个小区共150户开展月度劳动力调查。年初,制定《中山调查队月度劳动力调查业务规范化标准》,对调查所在镇区统计办公室、调查小区、调查员进行业务规范指导培训,加强镇区调查制度管理、业务流程规范、组织协调、数据采集、实地走访等,并对调查员规范入户调查程序、时间安排、数据质量检查等列明标准。召开调查员培训会和下乡入户指导,指导调查员自动完成任务导入、核户、入户、上报等工作。下半年,扩展抽样范围至每个调查小区的村(居)委会。中山调查队跟进调查样本分布,协助解决调查困难,完成样本框摸底和扩展工作。建立电话回访和下乡访户制度,督导入户调查工作,每月在每个调查小区进行电话回访4户、实地走访调查小区1-2个,全年下乡走访24次,覆盖所有调查小区。
【专项调查】 2016年,中山调查队完成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满意度调查、2016年中山文明城市模拟测评实地测评,开展关注社会热点、民生实事的快速调查。协助市文明办开展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为镇区创文工作开展技术咨询等。开展社情民意调查,通过电话访问、街头调查、部门走访调研等,针对居民收支、消费价格、垃圾处理、市民城市认可度、大学生创业、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农民工市民化等主题开展快速调查,撰写系列信息,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统计法制】 2016年,中山调查队制定《2016年统计法治与设计管理工作要点》,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普法。推进“廉政法纪下基层”活动,开展廉政法纪和法治宣传教育,派发统计法及业务介绍小册子,增强调查员法纪意识和依法调查意识;开展“培训会议普法宣讲半小时”活动,在所有基层业务培训设置“廉政法纪教育”环节,开展以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调查方法制度为重点的普法教育;结合统计开放日、全国法治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开展统计法宣传活动。推进统计法律事务告知制度,紧密跟踪各专业的样本轮换,全年累计发放《法律事务告知书》800多份。开展统计执法检查,规范执法检查流程,强调数据质量,确保数据检查全面、取证充分、处理及时。全年累计发放催报通知书16份,统计执法办案4宗,对拒不执行的2家企业向市第二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统计调查服务】 2016年,中山调查队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调查建设。不定期为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山市政府对镇区的实绩考核、全年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等提供相关数据。定期内《统计月报》和《中山统计年鉴》提供数据,每月定期将PMI、CPI、PPI等数据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全市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新闻媒体及调查对象,全年共发出短信1.7万条;每季度定期、定主办科室、定研讨主题开展主题式经济形势分析会,反映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开展企业、采价点、社区和住户等统计调研,剖析居民收支、消费价格、农业、规模以下工业、服务业等数据,撰写调查分析文章。全年向广东调查总队、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报送各类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76篇,获国家统计局采用2篇,国家级统计期刊采用2篇,省总队采用26篇,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采用14篇。其中,《高负荷工作下的“难”与“盼”——中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状况分析与思考》等2篇信息分析文章获评为广东市县(区)国家调查队优秀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调查宣传】 2016年,中山调查队推进公开透明的统计调查建设。收集整理2015年优秀调查分析,编印《中山调查2015》;结集南头镇将军社区相关调研报告,编印《调查改变生活——“阳光先锋”志愿服务调查报告汇编》;选取文明城市测评和创文工作调查分析,编印“文明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文明测评”5个主题的《全民创文 共享文明》系列丛书。与中山广播电台联合制作“中山民生调查”电台节目12期;与《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媒体合作打造统计调查“数据版”(报纸整版),面向媒体发布各类信息34篇;向《中国信息报》、《中国统计》等刊物投稿,获《中国信息报》刊用文章3篇。 |
|||
|
|||
|